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油(00883)
icon
搜索文档
易方达张坤一季报出炉!顺丰控股(002352.SZ)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1日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在管基金产品披露2025年一季报,各基金产品净值涨幅可观,不同基金有不同调仓和持股变动,张坤表示应着眼企业,寻找优质公司分享经营收益 [1][7] 分组1:基金产品概况 - 张坤在管4只公募基金,分别是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易方达亚洲精选 [1] 分组2: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 前十大重仓股较去年四季度未变,依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中国海洋石油、百胜中国、洋河股份、美团 - W [1] - 一季度增持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减持腾讯控股、阿里巴巴 - W、洋河股份等 [2] 分组3: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 - 季内净值增长率录得8.40%,前十大重仓股依次为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携程、洋河股份、普拉达、顺丰控股 [3] - 季内增持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携程、普拉达,减持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洋河股份,顺丰控股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分众传媒退出 [3] 分组4: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 - 2025年一季度减持阿里巴巴,增持腾讯控股、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新进前十大重仓股 [6] 分组5:易方达亚洲精选 - 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调整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结构,报告期末基金份额净值为1.069元,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83% [7] 分组6:张坤观点 - 对当下经济走向没法做出高置信度判断,认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逐步进入尾声,提振消费政策有托底作用,应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 [7] - 认为过去几年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不会长期持续 [7] - 观察到部分产业自行业而下有改善迹象,如竞争格局改善、企业家更理性、现金流指标变化、企业家资产配置能力变强等 [7] - 将专注寻找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分享其经营收益 [7] - 持有优质公司不断创造的自由现金流会积累到企业内在价值上,最终投射为企业长期市值增长 [8]
【石油化工】石化24年报总结:不确定环境下的确定性,“三桶油”及油服再创佳绩——行业周报第399期(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0 21:17
"三桶油"2024年业绩表现 - 2024年布油均价79.86美元/桶,同比-2.8%,总体维持高位但Q4受地缘政治缓和及需求预期下行影响快速下跌 [4] - 中国石油归母净利润1647亿元同比+2%,中国海油1379亿元同比+11%,中国石化503亿元同比-17%(上游EBIT逆势+24%)[4] - 海外石油巨头业绩普遍下滑:埃克森美孚-6%、雪佛龙-17%、壳牌+1%、BP -98%、道达尔-39% [4] 2025年战略布局 - 上游资本开支计划:中国石油2100亿元、中国石化767亿元、中国海油1300亿元,支撑产储量增长 [5] - 油气当量产量目标:中国石油+1.6%、中国石化+1.3%、中国海油+5.9% [5] - 下游转型方向:炼油板块推进"油转化"和"油转特",销售板块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化工业务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5] 油服行业动态 - 2024年全球油田服务市场规模同比+3.1%,海上勘探开发投资+8.6%(陆上-7.9%)[6][8] - 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预计达5824亿美元(同比+5%),国内油服企业受益于"三桶油"增储上产 [8] - "三桶油"下属油服企业(除中油工程外)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显著增长 [7]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2684.6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4-18 16:1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8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报2684.65点,介绍其近期表现、构成、持仓等情况[1]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近一个月下跌6.44%,近三个月上涨5.03%,年至今上涨1.80% [1] 指数构成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由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中证香港300相对成长指数以及中证香港300相对价值指数4条指数构成,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十大权重股 - 汇丰控股占比10.58%、建设银行占比10.38%、中国移动占比8.24%、工商银行占比7.42%、中国银行占比5.93%、中国平安占比5.21%、中国海洋石油占比4.79%、招商银行占比3.18%、农业银行占比2.22%、中银香港占比1.98% [1] 市场板块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58.40%、通信服务占比12.21%、能源占比10.62%、房地产占比8.24%、工业占比3.67%、公用事业占比2.49%、原材料占比1.57%、主要消费占比1.29%、医药卫生占比0.65%、可选消费占比0.44%、信息技术占比0.42% [2] 样本调整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中证香港300价值指数和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 [2] - 定期调整设置缓冲区,Z值在对应指数样本空间中排名80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12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下个定期调整日前一般固定不变 [2] - 遇临时调整,中证香港300指数调整样本时指数样本随之调整,样本退市则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 北水继续加仓科网股 全天抛售小米(01810)超13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7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港元,不同个股有不同的净买入或净卖出情况,各公司有相关消息影响市场表现 [1] 北水整体情况 - 4月17日北水成交净买入23.0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5.08亿港元,港股通(深)成交净买入18.01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卖情况 净买入个股 - 阿里巴巴 - W获净买入3.11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35亿港元 [2][4]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8199.36万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82亿港元 [2][4] - 美团 - W获净买入2.1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37亿港元 [2][4] - 巨子生物获净买入4.16亿港元 [4][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27亿港元 [5]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7亿港元 [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615万港元 [6] - 赤峰黄金获净买入1.82亿港元 [6]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2734万港元 [2][8] 净卖出个股 - 小米集团 - W遭净卖出13.42亿港元 [7] - 中海油遭净卖出7029万港元 [8]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14亿港元 [1][8] 公司相关消息 互联网公司 - 摩根大通认为撇除跨境电商业务外,美国关税战升级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收入大多是间接影响,目前估计对线上消费影响少于0.5%;汇丰称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贸易紧张局势下波动性大,但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有限 [4] 巨子生物 - 拟折让约9.50%先旧后新配股,最高净筹约22.94亿港元,用于核心业务发展等;花旗预计短期股价承压,但盈利前景稳健 [5] 泡泡玛特 - 4月14日创始人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聚焦区域战略;美银认为关税战对其影响有限 [5] 半导体行业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以流片地为准;中金指出关税政策有利于加速半导体芯片国产化 [6] 赤峰黄金 - 4月17日现货黄金突破3350美元/盎司创新高;上交所、深交所将其纳入港股通标的名单;国信证券认为其黄金产量有望增长,成本有下降空间 [6] 小米集团 - 3月25日宣布先旧后新配售8亿股募资425亿港元;4月14日核心子公司200亿元公司债项目状态更新为“提交注册”;原定于4月底的2025年投资者日延期至6月3日 [7]
中证沪港深500能源指数报2024.6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4-16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6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中证沪港深500能源指数报2024.62点,近一个月、近三个月、年至今分别下跌3.20%、8.92%、12.35%,介绍其编制方式、持仓情况及样本调整规则 [1][2] 指数基本信息 - 中证沪港深行业指数系列将相关指数样本按行业分类标准分为11个行业,以各行业全部证券为样本编制指数,反映不同行业公司证券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情况 十大权重股 - 中证沪港深500能源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中国海洋石油(15.64%)、中国神华(12.01%)、中国石油股份(10.47%)、中国神华(9.3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8.4%)、中国石油(8.29%)、中国石化(7.78%)、陕西煤业(7.43%)、中国海油(4.89%)、广汇能源(2.43%) [1] 市场板块占比 - 中证沪港深500能源指数持仓中上海主板占比50.87%、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47.31%、深圳主板占比1.82% [1] 行业占比 - 中证沪港深500能源指数持仓样本中煤炭占比37.51%、综合性石油与天然气企业占比34.93%、燃油炼制占比20.53%、焦炭占比3.09%、油气流通及其他占比2.43%、油田服务占比1.50% [2] 指数样本调整规则 - 该指数系列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相同,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相关指数样本变动时进行相应调整 [2]
中国海油刷新我国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
新华财经· 2025-04-16 11:12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海油在超深水钻完井技术取得突破,推动了海洋油气产量增长和钻完井技术迭代,未来将向更深、更快发展,为全球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中国方案” [2][3] 技术突破 - 中国海油在我国南部海域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钻井作业周期高效完成,打破3500到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 [2] - 此次突破验证了我国自主深水钻完井完整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超深水钻完井领域的“优智”技术实力 [2] 技术优势 - 我国深水钻完井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 - 中国海油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优智钻完井技术体系和精益管理模式,将作业任务拆解成数百个“常规操作”环节,统筹多专业技术团队协同配合,实现全流程安全优质高效 [2] “十四五”成果 - “十四五”以来,我国深水井钻完井作业量较上一个五年增长超74%,支撑大型深水油气项目建成投产和海洋油气产量持续攀升,推动海洋钻完井技术迭代突破 [3] - “十四五”以来,一系列大型项目建成投产,中国海油实现海上复杂油气资源规模开发,建设提速,带动海洋钻完井装备产业链发展和技术人才队伍壮大 [3] 未来展望 - 中国海油的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将向更深、更快发展,通过数智赋能实现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跨越 [3] - 深水油气钻完井技术突破能提高作业效率、保障本质安全,为全球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中国方案”,彰显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为加快深海油气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
中国海油2025033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海油)[1][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业绩优异**:2024年净产量达72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7.2%;储量寿命保持10年,储量替代率达167%;规模净利润达1379亿元,逆势上涨;全年股息合计1.40港元含税,同比上升12%;经营现金流同比上涨5.3%,达2209亿元;自由现金流充裕,达975亿元;股东权益较期初增加815亿元,总资产超1万亿元[1][2][3][9] - **成本管控有效**:桶油主要成本管控有效,统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同比下降1.1%;相较2013年,净产量增长77%,桶油主要成本下降37%;海外加拿大长湖项目统油主要成本保持在公司平均线以下[3][5][9] - **勘探成果丰硕**:海上获11个新发现,如博中8 - 3南、秦皇岛29 - 6等;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灵水36 - 1和深层亿吨级整装大油田惠州19 - 6;海外圭亚那Starbrook区块获亿吨级发现,Bluefin总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3][4] - **开发生产良好**:国内外产量均大幅增长,中国净产量同比增长5.6%,海外净产量同比增长10.8%;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采收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降至9.6%;多个重点新项目投产,如绥中36 - 1、旅大5 - 2等油田项目[5][6] - **技术创新显著**:2024年潜水水下生产系统成功应用,首座移动式助热平台热采一号等投用;依托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7] - **绿色发展推进**:通过岸电工程等实现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完成海上油田火炬气回收利用;海油观澜号稳定运行,发电量达2600万千瓦时;全球首套5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完工安装;复碳产业稳步开展,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超11万吨[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工程标准化成效**:工程标准化项目整体产能建设提速超27%,批量化采办降本5%,迭代优化减重1900多吨,节省工艺类设备设计制造周期两个月[7] - **未来经营策略**: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体制增效升级行动;未来几年产量将稳步增长;2025 - 2027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将适时调整分红政策[10]
中国海油20250327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海上油气行业 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相关上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开发生产 - 2024年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采收率上升1.2个百分点,自然递减率降至9.6%,多个重点新项目投产,如隋东36 - 1、旅大5 - 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达3万桶油当量,国中19 - 2油田开发项目高峰日产量约1.9万桶油当量等[1] - 海外加拿大长湖项目稠油主要成本保持在公司平均线以下,中国海上平均钻井日效率实现五年来最好水平,成功钻探中国首个海上超深大陆井[2] 工程建设 - 全年在线项目超6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开创亚洲首例深水导管架平台加圆筒型FPSO开发模式,工程标准化项目整体产能建设增速超27%,批量化采购降本5%,节省工艺类设备设计制造周期两个月[2] 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魁一号和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投用,两项创新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3] - 打造深海一号和涠洲岛32 - 6南北两个智能油气田建设标杆,推动陆上终端智能化,依托海能人工智能模型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3] 绿色生产与ESG - 通过岸电工程等实现绿电替代7.6亿千瓦时,完成海上油田每天5万方以上火炬气回收利用,丹平15 - 1、勒东15 - 1GCS示范工程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超11万吨,中国海上首个自产式拖碳GCS项目投用[3][4] - 2024年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治理架构,提升管理水平,保障合规[4] 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油气实现价格与市场走势基本一致,油气销售收入和规模净利润保持较高水平,股东权益增加815亿元,总资产超1万亿元,资本支出1325亿元[4][5] - 桶油主要成本为28.52美元,同比下降1.1%,桶油作业费用基本持平,桶油折旧同比增长2%[5] 未来规划 - 坚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能源绿色转型、科技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极致增效升级行动,未来几年产量将稳步增长,有信心完成三年滚动产量目标[6] - 2025 - 2027年,在获股东大会批准前提下,全年股息支付率不低于45%,将根据市场等因素适时调整分红政策[6] 问答环节 - **产量增长潜力**:2025 - 2027年有明确产量目标,有信心完成,“十五五”规划在启动阶段暂无法披露,公司有核心竞争优势保障发展[8][9] - **深海科技**:在深海地震勘探、钻探技术、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进展,如自主研发海底系统、实现近万米大斜度水平井钻探、研发海基二号导管架平台和圆筒型FPSO等,也在探索新能源领域发展[9][10] - **天津板块经营利润与贸易策略**:公司重视天然气开发,国内沿海销售区域保证收益,开发方案签长协保障稳定生产和价值实现;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能力建设[14][15] - **分红与股票回购**:决策分红考虑盈利、资产负债、资本支出和对标同行等因素,将根据市场等适时调整;圭亚那资产仲裁按ICC程序进行,若胜诉将选对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方案[19][20] - **资产减持与天然气价格**:按会计准则进行减持测试,本次海外资产因外部因素出现减持迹象;天然气价格同比下降因原油价格下降和暖冬致消耗减弱[23][24] - **增储上产与原油需求**:增储上产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自身发展需求,国内稳原油、增天然气,海外优化项目和获取新项目;原油需求受美国贸易政策等影响,价格相对确定,公司做好自身应对不确定性[26][28] - **资产出售与合作**:墨西哥中海资产出售按计划推进,美国陆上资产近期无出售计划;与哈斯基合作正常,主要在基东南海的在产油田和产品分成合同方面合作[32][34] - **深海技术与天然气合同**:深海开发是公司重要领域,会提高天然气占比和产量;国内天然气价格稳定,有长期合同保障,市场潜力大[37][39] - **桶油成本与新能源业务**:坚持高质量发展降成本,过去十年成本降低40%;新能源以海上CCUS和风光为主,现阶段未形成独立板块,未来可能融合发展[42] - **地缘政治与合作伙伴**:地缘政治是重要风险但非绝对因素,选择合作伙伴还考虑理念、信用等,公司有团队评估全球资产组合,不轻易因国家因素停止合作[44][4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经受超强台风冲击,“灌篮号”保证特大纯锐性全面发电量达2900千瓦小时[10] - 中国国内天然气2024年消耗量420亿立方米,供应量约240亿立方米[39]
中国海油(600938)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2025-04-15 18:52
股份数据 - 首发战略配售股票148,147,147股于2025年4月21日上市流通[2] - 初始发行26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发行29.9亿股[3] - 截至公告披露日股份总数为475.29953984亿股[4] - 有限售条件A股流通股占比0.31%,无限售占比5.98%[4] 股东限售股 - 工银、中信、中国人寿限售股本次全部上市流通[13] - 限售股上市后,有限售条件战略配售A股为0股[15] - 限售股上市后,无限售条件A股为299,000,000股[16] 资金情况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8]
中国海油(600938)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4-15 18:50
发行情况 - 公司2022年4月21日上市,首次公开发行26亿股[1] - 2022年5月20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额外发行3900万股,最终发行29.9亿股[2] 股本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446.47455984亿股,行使后为476.37455984亿股,现股份总数475.29953984亿股[2] - 有限售条件A股流通股1.48148147亿股,占0.31%;无限售条件A股流通股28.41851853亿股,占5.98%[3] 限售股情况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1.48148147亿股,锁定期36个月,2025年4月21日届满[3][9] - 工银、中信、中国人寿分别持限售股份5555.5555万股、4629.6296万股、4629.6296万股[10] 流通后情况 - 限售股上市流通后,有限售条件A股战略配售为0股,无限售条件A股流通股29.9亿股[12] 保荐意见 - 保荐人认为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符合要求,无异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