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01109)

搜索文档
“抢地”魔咒
经济观察报· 2025-08-29 19:27
土地市场与政策影响 - 2024年四季度楼市成交回暖及"好房子"政策推动部分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火爆 但政策红利消退后新拿土地项目面临去化难题 部分"地王"项目延迟申请预售许可证 [1][2] - 2024年"926楼市新政"出台后房地产市场经历上行期 房企普遍缩短开盘周期至4个月 但2025年政策效应减弱导致市场回归常态 [2][3] - 2024年11月主要一二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 吸引中海、华润置地、保利等房企争夺 楼面价超10万元/平方米土地成交6幅 其中上海徐汇地块达20万元/平方米 总价超百亿地块成交3幅 [7] 房企投资与销售表现 - 2025年1-7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增加34% 其中中海拿地542亿元同比增273% 绿城522亿元同比增128% 保利424亿元同比增104% 但同期百强房企销售金额下降13% [7] - 房企呈现深耕单城趋势 杭州市场在滨江和绿城业绩中占绝对份额 北京市场在中海销售业绩中占比超30% 广州在保利和越秀销售额中占比显著 [8] - 2021年以来房企经历三轮拿地周期:2021年上半年规模扩张式拿地 2023年押注疫情后需求释放 2024年四季度起央国企聚焦核心城市优质土地 如金茂投入数百亿元拿地资金 [9] 项目去化与市场分化 - 2025年新开盘项目去化率普遍低于30% 部分项目低于20% 仅少数核心区项目去化良好 北京朝阳三间房两个项目网签率分别为25%和11% 海淀朱房两个项目网签率分别为11.5%和44.4% [2][4] - 市场分化加剧:北京海淀功德寺两个项目网签率达81%和95% 金茂丰台项目、建发昌平项目及中建朝阳项目去化表现优异 但同期上海豪宅项目二季度后出现零成交 [4][5] - 核心区项目出现同区域分化现象 同一区域不同项目销售表现差异显著 部分项目开盘即按备案价75折销售仍难以去化 [4][10] 产品定位与客户需求 - 项目成功取决于地段位置、产品品质及市场供需等多重因素 其中地段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前供过于求市场下需精准洞察不同价格承受能力客户的真实需求 [12][14] - 以北京海淀朱房项目为例:华润臻云雅苑定位现代功能美学 楼面价8.92万元/平方米 均价12.5万元/平方米 最小户型134平方米 首开去化206套;建发海晏雅苑定位王府中式美学 楼面价9.51万元/平方米 均价13.5万元/平方米 起步户型183平方米 首开去化185套 [13] - 豪宅客户更看重"圈子"属性 普通住宅核心是性价比 房企需在拿地前即精准把握区域客户对产品类型、价格承受力及心理需求 缩短户型和总价差距 [12][14]
华润置地(01109):2025H1业绩点评:积极拿地,经常利润贡献超六成
东北证券· 2025-08-29 19:1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949.2亿元(同比+19.9%)[1][2] - 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16.2%)[1][2] - 核心净利润100.0亿元[1][2] - 毛利率24.0%(同比+1.8个百分点)[1][2] - 拟派发中期股息0.20元/股[3] 开发业务表现 - 开发业务收入743.6亿元(同比+25.8%)[2] - 销售金额1103.0亿元(同比-11.6%)但排名稳居行业前三[2] - 一线城市销售占比46%(同比+8个百分点)[2] - 新增投资项目18个总金额447.3亿元权益金额322.8亿元拿地强度40.6%[2] - 土地储备4119万方[2] - 开发业务毛利率15.6%(同比+3.2个百分点)[2] 经常性业务表现 - 经常性业务收入205.6亿元(同比+2.5%)占总营收21.3%[3] - 核心净利润60.2亿元贡献占比60.2%(同比+8.7个百分点)[3] - 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04.2亿元(同比+9.9%)出租率97.3%[3] - 零售额1101.5亿元(同比+20.2%)经营利润率65.9%[3] - 商业REITs总市值突破百亿上市以来累计上涨52.2%[3] 财务健康状况 - 在手现金1202.4亿元[3] - 净有息负债率39.2%[3] - 加权资本成本2.79%(较去年底下降32个基点)[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34.8/2877.6/2989.9亿元[4]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7/267.4/298.5亿元[4] - 对应PE分别为7.8X/7.5X/6.7X[4] 市场表现 - 收盘价30.48港元总市值2167.8亿港元[6] - 12个月股价区间19.12-33.10港元[6]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38%相对收益-5%[9]
中银国际:升华润置地目标价至33.86港元 中期业绩符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5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9.9%至949亿元人民币 [1] - 整体毛利率上升1.8个百分点至24% [1] - 开发项目毛利率上升3.2个百分点至15.6% [1] - 投资物业毛利率上升1.4个百分点至72.9% [1] 机构评级 - 目标价上调4.9%至33.86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投资亮点 - 公司具备强劲的经常性收入 [1] - 合同销售表现强劲 [1] - 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1]
中银国际:升华润置地(01109)目标价至33.86港元 中期业绩符预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17:3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9.9%至949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上升1.8个百分点至24% [1] - 开发项目毛利率上升3.2个百分点至15.6% [1] - 投资物业毛利率上升1.4个百分点至72.9%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上调4.9%至33.86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业务优势 - 经常性收入表现强劲 [1] - 合同销售表现强劲 [1] - 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1]
研报掘金|中金:上调华润置地目标价至37港元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29 14:51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长19.9% [1] - 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24% [1] REITs发行计划 - 未来3至5年计划发行REITs规模300至500亿元 [1] - 平均每年处置资产50至100亿元 [1] - 对应租金影响6至7亿元 [1] 战略影响 - REITs扩募落地预计增强公司报表利润 [1] - 增强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韧性 [1] - 提升资产周转效率 [1] 评级与估值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13%至37港元 [1]
高盛:升华润置地目标价至3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9 14:4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核心利润同比下降7%至100亿元人民币 低于市场预期[1] - 高盛维持2025-2027财年每股盈利预测 并将2025-2027财年营收预测平均调升4%[1] 估值调整 - 2025年净资产值从每股40.6港元上调至42.2港元 主要因纳入最新土地收购[1] - 基于NAV折让10% 目标价从36.5港元上调至38港元[1] 未来展望 - 土地储备持续聚焦一线/二线城市 新盘销售结构优化[1] - 新收购项目现金利润率已见改善 严谨的土地储备策略以盈利优先[1]
华润置地中期成绩单:“房开”与物业受困,商业航道反向驱动增长
华夏时报· 2025-08-29 14:34
核心业绩表现 - 华润置地2025年上半年收入949.21亿元同比增长19.9% 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 [2][4] - 华润万象生活同期收入85.24亿元同比增长6.5% 归母净利润20.11亿元同比增长15.0% [2]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营业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5.5% 购物中心零售额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20.2% [8] 业务结构变化 - 经常性收入205.6亿元同比增长2.5% 占总营收比重21.7% 核心净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60.2% [4] - 开发销售型业务毛利率15.6% 较年初下降1.2个百分点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 [6] - 商业航道业务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14.6% 物业航道收入51.57亿元仅增1.1% [9] 资本市场反应 - 8月27日股价表现疲软 华润置地收盘30.4港元较开盘跌2.25% 华润万象生活收盘37.84港元跌9.08% [2] - 华润商业REIT市值突破百亿元 自上市以来累计上涨52.2% 连续六季度现金分红累计4.95亿元 [8] 行业环境挑战 - 地产行业自2022年进入下行周期 面临需求承压与信心波动挑战 [3] - 二季度市场动力再度放缓 行业复苏基础脆弱 存在以价换量现象 [3][6] 战略发展动向 - 积极推进公募REIT常态化扩募 探索Pre-REIT及私募REIT等多层次产品 [8] - 资产管理规模达4835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14亿元 商业版图扩展至94座购物中心 [8] - 未来将通过战略并购驱动增长 商业航道寻求轻资产商管并购机会 [14]
华润置地2025中期业绩发布:持续推进大资管业务模式转型创新,质效双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10:4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949.2亿元,同比增长19.9% [1] - 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18.8亿元,同比增长16.2% [1] - 经常性收入人民币205.6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营收比重21.7% [1] - 核心净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60.2% [1]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元,同比持平 [1] 经营性不动产与资管业务 - 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营业额121.1亿元,同比增长5.5% [2] - 购物中心零售额人民币1101.5亿元,同比增长20.2%,经营利润率65.9%创历史新高 [2] - 在营购物中心94座 [2] - 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483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14亿元 [2] - 华润商业REIT总市值首破百亿元,上市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2% [2] - 连续六个季度现金分红合计人民币4.95亿元 [2] - 华润有巢REIT第一、第二季度合计营业额人民币3929万元 [2] 轻资产管理业务 - 华润万象生活营收同比增长6.5%至人民币85.2亿元 [3] - 核心净利润同比增长15%至人民币20.1亿元 [3] - 管理在营购物中心125座,其中重奢购物中心14座 [3] - 104个项目零售额位居当地前三,同比增长20.9% [3] - 在管面积4.2亿平方米,合约面积4.52亿平方米 [3] - 非住业态收入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至18.4%,毛利占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14% [3] - 万象星会员总量达7237万人,较2024年底增长18.5% [3] 生态圈要素型业务 - 文体场馆运营营业收入人民币5.1亿元,其中赛事与演艺收入破亿 [4] - 新获取广州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深圳宝安区欢乐剧场2个重大项目 [4] - 在管项目19个,在管面积437万平方米 [4] - 赛事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4亿元 [4] - 成功保障第9届亚冬会开闭幕式,筹备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相关活动 [4] 租赁住房与城市代建业务 - 租赁住房业务营业额人民币4.15亿元,全国15城在管项目房间数8.5万间,管理规模行业第六 [5] - 城市代建业务营业额人民币4.8亿元,在管面积7992万平方米 [5] - 新签政府代建面积位列行业第一 [5] - 高品质交付广州南沙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 [5] 开发销售型业务 - 实现签约额1103亿元,销售规模稳居行业前三 [5] - 15个城市市占率排名前三,45个项目位列当地前十 [5] - 获取项目18个,权益投资人民币322.8亿元,投资强度行业前三 [5] - 投资布局均位于一、二线城市 [5] - 打造上海翡雲悦府、北京和樾望雲等热门项目 [5] ESG表现 - 更新迭代"双碳"目标和行动方案,目标2030年前实现低峰值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6] - 构建绿色低碳精益供应链平台,提高绿色建材使用率 [6] - 承建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2069万平方米 [6] - 累计建成交付华润希望小镇14座,另有5座在规划建设中 [6] - 维持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及恒生ESG50指数成分股地位 [6] 财务管理与信用状况 - 手持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202.4亿元 [7] - 总有息负债率、净有息负债率均维持行业最低水平 [7] - 整体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2.79%创历史新低 [7] - 标普、穆迪及惠誉维持BBB+、Baa1和BBB+的行业最优信用评级 [7] 战略定位与未来发展 - 坚定执行"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战略,推动"3+1"一体化业务模式 [1][8] - 持续做强开发销售型业务,做专做大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扩大万象生活轻资产管理业务优势,培育生态圈要素型业务 [8] - 资管业务作为独特优势,未来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7]
保利、华润、中海,谁是行业未来新老大?
36氪· 2025-08-29 10:01
行业格局变化 - 房地产行业三巨头已从恒大、万科、碧桂园转变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和华润置地(保中华)[1][2] - 恒大已退出资本市场,碧桂园和万科仍在艰难求生,行业经历深刻调整[1] - 新三巨头均为大型央企,在当前环境下具有显著优势[3] 销售业绩表现 - 保利发展2023年全口径销售额4222.4亿元,2024年3230.3亿元,2025年1-7月1631.9亿元,位居行业第一[9] - 中海地产2023年销售额3098.1亿元(排名第三),2024年3106.9亿元(排名第二),2025年1-7月1320亿元(排名第二)[9] - 华润置地2023年销售额3070.3亿元,2024年2611亿元(排名第三),2025年1-7月1236亿元(排名第三)[9] - 三家企业权益销售金额位列行业前三,业绩差距逐渐缩小[8] 盈利能力对比 - 华润置地2024年归母净利润255.8亿元,2025年上半年118.8亿元,利润水平行业第一[12] - 中海地产2024年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2025年上半年86亿元,利润增速放缓[12] - 保利发展2024年归母净利润50亿元,2025年上半年27.1亿元,利润规模相对较小[12] - 华润置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是保利发展的4.4倍[9] 业务结构差异 - 华润置地非地产开发板块年经营性收入超400亿元,租金收入能全额覆盖利息及股息支出[10] - 中海地产持有类业务以写字楼为主,但出租率和利润贡献不及购物中心[10] - 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仍以传统地产开发业务为主[10] 土地投资策略 - 中海地产聚焦一线城市高端市场:2024年以153亿元拿下北京朝阳区地块刷新当地纪录,以185.12亿元获得深圳地王,2025年在杭州以80.8亿元拿地[17][18][19] - 华润置地2024年新增土储393万㎡,94%位于一二线城市,2025年以244.7亿元获得上海浦东新区耀华和黄浦区余庆里组合地块[20][22] - 保利发展2024年新增拓展总地价683亿元,99%位于38个核心城市,74%位于北上广核心区域[24] - 三家企业均采取聚焦核心城市的投资策略[16] 市场竞争态势 - 除三巨头外,越秀、绿城、建发、金茂、招商等国企央企也在积极争夺优质地块[25] - 广州市场越秀表现抢眼,北京上海有招商、绿城、金茂等竞争对手[25] - 优质地块资源稀缺,企业需提升产品力才能维持竞争力[26] 产品力建设 - 绿城、金茂、建发等企业在产品打造方面具有优势,如绿城的徐汇潮鸣东方开盘即罄,金茂的金茂府以科技住宅著称[26] - 保利发展的上海保利天奕、华润的翡雲悦府、中海的玖系项目都取得良好销售业绩[27] - 华润置地引入高端人才加强豪宅项目管理,表明对产品力的重视[27] - 在"好房子"政策导向下,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7]
国信证券:京沪政策边际放松 9月关注地产板块博弈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9:55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6.5% 降幅较1-6月扩大1.0个百分点 [2] - 2025年1-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 降幅较1-6月扩大0.5个百分点 [2] - 2025年7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43%和44% 创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 [2] - 2025年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9613元/㎡ 同比-2.6% 降幅较1-6月扩大0.5个百分点 [3] 城市维度价格表现 - 2025年7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3.4% 降幅较6月收窄0.3个百分点 连续9个月收窄 [3] - 2025年7月70城新房销售价格环比-0.3% 降幅与6月持平 一线城市环比跌幅收窄 二线城市扩大 三线城市持平 [3] - 2025年7月70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5.9% 降幅较6月收窄0.2个百分点 连续10个月收窄 [3] - 2025年7月70城二手房价环比-0.5% 降幅较6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环比跌幅-1.0%继续扩大且连续3个月超过二三线城市 [3] 政策动态 - 8月8日北京放松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的家庭五环外不限购 成年单身人士视为家庭 [3] - 8月25日上海放松限购政策 符合条件的家庭外环外不限购 成年单身人士视为家庭 同时取消首套房房贷利率下限并不再区分首套与二套 [3] - 一线城市后续仍有需求端放松空间 [3] 板块表现 - 房地产板块上涨11.3% 跑赢沪深300指数0.3个百分点 在31个行业中排名第16 [4] - 板块2025年动态PE为19.8倍(剔除亏损企业后按Wind一致预期计算) [4]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中国金茂(00817) 华润置地(01109) 招商蛇口(001979 SZ) 滨江集团(002244 SZ) 绿城中国(039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