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呷哺呷哺(00520)
icon
搜索文档
盈利警告!呷哺呷哺:预计半年净亏破亿,收入跌近两成
新浪财经· 2025-08-04 18: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预计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8.9% [2][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0.8-1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63.2%-70.5% [3] - 2021-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13.26亿元 [3] 品牌运营 - 高端副品牌凑凑2024年收入19.48亿元同比下跌26% 净亏损3.53亿元占公司总亏损近九成 [8] - 凑凑客单价从142.3元降至123.5元 翻台率从2.0倍跌至1.6倍 [8][9] - 主品牌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2024年下滑23.3% 凑凑同店销售额下滑32% [5] 门店策略 - 餐厅总数从2023年末的1090家降至2024年末的957家 净减少133家 [5] - 关闭低效门店使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降64.1% [3]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现有5家合伙门店运营 规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10] 市场竞争 - 2024年亏损加剧归因于餐饮行业竞争加剧及消费者消费疲软 [4] - 全国餐饮收入2025年1-6月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 行业呈现复苏趋势 [3] - 品牌定位模糊导致陷入中间地带 既无法竞争高端市场又失去价格敏感客户 [8] 资本市场 - 股价跌至0.77港元/股沦为仙股 总市值仅剩8亿港元较巅峰期蒸发超90% [5] - 根据港交所规定若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可能被强制退市 [5] - 2024年创始人薪酬348.3万元同比下降约27% [6] 战略调整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优化物流配送网络 [3] - 加强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效率 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菜品服务模式 [10] - 2025年计划新开不低于95间餐厅且翻台率目标至少3倍 [10]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五年间累计亏损超13亿
新浪财经· 2025-08-04 17:48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8.9% [1] - 预计净亏损0.8-1.0亿元人民币 亏损同比收窄63.2%-70.5% 去年同期亏损2.74亿元 [1] - 2021至2024年累计亏损12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预估亏损 五年累计亏损达13.26亿元 [1] 业务战略调整 - 2025年规划新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 重点布局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 [1] - 目标翻座率至少3倍 计划在主题乐园、机场、火车站等高客流点位开设高利润餐厅 [1] - 旗下湊湊品牌采取谨慎开店策略 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 [1]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采用三方持股模式 已有21位核心岗位员工签约 5家合伙门店投入运营 [2] 业务多元化 - 以8900万元人民币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调味品公司40%股权 使该业务成为全资附属公司 [2] - 调味品业务旗下拥有四家子公司 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调料产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1.22亿元增长5.7%至2024年1.29亿元 [2] - 火锅餐厅收入目前占集团总收入96.3% [2] 市场挑战 - 上半年收入下滑近两成 显示市场竞争持续激烈 [3] - 此前高端化转型和连续涨价策略未能推动业绩 反而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 [3] - 新兴火锅品牌不断涌现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 公司在产品特色、服务质量、门店环境等方面优势减弱 [3]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一度下跌3.85%至0.75港元 总市值约8.25亿港元 [3] - 过去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4.88% 近30个交易日虽有超13%涨幅但南向资金持股比例从23%降至13.41% [3]
盈警!呷哺呷哺:预计半年净亏破亿,收入跌近两成
新浪财经· 2025-08-04 17: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滑18.9% [2][3]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0.8亿-1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亏损收窄63.2%-70.5% [2][3] - 2021-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13.26亿元人民币 [3] - 2024年因餐厅关闭及减值损失等合计约2.6亿元人民币 [4] 经营数据 - 截至2024年末餐厅总数降至957家 较2023年净减少133家 [5] - 2024年呷哺呷哺品牌同店销售额下滑23.3% 凑凑品牌下滑32% [5] - 凑凑品牌2024年收入19.4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跌26% [8] - 凑凑品牌客单价从142.3元降至123.5元 翻台率从2.0倍跌至1.6倍 [8][9] - 一线城市客单价从140.9元降至122.3元 翻台率从2.2倍降至1.6倍 [9] 战略转型 - 推出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升级 [3] - 关闭低效门店和聚焦高潜力区域策略使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降64.1% [3] - 启动"凤还巢"合伙人计划 已有5家合伙门店投入运营 规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 [10] - 2025年计划新开不低于95间餐厅 且翻台率至少为3倍 [10] 市场定位 - 主品牌价格带上移至人均60-80元 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尴尬境地 [2][8] - 高端副品牌凑凑定位中高端市场 客单价一度高达150元 [8] - 2024年凑凑亏损3.53亿元 占公司整体亏损近九成 [2][8] - 品牌覆盖多个价格带导致形象不够鲜明 难以吸引特定消费群体忠诚度 [9] 行业环境 - 2024年餐饮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者消费持续疲软且降级 [4]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74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3% 行业显现复苏趋势 [3] 资本市场 - 股价跌至0.77港元/股 沦为"仙股" 总市值仅剩8亿港元 较巅峰期蒸发超90% [5] - 若股价持续低于1港元可能被港交所强制退市 [5] - 2024年创始人薪酬348.3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约27% [6]
呷哺呷哺“瘦身”求生存
国际金融报· 2025-08-04 16:49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收入19亿元 同比减少18 9% [2] - 上半年净亏损0 8亿至1亿元 较上年同期2 74亿元亏损收窄63 2%至70 5% [2]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累计亏损12 46亿元 加上2024年上半年亏损总额超13亿元 [4] 亏损收窄原因 - 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提升运营效率 [2] -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降低综合成本 [2] - 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下降64 1% [2] 门店调整策略 - 2024年新开65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3间凑凑餐厅 [2] - 同期关闭138间呷哺呷哺及73间凑凑 净减少73间和60间 [2] - 关闭餐厅主因亏损及不符合"高性价比"模式定位 [2] - 截至2024年末共有957间餐厅 其中呷哺呷哺760间 凑凑197间 [2]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持续下跌至0 75港元 单日跌幅3 85% [4] - 总市值缩水至8 15亿港元 [4]
曾经爆火,如今暴雷!呷哺呷哺累计跌超92%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5:32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9% [1] - 上半年净亏损约为人民币0.8亿元至1.0亿元之间 亏损同比降幅约为63.2%至70.5% [1] - 2021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 加上今年上半年亏损约0.8亿元 累计亏损约为13.26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税前亏损为3.89亿元 较2023年亏损1.24亿元有所扩大 [2] 成本优化措施 - 公司致力于成本优化 以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1] - 依托采集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持续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 [1] -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与综合成本下降 [1] - 通过优化餐厅布局结构 包括关闭低效餐厅、新增重点聚焦高潜力区域的餐厅等举措提升运营效率 [1] - 预计对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85% 报0.75港元/股 成交额34.5万港元 [3] - 自2023年1月股价高点以来累计跌幅超过92% 股价已被"涮"成仙股 [3] - 市值仅剩8.15亿港元 [3][4] - 市盈率为-1.88 市净率为0.98 [4] 公司背景 - 公司诞生于1998年 创始人贺光启将台湾小火锅改良成旋转小火锅 [6] - 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连锁火锅第一股" [6] - 2015年推出茶饮品牌"茶米茶" 2016年推出高端火锅品牌"凑凑" 2022年推出高端烧肉品牌"趁烧" [6] - 呷哺呷哺和凑凑两个品牌贡献超过95%的营业收入 [6]
呷哺呷哺:预计上半年营收19亿元,净亏损0.8亿至1亿元
新浪科技· 2025-08-04 15:04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预计净亏损0.8-1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亏损收窄63.2%-70.5% [1]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4.1% [1]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依托采集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1] - 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提升运营效率 [1] - 综合成本下降推动亏损收窄 [1] 餐厅运营策略 - 优化餐厅布局结构 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新增门店 [1] - 餐厅运营效率获得综合提升 [1]
呷哺呷哺“努力”关店,仍未走出亏损
深圳商报· 2025-08-04 13:5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预计净亏损0.8-1亿元 较2024年同期2.74亿元亏损收窄63.2%-70.5% [1] - 近四年累计亏损12.46亿元 其中2021-2024年分别亏损2.93亿/3.53亿/1.99亿/4.01亿元 [2] 经营策略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优化配送路径网络 [1] - 关闭低效餐厅并聚焦高潜力区域新增门店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下降64.1% [1] - 推行预付式消费模式 通过动态价值治理机制优化折扣 [4] 品牌定位与客群变化 - 2016年启动品牌升级计划 从平价小火锅转向高端市场布局 [4] - 客单价从2014年44.4元持续提升至2023年62.2元 累计涨幅超40% [4] -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 行业竞争回归性价比核心 [4]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关系 - 股价从2021年2月历史高位25.75港元跌至2025年6月0.60港元新低 [4] - 当前股价0.75港元 总市值8.15亿港元 较发行价下跌超80% [5] - 沦为仙股 今年以来多数时间股价低于1港元 [5] 消费者反馈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703条投诉 涉及畅吃卡虚假宣传和食品安全问题 [4] - 预付卡实际使用存在限制性条款 与宣传承诺存在差异 [4]
火锅巨头业绩暴雷,股价被“涮”成仙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3:2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收报24627.25点,涨119.44点,涨幅0.49%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盘收报5447.62点,涨50.22点,涨幅0.93% [1] - 黄金股集体爆发,山东黄金、赤峰黄金一度涨超9% [1][15] 呷哺呷哺业绩暴雷 - 公司预期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同比减少18.9% [3] - 上半年净亏损约0.8亿至1.0亿元,亏损同比降幅63.2%至70.5% [3]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约13.26亿元 [4] - 股价自2023年高点累计跌幅超92%,市值仅剩8.15亿港元 [5] - 公司通过关闭低效餐厅、优化供应链等措施降本增效 [3] 黄金行业动态 - 伦敦金现货上周五大涨超2%至3362.64美元/盎司 [1][1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升黄金吸引力 [1][16] - 华源证券指出降息预期是短期金价主要驱动因素 [16] 英诺赛科股价大涨 - 与英伟达合作推动800 VDC电源架构在AI数据中心落地 [12] - 两个交易日股价累计涨幅约42% [11] - 近期完成配售1358万股新H股,募资净额5.43亿港元 [13] - 富瑞预测公司2025年资本开支将增至14亿元人民币 [1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华虹半导体、上海复旦涨超6% [13] - 晶门半导体涨超3%,中芯国际涨超2% [13]
呷哺呷哺:预计上半年收入约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9%
中国能源网· 2025-08-04 10:4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19亿元 同比减少约18 9% [1] - 公司预计将录得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0 8亿元至1 0亿元之间 亏损同比降幅介乎约63 2%至70 5%之间 [1] 经营状况 - 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均呈现下滑趋势 显示经营面临挑战 [1]
【盈警】呷哺呷哺(00520.HK)料中期净亏损同比收窄63.2%至70.5%
金融界· 2025-08-04 10:3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18.9% [1] - 预计净亏损介于8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2.74亿元大幅收窄,降幅介于63.2%至70.5% [1] 成本优化措施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依托集采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1] - 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 [1] - 优化餐厅布局结构,包括关闭低效餐厅和新增餐厅聚焦高潜力区域,提升餐厅运营效率 [1] 资产减值 - 预计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约6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