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置地(01109)
icon
搜索文档
“金九”楼市回暖:百强房企9月操盘销售额破2500亿,72家业绩环比上涨
凤凰网· 2025-10-05 18:32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9月TOP100房企单月操盘口径销售金额2528亿元,同比增长0.4%,环比增长22.2% [1] - 2025年1-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但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 - 9月百强房企中有72家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45家环比增幅大于30% [1] 企业排名与分化 - 保利发展以2017亿元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一,绿城中国和中海地产紧随其后,销售额分别为1785亿元和1705亿元 [2] - 销售额突破千亿的房企仅6家,突破两千亿的仅1家,头部房企规模分化明显 [1] - TOP10房企中有7家销售操盘金额在9月环比上升 [1] 土地市场动态 - 2025年1-9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7278亿元,同比增长36.7%,增幅较1-8月扩大8.7个百分点 [2] - 绿城中国以1175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一,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分列第二、三位,新增货值分别为1010亿元和952亿元 [2] - 拿地金额前十企业中8家为央国企,土地市场以央国企为主导 [2] 政策环境与市场展望 - 9月多个核心城市优化需求端政策,如深圳放宽非核心区域限购、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深圳及河南拓宽公积金使用范围 [3] - 市场表现分化,除核心城市出现一定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仍相对平淡 [3] - 预计核心城市新房供应将温和改善,但更多城市新项目供应有限,区域分化和城市分化将进一步加深 [3]
华润置地(0110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3 16:52
股本与股份情况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8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8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71.30939579亿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71.30939579亿股[2]
【港股收评】10月开门红!恒科指涨3.36%,芯片股全线爆发
搜狐财经· 2025-10-02 16:5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恒生指数涨1.61%,国企指数涨1.77%,恒生科技指数涨3.36% [1] 芯片板块 - 芯片股全线爆发,中芯国际大涨12.7%,芯智控股涨10.71%,华虹半导体涨7.12%,上海复旦涨4.7% [1] - 驱动因素包括OpenAI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宣布合作,AI投资增加带动存储半导体需求爆发,以及国内晶圆厂扩产计划落地 [1] 科技板块 - 短视频概念、云办公、云计算、科网股普遍上涨,快手-W涨8.57%,百度集团-SW涨4.5%,阿里巴巴-W涨3.45%,京东集团-SW涨3.1%,网易-S涨1.52%,美团-W涨1.24% [1]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 - 黄金股多数上扬,潼关黄金涨15.13%,紫金黄金国际涨14.01%,珠峰黄金涨9.93%,灵宝黄金涨10.68%,赤峰黄金涨6.9%,紫金矿业涨3.99% [2] - 上涨主因是小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推高了金价 [2] 汽车产业链 - 锂电池、汽车股等板块涨幅靠前,天齐锂业涨12.93%,赣锋锂业涨11.45%,比亚迪电子涨6.63%,宁德时代涨5.95%,蔚来-SW涨6.62%,小米集团-W涨3.33%,零跑汽车涨3.99% [2] - 消息面包括美国能源部长称政府将持有美洲锂业股份,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9月销量普遍创新高 [2] 其他上涨板块 - 生物医药、创新药、医药外包、苹果概念、机器人概念、电力股等板块亦表现较好 [3] 下跌板块 - 地产板块逆市下滑,远洋集团跌4.38%,融信中国跌4.27%,华润置地跌3.42% [3] - 物管股、建材水泥股等相关板块表现低迷,佳兆业美好跌8.12%,恒大物业跌5.08% [3] - 消费股中的影视、航空、教育、奶制品、体育用品、奢侈品等板块亦承压走弱 [4]
港股内房股普跌,远洋集团跌近4%
格隆汇APP· 2025-10-02 10:52
港股内房股市场表现 - 港股内房股普遍下跌,远洋集团跌幅最大,接近4% [1] - 龙湖集团、融创中国、建发国际集团、融信中国、龙光集团、越秀地产均下跌超过2% [1] - 华润置地、绿城中国、万科企业等主要内房股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跌幅在1.56%至1.91%之间 [2] 重点公司股价与市值 - 远洋集团股价下跌3.75%至0.154港元,总市值为17.95亿港元 [2] - 龙湖集团股价下跌2.95%至11.53港元,总市值为811.9亿港元 [2] - 融创中国股价下跌2.94%至1.65港元,总市值为189.25亿港元 [2] - 建发国际集团股价下跌2.91%至17.37港元,总市值为389.11亿港元 [2] - 华润置地总市值最高,达2125.02亿港元,股价下跌1.91%至29.8港元 [2]
百强房企前三季度卖房总额2.6万亿
第一财经· 2025-10-01 00:06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1至9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但降幅较1至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2] - 2025年9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实现微幅回升 [2] - 2025年9月30个监测城市新房供应环比大增55%至年内次高水平,成交端环比上升18%,同比下降5% [4] 主要房企销售情况 - 前9月销售前五房企为保利发展(2017亿元)、绿城中国(1785亿元)、中海地产(1705亿元)、华润置地(1544亿元)、招商蛇口(1406亿元) [2] - 万科前九月全口径销售额为1002亿元,位居千亿阵营 [2] - 2025年9月有72家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45家企业环比增幅大于30% [4] - TOP10房企中有7家的操盘金额在9月实现环比增长 [4] 市场分化与城市表现 - 房企阵营出现分化,1000亿以上阵营有6家,与去年同期持平,500-1000亿阵营共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 [2] - 北上广深9月新房成交量16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6%,同比上升1%,前三季度成交累计同比增长4% [4] - 北京、上海、深圳得益于8至9月出台的限购松绑等政策,成交稳中有增,效果显著 [4] - 除核心城市市场有所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表现相对平淡 [4] 政策影响与市场展望 - 三季度楼市新政出台是部分房企9月业绩环比回升的重要原因 [4] - 短期来看后续政策将维持宽松基调,聚焦“止跌回稳”目标,推动已出台政策加快落实 [5] - 核心城市新房供应或迎来温和改善,对市场形成支撑,但更多城市新项目较为有限,市场分化行情将延续 [5]
王健林跌落神坛,人越来越少逛的高档商场,还有没有未来呢?
搜狐财经· 2025-09-30 21:43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首家商业中心于1990年在北京开业,2000年至2010年为行业快速建设期,2011年后进入规模扩张期 [3] - 商业中心数量从2011年的816家激增至2024年的约6700家,商业建筑面积从不足1亿平方米扩张至6.3亿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从0.03平方米增长至0.55平方米 [3] - 2020年后行业呈现严重饱和状态,尤其在四五线城市,商业中心过度密集 [3] 市场驱动因素与竞争格局 - 内地商业地产公司多由房地产公司转型而来,2010年后房地产行业爆发,房企利用卖房利润并出于对地产业下滑的担忧,大量投资开发商业综合体 [5] - 2010年至2020年,中国GDP从6.19万亿美元增长至15万亿美元,为商业中心开发提供了经济基础 [5] - 2010年后大量内地公司涌入商业地产赛道,推高土地成本,例如2017年上海徐家汇地块成本超过200亿,导致项目投资回报率从早期的超过10%下滑至2017年的8%,2020年后进一步降至-10% [5][7][8] 市场现状与运营挑战 - 一线城市核心商业区租金从2015年的每月每平方米1500元以上,下滑至2020年的1000元左右,目前仅为800元左右 [8] - 2024年全国重点27城600多家样本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创近四年新高,二线城市如福州空置率高达15.03%,非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空置率更为严重 [8] - 零售市场结构发生变革,过去10年线上零售年均增速达17.4%,市场份额从10.8%激增至31.8%,而线下零售增速放缓至3.5%,份额从89.2%降至68.2% [11] 线上冲击与业态调整 - 2010年PC电商与移动电商的崛起分流了大量线下零售份额,商场人流量显著下降 [9] - 商场内受线上冲击最严重的业态为一楼的化妆品、黄金及二、三楼的高档服装,这些原本是支撑高租金的主力业态 [11] - 为填补空置率,商场不断增加餐饮娱乐占比,导致业态内卷严重,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11] 未来生存关键与趋势 - 未来能生存的商场需具备四大关键要素:位于城市或板块核心地段、辐射区域人口呈净流入状态、能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与服务、拥有特色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 [12] - 行业普遍认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商场不会完全消失,但难以再现往日辉煌 [12]
前三季度千亿房企增至6家 保利发展销售额破2000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9-30 21:13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1-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但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 - 同期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18069.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8278.3万平方米 [1] - 9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 [1] - 1000亿以上阵营企业6家,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额均值为1576.8亿元 [3] - 500亿-1000亿阵营企业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716.0亿元 [3] - 300亿-500亿阵营企业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销售额均值381.6亿元 [3] - 100亿-300亿阵营企业4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家,销售额均值164.0亿元 [3] 领先房企销售排名与业绩 - 保利发展以2017亿元销售额位居首位,是百强房企中唯一一家破2000亿元的房企 [1] - 销售额超千亿的房企共6家,分别为保利发展(2017亿元)、绿城中国(1785亿元)、中海地产(1705亿元)、华润置地(1544亿元)、招商蛇口(1406.6亿元)、万科(1002.9亿元) [1] - 在权益销售额排名中,前五名为保利发展(1589亿元)、中海地产(1568.6亿元)、华润置地(1045.5亿元)、招商蛇口(944亿元)、万科(752.2亿元) [3] - 保利发展在销售面积上也位居第一,达到1000.2万平方米 [4] 机构排名差异与月度变化 - 克而瑞研究中心排名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位居前三,绿城中国以1080亿元排名第五 [2] - 两家机构排名差异主要因中指研究院将绿城中国的代建金额计入全口径销售额 [2] - 前10名房企中,中国金茂排名由第9名上升到第8名,越秀地产从第8名暂时落到第9名 [3] - 9月单月建发、滨江、金茂、保利置业等房企销售表现较为强劲 [1] 房企销售面积排名 - 销售面积排名前五的房企为保利发展(1000.2万m²)、绿城中国(842.0万m²)、万科(770.5万m²)、中海地产(756.5万m²)、华润置地(575.0万m²) [4]
百强房企9月销售回温,前三季度卖房总额2.6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30 20:48
行业整体销售表现 - 2025年1至9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但降幅较1至8月收窄1.1个百分点 [1] - 2025年9月单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实现“金九”销售微幅回升 [1] - 2025年9月30个监测城市新房供应环比大增55%至年内次高,成交端环比上升18%,同比下降5% [4] 领先房企销售排名与金额 - 前9月销售前五房企为保利发展(2017亿元)、绿城中国(1785亿元)、中海地产(1705亿元)、华润置地(1544亿元)、招商蛇口(1406亿元) [1] - 万科前九月全口径销售额为1002亿元,位居千亿阵营 [1] - 销售前十房企还包括建发房产(955.7亿元)、中国金茂(806.8亿元)、越秀地产(800亿元)、滨江集团(786.3亿元) [1] - 华发股份、中国铁建、龙湖集团销售超五百亿,分别为633亿元、522.8亿元、507.5亿元 [1] 房企阵营分化情况 - 销售额1000亿以上阵营有6家,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额均值为1576.8亿元 [1] - 第二阵营(500-1000亿)共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 [1] - 第三阵营(300-500亿)企业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 [1] 月度业绩改善与政策影响 - 2025年9月有72家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其中45家企业单月业绩环比增幅大于30% [3] - TOP10房企中有7家的操盘金额环比增长 [3] - 北上广深9月新房成交量160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6%,同比上升1%,前三季度成交累计同比增长4% [4] - 北京、上海、深圳得益于8至9月出台的限购松绑等政策,成交稳中有增,效果较为显著 [4] 市场展望与区域分化 - 除核心城市市场有所修复外,多数城市楼市表现相对平淡,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 [4] - 后续政策将维持宽松基调,聚焦“止跌回稳”目标,推动已出台政策加快落实 [4] - 核心城市新房供应或迎来温和改善,对市场形成支撑,但更多城市新项目有限,市场分化行情将延续 [4]
华东房企推盘积极性高,开盘项目数量显著增长
36氪· 2025-09-30 10:01
区域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8月25日至9月21日,华东大区上海、杭州、苏州三个重点城市累计79个项目开盘,推出房源6259套,环比增长87.5% [1] - 上海、杭州等地多个项目因区位优势、配套丰富、通达性好等原因实现开盘热销,去化效果非常好 [1] - 杭州楼市步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开发商推盘积极性显著提升,市场整体活跃度有所回暖 [12] 上海市场详情 - 上海监测31个项目开盘,共推出3429套房源,其中纯新盘6个,老盘新开项目25个,开盘项目数量较上期翻倍 [2] - 上海市场刚需、刚改项目合计占比超七成,开盘价格分化明显,终极改善项目均价可至20万/㎡,远郊刚需仅3.7万/㎡ [2] - 上海近三成楼盘开盘当日售罄,另有两成楼盘当日去化超80% [2] - 上海热点项目外滩瑞府推出119套房源,均价147800元/㎡,认购期间预约认购200组,认购率约168%,去化率100% [5][7] - 上海热点项目中建·玖上琅宸推出140套房源,均价146800元/㎡,认购期间认购180组,认购率约132%,去化率100% [8][10] 杭州市场详情 - 杭州市区共有45个楼盘集中开盘,推出房源2437套,同期认购1560套,平均去化率为64% [12] - 杭州累计登记人数达4617人,综合中签率为52.8%,开盘规模与市场关注度较前期均有明显提升 [12] - 杭州市场分化加剧,购买力高度集中于主城核心板块,钱江世纪城、三塘、运河新城的高品质项目出现多个"日光盘"及个位数中签率,而临安、富阳等外围区域去化艰难 [12] - 杭州热点项目绿城丽香庭推出94套房源,均价54104元/㎡,吸引338组家庭登记,中签率低至27.8%,去化率100% [16][18] - 杭州热点项目绿城悦海棠推出78套房源,均价32837元/㎡,共计521组家庭报名登记,中签率15.0%,开盘当日房源售罄 [22][23] 苏州市场详情 - 苏州监测3个项目开盘,共推出393套房源,集中分布于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中区,纯新开盘居多 [24] - 苏州多数新开盘项目推出优惠促销措施,但去化表现分化明显,刚需、刚改型住宅客户群集中于30岁左右,改善需求型客户群集中于40岁以上 [24] - 苏州热点项目龙湖东吴原著推出147套房源,均价34000元/㎡,开盘认购70套,去化率48% [27][29] - 苏州热点项目晋墅推出56套房源,均价85146元/㎡,提供94折优惠并赠送2个车位,开盘认购56套,去化率100% [31][33] 项目开盘效果评价 - 根据报告评价标准,开盘效果"非常好"指开盘当天去化率70%以上,"较好"为50%-70%,"一般"为30%-50%,"较差"为30%以下 [37] - 上海市场多个项目如外滩瑞府、中建·玖上琅宸、开云锦悦华庭等评价为"非常好" [35] - 杭州市场项目如绿城丽香庭、绿城悦海棠、招商天青岳等多数评价为"非常好",部分项目如颐萃别院、中建·玉湖之星等评价为"较差" [36][37] - 苏州市场晋墅项目评价为"非常好",而龙湖东吴原著评价为"一般" [37] 下月推盘预告 - 上海计划在2025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推出多个项目,包括保利虹桥和著、江湾金茂府、保利外滩启PARK77等,产品定位覆盖刚需、刚改和改善型 [38][39] - 杭州计划在9月下旬推出绿城悦海棠、滨杭滨纷城、棠悦芳华轩等多个改善及刚需/改善型项目 [39][40] - 苏州计划在10月上、下旬推出熙和风雅阁、四季听澜雅院、晋野、绿城凤起潮鸣等改善型项目 [40]
与城共进31载 华润置地绘就城市品质生活新图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30 07:16
公司战略与产品标准 - 公司将“好房子”作为推动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并以此为核心目标进行产品力塑造 [1][9] - 公司提出“三好十二优”产品新标准,以好社区、好产品、好服务为核心,细分出十二个关键场景,承接八大价值 [4] - 该标准源于对超过360组家庭的深度探访,旨在从生活专家和产品专家视角构建系统化支撑 [4] 标杆项目实践:“臻澐” - “臻澐”项目是“三好十二优”标准的实践,定位为自然艺术奢宅,坐落于海淀清河沿岸,享有西山、清河自然资源 [4][5] - 项目规划基于“邀山引水”思路,打造包括黄金海淀全维界面、国际审美立面等在内的六维产品主义 [5] - 社区核心的四季花厅功能完备,集泳池、健身、阅读室等于一体,作为社交中枢 [5] 实景示范区与产品兑现 - 公司在北京七大项目实景示范区于2025年开放,覆盖城市核心到新兴区域,将效果图转化为客户可检阅的实景 [6][8] - 具体项目包括中环悦府的“院园十六景”、北京天誉的宋式园林、服务近3000户家庭的橡树湾等,各具特色 [7] - 实景开放被视为对市场承诺的坚实兑现,旨在增强客户信任感与安全感,诠释从交付社区到交付生活的升级 [8] 品牌积淀与未来布局 - 公司深耕北京31年,开发超过60个项目,服务超10万户家庭,形成“悦系、润系、时光系”多条产品线 [9] - 业务范围涉及住宅、商业运营、城市更新等领域,深度参与北京城市建设 [9] - 未来将在顺义温榆河板块推出全新低密别墅作品“北京润园”,以1.01超低容积率重塑高端墅居标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