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国际(00152)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国际(00152) - 2024 Q3 - 季度业绩
2024-10-30 1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667.0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1.1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22.3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0.57%[4] - 2024年7 - 9月,公司营业收入21.03亿元,同比减少6.3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0亿元,同比减少1.55%[5] - 2024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58.60亿元,同比减少8.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减少10.71%[5] - 2024年1 - 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2亿元,同比减少8.05%[4] - 2024年7 - 9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8%,较上期减少0.21个百分点;2024年1 - 9月为6.66%,较上期减少1.31个百分点[5] - 2024年7 - 9月,基本每股收益0.254元/股,同比减少1.68%;2024年1 - 9月为0.566元/股,同比减少11.82%[5] - 2024年7 - 9月,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91.05万元;2024年1 - 9月为1.47亿元[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667.0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5.07亿元下降1.19%[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389.5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5.09亿元下降1.39%[2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277.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9.99亿元下降0.89%[27]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80.1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52亿元增长15.23%[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86.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5.56亿元下降3.07%[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34.6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8.26亿元下降32.01%[2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54.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6.82亿元增长29.54%[2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29.90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52亿元增长38.90%[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37.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06亿元下降65.93%[25]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196.9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7.16亿元增长5.23%[24] - 2024年1 - 9月营业总收入为58.597789326亿元,2023年同期为63.7128824亿元[28] - 2024年1 - 9月净利润为15.0064147424亿元,2023年同期为15.5858095978亿元[28] - 2024年1 - 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566元/股,2023年同期为0.642元/股[29]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5190859091亿元,2023年同期为29.9271505398亿元[30] - 2024年1 - 9月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87176572亿元,2023年同期为0.6275129949亿元[30] - 2024年1 - 9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4413943237亿元,2023年同期为 - 32.7606698144亿元[30][31] - 2024年1 - 9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3.9064646645亿元,2023年同期为59.091547772亿元[30] - 2024年1 - 9月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87.1472213292亿元,2023年同期为171.1343443895亿元[30] - 2024年1 - 9月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81.6490127667亿元,2023年同期为178.9857618449亿元[30] - 2024年1 - 9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595268077亿元,2023年同期为 - 2.1578415405亿元[31] 股东信息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总数18128户,其中A股股东17889户,H股股东239户[7] - 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33.46%)、新通产实业开发(深圳)有限公司(持股30.03%)、深圳市深广惠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持股18.87%)[7] - 前十大股东中,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H股729,845,242股,新通產實業開發(深圳)有限公司持有A股654,780,000股[9] 高速公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清連高速公司控股比例76.37%,2024年相关数据为54、50、1,952、1,805;广深高速控股比例45%,相关数据为686、631、8,334、7,918等[11] - 梅观高速公司控股比例100%,2024年7 - 9月日均混合车流量179千辆次,1 - 9月日均路费收入428千元[12] - 机荷东段公司控股比例100%,2024年7 - 9月日均混合车流量333千辆次,1 - 9月日均路费收入1,823千元[12] - 沿江项目公司控股比例100%,2024年7 - 9月日均混合车流量236千辆次,1 - 9月日均路费收入1,915千元[12] 环保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蓝德环保贵阳项目公司控股100%,2024年7 - 9月运营收入47.35千元,1 - 9月有机垃圾处理量71,989.48千吨[15] - 利赛环保公司控股70%,2024年7 - 9月运营收入52.11千元,1 - 9月运营收入102,644.43千元[16] - 邵阳项目公司控股100%,2024年7 - 9月运营收入8.79千元,1 - 9月有机垃圾处理量28,617.05千吨[16] - 光明环境园(试运营)公司控股100%,2024年7 - 9月运营收入30.22千元,1 - 9月运营收入19,165.40千元[16] - 公司有机垃圾处理项目2024年7 - 9月运营收入合计365.93千元,1 - 9月有机垃圾处理量合计512,766.02千吨[16] 风力发电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包头南风2024年7 - 9月上网电量95,339.37兆瓦时,1 - 9月上网电量400,854.46兆瓦时,7 - 9月风力发电业务收入31,319.94千元,1 - 9月风力发电业务收入125,810.03千元[18] - 新疆木垒2024年7 - 9月上网电量176,188.44兆瓦时,1 - 9月上网电量554,642.46兆瓦时,7 - 9月风力发电业务收入80,403.33千元,1 - 9月风力发电业务收入251,775.13千元[18] 股权发行与收购 - 公司拟向不超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约6.54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调整至不超47.03亿元[19] - 公司将本次发行的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授权有效期自2024年9月20日起延长12个月[19] - 环境公司完成收购南京风电剩余1.96%股权,持有其100%股权[21] 融资与理财 - 公司2024年7月22日完成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270天,票面利率1.75%[22] - 公司2024年10月28日完成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80天,票面利率2.03%[22] - 公司2024年10月18日完成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发行利率2.16%[22] - 本报告期集团新发生2笔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交易,委托理财金额1亿元,期末理财产品资金余额1亿元[22] - 本报告期收到委托理财收益4,912.55千元(含税)[22] 财务报表说明 - 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未经审计,金额币种为人民币[3]
深圳国际(0015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45
战略区域布局 - 本集團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以及主要物流節點城市為主要戰略區域[4] - 在全國其他地區(不包括大灣區)36個物流節點城市實現物流港佈局[25] 業務拓展 - 通過投資併購、重組與整合,重點介入「水陸空鐵」四大領域及收費公路等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與經營[4] - 向客戶提供倉儲智能化和冷鏈倉配運一體化等物流增值服務[4] - 業務領域拓展至「物流+商貿」等產業相關土地的綜合開發、大環保產業投資與運營等細分市場[4] 資產佈局 - 本集團持有深圳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1.56%權益[5] - 本集團持有中國國際貨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10%權益[5] - 本集團持有深圳航空有限責任公司100%權益[5] - 本集團持有中外運深圳國際物流有限公司100%權益[5] - 本集團持有湖北普羅格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5.39%權益[5] 業績表現 - 收入(撇除收費公路的建造服務收入)同比下降3%[12] - 經營盈利同比下降20%[12] - 除稅及財務成本前盈利同比下降13%[12] - 股東應佔盈利同比增長609%[12]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長575%[12] 應對策略 - 本集團聚焦物流主業發展,穩中求進地構建「水陸空鐵+智冷」全景物流生態[12] - 本集團積極應對形勢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發展策略,持續加強風險管理、致力降本增效[12] - 本集團可保持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穿越經濟週期,為股東提供穩定回報[12] 大灣區佈局 - 在「立足深圳、聚焦大灣區」的戰略引領下,本集團在大灣區的業務網絡日趨形成規模[20] - 本集團在大灣區共佈局14個物流項目,其中已投入運營╱管理的項目共7個[20] - 深國際智慧物流港(深圳黎光)、深國際智慧物流港(深圳鹽田)、深國際智慧物流港(深圳坪山東)等項目已陸續投入運營[21][22] 物流園區運營 - 深國際西部物流園、深國際康淮電商中心、深國際智慧物流港(中山火炬)等項目整體出租率良好[22] - 佛山南海、佛山順德、佛山高明等項目計劃於2024-2025年投入運營[24] - 肇慶高要項目計劃於2026年投入運營[24] 港口及物流供應鏈 - 構建以南京西坝港及江蘇靖江港為海江聯運中轉枢紐港的「港口聯網」業務布局[16] - 江蘇靖江港已成功實現建設「綠色近零碳港口」的目標[67] - 河南沈丘港、江西豐城港等新項目相繼投產運營[68][69] - 港口供應鏈業務為江蘇靖江港累計引入約140萬噸的協同業務量[70] 收費公路業務 - 深圳沿江高速二期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通車,促進深圳與珠江口東西兩岸地區融合[77] - 清連高速受多轮恶劣天气和周边公路开通分流影响,运营表现下降[77] - 广深高速和西线高速运营平稳,但深中通道开通后将对广深高速产生分流[77] - 深圳外環項目一期及二期已建成通車,運營表現良好[79] 大環保業務 - 風力發電業務上網電量及收入有所波動[85] - 有機垃圾處理項目設計處理規模超過6,900噸/日[3] - 光明環境園項目已進入試運營階段[3] 資本運作 - 成功發行首個國內上市的倉儲物流REIT - 華夏深國際REIT[15] - 與中信證券共同發起設立深石(深圳)智慧物流基礎設施私募基金[30] - 與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平湖南項目[31] - 與中國外運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運營深圳中歐/中老班列[33] 財務狀況 - 總資產及總權益分別約為1,276.67億港元及528.98億港元[2] - 股東應佔資產淨值約為301.11億港元,每股資產淨值為12.5港元[2] - 資產負債率為59%,借貸淨額與總權益比率為89%[2] - 持有現金約95.38億港元[4] - 資本開支約42億港元,主要用於物流園、深圳高速及平湖南項目[6] - 借貸總額約565.41億港元[9] 人力資源 - 員工總數為8,675人,員工福利開支約7.89億港元[116] - 建立了以業績貢獻為基礎的薪酬分配機制,實行全員績效考核[116] - 持續完善人才選拔及引進機制,通過市場化和校園招聘引進優秀人才[117] - 制定了"幹部人才梯度培養'菁英計劃'",全方位提升員工綜合素質[117]
深圳国际:2024年半年报点评:REITs出表贡献利润,2024H1业绩实现高增
国海证券· 2024-09-02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深圳国际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物流业务短期承压,但REITs出表贡献5.87亿港元利润 [4] 2) 主动优化债务结构,汇兑损失同比大幅减少 [5] 3) 华南物流园项目稳步推进,高比例分红下价值彰显 [6] 分组总结 业务表现 - 2024H1公司物流业务收入8.82亿港元,同比下降4.69%,但成功将杭州一期及贵州龙里项目实现REITs出表,录得税后收益5.87亿港元 [4] - 由于物流园项目公允价值损失2.09亿港元,以及新投营项目处于培育阶段导致运营成本增加,物流业务短期承压 [4] - 最终物流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5.27亿港元,同比增长34.39% [4] 财务管理 - 公司持续优化债务期限及币种结构,外币借贷比例下降27pct,有效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使得汇兑亏损大幅减少5.84亿港元 [5] - 集团总部财务成本总额为2.00亿港元,同比减少73.04% [5] 发展前景 - 华南物流园项目稳步推进,公司力争于2024年下半年与政府签署首宗土地合同,释放首期土地增值收益 [6] -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比例常年维持在50%左右,预计2024-2025年股息率分别为9.69%、12.97%,高比例分红下价值彰显 [6]
深圳国际:业绩符合预期,静待转型升级项目落地
华源证券· 2024-09-01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物流业务确认 REITs 发行收益实现较大增长,静待转型升级项目落地 [5] -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因极端天气及计提减值而短期承压 [5] - 债务结构优化,财务成本实现改善 [6] - 华南物流园区转型升级项目即将进入兑现期,土地整备提供利润增量,分红提升下公司价值凸显 [6]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中期实现收入66.1亿港元,同比下降4.5%;剔除收费公路的建造服务收入,实现收入63.0亿港元,同比下降3% [5] - 股东应占盈利6.53亿港元,同比增长609.1% [5] - 物流园业务实现收入7.5亿港元,同比下降1%;股东应占盈利5.62亿港元,同比增长44% [5] - 转型升级业务收入0.63亿港元,同比增长88%;股东应占亏损1.39亿港元,亏损增加345% [5] - 收费公路业务收入26.3亿港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10.65亿港元,同比下降14% [5] - 大环保业务收入7.9亿元,同比下降7%;净利-1.57亿港元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40.2、42.5亿港元 [6] - 对应PE分别为4.7/3.6/3.4x,以50%分红比例测算,股息率约为10.7%,14.0%,14.8% [6]
深圳国际(00152) - 2024 Q2 - 业绩电话会
2024-08-29 15: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半年实现总收入港币66.1亿元,同比下降3% [12] - 实现股东应战盈利港币6.53亿元,同比增长609% [12] - 资产负债率为59%,较去年有所上升 [13] - 借贷总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4%,控制在较低水平 [13] - 资本开支上半年完成42个亿,下半年预计70个亿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物流业务收入8.82亿元,同比下降5% [12] - 港口及相关业务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20% [12] - 物流转型业务收入6300万元,同比增长88% [12] -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收入37.5亿元,同比下降10%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国物流项目出租率8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6][17] - 深圳物流项目出租率约89% [17] - 全国物流项目平均租金27元/平方米,深圳约58元/平方米 [1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聚焦重点项目稳步落地,深耕佛山等区域布局 [3][4] - 审慎落子全国,优中选优扩展稀缺资源 [4] - 坚定落实冷链等新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 [4][5] - 加强招商运营,培育新资产运营引擎 [5][6] - 推进大小闭环商业模式,提升资产运营能力 [6][10] - 持续推进国企改革,提升管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当前经济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需求消费不足 [2] - 物流行业进入成量竞争时代,局部市场陷入内卷 [7][8] - 将聚焦提高运营能力、改善效率,审慎把握投资节奏 [8][9] - 深圳等重点区域将打造示范项目,优化存量项目管理 [8][9] - 收费公路将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新建改扩建项目 [9] - 大环保业务将聚焦细分领域,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 [9] 其他重要信息 - 上半年成功发行14.94亿元物流仓储REIT,为公司闭环发展提供支持 [6] - 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项目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内有突破性进展 [20][21] - 集团正在积极参与升高速定增,支持其高速公路和大环保双主业发展 [24][2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冯奇彬 提问** - 公司在全国和大湾区的出租率和租金水平情况 [15] - 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项目的进展情况 [15] **范志勇 回答** - 公司全国物流项目出租率8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深圳约89% [16][17] - 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项目已通过规划审议,正在推进土地收储等工作 [20][21] 问题2 **宁馨 提问** - 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项目的时间节奏和预期收益情况 [19] - 公司下半年财务成本的展望 [19] **戴静明 回答** - 华南物流园一期转型项目力争今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收益包括拆迁补偿、土地增值和开发收益 [20][21][22] - 公司将进一步压降财务成本,包括减少外币债务、优化债务结构、利用利率下降等 [23] 问题3 **沈亚洲 提问** - 公司是否会参与升高速的定增,参与规模如何 [24] - 公司对下半年收费公路业务的预期 [24] **姚海 回答** - 公司作为大股东会积极参与升高速的定增,具体规模正在与监管部门沟通 [24][25] - 收费公路业务将继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新建改扩建项目,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有所恢复 [25][26]
深圳国际(0015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2:01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为66.10亿港元,同比下降4.4%[3] - 毛利为17.88亿港元,同比下降21.5%[3] - 经营利润为16.86亿港元,同比下降20.3%[3]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3.36亿港元,同比下降5.5%[3] - 期内纯利为11.66亿港元,同比增长86.1%[3,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7港元,同比增长575%[4] - 总资产为1,276.67亿港元,较年末减少2.2%[7] - 总权益为528.98亿港元,较年末减少3.8%[7] - 非流动负债为370.21亿港元,较年末增加10.5%[8] - 流动负债为377.49亿港元,较年末减少10.1%[8] 业务概况 - 本集团的经营分为两项主要业务分部: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以及物流业务[12] -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包括开发、营运及管理收费公路,以及风力发电机设备的销售、厨余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营和设备的销售以及风力发电站的运营[12] - 物流业务包括物流园、物流服务、港口及相关服务,以及物流园转型升级[12] - 集团收入为66.10亿港元,其中及大环保业务收入为40.63亿港元,物流园收入为7.45亿港元[15] - 集团经营利润为16.86亿港元,其中及大环保业务经营利润为13.39亿港元,物流园经营利润为6.02亿港元[15] - 集团应佔合营公司利润为2.21亿港元,应佔联营公司利润为3.36亿港元[15] - 集团除税前利润为13.83亿港元,其中及大环保业务为11.89亿港元,物流园为5.72亿港元[15] - 集团资本开支为32.30亿港元,其中及大环保业务为3.69亿港元,物流园为16.02亿港元[15] 业务发展 - 本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上市[10] - 深圳投資控股實際持有本公司發行股份約 43.95%,並且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10] - 本集團已實施多項措施,以改善本集團的財務狀況、提供流動資金及現金流及維持本集團的持續經營[10] - 本集團已在本會計期間對本財務報表採用了由香港會計師公會發佈的對《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修訂[12] - 本期間應用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對本集團於本期間及過往期間之財務狀況及表現並無重大影響[12] - 董事會以計量期內純利作為評估營運分部的表現[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783,349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209,423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为-71,536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为25,949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收入为4,063,314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流业务收入为2,051,205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总额为949,697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当期所得税费用为217,352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为652,695千港元[2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为0.27港元[21] 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 - 深圳高速收入和淨利潤同比下降12%,主要受路費收入、建造服務收入及工程委託建設管理服務收入減少影響[36] - 採取措施降低匯率波動影響,淨匯兌虧損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84億港元[37] - 本集團投資和經營的已併網風力發電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668兆瓦[84] - 本集團開發建設的深圳高速乾泰工業園「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已進入電網驗收階段[84] - 中國國家環保政策對有機垃圾處理行業給予支持,本集團將其作為大環保產業重點發展方向[85] - 本集團有機垃圾設計處理規模超過6,900噸/日[86] - 持有92.29%股權的藍德環保公司擁有20個有機垃圾處理項目,餐廚垃圾設計處理量超過4,800噸/日[86] - 光明環境園項目為深圳市餐廚垃圾單體處理規模最大項目,具備處理有機垃圾1,000噸/日、大件垃圾100噸/日、綠化垃圾100噸/日的能力[86] - 持有63.33%股權的乾泰公司擁有報廢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資質,新增6項專利授權[86] - 大環保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7%至約7.90億港元,主要由於風力發電收入下降[89] 物流业务 - 在全国40个物流节点城市实现布局,管理及经营40个物流港项目,总运营面积约494万平方米[35] - 已获取经营权的土地面积约833万平方米,其中在大湾区已获取约245万平方米[35] - 2024年上半年新投营面积约25万平方米[35] - 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佛山高明项目等新项目相继进入建设期[35] - 物流园转型升级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88%至约6,312万港元[35] - 成功拍賣為未來留用土
深圳国际-2024081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1. 公司主要资产包括深圳及全国476万平方米的在运营物流资产、52%的高速公路资产、四个港口以及49%的深圳航空股权 [1][2][5] 2.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物流资产投资运营、综合物流服务以及物流资产转型升级 [6][7] 3. 公司物流资产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0万平方米,年增长率达30% [13][14] 4. 公司通过物流资产土地转型和REITs发行获得较大利润弹性,如前海项目曾为公司贡献100多亿利润 [3][16][17] 5. 公司正在推进华南物流园项目,预计可为公司贡献150亿利润 [19][20][21][22] 6. 公司高速公路和港口业务为公司带来稳定收益,分别约11亿和1亿港元 [7][11] 7. 深圳航空近年亏损对公司造成一定影响,但从2023年开始不再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8][27]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1. 提问:公司未来是否还有新的土地转型项目,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 回答:即使未来没有新的土地转型项目,公司现有的物流资产、高速公路和港口业务也能为公司带来稳定收益。公司采用DDM估值法测算,即使不考虑新的土地转型,公司股价也有21%的上涨空间。[29][30] 2. 提问:公司物流资产出租率和租金水平是否存在下降风险? 回答:公司物流资产出租率维持在90%以上的高水平,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物流租金水平相对较高,下降风险较小。未来两年公司物流资产规模还将快速增长30%,为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增量。[14][15] 3. 提问:公司高股息政策是否可持续? 回答:公司历史上一直保持50%左右的高分红比例,未来随着业绩大幅增长,公司股息率有望达到9%左右,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即使未来不再有新的土地转型项目,公司现有业务也能维持较高的股息水平。[12][28]
深圳国际:转型升级释放盈利弹性,高股息价值突显
华源证券· 2024-07-04 07:31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深圳国际"买入"评级。[12] 核心观点 1. 深圳国际是一家拥有全链条物流服务能力的综合物流平台,2017-2023年分红比率约50%。[5][17] 2. 公司核心物流主业稳步增长,公路及港口等业务释放稳定收益,华南物流园区土地整备提供利润增量。[14] 3. 公司物流园区运营以仓储租金收入为主,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增值收益。[23][24] 4. 公司前海项目和即将推进的华南物流园项目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大的土地增值收益。[25][26][29] 5.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高速的收费公路及大环保业务经营稳健,为公司贡献稳定收益。[31][32] 6. 公司港口业务网络逐步扩张,贡献稳健收益。[36][37] 财务预测 1.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40.2和42.5亿港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0、3.8和3.6倍。[12][13] 2. 考虑公司2017-2023年分红比例约为50%,假设2024年分红比例为50%,对应分红约为15.4亿港元,测算下当前股息率约为10.1%。[14] 风险提示 1. 物流园区项目进展或资产证券化进度不达预期。[48] 2. 转型升级进度不及预期。[48] 3. 高速公路车流量有待恢复。[48] 4. 假设及盈利预测不及预期。[49] 5. 分红不及预期。[49] 6. 转型升级项目收益不及预期。[49]
深圳国际: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高分红将保障高股息
国泰君安· 2024-06-11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深圳国际(0152)维持增持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四轮驱动产业生态正循环,叠加前海与华南物流园项目将逐步展现盈利潜力 [1][2][3] - 2023年业绩将继续高增长,且高分红政策持续将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高股息 [1][4] - 前海住宅项目2023年底竣工交付,助力2023年业绩大增 [2] - 华南物流园收益将逐年释放,有望驱动业绩未来数年超预期增长 [3] - 公司长期保持高分红率,2017-22年六年平均分红率超50%,未来业绩高增将提升股息吸引力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年营业收入15,52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 [5] - 2022年净利润1,25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5% [5] - 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20,5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 [5] - 预计2023年净利润1,90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2% [5] - 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15,89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 [5] - 预计2024年净利润3,06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1% [5]
深圳国际: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高分红将保障高 息
国泰君安· 2024-06-08 1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打造以现代物流、收费公路、港口、大环保为主的四轮驱动产业生态,产业生态正循环将逐步展现盈利潜力 [2] - 前海项目与华南物流园项目将逐年释放收益,有望驱动公司业绩未来数年超预期增长 [2][3] - 公司高分红政策持续,未来业绩高增将提升股息吸引力,预计2024年股息率将达9.5%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55.29亿港元,同比下降5% [5] - 2022年净利润为19.02亿港元,同比下降65% [5] - 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将增长35%至205.24亿港元,净利润将增长52%至30.6亿港元 [5] - 预计2024年营业收入将下降23%至158.94亿港元,净利润将增长61%至33.17亿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