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01398)
搜索文档
营收、净利润均回到正增长 六大行三季报传“暖意”
经济观察网· 2025-11-01 16:36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底,六大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传递出业绩企稳回升的信号 [2] - 六大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高,超过3%,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最大,达2699.08亿元 [3][4]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有所提升,中国银行增速最高,为2.69%,工商银行营收规模最大,达6400.28亿元 [4] 收入结构分析 - 多家大行的利息净收入仍处于下降通道,除交通银行同比增长1.46%至1286.48亿元外,其余五大行均同比下降,中国银行降幅最大,为3.04% [5] - 非利息收入正成为增长转型切入点,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邮储银行增速最高,达27.52%至314.81亿元,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20%至1654.12亿元 [5]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主要源于加强市场研判,抢抓市场机遇,加大债券、票据等资产交易力度,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6]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均较上年末上升,建设银行增速最高,为11.83%,总资产达453690.94亿元,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接近52.81万亿元 [6][7] - 除邮储银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大行不良率均有所下降,邮储银行不良率仍为六大行中最低,达0.94% [7] 净息差趋势 - 息差收窄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但息差降幅有所缓解,呈现企稳态势 [2][8] - 邮储银行净息差达1.68%,在六大行中最高,中国银行净息差企稳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 [9] - 多家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例如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1.20%,较二季度仅下降1个基点,工商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亦逐季收窄 [10]
工行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营收利润双转正,非息收入成增长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2:0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0亿元,同比增长2%,近五个季度中有四个季度实现单季正增长 [1][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719亿元,同比增长0.5%,成功实现由负转正 [2] - 成本收入比为26.55%,投入产出效率保持优良水平 [2] 业务规模与客户基础 - 截至9月末公司总资产突破5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 [2] - 前三季度累计为实体经济提供增量资金超过4万亿元 [2] - 客户贷款余额30.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投资余额16.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 [2] - 对公客户数达1443万户,个人客户数突破7.8亿户 [2] 非息收入表现 - 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达909亿元,同比增长0.6%,呈现逐季向好态势 [3] -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对公理财、个人理财、养老金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5%、3%、43% [3] - 交易类收入实现显著增长,前三季度相关收入达467亿元,同比增幅45.7% [3] - 境内综合化子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4.5%,贡献占比从上半年的2%提升至3.6% [3]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截至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3%,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 [3] - 境内公司贷款不良率为1.35%,较年初下降15个基点 [3] - 资本充足率为18.85%,制造业、批发零售、能源等主要行业不良额与不良率实现双降 [3] 净息差展望 - 前三季度公司净息差为1.28%,预计全年净息差将维持在1.26%左右 [5] - 新发放对公、零售贷款利率环比降幅已明显收窄,存贷利差出现边际改善 [5] - 在外部政策利率没有大变化前提下,明年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净息差将逐步迎来拐点 [5]
工行内部提拔赵桂德任副行长 曾深耕数字化转型、科技金融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1 12:00
人事任命核心信息 - 工商银行董事会决定聘任赵桂德为副行长,其任职待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后生效 [1] - 此次任命旨在填补原副行长段红涛职务调整后的岗位空缺,段红涛因职务变动已于2025年6月起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并于2025年8月29日辞去副行长等职务 [1] - 经过近期人事调整,工商银行总行管理层将恢复“一正五副”格局 [5] 新任副行长专业背景 - 赵桂德具备深厚的银行经营管理积淀,职业生涯贯穿工商银行多地分行与总行核心部门,先后担任吉林省分行副行长、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行长、山东省分行行长、总行授信审批部主要负责人及上海市分行行长 [2] - 赵桂德拥有工商管理(国际)硕士学位,并获评高级经济师,兼具专业学历背景与实战管理能力 [2] 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 - 赵桂德将数字化转型定为“一把手”工程,牵头在工商银行系统内首家制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构建“四大板块+四大领域”的框架 [3] - 在数字普惠方面,创新信用类产品与场景方案,为超过10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超1000亿元主动授信,推出农耕贷等20余个场景贷,惠及4580户企业、提供125亿元融资 [3] - 在科创金融方面,成立全省首家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研发“创享未来”系统及22因子评分模型,推动科创融资余额超850亿元 [3] 未来业务发展重点 - 赵桂德提出工商银行将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重点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及发展方式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发展数字金融 [1] - 强调将支持民营经济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深度结合,认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内在要求 [4] - 在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提出要发挥“一点接入、全球响应”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完善“在岸—跨境—离岸”服务模式 [4] 其他管理层调整 - 除赵桂德任命外,工商银行于8月29日披露聘任副行长姚明德兼任该行首席财务官,聘任高级业务总监田枫林兼任该行董事会秘书,两人任职资格已于9月30日获核准 [5]
非息收入补位,六大行单季日赚4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10-31 23:58
整体业绩概览 -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延续盈利稳增态势[3] - 第三季度单季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3898亿元,按92天计算日均盈利超过42亿元[3] - 六大行在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两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改善对整体业绩起到推动作用[3] 盈利规模与梯队分布 - 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蝉联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2584.46亿元和2208.59亿元,三家银行合计贡献近70%的净利润,构成行业盈利“第一梯队”[4]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单独处于“第二梯队”[4] - 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形成“第三梯队”[4] 净利润增速分析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3%,稳居六大行榜首,是唯一增速突破3%的银行[6] -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90%和1.08%[7]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低于1%[7] - 第三季度单季,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9%,得益于资产质量稳健基础上的拨备计提力度降低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7] 营业收入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营收分别为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和1996.45亿元[8] -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7%、1.97%、0.82%、2.69%、1.82%和1.80%,中国银行增速最快,建设银行增速垫底[8] 净息差状况 - 六大行中有五家净息差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但下行势头已得到有效缓解[3] - 邮储银行以1.68%的息差水平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息差分别为1.36%、1.30%,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26%、1.20%[10]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相比上年度有所下降,但环比上半年持平[11] 非息收入与未来展望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突出,增幅分别达到13.34%、11.48%,是六大行中仅有的两家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银行[12] - 除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外,其余五大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均实现7.62%-150.55%的同比正增长[12] - 工商银行高管判断,在外部政策利率无大变化的前提下,明年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净息差将逐步迎来拐点[12]
六大行三季报业绩:工行挣得最多,农行增速最快,建行派息最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23:22
整体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盈利1.07万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 [2] - 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增速在六大行中最快 [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增速在六大行中最快 [2] 各银行关键财务指标 -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最高,为6400.28亿元,归母净利润最高,为2699.08亿元 [2] - 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在六大行中最高;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0%,在六大行中最低 [3]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4%,在六大行中最低,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 [3] 股东回报与市值表现 - 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息1.858元,在六大行中派息最高,六大行合计派息金额达2046.57亿元 [3]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达57.72%,在四大行中表现最佳,其总市值在全球银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摩根大通 [3] - 摩根士丹利预计中国主要银行利润保持稳定,股息率约为6%—7%,大型国有银行被视为安全的投资选择 [4]
工行APP“余额清零”?回应:偶发系统故障导致显示不准确,不会影响资金安全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45
事件概述 - 公司个人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于10月30日发生偶发系统故障 [1] - 故障导致用户资产负债数据显示不准确,有用户称余额、投资及负债被清零 [1] - 截至10月30日晚间,系统已恢复正常 [1] 公司回应与影响 - 公司客服确认故障原因为偶发系统故障,并已恢复正常 [1] - 公司表示用户资金安全未受影响,建议用户通过查询详情页或交易明细核实信息 [1]
工商银行(601398):息差降幅收窄,利润增速转正
招商证券· 2025-10-31 19:3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工商银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2025年三季度业绩增速回升,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至0.33%,较上半年提升1.72个百分点 [1] - 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规模扩张、中收、其他非息收入及拨备计提的正向贡献,净息差收窄、成本收入比下降及有效税率提升为负向贡献 [1] - 公司主要亮点包括存贷增长平稳、息差降幅收窄、中收恢复正增长、资产质量稳定以及中国人寿新晋前十大股东 [2] - 需关注资本充足率下降,25Q3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7%,环比下降32个基点 [3]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33% [1][12]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1%、2.74%、3.29% [14] - 年化ROE(TTM)为9.30%,较上半年有所回升 [12] - 成本收入比为25.25%,较上半年上升1.15个百分点 [12] 非息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0.6%,自2023年以来首次恢复正增长 [2][13]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高增27.59%,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保持较高增速(累计同比增长56.4%)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增收窄 [2][13][29] - 非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14.20%,净其他非息收入占比11.83% [29] 息差及资产负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披露值)为1.28%,较上半年下降2个基点,但下行幅度逐季收窄 [2][12] - 负债成本下降是主要贡献,测算的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8个基点至1.45%,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6个基点至2.60% [2][32] - 2025年第三季度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39%,存款总额同比增长7.85%,增速平稳 [2][12] - 投资类资产增速显著提升至23.87%,三类投资资产增速均超20%,公司在利率调整期加大配置力度 [2][34] 资产质量 - 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33%,与上半年末持平,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12] - 拨备覆盖率为217.21%,环比微降0.5个百分点;拨贷比为2.89% [2][12] - 测算的不良净生成率为0.41%,环比下降7个基点 [2] - 个人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对公贷款不良率呈下降趋势 [40] 资本及股东 - 2025年第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7%,环比下降32个基点,主要受OCI浮盈收敛及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快影响 [3][12] - 测算的ROE(TTM)扣除分红后为6.4%,低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3.3个百分点,资本内生能力面临压力 [3][12] - 中国人寿保险产品新进入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为0.21%,位列第八大股东 [2][49]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了多少钱?
金十数据· 2025-10-31 19:34
整体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3] - 所有六家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其中三季度经营改善贡献较高 [3] - 从盈利绝对值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最高,分别为约2699亿元、2574亿元、2209亿元 [3] - 盈利表现较上半年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曾出现“三升三降”的局面 [4] 各行业绩增速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2.69%和2.17% [3]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达到3.03%,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也在1%以上 [3]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五家大行净息差有不同程度下行,但下行幅度已明显收窄,单季度降幅在0.01至0.04个百分点之间 [3][6] - 仅交通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同比正增长,增幅1.46%,其余五家大行利息净收入均有下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降幅超过3% [6] - 相比年中,中国银行净息差保持在1.26%,其余五家大行净息差下行 [6] 非利息收入 - 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幅显著,分别达到13.34%和11.48% [6] - 除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外,其余五家大行投资净收益实现7.62%至150.55%的同比正增长 [6] 资产规模与结构 -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总额接近218万亿元,较年中增长约1.85% [3]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达52.81万亿元,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 [7]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总资产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速,分别较年初增长11.33%和11.83% [7] - 六大行贷款总额超过12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约9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均在8%以上 [7] 负债与存款 - 期末六大行负债总额接近150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69万亿元,增幅6.92% [7] - 六大行存款增速普遍在6%至8%之间 [7]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整体改善,五家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仅邮储银行不良率抬升0.04个百分点 [3][7] - 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呈现“三升三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略升 [7] - 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从去年末约286%降至240%附近,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295.08% [7] 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以2.74万亿元继续领先,工商银行总市值为2.59万亿元 [8] - 农业银行是唯一一家市净率恢复至1倍以上的国有大行,每股净资产7.82元,收盘价8.06元 [8]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出席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8:55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10月29日,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工智 能时代金融生态变革"。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出席并参加圆桌讨论。刘珺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给 金融的不仅是范式变化或结构调整,而将是一场再造和重塑。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 机构而言,应该就未来金融发展一些重大、根本性的命题进行探索,创新AI时代的金融服务模式,推 动管理理念、业务模式、价值曲线等全方位适应性再造,形成面向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要完善数 据治理,实现数据价值和数据权属的平衡,建立基于数据价值评估的动态定价体系。构建实体金融与虚 拟金融监管的一致性安排,取齐各自的监管上限、底线和约束条件。探索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和谐共生 的治理机制,确保技术创新始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与长远发展。 转自:证券时报 ...
工商银行(601398):营收盈利双提速
天风证券· 2025-10-31 16:43
投资评级 - 6个月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6] - 行业为银行/国有大型银行Ⅱ[6] - 当前股价为7.84元[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环比上半年增速提升0.6个百分点[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相比上半年-1.39%的增速有所改善[1] - 拨备前利润增速从25年上半年的1.43%提升至1-3季度的1.84%[1] - 拨备计提规模较去年同期释放约21.89亿元利润空间,支持利润增速改善[1] 营收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为4734.16亿元,同比微降0.7%,占总营收的73.97%[1] - 非利息净收入为1666.12亿元,同比增长11.30%,但结构占比较上半年减少0.5个百分点[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908.68亿元,同比增长0.6%[2] - 投资净收益为486.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6.39%,占总营收的7.6%[2] 净息差与资产负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录得1.28%,较25年上半年下行2个基点[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总计51.41万亿元,同比增长9.64%,环比25年上半年增长0.77%[2] - 贷款总额同比增长8.45%,金融投资同比增长23.87%,占生息资产比重分别为57.65%和32.03%[2] - 计息负债余额48.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8%,环比25年上半年增长1.95%[2] - 存款同比增长8.03%,占计息负债比重为76.50%,较25年年中减少0.63个百分点[2]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33%,环比持平[3] - 贷款拨备率为2.89%,环比持平[3] - 拨备覆盖率为217.2%,环比微降0.50个百分点[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0.20%、+2.00%、+3.49%[4] - 预测对应现价每股净资产(BPS)分别为11.38元、12.60元、14.20元[4]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8178亿元,同比增长-0.49%,2026-2027年增速分别为2.21%和4.29%[5] - 当前市盈率(P/E)为7.65倍,市净率(P/B)为0.69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