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置地(01109)
搜索文档
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湖北支持直系亲属共同使用公积金
北京商报· 2025-11-03 10:04
近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2日与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 集团")签署《关于股东借款及资产担保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框架协议》约定从2025年以来至公司2025年度股东会召开日为止期间,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不超过 220亿元借款额度,借款额度包括《框架协议》生效之前已实际发生但公司未提供抵/质押担保措施的信 用借款及已提供担保但后续确认担保无法实施或部分无法实施的借款,及框架协议生效之后发生的借 款。 【4】徐荣接任华润置地控股董事长 近日,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置地控股")发布人事变动公告称,徐荣担任该公司董事 长,赵伟担任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李欣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长,郭世清不再 担任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近日,湖北省住建厅出台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支持缴存人及其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提取住房 公积金,用于支付老旧住宅电梯加装更新以及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绿色节能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 小区改造、 ...
楼市早餐荟 | 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湖北支持直系亲属共同使用公积金
北京商报· 2025-11-03 09:50
近日,万科A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2日与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 铁集团")签署《关于股东借款及资产担保的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 【1】2025年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发布消息显示,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根 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9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3万个。分地区看,河北、辽宁、吉 林、上海、江苏、安徽、海南、重庆、陕西、青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1个地区已完成年度城镇老旧 小区改造计划。 【2】湖北支持直系亲属共同使用公积金 近日,湖北省住建厅出台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支持缴存人及其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提取住 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老旧住宅电梯加装更新以及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绿色节能改造、城中村改造、老 旧小区改造、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共用部位维修后的个人分摊费用等。 【3】万科与深铁集团签框架协议,获得不超过220亿元借款额度 《框架协议》约定从2025年以来至 ...
房地产开发2025W44:对“十五五”规划《建议》房地产内容的5点理解
国盛证券· 2025-11-02 19:20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政策受基本面倒逼进入深水区,预计本轮政策力度将超过2008年和2014年,且目前尚在途中 [3] - 地产作为早周期指标具备指向性作用,配置地产相当于配置经济风向标 [3] - 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逻辑依旧适用,拿地和销售表现优异的头部国央企和少量混合所有制及民企将更受益 [3] - 城市布局观点“只看好一线+2/3二线+极少量三线城市”依然奏效,该组合在销售反弹时表现更好 [3] - 供给侧政策如收储、处置闲置土地等有新变化,一二线城市将更受益,2025年下半年板块仍以政策为主导力量 [3] “十五五”规划《建议》房地产内容解读 - 宏观经济政策定调积极,稳地产需要货币、财政政策进一步加码,包括中央财政加杠杆和宽货币低利率环境 [1][9] - 需求侧更重视住房消费品属性,两大抓手是购房政策放松和城市更新,以更好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 [1][10] - 继续推进房地产结构优化,在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方面推进,收储、收地仍是未来政策重要发力点 [1][11] - 继续推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保障房供给,再提“好房子”建设,更利好品质房企 [1][12] - 继续强调风险防范与化解,有必要继续支持系统重要性房企 [1][12] 行情回顾 - 本周申万房地产指数累计变动-0.7%,落后沪深300指数0.27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名 [1][14] - 本周上涨个股共40支,较上周减少50支,下跌股数为73支 [14] - 本周重点48家A/H房企中上涨7支,较上周减少18支 [14] 新房及二手房成交情况 - 本周3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224.1万平方米,环比提升5.8%,同比下降39.5% [2][24] - 样本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55.3万方,环比-4.1%,同比-53.5%;二线城市122.0万方,环比+12.5%,同比-33.7%;三线城市46.8万方,环比+2.3%,同比-30.3% [2][24] - 今年累计44周样本30城新房成交面积8118.9万方,同比-7.1%;一线城市2167.9万方,同比-2.9%;二线城市3924.2万方,同比-7.6%;三线城市2026.8万方,同比-10.4% [2][28] - 本周14个样本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206.0万方,环比下降3.1%,同比下降21.1% [2][34] - 年初至今累计二手房成交面积8660.3万方,同比增长12.7%;一线城市3572.5万方,同比+14.2%;二线城市3997.7万方,同比+12.4%;三线城市1090.1万方,同比+9.2% [2][34] 房企信用债情况 - 本周共发行房企信用债8只,环比减少10只;发行规模50.50亿元,环比减少129.8亿元 [3][44] - 总偿还量154.57亿元,环比增加85.98亿元,净融资额为-104.07亿元,环比减少215.78亿元 [3][44] - 主体评级以AAA为主,占比71.3%;债券类型以一般中期票据为主,占比56.4%;期限以1-3年为主,占比61.4% [44] 投资建议与配置方向 - 板块主做政策beta,节奏和仓位控制更重要 [3] - 配置方向包括基本面alpha公司:H股的绿城中国、建发国际集团、越秀地产、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A股的滨江集团、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发股份、建发股份 [3] - 地方国企/城投/化债方向:城投控股、城建发展 [3] - 中介方向:贝壳 [3] - 物业属于跟涨: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中海物业、绿城服务、招商积余等 [3]
境内发债平台换帅,华润置地高管密集调整
北京商报· 2025-11-02 16:07
管理层调整 - 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完成核心高管调整,徐荣正式出任董事长,赵伟出任财务总监,组成新管理团队 [1][4] - 近一年来公司核心管理层已完成多轮更替,包括2024年12月徐荣获任总裁,2025年2月张鑫接任总经理,2025年9月郭世清辞任并由赵伟等接替相关职务 [1][5] - 行业专家指出,此次调整属于央国企常规人事轮换,旨在保障人才梯队衔接和应对市场变化,以提升管理协同能力和资源整合效率 [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787.99亿元,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11.01%,且营收已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1][6] - 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挑战,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55.77亿元,同比下滑18.45%,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 [1][6] - 2025年上半年增长放缓趋势延续,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8.45% [1] 战略与展望 - 新任财务总监赵伟拥有超过20年华润体系跨板块财务管理经验,其与徐荣的搭配预示企业后续融资动作或将加码 [6][7] - 在融资环境宽松背景下,强化财务团队有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7] - 优化管理层被视为提升效益、避免陷入"效益下滑—评级下调—融资受阻"恶性循环的关键举措 [6]
专题回顾 | 房企好房子体系和产品趋势研究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11-02 11:07
研究视点 在国家大力推动住房品质升级的政策背景下,"好房子"已成为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本专题立足行业前沿,从政策导向、企业战略和产品创新三大维 度深度解析"好房子"。 "好房子"建设是住宅产品的战略性发展方向,正在从政策理念转化为行业实践,并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 ◎ 文 / 产品力研究中心 导语 在政策端,梳理国家及地方关于"好房子"建设的最新政策要求,解读"好房子"的发展方向;在企业端,探讨标杆房企的"好房子"战略布局,揭示房企的产品升级路 径;在产品端,聚焦安全性能、舒适宜居、绿色低碳、智慧科技和社区环境这五个方面,刨析行业产品力现状及具有示范意义的标杆项目。在居住需求持续升级的 当下,为行业提供借鉴,探索理想人居的更多可能。 01 "好房子"的发展和政策背景 1、需求引领+转型驱动,"好房子"成为必然选择 从宏观角度看,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早已从单纯的"有房住"转变为"住好房"。 改善购房者成为新房市场的主力,他们对房屋的品质、 环境、配套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行业的转型需求是推动"好房子"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因。 2016年开始,"房住不炒"成为房地产市场 ...
华润置地控股人事调整!李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0:25
10月31日,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董事长、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发生变动的 公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王艳玲 根据公司股东决定及董事会决议,徐荣担任公司董事长,赵伟先生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 事务负责人。李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郭世清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徐荣,现年56岁,于2023年1月加入华润置地并获委任为华润置地副总裁,于2024年10月获委任为执行 董事及华润置地执行委员会成员,并于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华润置地总裁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前称企 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成员,其也是华润置地多家附属公司的董事。 徐荣曾任职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招商局集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拥 有丰富的都市规划、开发建设及都市更新管理经验。 赵伟,现年53岁,于2025年9月加入华润置地,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首席财务官、董 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其于2003年加入华润啤酒,曾任职于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历任资金 管理部总经理、管理会计与统计部总经理及财务部总监,于2020年获任为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首 席财务官,于2 ...
华润置地全资子公司高层变动:董事长李欣、CFO郭世清换人
搜狐财经· 2025-11-01 08:57
对于上述人员变动,置地控股指出,本次公司董事长、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变更是公司 日常经营中管理层的正常变动,不会对公司治理、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不会对 公司董事会决定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本公司存续期内债券的本息偿付。上述人事变动后公司治理 结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据了解,置地控股成立于2013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华润置地的境内全资子公 司,是境内发债主体。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 10月31日,华润置地的境内全资子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置地控股")发布人事变动的公告。 公告显示,置地控股董事长、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发生变动:徐荣担任公司董事长,赵 伟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李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郭世清不再担任本公司董 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资料显示,徐荣现年56岁,于2023年1月加入华润置地并获委任为华润置地副总裁,于2024年10月获委任 为执行董事及华润置地执行委员会成员,并于2024年12月获委任为华润置地总裁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前 称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成 ...
董事长变更?华润置地:系发债主体公司,无关上市平台
国际金融报· 2025-10-31 23:46
徐荣则是在2023年1月以副总裁的身份加入华润置地,分管生态圈、战略部、城市更新等业务。履职 后,他先后参与了华润置地在深圳的湖贝村、大冲村、沙井大街、雪花啤酒片区等旧改项目。 10月31日,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人事变动公告,李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由徐荣接棒;郭世清 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相关职责将由赵伟接任。 华润置地方面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华润置地有限公司(1109.HK) (下称"华润置地")在境内的全资子公司和主要发债主体,本次董事调整系由公司依据公司章程,经股 东决定及董事会决议程序后作出,刊发相关公告亦是公司依据相关监管规定开展的常规披露行动。 也就是说,上述人事变动无关上市公司平台华润置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个月前,华润置地CFO一职完成交棒。郭世清因其他安排卸任执行董事、执行委 员会成员、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继任者赵伟此前履职于华润啤酒,此番获委任为执行 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及授权代表。 2024年12月,履职不足两年的徐荣升任华润置地总裁。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
华润置地全资子公司人事调整不涉及上市公司
贝壳财经· 2025-10-31 22:36
人事变动核心事实 - 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于10月31日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徐荣担任公司董事长,赵伟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1] - 李欣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郭世清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 [1] 公司架构与职能澄清 - 华润置地控股是华润置地(1109.HK)在内地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在深圳,承担内地发债等职能 [1] - 此次人事变动是华润置地控股依据公司章程,经股东决定及董事会决议程序作出的常规披露 [1] - 华润置地控股的人事变动不涉及上市公司华润置地,部分媒体的解读有误 [1]
房企“银十”成绩单:48家企业销售额环比上涨
第一财经· 2025-10-31 22:27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1至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8967.1亿元,同比下降16.3%,降幅较1至9月扩大4.1个百分点[1] - 同比降幅扩大主要受上年高基数影响,因2024年9月26日新政后10月楼市活跃度大幅提升[1] - 2025年10月单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30亿元,环比增长0.1%,其中48家企业业绩环比增长,20家环比增幅大于30%[6] 不同阵营房企销售情况 - 前十月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430.9亿元,同比下降15.0%[4] - TOP11至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55.1亿元,同比下降17.8%[4] - TOP31至5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72.1亿元,同比下降16.6%[4] - 千亿以上销售额第一阵营企业共7家,与去年同期持平[4] - 500亿至1000亿第二阵营企业共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4] - 300亿至500亿第三阵营企业共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4] - 100亿至300亿第四阵营企业共42家[6] 重点房企销售数据 - 千亿阵营房企前十月销售额分别为:保利发展2227亿元、绿城中国2011亿元、中海地产1891亿元、华润置地1696亿元、招商蛇口1560亿元、万科1146亿元、建发房产1065亿元[4] - 第二阵营房企前十月销售额分别为:中国金茂926亿元、越秀地产921亿元、滨江集团863亿元、华发股份687亿元、中国铁建621亿元、龙湖集团557亿元、绿地控股553亿元[4] - 第三阵营房企前十月销售额分别为:保利置业438亿元、中建壹品435亿元、中建东孚415亿元、碧桂园339亿元、融创中国327亿元[4] 城市层面成交表现 - 2025年10月一线城市合计成交168万平方米,环比持平,但同比降幅高达41%[6] - 一线城市前10月累计成交同比微跌3%[6] - 10月单月26个二三线城市合计成交791万平方米,环比微增1%,同比下跌35%[6] - 二三线城市前10月累计成交同比下降7%[6] - 成都单月成交80万平方米居前,青岛、武汉、西安等城市成交规模也较大[6] 政策环境与行业展望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7] - 市场解读认为限购、限贷、限售、户籍政策、公积金使用范围等限制有可能被提上清理日程[7] - 展望后市,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7] - 目前渐进式政策放松已难以打破市场负向循环,需要中央多措并举系统发力推动行业止跌回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