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中国海油(600938):公司稳步推进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圭亚那原油产量再创新高
国信证券· 2025-07-17 23: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因原油价格下行,将2025 - 2027年布伦特油价预测从75美元/桶下调至68美元/桶,下调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263/1297/1350亿元(原值为1401/1437/14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66/2.73/2.84元,对应PE分别为9.7/9.4/9.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勘探开发进展 - 涠洲10 - 5南油气田获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探井WZ10 - 5S - 2d日产原油400桶,天然气产量16.5万立方英尺/天;2025年6月涠洲5 - 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预计2026年达约10000桶油当量/天高峰产量,中国海油拥有该项目51%权益 [3][8] - 2025年上半年渤海油田累计生产油气2050万吨油当量,首破2000万吨;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年度油气产量挑战目标的50%,原油与天然气产量超计划完成,调整井与措施井贡献产量同比跃升,设备完好率创新高 [4][9] - 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已投产三期项目,2025年1 - 5月平均产量63.4万桶/天,5月平均产量66.7万桶/天创新高;四期Yellowtail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投产后总产能达94万桶/天,预计2027年、2030年产能分别达130、170万桶/天 [4][10] 油价分析 - 2025年3月初OPEC+声明将额外自愿减产的220万桶/天及阿联酋增加的30万桶/天产量从2025年4月至2026年9月底逐步恢复,5 - 7月每月增产41.1万桶/天,8月加速增产54.8万桶/天,剩余54.8万桶/天预计9月完成,二季度受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引发经济担忧 [5][13] - 2025年二季度WTI原油均价64.0美元/桶,环比跌10.5%,同比跌20.7%;布伦特原油均价66.9美元/桶,环比跌10.8%,同比跌21.4%;预计2025年三季度布伦特油价中枢65 - 75美元/桶,WTI油价中枢60 - 70美元/桶 [5][14]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6609|420506|399618|408343|421584|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23843|137936|126270|129696|135093| |每股收益(元)|2.61|2.90|2.66|2.73|2.84| |每股红利(元)|1.33|1.38|1.20|1.23|1.28| |每股净资产(元)|14.03|15.74|17.20|18.70|20.27| |ROIC|19.31%|19.48%|18%|19%|18%| |ROE|18.58%|18.45%|15%|15%|14%| |毛利率|50%|54%|51%|51%|52%| |P/E|9.9|8.9|9.7|9.4|9.0| |P/B|1.8|1.6|1.5|1.4|1.3| |EV/EBITDA|6.6|5.8|9.2|9.1|8.9| [20]
中国最大海上气田这样建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6 05:32
项目投产与产能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于6月25日全面投产,23口水下气井全部投入生产,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2] - 气田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所产天然气通过香港、海南三亚、广东珠海等地陆岸终端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并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 [9][10] 技术挑战与突破 - 二期项目面临"深层、高温、高压"极端地质条件:总井深超6万米(相当于7座珠穆朗玛峰高度)、地层最高温度138摄氏度、最高压力69兆帕(家用高压锅的1000倍) [4] - 开发过程中形成5项世界首创的深水高压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带动一批装备产品国产化,作业整体提效超30% [8][9] - 国产自研第一代脐带缆终端光连接器成功问世,突破国外技术垄断 [8] 开发模式与设施集群 - 首创"水下生产系统+浅水导管架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远程操控系统"开发模式 [9] - 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和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作业水深跨度超1500米、地理跨度超170公里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9] 行业地位与战略意义 - "深海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 - 海洋原油增量占2024年全国原油增量的约八成,其中约2/3的海洋油气新发现集中在深水区 [6] - 项目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带动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开发,提升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10] 团队协作与创新 - 采用"一井一策"策略,累计进行5轮超过1800组实验,研发国产高密度无固相完井液,节约成本近亿元 [7] - 通过多专业协同、实时数据跟踪和远程决策,实现钻头在千米岩层中的精准穿行 [7]
又一无人智能平台在南海东部油田安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20:56
项目进展 - 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于14日顺利完成海上吊装就位,开启海上联合调试新阶段 [1] - 项目团队科学研判恶劣天气影响,提前锁定关键安装资源,确保安装任务高效完成 [2] - 吊装作业采用创新导向装置和定位插尖,整体合拢误差小于1毫米 [2] 技术应用 - 西江24-7平台是无人平台技术的创新实践,实现数智化、生产处理能力、运维成本和安全性显著进步 [1] - 平台应用多项数智化技术,具备智能采油、智能设备运维、智能安防等功能 [1] - 项目区域平均水深约90米,新建智能无人平台、8.5公里混输海底管道和脐带缆,并对相邻平台升级改造 [1] 项目规模 - 西江24-7平台上部组块总量约3310吨,主体结构由两层甲板组成 [1] - 主甲板长36.3米,宽36.1米,投影面积相当于3个篮球场 [1] 行业动态 - 南海东部油田上半年原油、天然气产量均超计划完成 [2] - 新建项目坚持"以陆保海、海陆联动"原则,西江24-7平台等4个单体在珠海、青岛建造场地同时建造 [2]
港股红利低波ETF(159569)跌0.68%,成交额6296.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15 15:08
基金表现 - 景顺长城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ETF(159569)7月15日收盘跌0.68%,成交额6296.71万元 [1] - 该基金今年以来份额增加38.89%,规模增加59.71%,最新份额为1.57亿份,最新规模为2.07亿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10.32亿元,日均成交金额5161.56万元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成立于2024年8月14日,管理费率每年0.50%,托管费率每年0.08%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港股通红利低波动率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 [1] 基金经理信息 - 现任基金经理为张晓南、龚丽丽 [2] - 张晓南任职期内收益35.38%,龚丽丽任职期内收益34.17% [2] 持仓情况 - 重仓股包括东方海外国际(10.26%)、海丰国际(5.70%)、兖矿能源(3.95%)、太古股份公司B(3.88%)、中国海洋石油(3.78%) [2][3] - 其他重仓股包括中国宏桥(3.76%)、民生银行(3.53%)、粤海投资(3.29%)、中信银行(3.28%)、远东宏信(3.27%) [3]
我国承建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全部交付
新华财经· 2025-07-13 17:40
项目交付 - 海油工程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将应用于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 [2] - 交付的吸力锚结构总重约2674吨,是国内承建的应用水深最大的超深水吸力锚项目,最大水深超过2000米 [2][3] 技术突破 - 吸力锚最大建造单体高达21米,直径8米,壁厚仅25毫米,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 [3] - 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总装方案,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技术,自主研发"米字支撑工装"等施工装备 [3] - 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行业影响 - 吸力锚具有可高效安装、可回收复用、高承载力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深水油气田、海上风电等领域 [2] - 中国海油成功建成"深海一号"能源站、"海基二号"平台、"海葵一号"FPSO等深水油气装备,并对外交付巴西P67/P70、企鹅圆筒型FPSO等国际深水油气装备 [3] - 公司在国际深水油气装备市场擦亮"中国制造"名片,推进海洋能源高水平对外合作 [3]
国产24套2000米级“定海神针”启运巴西
快讯· 2025-07-13 14:38
行业动态 - 中国自主建造的24套2000米级超深水吸力锚启运巴西,这是目前中国对外交付的应用水深最大的深海油气装备之一 [1] - 吸力锚是深水系泊关键装备,能够像大型吸盘一样牢牢吸附在海泥中,实现海洋设施高效固定 [1] - 该装备被誉为深远海能源开发的"定海神针",标志着"中国制造"深海装备获得国际主流市场认可 [1] 技术突破 - 本次交付的吸力锚达到2000米级超深水作业能力,代表中国在深海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 [1] - 该装备由我国自主建造,展示了国内企业在深海油气装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 [1]
石油石化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5.25亿元,中国海油等9股净流入资金超千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45
市场表现 - 沪指7月10日上涨0 48% 申万所属行业中上涨的有18个 涨幅居前的行业为房地产 石油石化 涨幅分别为3 19% 1 54% [1] - 石油石化行业位居今日涨幅榜第二 涨幅1 54% 所属个股共48只 其中上涨34只 涨停1只 下跌12只 [1] - 汽车 传媒行业跌幅居前 分别下跌0 62% 0 54% [1] 资金流向 - 石油石化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5 25亿元 资金净流入个股25只 其中净流入超千万元的9只 [1] - 中国海油净流入资金居首 达4 40亿元 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紧随其后 净流入分别为2 64亿元 5595 94万元 [1] - 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的个股有9只 广汇能源净流出1 76亿元 岳阳兴长 中曼石油分别净流出3679 79万元 2754 40万元 [1] 个股数据 - 中国海油今日涨跌幅3 59% 换手率3 74% 主力资金流入44039 64万元 [1] - 仁智股份涨幅5 02% 换手率27 95% 资金流入2882 78万元 [1] - 广汇能源涨幅2 50% 换手率3 15% 但资金净流出17584 67万元 [2]
中证香港300资源指数报2664.3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兖矿能源等
金融界· 2025-07-10 16:2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资源指数(H30326)报2664 33点[1] - 近一个月上涨2 39% 近三个月上涨22 23% 年至今上涨9 29%[1] 指数构成 -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1] - 样本选自中证香港300指数的银行 运输 资源 基建 物流和休闲等行业主题上市公司[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8 09% 中国海洋石油(29 27%) 中国石油股份(13 19%) 紫金矿业(10 84%) 中国神华(9 3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 08%)[1] - 其他权重股包括中国宏桥(4 51%) 中煤能源(3 47%) 招金矿业(3 08%) 洛阳钼业(2 86%) 兖矿能源(2 39%)[1] 行业分布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 92% 贵金属15 97% 煤炭15 72% 工业金属14 86%[2] - 稀有金属占比0 91% 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占比0 62%[2] 市场分布 - 全部成分股均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00%[1]
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涨1.05%,成交额1.6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10 15:13
基金表现 - 7月10日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收盘上涨1 05% 成交额1 63亿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6月26日 管理费率0 50%每年 托管费率0 10%每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 [1] 规模变化 - 截至7月9日基金份额49 55亿份 规模46 99亿元 [1] - 较2024年12月31日份额增长32 27% 规模增长34 20% [1] 流动性情况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3 33亿元 日均成交1 17亿元 [1] - 今年以来125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39 70亿元 日均成交1 12亿元 [1] 基金经理 - 现任基金经理为张晓南和龚丽丽 [2] - 张晓南任职期收益-1 91% 龚丽丽任职期收益10 03% [2] 持仓结构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国移动(11 04%) 中国石油股份(10 43%) 中远海控(10 25%)等 [3] - 中国海洋石油持仓10 01% 中国神华8 8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8 21% [3] - 其他重仓股包括中国电信(5 39%) 中国联通(3 65%) 中煤能源(2 38%) 招商银行(2 33%) [3]
时隔两月有余,中国海油迎来新任董事长
新浪财经· 2025-07-08 17:40
公司高管变动 - 张传江获委任为中国海油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1] - 张传江曾任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董事长、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总经理等职 [1] - 汪东进因任职变化不再担任中国海油非执行董事、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 [1] 汪东进职业背景 - 汪东进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石油钻井专业,获学士学位,后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管理专业博士学位 [2] - 汪东进在石油系统工作多年,曾任职于江苏油田、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中石油集团等 [2] - 2018年3月进入中海油,历任董事、党组副书记、总经理、董事长等职 [3] 公司财务表现 - 中国海油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8.54亿元,同比下降4.1% [3]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