Workflow
源达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2024三季报业绩点评:行业2024Q3业绩表现亮眼,自主可控趋势持续加强
源达信息· 2024-11-11 18:03
报告投资评级 - 看好[6]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Q3电子行业经营表现亮眼保持较强复苏趋势2024前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7.7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一2024前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0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五从2024前三季度看受益下游需求复苏库存消化及新品发布显示面板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行业都有明显增速2024Q3申万电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5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二位2024Q3申万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六位从季度营收看电子行业保持较强复苏趋势处于周期上行通道中[2][9][10] - 细分板块经营加快好转半导体制造板块整体向好从2024Q2&2024Q3电子行业子版块经营情况看半导体元件和光学光电子板块经营情况表现较为亮眼从盈利情况看2024Q3数学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制造面板和光学元件子版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增长快而2024Q3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测半导体设备面板和光学元件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比增速有明显好转复苏趋势加强[3] - 自主可控趋势加强抓住国产替代和顺周期机遇2024年电子行业有望受益国产替代和顺周期机遇国产替代方面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意识不断提高并叠加周期复苏制造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受益行业复苏的中游制造端及国产替代动力强的上游供应端新周期起点方面2024年消费电子和面板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好转库存水平降低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带动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及元件行业公司增长2024年下半年陆续发布的手机新品有望提振消费电子行业购买力[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电子行业:2024前三季度经营情况表现亮眼 - 2024前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7.7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一2024前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0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五从2024前三季度看受益下游需求复苏库存消化及新品发布显示面板电子元器件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行业都有明显增速2024年第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营收同比增长18.5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二位2024年第三季度申万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6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增速位居第六位从季度营收看电子行业保持较强复苏趋势处于周期上行通道中[9][10] 二、细分板块经营持续好转,半导体制造板块整体向好 - 从2024Q2&2024Q3电子行业子版块经营情况看多数板块营收和盈利情况持续好转其中半导体元件和光学光电子板块经营情况表现较为亮眼从盈利能力情况看2024Q3数学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制造面板和光学元件子版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为显著而2024Q3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封测半导体设备面板和光学元件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比增速较为显著并较2024Q2有明显好转后续复苏趋势有望加强[16] 三、行业基本面:自主可控趋势加强,抓住国产替代机遇 -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相关意见对科技行业发展保持大力支持并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相关意见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并进一步加大对并购重组支持力度对国内电子行业发展是重要利好国产替代方面半导体制造产业链自主可控意识不断提高有望受益行业复苏&国产替代的共振看好受益行业复苏的中游制造端及国产替代空间大的上游供应端如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半导体材料等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收入在2024年有望增长11.67%新周期起点方面2024年消费电子和光学光电子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好转行业进入周期上行通道带动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及元件行业公司增长[17][18][19][20] 四、部分重点公司万得盈利一致预期 - 列出了中芯国际华虹公司北方华创等多家公司的代码2023 - 2025E的归母净利润PE总市值等数据[25]
宏观策略周报: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美联储继续降息25bp
源达信息· 2024-11-08 20:31
核心观点 - 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美联储继续降息25个基点,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科创100指数涨幅最大为12.6% [1][2][4] 资讯要闻及点评 - 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未来五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化债,累计置换4万亿元,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2028年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2][10][11] -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宣布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获胜,其政策主张包括减税、加征关税、减少监管、支持传统能源和制造业、限制移民等,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并对全球贸易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3][14] - 美联储11月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认为通胀正在“颠簸下降”,劳动力市场已大幅降温,不需要进一步冷却就能实现通胀目标 [3][16][17]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科创100指数涨幅最大为12.6%,申万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行业涨幅最大为14.9% [4][22][2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第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非银金融、电子 [5][28] - 基于一揽子政策出炉提振经济及内需,推荐关注科技、证券、消费等板块 [5][28] -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长期重点关注 [5][28] - 央国企:关注央国企并购重组和市值管理考核 [5][28] - 黄金:随着美国进入降息周期,黄金中长期投资机会将持续 [5][28]
非银金融行业2024三季报点评:非银金融行业三季报业绩亮眼,未来可期
源达信息· 2024-11-08 20:12
分组1: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投资评级为看好[3] - 核心观点为非银金融行业2024年三季度业绩亮眼,在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基本面不断改善投资者信心提升券商和保险行业深度获益,行业整体业绩上行,且资本市场回暖券商业绩修复资产端深度改善险企业绩长期向好[2][3] 分组2:非银金融行业整体业绩 - 申万非银金融行业2024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6,933亿元同比下降2.9%,实现归母净利润4,508亿元同比增长51.7%单季度来看2024Q3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0,262亿元相较2023Q3同比增长29.1%相较2024Q2环比增长20.1%,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967亿元相较2023Q3同比增长232.8%相较2024Q2环比增长47.9%[3] - 申万非银金融行业下共计拥有9个细分行业,就2024Q3营业总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规模来看,保险和券商行业结构性占比较高保险行业营收占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总营收的80.1%,保险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占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总扣非归母净利润的77.0%;证券行业营收占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总营收的13.8%,保险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占申万非银金融行业总扣非归母净利润的19.2%[10] 分组3:券商业绩相关 - 九月来多项利好政策不断释放对提高市场流动性释放消费需求促进地产行业稳健发展具备积极作用,三季度大盘指数大幅上涨上证指数涨幅达到12.4%,股市上行带动交投活跃度大幅提升9月两市日均成交额达到7,930亿元显著高于同季8月的5,941亿元,10月两市日均成交额达到19,798亿元环比增加149.7%,交易度活跃,券商经纪业务业绩增长未来可期,另外权益市场回暖驱动券商自营业务边际改善自营业务或持续助力券商业绩增长[4] - 申万证券Ⅲ行业2024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875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下降2.9%,实现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下降5.6%,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个位数下滑,单季度来看2024Q3实现营业总收入1,412亿元2023Q3实现营业总收入1,179亿元同比增长19.8%,2024Q3实现归母净利润419亿元2023Q3实现归母净利润301亿元同比高增39.2%[20] 分组4:险企业绩相关 - 资产端显著改善促进险企业绩高增,政策催化下2024年第三季度末投资者信心显著改善,A股出现大幅上涨,2024/9/30,五家上市险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均较大,A股强势反弹带动险企权益型资产收益增加[5] - 五大险企2024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20,89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2.8%,实现归母净利润3,1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3%,2024Q3单季度共实现营业总收入8,179亿元相较2023Q3同比增长35.6%相较2024Q2环比增长26.9%,2024Q3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相较2023Q3同比增长509.5%相较2024Q2环比增长58.6%[24] - 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率为6.8%同比增长4.5%;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增长2.6%;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为4.7%同比增长2.3%;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率为5.0%同比增长1.3%[27] - 保险行业监管制度持续落地,报行合一逐步深化落实,涉及渠道费用、银保费率、预定利率等诸多方面,强监管推动保险行业规范化运营,利于保险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利好头部险企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业绩增长[29] - 中国居民储蓄规模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2024年9月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约为148.8万亿元,高居民储蓄基数有望带动投资风险较低但综合收益相较定存具有优势的保险产品需求的扩容,利好险企未来业绩增长[30]
宏观策略周报:2024年第三季度全A净利润呈较好增长态势,10月PMI重返扩张区间
源达信息· 2024-11-01 18:43
资讯要闻 - 2024年前三季度全体A股实现营业收入52.59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72%;实现归母净利润4.42万亿元,同比增速为-0.03%。单季度来看,2024年三季度全体A股实现营业收入17.7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2.06%;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万亿元,同比增长4.79%。[12][13] - 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增速表现较好的行业有非银金融、电子和机械设备,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9.15%、16.14%和5.26%,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2.79%、19.66%和2.23%。[13][14][15][16][17]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中证500指数涨幅最大为0.4%。申万一级行业中,房地产行业涨幅最大为6.0%。[4][25][2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第三季度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非银金融、电子、机械设备。[6] - 基于一揽子政策出炉提振经济及内需,推荐关注:科技、证券、消费等板块。[6] -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长期重点关注。[6] - 央国企:关注央国企并购重组和市值管理考核。[6] - 黄金:随着美国进入到降息周期,黄金中长期投资机会将持续。[6] 其他 - 10月31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升。[18][19][20][21][22]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强化生育服务支持。[23][24]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系统布局高端高新产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源达信息· 2024-10-31 20: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投资评级: 看好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 1. 雄安新区产业规划明晰、新材料产业将得到重点发展 [1][10] 2. 新材料产业链结构复杂,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 [2][3][11] 雄安有望实现高效产业协同,新材料产业大有可为 1. 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 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旺盛 [15][16][19] 2. 大力发展半导体新材料产业,未来有望打破国外垄断 [21][22][23][24] 3. 系统布局生物医用材料,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可期 [26][27][32][33][34] 投资建议 雄安新区有望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向雄安新区集聚,助力雄安新区打造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将获得产业发展政策的重点扶持,利于北京优秀新材料企业向雄安新区的疏解和相关企业在雄安新区的持续发展,预期能够与雄安新区其他高端高新产业实现深度协同,因此看好雄安新区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机会。[40] 风险提示 1.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41] 2.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41] 3. 替代技术出现的风险 [41]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源达信息· 2024-10-28 18:41
一、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6] 二、核心观点 - 雄安新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政策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突出且产业基础设施完善,发布了12条支持政策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1][9] - 产业政策持续发力,自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且产业端新型飞行器成熟度提升,商业化有望加速[2][17][24]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庞大,2022年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值约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29.03%,预测2023年达4633亿元,2024年达5035亿元,2025 - 2030年市场空间CAGR为12.1%,发展潜力巨大[3] - 低空经济长期市场空间广阔,各地政策加持下产业发展提速,头部企业积极研发、逐步取证,雄安新区将对低空经济产业起到系统推动作用,建议关注雄安新区的区域性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机会[4][39] 三、根据目录总结 (一)雄安新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 雄安新区毗邻京津冀,承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政策和区位优势,利于布局前沿产业,其正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并发布12条支持政策[1][9] - 雄安新区规划涉及五大高端产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9] - 雄安新区发布的12条政策涵盖对创新主体的落户奖励、关键产品研发资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助等多方面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措施[12] (二)产业政策持续发力,低空经济商业化有望加速 1.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器为载体,辐射延伸出的新兴经济 - 低空经济以各种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无人机产业为主导,涉及多个产业,“低空”一般指真高1000米以下[15] - 低空经济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中游包含无人机等核心部分,下游是低空经济与各种产业的融合[15][16] 2. 顶层政策密集出台,地方政府积极响应 - 中央政策密集出台,将低空经济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引擎等,且有多部法规条例规范低空经济发展[17][18] -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依托自身禀赋发展低空经济,如重庆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浙江开展无人机常态化运行等[19] 3. 产业端新型飞行器成熟度提升,商业化有望加速 - 多家公司发布eVTOL产品并进行试飞测试,进展顺利,其中亿航智能已取得全球首张eVTOL合格认证,峰飞航空实现eVTOL跨海飞行[24] (三)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 1. 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多领域、多行业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包括应急救援、城市管理服务、交通运输、物流配送、文体旅游、农业植保、工业巡检、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26] 2. 低空飞行器具备多重优势,低空经济大有可为 - eVTOL具备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提效省时、运营经济等多重优势,相比直升机成本大幅降低[27][29][30][34] 3.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庞大,发展潜力巨大 - 2022年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值约4000亿元,同比增长29.03%,预测2023年达4633亿元,2024年达5035亿元,2025 - 2030年市场空间CAGR为12.1%[36] (四)投资建议 - 低空经济市场空间广阔,各地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头部企业积极进取,雄安新区将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完善,建议关注雄安新区的低空经济产业投资机会[4][39]
宏观策略周报:LPR报价下调25bp,工信部提出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赛道
源达信息· 2024-10-25 20:33
核心观点 - 报告的核心观点围绕LPR下调、工信部推动新兴产业以及市场表现展开,重点关注科技、消费、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1][2][6] 资讯要闻 - 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LPR 25bp,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 [12] - 工信部提出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14] - 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15]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将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资本市场深入应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17] - 华为发布"纯血鸿蒙"系统HarmonyOS 5.0,成为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国产移动操作系统 [18] 市场概览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中证1000指数涨幅最大为3.9% [4] - 申万一级行业中,综合行业涨幅最大为4.8%,轻工制造、电力设备、环保、国防军工紧随其后 [25] - 本周热点板块中,最小市值板块涨幅最高为18.94%,而高送转板块跌幅最大为4.80% [2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科技、证券、消费等板块,受益于政策提振经济及内需 [6] - 业绩表现较好的行业包括电子、汽车、家电、公用事业、通信等 [6] - 新质生产力领域,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 - 央国企并购重组和市值管理考核值得关注 [6] - 黄金中长期投资机会将持续,受益于美国降息周期 [6] 行业观点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行业逐步进入周期上行阶段,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为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 [19] - 国内半导体行业面临"卡脖子"风险,国产替代加速进行,重点关注算力芯片、制造端先进工艺和卡脖子环节突破 [19] 光伏行业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产能出清,行业周期拐点向上 [22] - 需求端,光伏组件成本下降,行业低价竞争的恶性负反馈有望结束,催生行业盈利周期向好 [22] 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高增长公司中,长川科技营收同比增长109.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858.78% [30] - 新易盛营收同比增长145.8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3.20% [30] - 中际旭创营收同比增长146.2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9.59% [30]
宏观策略周报: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4.8pct,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
源达信息· 2024-10-20 16:08
宏观经济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3]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14,15] - 9月末M2同比增长6.8%,M1同比下降7.4%[12,13] 政策动向 - 出台房地产市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政策组合拳[16,17] - 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股票[18] -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投资[19] - 欧洲央行再次降息25个基点[20] 行业表现 - 科技、证券、消费等板块表现较好[32] - 电子、汽车、家电、公用事业、通信等行业业绩表现较好[32] - 新质生产力、央国企、黄金等领域值得关注[32] 市场概览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科创50指数涨幅最大为8.9%[26,27] - 申万一级行业中,计算机、传媒、国防军工等涨幅较大[28,29] - 两市成交额维持在较高水平[30]
雄安新区专题研究:雄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源达信息· 2024-10-18 20:32
雄安新区布局高端高新产业,绿色生态农业为重要一环 - 雄安新区将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其中绿色生态农业为重要一环[1] - 雄安新区具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广阔的规划面积、平坦的地势、丰富的水资源等[2,6] - 雄安新区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慧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18,19,20] 绿色生态农业的优势 - 绿色生态农业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21,22,23] - 绿色生态农业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30,31,32,33] - 绿色生态农业改善了产品结构和产出,提升了产品附加值[34,35,36] 绿色生态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 全球绿色生态农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达13%[27] -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有利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28,29] - 雄安新区疏解北京企业和人才有利于当地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2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雄安新区区域性绿色生态农业产业投资机会[37] 风险提示 - 需关注极端天气扰动和农作物价格大幅波动风险[38]
新能泰山:深度报告:盘活存量土地,业务增长可期助力公司减亏
源达信息· 2024-10-18 18: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新能泰山“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泰山作为华能集团存量土地利用与盘活平台,转型供应链与综合资产运营,业务布局协同发展 [1][7] - 政策扶持下产业园业务有望受益,电缆行业增长也将带动公司电缆业务发展 [1] - 预计2024 - 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5/12.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57/-0.16亿元,逐年减亏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盘活存量土地,转型供应链与综合资产运营 - 华能集团控股公司,奋发三十载:新能泰山1994年成立,1997年上市,控股股东为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华能集团,通过资本运作转型升级,拥有宁华世纪、宁华物产两家全资子企业和控股曲阜电缆公司 [6] - 借力国企改革东风,转型供应链与综合资产运营:公司响应国企改革号召,向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和物业资产管理、产业园运营商转型,形成“以产业园开发、综合资产运营及供应链为主业,电线电缆为支撑”的业务布局 [7] -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资产负债率相对稳健: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下降48.26%,归母净利润 - 0.35亿元,进一步减亏;近两年毛利率上升,2024年上半年为8.4%;资产负债率低于同行业公司,财务结构稳健 [9][10] 政策扶持不断强化,产业园业务有望深度受益 - 产业园政策支持持续增强,业务场景逐渐增加: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经历四个阶段,现处于4.0时代,以创新驱动为特点;自2003年以来政策不断推动产业园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国家高新区数量增至约220家,园区生产总值占比从2020年的13.3%增长至15%;产业园转向多元化经营,增值服务和产业投资业务增加 [14][17][19] - 多元发展加深产业链厚度,产业园业务和招商出租率有望提升:公司产业园业务以开发为主,模式有自主开发、运营、销售,主要项目有南京江山汇、江山汇金和重庆项目;目前建设用地总建筑面积28.22万㎡,剩余可开发建筑面积17.83万㎡,未开发率63.18%;江山汇金C座和D座平均出租率分别为60.95%和65.14%,低于2024年第三季度南京市办公楼平均出租率75.8%,后续出租率有望提升 [21][22][23] 电缆行业规模增长迅速,公司电缆业务有望受益 - 多场景应用带动电缆需求,电缆行业规模增长迅速:电线电缆应用广泛,电力、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带动需求;中国电缆行业产销规模世界第一,2022年市场规模1.17万亿元,预计2027年规模上企业销售收入接近1.6万亿元,CAGR为6.46% [25][26] - 电缆业务营收稳定,毛利率显著改善:公司电缆业务收入近五年除2020年外均超10亿元,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5.6%提升至8.7%;曲阜电缆是生产主体,具备产品、工艺和渠道优势 [33][3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5年公司电缆业务收入增速9.5%/10.0%,毛利率可达8.0%/9.0%;租赁及物业服务收入增速7.0%/8.0%,毛利率可达5.0%/8.0%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