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粤海投资(00270)
icon
搜索文档
落实存量PPP项目付费+化债+理顺公用事业价
长江证券· 2025-08-25 17:2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此评级 [8] 核心观点 - 落实存量PPP项目付费、化债及理顺公用事业价格三大政策驱动,垃圾焚烧和水务运营行业现金流预期向好 [2][4] - 政策强调政府履约付费,专项债加速落地及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共同推动行业从To G向To B、To C转型,估值修复提速 [6][38]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5年8月财政部发布存量PPP项目指导意见,要求政府将付费纳入预算管理并及时支付,明确专项债、转移支付等资金可用于PPP项目 [4][13][14] - 2025年1-8月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1.91万亿元,其中1.90万亿元用于置换隐债,2万亿元额度已落地95.2% [5][16][19] - 2025年新增专项债发行30,762亿元,同比增长44%,清欠成为专项债新用途,云南单列356亿元用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5][22][28] 公用事业价格调整 - 国家发改委转发《理顺公用事业价格》文章,水价和垃圾处理费有序提升 [6][30] - 广州、深圳、东莞、定西等地居民用水第一阶梯基本水价平均上涨0.34元/吨,涨幅15.8%;多地污水处理费同步上调 [30][33] - 垃圾处理费在云南、广西等地提价,并逐步从G端付费转向C端付费 [30][34][35] 行业影响与投资逻辑 - 垃圾焚烧和水务项目回款预期改善,减值冲回对利润弹性显著:兴蓉环境(36.3%)、三峰环境(27.9%)、瀚蓝环境(23.6%) [41][42] - 环卫服务优先受益于化债,福龙马、盈峰环境减值冲回利润弹性分别达247%和187% [41][42] - 重点推荐瀚蓝环境、兴蓉环境、光大环境、伟明环保等12家企业 [6][38] 专项债与环保投入 - 2025年环保类专项债占比降至0.4%,主要因环保基础设施进入资本开支末期 [27] - 专项债投向以交通基础设施(24%)、市政和产业园区(16%)为主,环保占比下滑但部分项目可能隐含环保属性支出 [27]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7:37
南向资金净流入/流出情况 - 中国人寿(02628)以15.80亿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34.91%,收盘价23.620港元(+3.60%)[1][2]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和阿里巴巴-W(09988)分别以7.68亿和4.52亿净流入金额位列第二、第三[1][2] - 腾讯控股(00700)以12.00亿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5.56%,收盘价590.000港元(+0.68%)[1][2] - 安踏体育(02020)和荣昌生物(09995)分别以6.97亿和5.84亿净流出金额位列第二、第三[1][2] 净流入比排名 - 大唐新能源(01798)以74.45%净流入比位列第一,净流入金额1451.75万港元,收盘价2.360港元(+0.85%)[1][2][3] - 深圳高速公路股份(00548)和波司登(03998)分别以50.53%和50.23%净流入比位列第二、第三[1][2][3] - 时代电气(03898)以44.19%净流入比位列第四,净流入金额9018.06万港元,收盘价36.520港元(+4.52%)[3] 净流出比排名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03618)以-58.46%净流出比位列第一,净流出金额6584.63万港元,收盘价6.140港元(-2.23%)[1][3] - 金科服务(09666)和保利置业集团(00119)分别以-54.34%和-51.88%净流出比位列第二、第三[1][3] - 安踏体育(02020)以-40.49%净流出比位列第七,净流出金额6.97亿港元,收盘价92.450港元(+2.72%)[2][3] 其他重点个股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净流入3.49亿港元,净流入比16.99%,收盘价95.600港元(-1.60%)[2] - 友邦保险(01299)净流入3.17亿港元,净流入比13.84%,收盘价76.900港元(+0.65%)[2] - 美团-W(03690)净流出3.87亿港元,净流出比-6.93%,收盘价124.400港元(+0.08%)[2] - 建设银行(00939)净流出3.66亿港元,净流出比-27.49%,收盘价7.980港元(-0.50%)[2]
粤海投资(0270.HK):稀缺对港供水资产 聚焦主业价值提升
格隆汇· 2025-08-17 03:52
核心观点 - 华泰证券首次覆盖粤海投资并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9.10港元 对应2025年14.0倍PE 认为公司自由现金流强劲 股息回报具备吸引力 东深供水项目续约可见性较强 [1][3][4] 业务板块 - 公司为广东省国资控股水务平台 核心资产为东深供水项目 业务涵盖水务 物业投资及发展 百货运营 酒店持有经营及管理 能源道路桥梁五大板块 [1] - 剥离粤海置地后公司基本面趋于稳健 [1] 东深供水项目 - 项目自1965年开始供水 累计对香港供水达300亿立方米 占香港淡水总用量近八成 [2] - 2024年对港供水量8亿吨 供水单价6.42港元/吨 [2] - 水价采用"统包扣减"机制 2024-2026年基本水价同比增速均为2.39% [2] - 假设续约至2120年 乐观/中性/悲观情景下续约对价分别为前一周期期末对港水收入的8/10/12倍 DCF估值约450-620亿港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自由现金流达到92.29亿港元 [3] - 2024年现金派息比例65% 考虑实物股息后股利支付率达78.87% 远高于行业平均值57.76% 股息率5.65%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2.18亿港元 43.97亿港元 45.76亿港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34.2% 4.2% 4.1% [4] - 对应EPS 0.65港元 0.67港元 0.70港元 [4] 股息与估值 - 假设2025-2027年股利支付率维持65% 股息率有望达到6.02% 6.28% 6.54%(按2025-08-14收盘价计算) [3] - 2022-2024年东深项目税前利润率均高于60% [4] - 给予2025年14.0倍PE(高于可比公司均值12.7倍) 目标价9.10港元 [4] 与市场分歧点 - 认为东深项目续约可见性较强 因公司为广东省国资经营该项目的重要平台 [3] - 香港水务署坚持"用者自付"和"收回成本"原则 东江水成本占比从FY2020 43%降至FY2024 41% 运作及行政开支 折旧成本增速更高 支撑水价保持合理水平 [3] - 即使悲观假设下交易对价 公司仍具备投资价值 [3]
粤海投资(00270):稀缺对港供水资产,聚焦主业价值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8-15 20:2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粤海投资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9.10港元,对应2025年目标PE 14.0倍 [1][7] - 目标价较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6.96港元存在30.7%上行空间 [8] 核心业务与资产 - 核心资产为东深供水项目,累计对香港供水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总用量近80% [2][20] - 2024年东深项目收入63.60亿港元,占公司总收入34%,税前利润40.20亿港元,占比62% [20] - 采用"统包扣减"定价机制,2024年供水单价6.42港元/吨,2024-2026年基本水价年增2.39% [2][34] 财务表现与股息 - 2024年自由现金流达92.29亿港元,同比大幅改善 [3][21] - 2024年现金派息比例65%,考虑实物股息后支付率达78.87%,股息率5.65% [3] - 预计2025-2027年股息率将提升至6.02%/6.28%/6.5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11] 估值与盈利预测 - 东深项目DCF估值450-620亿港元,假设续约至2120年 [2][3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2.18/43.97/45.76亿港元,同比增速34.2%/4.2%/4.1% [5][11] - 2025年预测PE 10.79倍,PB 1.04倍,EV/EBITDA 7.38倍 [11] 战略调整与市场观点 - 2024年剥离粤海置地后业务结构更聚焦,减少地产波动对业绩影响 [1][22] - 市场担忧特许经营权续约风险,但报告认为续约可见性强且水价机制合理 [4][23] - 东深项目历史税前利润率超60%,盈利稳定性支撑估值溢价 [5][20]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广东省国资控股水务平台,间接持有东深项目95.08%股权 [1][34] - 香港供水成本中东江水占比从FY2020 43%降至FY2024 41%,仍为核心水源 [4][28] - 控股在运供水产能888.68万吨/日,69%集中在广东,区域布局优势显著 [108][109]
粤海投资(00270.HK)拟8月2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3 17:50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等事宜 [1]
粤海投资(00270)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3 17:41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25日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等事宜[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13日[4]
粤海投资(0270.HK):掌握对港供水资产的广东国企 2025年迈入稳健分红期
格隆汇· 2025-08-08 19:46
公司概况 - 公司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财政厅间接持股58 27%股权,下设水资源、物业投资、酒店持有经营及管理、能源项目、道路及桥梁、百货运营五大业务板块 [1] - 水资源板块税前利润贡献占公司整体税前利润81%,核心项目为东深供水项目30年特许经营权 [1] - 2023-2024年业绩受地产子公司粤海置地拖累,2025年1月通过实物分派粤海置地股份支付特别股息,后续业绩确定性增强 [1] 水资源业务 - 东深供水项目年供水能力24 23亿立方米,供应香港淡水70%-80%、深圳用水50%以上、东莞沿线8镇用水80%左右 [1] - 2024年对港供水量占总供水量39%,对港供水收入占项目总收入81% [1] - 近4年对港供水量接近上限8 2亿方,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结构稳定支撑供水 [2] - 对深、莞供水过去20年平均供水量13 17亿方,近期自来水价上调带动原水单价上行预期 [2] - 其他水资源项目2024年供水、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58 95、12 21亿吨/年,建造收入从2021年113亿港元降至2024年5 21亿港元 [2] - 当前在建供水、污水处理能力4 33、0 18亿吨/年 [2] 其他业务 - 剔除粤海投资后2024年各业务税前利润占比:水资源81%、物业投资10%、道路及桥梁6%、能源2%、酒店经营及管理1%、百货运营-1% [3] - 物业投资中天河城利润稳定,新购物中心出租率提升 [3] - 道路及桥梁板块未来3年预计稳健 [3] - 发电业务利润与煤价挂钩,运营稳健 [3] - 酒店业务经营已恢复正常水平 [3] - 百货运营中天河城租金回升,资产处置短期拖累业绩 [3] 财务分析 - 2024年可持续经营归母净利润41亿港元 [3] - 2024年底持续经营业务资产负债率降至30 9%,有息负债得到控制 [3] - 2023-2024年分红比例均为65%,预计后续现金流向好带动分红稳健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 40/47 51/48 29亿港元,对应股息率6 51%/6 82%/6 93%,PE估值9 98x/9 54x/9 38x [4]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7:33
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恒生中国企业(02828)、南方恒生科技(03033)位列南向资金净流入前三,分别净流入62.92亿、16.18亿、9.56亿 [1][2] - 腾讯控股(00700)、快手-W(01024)、中国人寿(02628)分别净流入8.28亿、6.39亿、5.84亿,位列第四至第六 [2] - 理想汽车-W(02015)、阿里巴巴-W(09988)、比亚迪股份(01211)分别净流入5.81亿、5.11亿、3.88亿,位列第七至第九 [2] 南向资金净流出情况 - 中国移动(00941)、极兔速递-W(01519)、地平线机器人-W(09660)位列南向资金净流出前三,分别净流出2.89亿、1.85亿、1.52亿 [1][2] - 晶泰控股(02228)、东方甄选(01797)、亚盛医药-B(06855)分别净流出1.47亿、1.35亿、1.27亿,位列第四至第六 [2] - 中兴通讯(00763)、瑞声科技(02018)、微创医疗(00853)分别净流出7740.96万、6176.80万、5626.51万,位列第七至第九 [2] 净流入比排名 - 安井食品(02648)、太平洋航运(02343)、粤海投资(00270)以55.07%、54.09%、53.58%位列净流入比前三 [1][2][3] - 中石化冠德(00934)、建滔集团(00148)、FORTIOR(01304)分别以52.86%、52.19%、50.84%位列第四至第六 [3] - 中国有色矿业(01258)、上海实业控股(00363)、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分别以49.94%、49.72%、49.38%位列第七至第九 [3] 净流出比排名 - 广深铁路股份(00525)、信义能源(03868)、美的置业(03990)以-55.00%、-52.63%、-50.17%位列净流出比前三 [1][3] - 瑞安房地产(00272)、中远海能(01138)、太古股份公司B(00087)分别以-50.17%、-46.58%、-44.29%位列第四至第六 [3] - 绿城服务(02869)、中广核新能源(01811)、新意网集团(01686)分别以-41.79%、-39.70%、-38.63%位列第七至第九 [3] 股价表现 - 东方甄选(01797)、亚盛医药-B(06855)收盘价分别上涨16.82%、13.36%,但资金净流出1.35亿、1.27亿 [2] - 快手-W(01024)、中国人寿(02628)收盘价分别上涨2.79%、2.79%,资金净流入6.39亿、5.84亿 [2] - 美图公司(01357)收盘价下跌6.92%,但资金净流入3.87亿 [2]
粤海投资(00270):深度:掌握对港供水资产的广东国企,2025年迈入稳健分红期
长江证券· 2025-08-07 10:23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粤海投资"买入"评级,目标价未明确提及 [12][10] 核心观点 - 粤海投资是广东省属水务国企,核心资产为东深供水项目30年特许经营权,该项目占香港淡水供应70%-80%,具有刚需特性 [3][6] - 2025年通过剥离地产业务(粤海置地)进入稳健发展期,预计未来三年股息率达6.51%-6.93% [6][10] - 水资源业务贡献公司81%税前利润,其中东深项目单独贡献58%,水价每三年调整机制保障收入稳定性 [6][7] 业务分析 水资源板块 - 东深项目年供水能力24.23亿立方米,2024年对港供水占比39%但收入占比81%,采用"统包扣减"定价机制 [7][12] - 其他水务项目进入运营阶段,2024年供水/污水处理设计能力58.95/12.21亿吨,资本开支显著收缩 [8][15] - 在建项目设计产能4.33亿吨(供水)+0.18亿吨(污水),未来将陆续投运 [8][15] 其他业务板块 - 物业投资:天河城购物中心出租率99%-100%,贡献稳定利润 [9][16] - 发电业务:2024年恢复盈利,粤海能源/粤电靖海分别实现1.39/3.99亿港元税前利润 [9][18] - 道路桥梁:兴六高速(2031年到期)和银瓶PPP项目贡献稳定现金流 [9][1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40/47.51/48.29亿港元,对应PE 9.98x/9.54x/9.38x [10][23] - 假设65%分红比例,对应股息率6.51%/6.82%/6.93%,2024年已实现65%分红率 [10][22] - 剔除地产业务后2024年资产负债率降至30.9%,有息负债率17.6%,财务结构优化 [10][20]
粤海投资(0027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7:5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为6,537,821,440[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库存股份数目为0[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37,821,440[2] 报表信息 - 公司呈交证券变动月报表日期为2025年8月4日[1] 呈交者信息 - 呈交者为阳娜,职衔为总法律顾问兼首席合规官和公司秘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