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通非银ETF
icon
搜索文档
资金抢筹稀缺ETF,这家头部公司竟然这么多“宝藏”?
搜狐财经· 2025-09-16 20:52
指数投资与ETF市场发展 - 全市场ETF规模突破5万亿元 其中跨境ETF规模迅速上升 港股主题ETF受资金青睐 [1] - 8月资金流向港股ETF加速 单月资金流入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创历史最高月度纪录 [2] 广发基金ETF产品表现与规模 - 旗下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收益率达112.04% 规模近250亿元 近60天资金净流入78.95亿元 [2] - 另一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48% 近1年净值增长92.7% 规模216.7亿元 近60天资金净流入174.93亿元 [2] - 权益指数基金规模达2475亿元 权益ETF规模1588亿元 22只ETF纳入互联互通名单 [2] - 旗下共有指数基金117只 ETF59只 覆盖A股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债券、港股、海外及商品领域 [3] 港股产品线布局特色 - 16只港股指数产品中9只为ETF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及策略类型 包括科技、医药、金融、先进制造、消费等板块 [6] - 多只ETF为市场唯一或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优品种 如港股创新药ETF近一年回报129.00% 位列同类第一 [8] - 港股通非银ETF覆盖65%香港保险、15%香港证券、13%港交所 为港股保险和港交所含量最高品种 [8] - 产品支持T+0交易 资金使用效率高 流动性优势明显 [8] 战略新兴行业布局 - 科技赛道布局8只ETF 覆盖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半导体材料设备、通信、信创及科技龙头 [11] - 新能源领域布局6只ETF 固态电池消息刺激下成为快速切入工具 [12] - 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带动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13] 跟踪误差与超额收益表现 - A股ETF近三年及近五年算术平均跟踪误差控制在0.65%以内 近五年跟踪误差在权益ETF规模前十公司中排名第一 [16] - 广发沪深300ETF近五年超额收益排名全市场第二 中证1000ETF近两年及上市以来超额收益均列第一 [16] - 创业板ETF近三年和近五年超额收益双双占据同类榜首 [18] 产品体系与投资工具优势 -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涵盖恒生科技ETF龙头、港股创新药ETF、港股通非银ETF、港股通红利ETF及电池ETF等特色产品 [18] - 工具矩阵丰富 支持长期配置、行业轮动及短期交易策略 [18]
ETF收评 | A股冲高回落,游戏板块全天强势,游戏ETF、游戏ETF华泰柏瑞涨4%
格隆汇· 2025-09-15 16:30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收跌0.26% 深证成指涨0.63% 创业板指涨1.52% 北证50涨0.38% [1] - 沪深京三市成交额23031亿元 较上日缩量2452亿元 [1]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游戏板块领涨 华夏基金游戏ETF涨4.38% 游戏ETF华泰柏瑞涨4.02% 国泰基金游戏ETF涨3.88% [1] - 影视院线板块午后涨幅扩大 银华基金影视ETF涨3.09% 国泰基金影视ETF涨2.85% [1] - 汽车零部件和CRO概念股涨幅居前 [1] - 新能源产业链冲高回落 工银瑞信基金锂电池ETF涨2.92% 景顺长城基金电池30ETF涨2.82% [1] - 芯片板块冲高回落 [1] - 贵金属 卫星互联网 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跌幅居前 [1] ETF板块表现 - AI应用板块全天走强 [1] - AI硬件板块回调 通信ETF跌1.75% 5G50ETF跌1.72% 通信设备ETF跌1.68% [1] - 电信板块走弱 电信ETF基金跌1.5% 电信50ETF跌1.5% [1] - 香港金融股下跌 港股通非银ETF跌1.3% 香港证券ETF跌1.3% [1]
超150亿,猛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9-12 12:32
股票ETF整体资金流向 - 9月11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达156.11亿元 [1][2] - 全市场1157只股票ETF总规模达4.32万亿元 [2] 宽基ETF资金流入 - 宽基ETF净流入53.96亿元 [2] - 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产品资金净流入25.24亿元 [2] - 宽基A500ETF龙头单日净买入3.5亿元 最新规模超163亿元 [2] 港股市场ETF资金流入 - 港股市场ETF资金净流入73.59亿元 [2]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流入显著 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净流入22.97亿元 银华基金旗下产品净流入10.51亿元 [2] 券商与电池赛道ETF表现 - 券商板块ETF获资金流入 港股通非银ETF连续3日净买入超10亿元 年内净买入超192亿元 最新规模215亿元 [3] - 电池ETF单日净流入5.07亿元 广发基金旗下产品规模达99.52亿元 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电池ETF [3] 头部基金公司ETF动态 - 易方达基金ETF单日净流入20.4亿元 总规模7824.9亿元 当日规模增加225.2亿元 2025年以来规模增加1818.4亿元 [4] - 华夏基金ETF中上证50ETF净流入19.34亿元 规模1818.4亿元 A500ETF基金净流入2.88亿元 规模170.6亿元 [4] 广发基金ETF领先地位 - 广发基金旗下ETF单日净买入额达37亿元 [5] - 6只ETF单日净流入均超1亿元 涵盖港股创新药ETF 电池ETF 港股通非银ETF及A500ETF龙头等稀缺品种 [5] 资金流出板块 - 科创50指数ETF产品资金净流出21.22亿元 [6] - 资金流出居前的行业主题ETF包括光伏ETF 半导体ETF 芯片ETF 消费电子ETF 人工智能ETF [6] 市场展望与政策环境 - 流动性宽松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美联储有望降息 弱美元趋势或推动全球风险资产价值重估 [7] - 宽货币环境延续 市场夏普比率改善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7] - 政策助力及重要会议驱动盈利回升 沪深300指数和中证A500指数等顺周期核心资产有望受益 [7]
热门方向,大举吸金!
搜狐财经· 2025-09-10 13:50
股票ETF市场资金流向 - 昨日股票ETF总份额增加37.03亿份,但全市场总体净流出资金10.7亿元 [1] - 行业主题ETF与港股市场ETF净流入居前,分别达54.45亿元与33.67亿元 [1] - 宽基ETF净流出95.39亿元,规模缩水337.38亿元 [4][5] 资金净流入主要方向 - 香港证券ETF单日净流入10.21亿元,规模315.85亿元 [2] - 证券ETF净流入9.84亿元,规模480.21亿元 [2] - 港股通非银ETF净流入9.21亿元,规模210.12亿元 [2] - 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8.89亿元,规模822.55亿元 [2] - 电池50ETF净流入6.77亿元,规模40.45亿元 [2] - 证券公司指数近5日资金流入超80亿元,CS电池指数净流入超50亿元 [1] 港股市场ETF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单日净买入超11亿元,规模超220亿元 [3] - 香港证券ETF上午成交额超120亿元,位居股票ETF首位 [10] - 恒生科技指数ETF成交额48.61亿元,恒生互联网ETF成交额43.59亿元 [11] - 港股通科技30ETF净流入2.68亿元,规模341.58亿元 [2] 行业主题ETF资金动向 - 黄金股ETF净流入3.70亿元,昨日涨幅5.16% [2] - 机器人ETF易方达净流入3.06亿元 [2] - 医疗ETF净流入2.24亿元,规模271.55亿元 [2] - 固态电池板块获资金加仓,电池ETF单日成交额超30亿元,净流入14亿元 [3] - 通信ETF上午大涨5.29%,5G50ETF涨4.85% [9][10] 宽基ETF资金流出 - 上证50ETF净流出14.14亿元,规模1770.45亿元 [6] - 沪深300ETF净流出11.06亿元,规模4087.70亿元 [6] - 科创50ETF净流出6.21亿元,规模714.26亿元 [6] - 创业板ETF净流出6.09亿元,规模978.54亿元 [6] 机构观点 - 博时基金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利好权益市场,指数回调幅度有限 [7] - 国泰基金维持9月牛市基调,中期看好AI板块,关注"反内卷"政策方向 [7] - 博时基金建议关注港股相对收益机会 [11] - 国泰基金看好港股互联网板块补涨机会 [12]
于震荡中寻转机!万亿南向过香江,港股ETF“铁三角”值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05 15:58
南向资金流入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超万亿港元达10,064.35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8,078.69亿港元 [2][3][4] - 南向资金在横盘震荡期间持续买入 近3月流入3,515.89亿港元 近6月流入7,183.23亿港元 [3][4] - 资金行业分布集中于金融、医药、科技 形成港股市场"铁三角" [4] 港股科技板块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近一年收益达88.18% 最大涨幅10.38% 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的60.18% [5][6] - 该指数聚焦科技创新领域 剔除汽车、家电、医药行业 涵盖六个恒生二级科技行业 [5]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规模超35亿元 为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产品 嘉实同类产品管理费仅0.3% [6] 港股创新药板块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年内涨幅超100% 包揽场内翻倍基前列 如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108.65% [6] - 港股生物医药公司中期业绩亮眼 近70家营收同比增长 近4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约10家扭亏为盈 [7]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后去除医药外包服务公司 纯度提升 汇添富和工银相关ETF规模领先 [7] 港股非银金融板块 - 港股通非银指数年内涨幅超40% 42家券商中37家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十大头部券商营收均超百亿元 [8] -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接近200亿元 年内规模增长超24倍 为广发基金独家跟踪产品 [8][10]
港股高开反弹 券商股全线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9:5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报25115点上涨047% [1] - 恒生科技指数报5662点上涨032% [1] 内资券商板块 - 国泰君安国际涨超8%领跑板块 [3] - 国联证券和中信建投涨超4% 中国银河涨超3% [3] - 中金公司/国泰海通/中信证券涨超2% [3] - 中信证券上半年营收33039亿元同比增长2044% [3] - 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 [3] - 中期利润分配拟派现4298亿元 [3] 行业ETF表现 - 港股消费ETF/港股通非银ETF/香港证券ETF/恒生消费ETF涨超1% [3] - 中韩半导体ETF/港股科技30ETF跌超1% [3] 科网股板块 - 快手涨超2% 京东/百度/网易涨超1% [3] - 联想跌超05% [3] 细分概念板块 - 创新药概念部分回暖 绿叶制药涨近3% [3] - 黄金股活跃 珠峰黄金涨超1% [3] - 新消费概念高开 泡泡玛特涨近2% [3]
超150亿,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4:25
市场资金流向 - 8月25日A股市场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三大指数集体收涨[2] - 股票ETF单日净流入153亿元,8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超400亿元[2][3][4] - 港股相关ETF在8月累计净流入近300亿元[3][10] 行业ETF资金流入 - 证券行业ETF净流入48.7亿元,其中国泰证券ETF单日净流入24.23亿元[6][8] - 人工智能ETF净流入21.6亿元,半导体ETF净流入20.8亿元[6] - 石化化工ETF净流入16.8亿元,鹏华化工ETF单日净流入14.92亿元[6][8] - 金融科技ETF净流入9.81亿元,年内涨幅达42.07%[8] - 港股通非银ETF规模达201.83亿元,年内涨幅超52%[7][8] 宽基指数ETF表现 - 沪深300ETF净流入16.6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9.55亿元[6][8] - 科创板相关宽基ETF净流出近34亿元,其中科创50ETF净流出22.14亿元[9][12] - 创业板ETF净流出超16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8.48亿元[10][12] - 中证500ETF净流出11.76亿元,中证1000ETF净流出超10亿元[10][12]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ETF总规模达7602.7亿元,旗下沪深300ETF易方达净流入6.2亿元[6] - 华夏基金消费电子ETF净流入1.76亿元,规模27.01亿元[7] - 广发基金港股通非银ETF年内资金流入171亿元,近一年涨幅98.56%[7] 细分领域ETF资金动向 - 科创芯片50ETF净流入5.4亿元,年内涨幅43.38%[8] - 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111.62%,规模178.43亿元[8] - 通信ETF年内涨幅69.33%,净流入3.35亿元[8] - 银行ETF净流出4.43亿元,医药卫生ETF净流出1.74亿元[12]
超150亿,加仓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3:5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两市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1] - 股票ETF当日资金净流入153亿元,8月以来整体净流入超400亿元[1][3] - 全市场股票ETF总数达1180只,总规模4.21万亿元[2] 资金流入行业分布 - 证券行业ETF净流入48.7亿元,其中国泰证券ETF单日净流入24.23亿元[1][4][7] - 人工智能行业ETF净流入21.6亿元,半导体行业净流入20.8亿元[4] - 石化化工行业净流入16.8亿元,鹏华化工ETF净流入超10亿元[1][4] - 沪深300指数ETF净流入16.6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9.55亿元[4][7] 头部基金公司动态 - 易方达ETF总规模7602.7亿元,旗下沪深300ETF易方达净流入6.2亿元[4] - 华夏基金消费电子ETF净流入1.76亿元,规模27.01亿元[5] - 广发基金港股通非银ETF规模突破200亿元,年内涨幅52.54%[5][7] 宽基指数ETF资金流出 - 科创板相关ETF净流出近34亿元,其中华夏科创50ETF净流出22.14亿元[8][9][11] - 创业板相关ETF净流出超16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出8.48亿元[9][11] - 中证1000ETF净流出超10亿元,南方基金中证1000ETF净流出6.15亿元[9][11] 跨境ETF表现 - 港股相关ETF8月净流入300亿元,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涨幅111.62%[1][7][9] -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流入6亿元,年内涨幅64.10%[4][7] - 景顺长城港股科技50ETF规模209.54亿元,年内涨幅47.71%[7] 细分领域ETF动向 - 金融科技ETF净流入9.81亿元,年内涨幅42.07%[7] - 汇添富科创芯片50ETF净流入5.4亿元,年内涨幅43.38%[7] - 国泰基金通信ETF年内涨幅69.33%,单日净流入3.35亿元[7]
中信证券:本轮行情不是散户市,核心是产业趋势和业绩
华尔街见闻· 2025-08-24 18:02
资金结构特征 - 此轮行情主要由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客户推动而非散户 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但低于历史极端水平 [1] - 高净值人群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及龙头转移 企业端出现实业投资转向证券投资案例 如江苏国泰拟投入138亿元进行理财和证券投资 [2] - 私募产品热度显著高于公募 7月私募备案规模793亿元环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 样本私募仓位保持84.1%高位 而主动公募8月新发规模仅110亿元且出现净赎回率-0.94% [3] 行情驱动逻辑 - 行情核心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展开 游戏ETF和港股通非银ETF4月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47.9%和61.4% [3] - 创新药板块因License-out交易金额扩张推动 恒生创新药ETF5月以来涨幅67.0% 北美算力链受谷歌I/O大会催化 5G通信ETF同期涨幅68.0% [4] - 有色金属受益涨价业绩弹性 "反内卷"和军工主题走强 科创芯片受盈利兑现及国产替代推动 [5] 流动性结构差异 - 增量资金来自中高净值客群通过专业机构入场 结构与2015年散户驱动及2021年公募驱动行情不同 [5] - 2015年Q2权益类公募份额环比增17.8%(股票型)和171.1%(混合型) 2021年末较2020年初公募份额增71.7%和37.4% 本轮缺乏类似特征 5月以来ETF净赎回1710亿元 [6] - 当前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8.07%处于合理区间 低于去年10月散户涌入时的9.37% 赚钱效应指标连续6周为正 [7] 产品仓位与配置线索 - 2020-2021年发行主动公募规模从2.21万亿元降至1.04万亿元 加权净值从0.73元/份回升至0.96元/份接近盈亏平衡点 可能引发集中赎回 [7] - 增量资金具备长期视野和专业机构依赖特征 行情更可能聚焦有核心壁垒的传统产业及高景气新兴产业 [8][9] - 重点关注资源/创新药/游戏/军工等强产业趋势行业 对应有色ETF/稀有金属ETF/恒生创新药ETF/游戏ETF/军工龙头ETF [9] 新增配置方向 - 建议关注化工领域 包括稀土/钴/磷化工/农药/氟化工/光伏逆变器等方向 可配置化工ETF [10] - 9月消费电子板块受密集产品发布会和AI应用催化 存在主题性机会 [10] - 逐步增配"反内卷+出海"品种 集中在资源品及化工子行业 [9][10]
中信证券:A股本轮行情并非散户市 未来延续需要新的配置线索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17:02
资金结构特征 - 此轮行情主要由高净值人群和企业客户推动而非散户 新开户数196.36万户(同比+71% 环比+19%)但低于历史极端水平[1] - 高净值客户通过私募产品入场 私募备案规模793亿元(环比+164% 同比+407%) 平均仓位达84.1% 公募产品净赎回率-0.94%[2] - 企业客户转向证券投资 江苏国泰拟投入138亿元 年内至少60家上市公司公告证券投资计划[1] 行情驱动逻辑 - 行情核心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展开 游戏ETF累计涨47.9% 港股通非银ETF涨61.4%[3] - 创新药板块受License-out交易推动 恒生创新药ETF涨67.0% 北美AI产业链带动5G通信ETF涨68.0%[3] - 有色金属受益涨价弹性 反内卷和军工主题持续强势 科创芯片与盈利兑现及国产替代相关[3] 资金性质差异 - 增量资金通过专业机构入场 与2015年及2021年散户驱动模式不同 2015年Q2权益类公募份额增17.8%-171.1% 本轮ETF净赎回1710亿元[4][5] - 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比例8.07% 处于合理区间(2014-2015年为8%-10%) 赚钱效应指标达2531亿元[6] 产品仓位变化 - 2020-2021年发行主动公募规模从2.21万亿元降至1.04万亿元 加权净值从0.73元/份回升至0.96元/份接近盈亏平衡[7] - 相关产品重仓腾讯/宁德/小米/中芯国际等港股核心资产 港股占比60%[7] 配置方向建议 - 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军工板块 关注化工ETF及反内卷+出海品种(稀土/钴/磷化工/农药等)[8][9] - 9月消费电子存在主题机会 受AI应用端侧设备及新品发布会催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