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港交所上市程序议员批复杂 陈浩濂称将审批天数缩至28天
搜狐财经· 2025-08-01 10:08
上市制度改革 - 港交所已下调大中华发行人在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并取消对创新产业公司的限定[4] - 港交所为拥有不同投票权或可变利益实体结构且符合第二上市规定的发行人提供更大上市灵活性[4] - 港交所与证监会于2024年9月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市值门槛[4] - 港交所将于2025年5月开通科企专线为生物科技等企业提供上市前指引[4] - 港交所正研究按发行人市值分层设定最低公众持股量且相关建议已启动咨询[4] 审批效率提升 - 港交所审批时间从2022年的61天大幅缩短至2024年的30天[5] - 截至今年6月底的12个月内港交所审批时间进一步降至28天[5] - 证监会与港交所承诺在收到申请后40个营业日内经最多2轮问询明确重大监管关切[5] - 证监会及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提高透明度与时间确定性[4] - 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规则并引入统一股东保障标准[4] 国际企业拓展 - 国际企业在港上市比例仅5%-10%远低于伦敦的超30%和美国市场的超20%[7] - 港交所持续扩大认可海外交易所范围2025年新增泰国交易所总数达20家[7] - 认可交易所覆盖沙特、印尼、阿布扎比、迪拜等市场[7] - 港交所通过设立重点企业办公室和联动海外经贸办强化香港上市优势的海外宣传[8] - 港交所致力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程序并主动提供指引助力企业高效筹备赴港上市[7] 市场竞争力强化 - 上市制度改革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 - 优化措施旨在为更多国际企业利用香港资本市场提供便利[7] - 流程优化将显著缩短赴港IPO时间促进优质企业在港交所上市[5] - 香港拥有丰富的内地企业、资金、人才与技术资源依托一国两制优势[7] - 提升国际企业上市占比是激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潜力的关键[7]
全市场唯一港股通非银ETF(513750)连续22天净流入,累计“吸金”达74.68亿元!权重股中国人寿获南下资金连续20天净买入
新浪财经· 2025-08-01 09:53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与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127 07亿元份额达76 89亿份续创成立以来新高 [1] - 近22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74 68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8 20亿元 [1] - 截至7月31日收盘换手率12 06%全天成交15 29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21 99亿元 [1] - 自4月10日年内低点累计反弹51 60%近1年净值上涨85 25%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 16% [1]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 47%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38 2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 36% [1]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4 79% [1]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 - 指数样本为港股通范围内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 19% [2] - 前三大重仓股为中国平安(02318)友邦保险(01299)香港交易所(00388)均超14%权重 [2] - 截至7月30日中国人寿获南下资金净买入11 14亿港元近20天累计净买入78 28亿港元中国平安近6天累计净买入8 94亿港元 [2]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 4%第二季度单季同比增幅达16 3% [3] - 上半年产险公司保费9645亿元同比增长5 1% [3] - 当前保险业面临利差损风险寿险新单成本收益倒挂资金成本2 5%高于30年国债利率1 8%~1 9% [3] 市场观点 - 利差损压力是保险股估值承压核心原因利差风险收敛或驱动估值回升 [4] - 港股通非银ETF为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不受QDII额度限制保险占比超6成 [4]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8:32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4.71% 持股数量为103.70亿股 [1][2]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70.02%位列第二 持股数量为2.83亿股 [1][2]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6.91%排名第三 持股数量为22.60亿股 [1][2]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持股比例64.70% 凯盛新能持股比例63.56% 新天绿色能源持股比例63.54% [2] - 持股比例超过60%的公司包括復星医药62.82% 南方恆生科技62.23% 浙江世宝61.63%等共12家企业 [2]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比亚迪股份获最大增持135.40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11733.09万股 [1][2] - 盈富基金增持69.37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27460.85万股 [1][2] - 建设银行增持25.49亿元 持股数量增加31667.28万股 [1][2] - 恆生中国企业增持22.93亿元 中国人寿增持21.72亿元 腾讯控股增持20.64亿元 [2] - 增持前十名还包括小米集团19.13亿元 香港交易所19.00亿元 中芯国际12.52亿元等 [2]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中国移动遭最大减持18.9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2197.53万股 [1][3] - 泡泡玛特减持11.6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472.54万股 [1][3] - 农业银行减持8.02亿元 持股数量减少15566.70万股 [1][3] - 安踏体育减持7.81亿元 吉利汽车减持5.40亿元 新华保险减持4.00亿元 [3] - 减持前十名还涉及美团-W减持3.71亿元 同程旅行减持3.47亿元等企业 [3]
智通ADR统计 | 8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6:46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报24683.19点,下跌90.14点,跌幅0.36% [1] - 最高价24889.67点,最低价24672.27点,振幅0.88% [1] - 成交量5675.92万股,平均价24780.97点 [1] 大型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报96.234港元,较港股上涨0.09% [2][3] - 腾讯控股ADR报550.011港元,与港股持平 [2][3] - 阿里巴巴ADR报118.36港元,较港股上涨2.66港元,涨幅2.30% [3] - 建设银行ADR报8.003港元,较港股下跌0.59% [3] 显著上涨个股 - 百度集团ADR报86.216港元,较港股上涨1.616港元,涨幅1.91% [3] - 京东集团ADR报123.59港元,较港股上涨0.69港元,涨幅0.56% [3] - 泡泡玛特ADR报246.952港元,较港股上涨0.39% [3] - 百济神州ADR报181.823港元,较港股上涨0.23% [3] 显著下跌个股 - 中信股份ADR报10.262港元,较港股下跌1.518港元,跌幅12.88% [3] - 快手ADR报70.645港元,较港股下跌6.355港元,跌幅8.25% [3] - 恒生银行ADR报111.07港元,较港股下跌3.53港元,跌幅3.08% [3] - 长和ADR报50.55港元,较港股下跌1.65% [3] 金融板块表现 - 工商银行ADR报5.977港元,较港股下跌0.71% [3] - 中国银行ADR报4.493港元,较港股下跌1.03% [3] - 招商银行ADR报50.739港元,较港股下跌0.51% [3] - 交通银行ADR报7.065港元,较港股下跌0.08% [3] 科技及新经济板块 - 小米集团ADR报52.874港元,较港股下跌0.52% [3] - 美团ADR报120.489港元,较港股下跌0.91% [3] - 网易ADR报204.557港元,较港股上涨0.08% [3] - 腾讯音乐ADR报82.38港元,较港股下跌0.51% [3] 汽车与消费板块 - 比亚迪股份ADR报114.994港元,较港股下跌0.35% [3] - 理想汽车ADR报102.435港元,较港股下跌1.31% [3] - 安踏体育ADR报89.05港元,较港股下跌1.06% [3] - 携程集团ADR报486.273港元,较港股下跌1.16% [3]
最高60%!适用10至50港元股票和衍生品 港股交易最低报价即将下调
第一财经· 2025-07-31 11:30
港交所最小报价单位调整 - 港交所自8月4日起分阶段调整证券市场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首阶段涉及10至50港元区间证券及相关产品[1][2] - 10至2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下调50%) 20至50港元证券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下调60%)[1][2][5] - 第二阶段将调整0.5至10港元证券 最低报价单位从0.01港元降至0.005港元(下调50%)[2][5] 市场流动性背景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1104亿港元增长118%[1][3] - 此次调整是2023年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后的系列举措之一 包括恶劣天气维持交易等安排[1][3] 预期积极影响 - 缩小价差可降低交易成本 使订单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 提升价格发现效率[1][4] - 高频交易冲击成本降低 有利于量化资金参与 可能吸引新量化机构入场[1][4] - 配合股份交收费用结构调整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4] 技术实施与系统支持 - 部分券商认为订单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延迟套利风险 对模型校准产生挑战[7] - 另有机构表示现有系统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无需额外开发即可适应新规[7] 潜在市场结构变化 - 依赖微小价差套利的"爬格仔"投资者可能因利润空间压缩而退出市场[1][7] - 此类投资者约占市场10%份额 其撤离可能短期影响市场深度[7]
最高60%!适用10至50港元股票和衍生品,港股交易最低报价即将下调
第一财经· 2025-07-31 11:28
港股市场流动性提升措施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 [1][2][4] - 港交所分阶段下调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首阶段涉及10-50港元证券 [2][3][6] - 10-2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降幅50%) [2][3][6] - 20-5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降幅60%) [2][3][6] - 第二阶段将调整0.5-10港元证券报价单位至0.005港元(降幅50%) [3][6] 市场改革背景与目标 - 此次调整为2023年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后重要举措 [2][4] - 旨在通过缩小价差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 [2][5] - 使订单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 交易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5] - 配合股份交收费用结构调整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5] 预期市场影响 - 降低高频交易冲击成本 利好量化资金参与 [2][5] - 预计吸引更多量化机构新玩家入场 [2][5] - 普通投资者订单匹配更容易 减少即时成交溢价支付 [5] - 多数市场参与者支持分阶段下调方案 [5] 潜在挑战与分歧 - "爬格仔"投资者利润空间压缩 可能被迫离场 [2][8] - 此类交易者约占市场10%份额 撤离或导致流动性下降 [8] - 电子做市商面临订单数量增加 易受延迟套利影响 [8] - 对量化模型和算法产生重大影响 历史数据样本期减少 [8] - 部分券商系统无需改动即可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8]
港交所短線技術信號分歧,投資者該如何佈局?
格隆汇· 2025-07-31 11:11
股价表现与技术信号 - 港交所股价报439.8港元,守住440元整数关口,全日收440.8港元[1] - 技术指标整体呈现"买入"信号,信号强度15,多条移动平均线发出"强力买入"信号[1] - RSI指标显示71,处于超买区域,买卖呈现中立状态,短期或存在获利回吐压力[1] - 5日振幅达4.7%,显示短期波动性较高[1] 支撑位与阻力位分析 - 当前支持1位在427港元,支持2位在414港元[1] - 阻力1位在451港元,阻力2位达468港元[1] - 股价处于440.8港元,正处于向阻力1位进攻阶段[1] 窝轮与牛熊证产品表现 - 7月25日推出的法兴牛证59685两日后录得20%升幅,远超标股1.15%涨幅[1] - 法兴牛证57702两日后录得22%升幅[1] - 中银认购证27741有5%收益[1] 当前值得关注的衍生品产品 - 摩通认购证16572杠杆8.5倍,行使价483.88港元[3] - 瑞银认购证16698杠杆9.1倍,行使价484.08港元[3] - 瑞银认沽证17983杠杆8.7倍,行使价349.8港元[3] - 法兴牛证59685实际杠杆高达16.6倍,收回价418港元,溢价低[6] - 法兴牛证57702实际杠杆13.2倍,收回价410.5港元,溢价最低[6] - 汇丰熊证57040实际杠杆最高达11.3倍,收回价475港元,溢价较低[6] - 瑞银熊证60541实际杠杆14倍,收回价470港元,溢价最低[6] 市场背景数据 - 港股市场总市值攀升至42.7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6][7]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1日(周四)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31 10:55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核心数据 - 阿里巴巴以2799.92亿美元市值位列榜首 [3] - 小米集团-W以1763.96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四 [3] - 拼多多以1603.06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五 [3] 头部企业市值分布 - 网易以825.18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六 [3] - 东方财富以520.85亿美元市值位列第七 [3] - 中芯国际以516.8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 [4] - 京东以457.68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九 [4] - 快手-W以409.34亿美元市值进入前十 [4] 中游企业市值梯队 - 腾讯音乐326.82亿美元位列第十一 [4] - 百度295.44亿美元排名第十二 [4] - 理想汽车283.13亿美元位居第十三 [4] - 贝壳221.36亿美元排名第十四 [4] - 同花顺218.78亿美元位列第十五 [4] 智能电动汽车板块表现 - 小鹏汽车171.87亿美元排名第十六 [4] - 蔚来102.13亿美元位列第十九 [4] - 理想汽车283.13亿美元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4] 软件与服务企业市值 - 宝信软件99.69亿美元排名第二十 [4] - 恒生电子97.03亿美元位列第二十一 [4] - 金蝶国际79.95亿美元排名第二十三 [4] - 用友网络76.61亿美元位居第二十五 [5] - 金山软件62.44亿美元排名第三十 [5] 教育科技公司市值 - 新东方72.56亿美元排名第二十七 [5] - 好未来61.55亿美元位列第三十三 [5] 游戏与娱乐企业 - 巨人网络64.92亿美元排名第二十九 [5] - 昆仑万维62.26亿美元位列第三十一 [5] - 三七互娱51.57亿美元排名第四十 [5] - 完美世界39.8亿美元位列第四十九 [6] 中小市值企业分布 - 市值低于50亿美元的企业从第四十二名开始 [6]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47.05亿美元排名第四十二 [6] - 奇富科技46.14亿美元位列第四十三 [6] - 石基信息39.64亿美元位居第五十名 [6]
智通ADR统计 | 7月3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6:48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4916.36点,较前日下跌260.57点(跌幅1.03%)[1] - 当日最高价28876.17点,最低价24891.74点,振幅达15.83%[1] - 52周最高价28876.17点,52周最低价16445.94点[1] 大型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96.517港元,较香港收市下跌0.45%[2][3] - 腾讯控股ADR报545.065港元,较香港收市下跌0.72%[2][3] - 多数蓝筹股出现下跌,仅恒生银行ADR逆势上涨0.84%至114.759港元[3] 主要成分股涨跌幅 - 美团-W跌幅最大达4.38%,ADR报价121.823港元[3] - 中信股份暴跌16.29%,ADR报价10.262港元[3] - 华润置地下跌3.58%,ADR报价28.878港元[3] - 腾讯音乐-SW下跌2.97%,ADR报价82.812港元[3] - 快手-W下跌2.42%,ADR报价70.645港元[3] 金融板块表现 - 建设银行ADR下跌0.66%至8.136港元[3] - 工商银行ADR下跌0.81%至6.001港元[3] - 中国银行ADR下跌0.67%至4.550港元[3] - 交通银行ADR下跌1.61%至7.064港元[3] - 招商银行ADR下跌0.91%至51.579港元[3] 科技股表现 - 阿里巴巴-W下跌1.65%至115.171港元[3] - 京东集团-SW下跌1.80%至124.610港元[3] - 百度集团-SW下跌1.38%至84.323港元[3] - 网易-S下跌0.30%至204.588港元[3] - 小米集团-W下跌0.70%至54.365港元[3] 其他重点个股 - 香港交易所下跌0.60%至430.620港元[3] - 比亚迪股份下跌0.34%至120.489港元[3] - 中国平安下跌0.80%至55.849港元[3] - 理想汽车-W下跌0.66%至103.809港元[3] - 安踏体育下跌0.66%至92.586港元[3]

7月30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摩根大通在微盟集团的持股比例于07月24日从4.81%升至5.33%,平均股价为2.0488港元。



快讯· 2025-07-30 17:05
摩根大通持股变动 - 摩根大通在微盟集团的持股比例从4.81%上升至5.33%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07月24日 平均股价为2.0488港元 [1] 股权结构变化 - 持股比例增加0.52个百分点 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持股意愿增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