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燃气(00384)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燃气(00384)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79,258,00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81,410,133千港元下降2.64%[3] - 该年度毛利为11,263,17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1,304,123千港元,微降0.36%[3] - 除税前溢利为5,183,18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4,612,445千港元增长12.37%[3] - 年度溢利为4,189,97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852,887千港元增长8.75%[3]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32.52亿港元,2024年为31.85亿港元[21] - 集团营业额同比减少2.6%至792.58亿港元[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1%至32.52亿港元[39] - 每股基本盈利为0.60港元,同比增长1.7%[39] - 2024年至2025年,公司营业额从79,258,009千港元增至81,410,133千港元,变动率为-2.6%[42] - 2024年至2025年,公司毛利从11,263,173千港元增至11,304,123千港元,变动率为-0.4%[42] - 2024年至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3,251,614千港元降至3,184,939千港元,变动率为2.1%[42] - 2024年至2025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从0.60港元降至0.59港元,变动率为1.7%[4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集团营业额为792.580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57] - 同期毛利为112.6317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4%,整体毛利率为14.2%[5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516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57] - 每股盈利60港仙,较去年同期增加1.7%[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核数师酬金为26346千港元,2024年为15500千港元[20]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687011千港元,2024年为2430372千港元[20] - 2025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9891千港元,2024年为298720千港元[20] - 2025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78525千港元,2024年为181405千港元[20] - 2025年员工成本为4054192千港元,2024年为4320091千港元[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15.1%至约18.02182亿港元[58] - 同期所得税开支上升30.8%至9.93203亿港元[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公司新接驳居民用户1,400,521户,较去年下降约15.5%;累计接驳48,451,788户,较去年增长约3.0%[46] - 2025年公司新接驳工业用户2,573户,商业用户44,206户;累计接驳工业用户27,049户,商业用户403,804户,分别较去年增长约10.5%和12.3%[4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完成居民气量顺价比例约为68%,公司销售天然气399.6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2%,其中城市与乡镇管网销售235.2亿立方米,同比上升0.02%,贸易与直供管道业务销售164.4亿立方米,同比下降9.6%[48] - 公司销售液化石油气386.8万吨,同比减少3.2%,实现LPG销售收入总额195.754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经营性利润为5200.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6.7%[50] - 公司实现增值服务业务收入37.3156亿港元,同比增长2.1%,经营性利润17.49601亿港元,同比增长10.6%[52] - 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累计完成签约总量816.7MWh,累计已投运207.1MWh,光伏项目累计投建59.5MW,售电业务交易电量54亿度[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以“绿色城市运营商”为战略方向,聚焦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业务发展,构建多能互补系统[53] - 公司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及内部培训机制,注重干部年轻化工作,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55] - 公司推进上游核心能力建设和提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实现库存成本降低、销售毛利提升及国际贸易盈利突破[5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换算产生之汇兑差额为 - 693,87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 - 4,424,886千港元,亏损大幅减少[4] - 年度溢利归属本公司拥有人3,251,614千港元,非控股权益938,365千港元[4] - 基本每股盈利为0.60港元,摊薄每股盈利为0.60港元[4] - 2025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为19.07亿港元,2024年为19.02亿港元[23] - 2025年公司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连同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全年股息每股0.5港元[30] - 贸易采购及持续成本平均信贷期为90至180日,贸易应收账项主要客户信贷期为30至180日[24][29] - 2025年8月18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过户文件须在8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31] - 2025年8月27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收取建议末期股息资格,过户文件须在8月2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32]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5.4%,增长动能持续增强[36] - 自由现金流达46.61亿港元[39] - 末期拟派股息35港仙,年度派息比率达83.3%[39] - 2024年至2025年,公司自由性现金流从4,661,031千港元降至4,288,773千港元,变动率为8.7%[42] - 期内自由性现金流达46.61031亿港元[6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值为1482.2057亿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为91.63796亿港元[64] - 集团流动比率为0.95,净资产负债比率为0.788[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于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民币债务融资工具可发行额度共185亿元[67] - 2025年3月31日后,并无任何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75]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能由刘明辉先生一人履行,偏离守则条文C.2.1[76] - 所有董事确认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财政年度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7]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准则及惯例,以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业绩[78] - 公司将於2025年8月2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0] - 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已陆续发布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政策[48] - 公司拥有国内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进口与智能分销网络,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综合性液化石油气运营服务商之一[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可用未动用银行融资为93,461,572,000港元[8] - 本年度采用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9] - 2025年公司即期税项为1142024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 - 148821千港元;2024年即期税项为1192547千港元,递延税项抵免为 - 432989千港元[16]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税率一般为25%,部分西部及高科技企业适用15%优惠税率[17] - 公司新加坡附属公司2025年须按17%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24年无[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30个省、市、自治区取得662个管道燃气项目,拥有32个天然气长输管道、488座加气站、1个煤层气开发项目及120个液化石油气分销项目[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建成562,729公里燃气管网[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488座CNG/LNG汽车与船用加气站[47] - 公司液化石油气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运营5座专用码头及5座大型仓储物流基地,码头年吞吐能力超1000万吨,LPG总库容超80万立方米[49]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合约资产为117.5365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2.60982亿港元有所增长;合约负债为79.21488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68261亿港元有所下降[71]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贸易应收账项为56.99682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6.23799亿港元略有增长;贸易应付账项及应付票据为125.26559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9.69934亿港元有所下降[7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抵押物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投资性物业为68.98021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5.62336亿港元有所下降;抵押银行存款为3.10447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85999亿港元有所增长[72]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就已订约收购但未于综合财务报表拨备之物业、厂房及设备、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建筑材料及发展中物业分别作出8869万港元、1.42016亿港元及1.67537亿港元之资本承担,2024年3月31日分别为1.32262亿港元、8515.6万港元及1.71213亿港元[7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3月31日也无[74]
中国燃气(00384)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2025-06-27 16:30
EF001 EF001 發行人所發行上市權證/可轉換債券的相關信息 發行人所發行上市權證/可轉換債券 不適用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不適用 發行人董事 於本公告日期,劉明輝先生、黃勇先生、朱偉偉先生、李晶女士、劉暢女士及趙琨先生為本公司執行董事;熊斌先生、劉明興教 授、Ayush GUPTA先生及周雪燕女士為本公司非執行董事;以及趙玉華先生、毛二萬博士、陳燕燕女士、張凌先生及馬蔚華博士 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第 2 頁 共 2 頁 v 1.1.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僅供識別) | | 股份代號 | 00384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 | | 公告日期 | 2025年 ...
中国燃气(0384.HK):2025财年受暖冬影响盈利同比下降 关注明年盈利改善确定性
格隆汇· 2025-06-21 10:21
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核心利润预期同比下降6.4%至37亿港元,主要受下半财年暖冬影响导致4至5个月售气量偏弱 [1] - 2025财年零售气量同比微增约1%(下半年仅同比升0.5%),低于公司指引的2%,其中居民/工商业售气同比升2%/0.5% [1] - 售气毛差达每立方米0.53元人民币,符合公司指引 [1] - 居民新增接驳同比下降约21%至125万户 [1] 现金流与分红 - 末期分红维持在0.35港元(全年派息0.5港元) [1] - 合营公司应收款回收持续进展,自由现金流有望维持在46亿港元水平 [1] 2026财年展望 - 零售气量同比增长预期回升至2%,售气毛差提升至每立方米0.54元人民币 [2] - 居民新增接驳保守预期同比轻微下降至123万户,若复苏信号显现可能上调预期 [2] - 资本开支可能同比下降,自由现金流维持较佳水平 [2] 估值与预测调整 - 2025财年盈利预测下调约2%,反映暖冬对售气量的影响 [3] - 2026/27财年盈利预期同比增长8.9%/5.5% [3] - 估值标准上调至9.5倍,目标价上调至6.7港元(原5.92港元) [3] - 股息率超过6%,若盈利构成、自由现金流稳定性及分红政策更明确可能上调评级 [3] 业务发展 - 关注增值业务分拆上市进展,可能在下周业绩发布会中更新 [2] - 公司对项目收购持保守态度,资本开支可能进一步下降 [2]
中国燃气(00384)为中燃宏明电力销售引资2.16亿元 持股比例摊薄至77%
智通财经网· 2025-06-20 22:13
公司增资协议 - 中国燃气(00384)全资附属公司中燃宏明电力销售有限公司与中国双碳、辉煌联智及美亚订立增资协议,后者认购目标公司23%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2.16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中国燃气在目标公司的股权将从100%摊薄至77% [1]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电力销售及清洁能源开发、咨询服务及投资,以国家级规模运营 [1]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增资款项将主要用于目标公司电力及新能源分部的持续业务发展 [2] - 增资表明核心管理成员对电力及新能源业务的长期承诺,使其利益与公司战略目标挂钩 [2] - 资金将支持进行中项目、研发及能源服务产品扩展,确保长期增长及可持续发展 [2] 业务整合与发展规划 - 公司认为电力及新能源分部的业务整合至关重要 [2] - 目标公司将从单一电力供应商转型为绿色城市运营商,重新定义客户价值并提升服务水平 [2] - 业务整合将建立快速反应的协作系统,提高资源分配及决策效率 [2] - 战略举措旨在提升运营效率、树立新行业标准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燃气(00384) - 有关本集团电力及新能源分部的关连交易
2025-06-20 22:0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6月20日,中国双碳、辉煌联智及美亚同意认购目标公司新发行注册资本,占完成后23%股权,总代价2.16亿元[2][5] - 增资使公司于目标公司股权由100%摊薄至77%,构成视作出售事项[4] - 中国双碳、辉煌联智及美亚须于2025年12月31日前按各自认缴出资额20%,三年内按余下80%现金汇入目标公司收款账户[7] - 增资前中燃燃气对目标公司注册资本权益6.701367亿元,占比100%;增资后为6.701367亿元,占比77%[10] - 中国双碳、辉煌联智及美亚增资代价分别为6573.91304万元、5634.78261万元、9391.30435万元[10] - 增资所得款项用于目标公司电力及新能源分部业务发展[12] 业绩总结 - 目标公司2024年除税前溢利16,546千元,除税后溢利12,585千元;2025年除税前溢利20,982千元,除税后溢利16,280千元[15] - 2025年3月31日,目标公司未经审核净资产为594,893,667元[15] 估值相关 - 估值师评估完成后目标公司23%股权截至2025年6月19日市值为2.16亿元[23] - 估值师确定市场法为厘定完成后目标公司23%股权市值最适当估值方法,具体采用EV╱正常化EBITDA方法[24][25] - 筛选可资比较公司有多项标准,对其EV╱正常化EBITDA倍数采用规模溢价调整[28][29][30][31] - 筛选的可资比较公司平均EV╱常态化EBITDA倍数为13.06[34] - 估值师对目标公司采用20.0%折让,采用23.5%控制溢价[34] - 目标公司23%股权截至2025年3月31日市值为2.16亿元[35] 其他 - 订立增资协议及交易构成公司关连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须申报及公告,豁免独立股东批准[4][20][21] - 完成增资须待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必要规定[9] - 董事认为增资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3] - 董事会审阅估值报告关键假设等,认为估值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39]
中国燃气(00384):2025财年受暖冬影响盈利同比下降,关注明年盈利改善确定性
交银国际· 2025-06-20 1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国燃气评级为中性 [4][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财年受暖冬影响盈利同比下降,关注明年盈利改善确定性 [2] - 下半财年受暖冬影响时间较长,拖累期内盈利水平,2026财年预期营运端平稳,期待分拆增值业务上市有所突破 [7] - 微调2025财年预测,关注公司基本面改善的确定性,公司目前超6%的股息率有一定防守性,未来盈利构成、自由现金流稳定性及分红政策有更明确方向是上调评级的关键依据 [7] 财务数据 收入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919.88亿、814.10亿、751.83亿、769.37亿、787.71亿港元,同比增长4.3%、 - 11.5%、 - 7.6%、2.3%、2.4% [3][18] 净利润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42.93亿、31.85亿、37.12亿、40.44亿、42.68亿港元,同比增长 - 45.0%、 - 4.2%、 - 6.4%、8.9%、5.5% [3] 每股盈利 - 2023 - 2027E年每股盈利分别为0.76、0.73、0.68、0.74、0.79港元,同比增长 - 45.0%、 - 4.2%、 - 6.4%、8.9%、5.5%,2025E前EPS预测值0.70港元,调整幅度 - 1.9% [3]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9.9、10.4、11.1、10.2、9.6倍,每股账面净值分别为10.64、9.92、10.10、10.35、10.63港元,市账率分别为0.71、0.76、0.75、0.73、0.71倍,股息率均为6.6% [3] 运营情况 零售气量 - 2023 - 2027E年零售气量分别为230.04、235.13、237.11、241.79、246.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0%、2.2%、0.8%、2.0%、2.0% [9] 售气毛差 - 2023 - 2027E年售气毛差分别为0.42、0.50、0.53、0.54、0.54元人民币/立方米 [9] 新增接驳居民用户 - 2023 - 2027E年新增接驳居民用户分别为230、166、125、123、119万户 [9] 管理层2025财年指引 - 售气毛差(城镇项目合计)维持0.53元/立方米,城镇燃气项目销气量增长>2%(前值为>5%),新增接驳居民用户120 - 140万户(维持),增值业务毛利或税前利润增长10%+(维持) [10] 行业覆盖公司情况 |股票代码|公司名称|评级|收盘价(交易货币)|目标价(交易货币)|潜在涨幅|发表日期|子行业| | --- | --- | --- | --- | --- | --- | --- | --- | |2688 HK|新奥能源|买入|63.40|74.60|17.7%|2025年04月29日|分销商| |135 HK|昆仑能源|买入|7.76|9.02|16.2%|2025年03月27日|分销商| |384 HK|中国燃气|中性|7.56|6.70|-11.4%|2025年06月20日|分销商| |1193 HK|华润燃气|中性|20.85|20.80|-0.2%|2025年03月31日|分销商| |3899 HK|中集安瑞科|买入|6.22|8.12|30.5%|2025年03月27日|能源设备| [17]
中国燃气(00384)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6-10 17:00
业绩及股息 - 公司将召开董事会批准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公告[3]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末期股息[3] 会议及公告时间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3]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4] 公司董事 - 公司有6位执行董事如刘明辉[4] - 公司有4位非执行董事如熊斌[4] - 公司有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如赵玉华[4]
机构:6月份前半段时间红利相对占优,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涨近1%,中信银行涨超4%
新浪财经· 2025-06-03 11:28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日11:12,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HSSCHKY)上涨1.54% [2] - 成分股中信银行(00998)上涨4.88%,太古地产(01972)上涨3.94%,农业银行(01288)上涨3.41% [2]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上涨0.72%,最新价报0.99元,盘中换手1.53%,成交6174.09万元 [2] - 近1周日均成交9312.39万元 [2] 港股红利ETF博时产品特征 - 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反映可通过港股通买卖的香港上市高股息证券表现 [3] - 最新规模达40.05亿元 [3]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额120.10万元,最新融资余额932.37万元 [3] - 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 [4] - 近半年跟踪误差0.055% [4] 港股红利ETF博时业绩表现 - 近2年净值上涨32.41%,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5.49%(120/2187) [4]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18%,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连涨涨幅3.44% [4]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4.99%,超越基准年化收益8.37% [4] - 近1个月夏普比率1.58 [4]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回撤后修复天数37天 [4]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成分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8.55% [5] - 权重股包括兖矿能源(4.39%)、恒隆地产(3.38%)、信义玻璃(2.85%)等 [5][7] - 部分权重股表现:电讯盈科上涨1.70%,建发国际集团上涨2.92%,中国石油股份上涨1.69% [7] 市场风格展望 - 6月份大盘指数可能表现一般,前半段红利风格占优,后半段成长风格占优 [3] - 港股维持宽幅震荡判断,筹码结构健康,抛压小于A股,表现可能更优 [3] - 需关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等事件驱动因素对投资节奏的影响 [3]
中国燃气(00384) - 有关成立合资公司之关连交易最新进展
2025-05-30 17:30
CHINA GAS HOLDINGS LIMITED (股 份 代 號:384) 有關成立合資公司之關連交易最新進展 茲提述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六日之公告(「該 公 告」),內 容 有 關 成 立 合 資 公 司。除 文 義 另 有 所 指 外,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該 公 告 所 界 定 者 具 有 相 同 涵 義。 本公告由本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第14A.35條 之 附 註 作 出,以 提 供 有 關 合 資 協 議 之 最 新 資 料。 經修訂及重列合資協議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之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份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2 – 於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日(交 易 時 段 後), ...
密集投产潮下利用率不足50%,LNG接收站市场竞争加剧,如何保障效益
第一财经· 2025-05-28 21:43
行业产能与利用率现状 - 国内LNG接收站当前负荷率约40%-50% 2023年LNG进口量低于8000万吨 [2] - 2024年新建8座接收站并扩建3座 总数量达39座 总接卸能力提升至1.9亿吨/年 [2] - 2030年总接卸能力预计达2.45亿吨/年 较当前水平翻倍增长 [1][2] - 2025年第二梯队企业接收站新增接卸能力占全国33.5% 较2023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 [2] 市场供需矛盾与进口挑战 - 2024年1-4月中国LNG进口量2037.9万吨 同比下滑24% 为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4] - 接收站理论出货成本4807元/吨 但实际成交均价仅4481元/吨 现货进口持续成本倒挂 [4] - 需求释放与产能扩张不匹配 导致新建接收站投产时间推迟至下半年或供暖季 [4] - 进口商对现货资源积极性减弱 主要受高价现货及缺乏长期协议资源影响 [4] 基础设施优化与运营模式转型 - 国家管网集团推动接收站运营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7] - 扩大客户群体至工业与交通燃料领域 提供仓储租赁、气化外输及拼船等多元服务 [7] - 通过天然气交易中心竞拍机制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运营效率 [7] - 加强管网互联互通建设 提升接收站整体性能与安全性 [7] 长期协议与能源安全战略 - 2024年4月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中国与阿联酋最大规模LNG长协 [5] - 浙能集团、广州燃气等企业与国际能源公司签署多项LNG长协 对未来供应形成支撑 [5] - 保留灵活接收能力被视为能源安全关键措施 可应对突发供应危机 [5] 用户端需求与运营效率提升 - 用户侧关注经济半径覆盖、物流成本控制及接货能力等硬件标准 [6] - 商业条款中提货周期、窗口期安排及气液转换灵活性成为核心考量 [6] - 建议接收站实时共享库存液位、装车数量及在港车辆信息 提升协同效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