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01988)

搜索文档
7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快讯· 2025-05-21 15:50
股份制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 7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包括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 [1] - 1年、2年定期利率均下调15个基点 [1] - 此前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于5月20日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1]
乘坐地铁可以抵扣贷款利息?相关银行回应
金融时报· 2025-05-16 10:53
碳普惠金融创新活动 - 武汉市民魏女士通过积累碳减排量成功抵扣当月90元贷款利息,成为首位受益者[1] - 活动由"武碳江湖"碳账户平台与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合作推出,持续至2024年12月31日[2] - 市民可通过11类低碳场景(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低碳用电等)积累碳普惠减排量[2] 碳减排量核算与兑换机制 - 减排量按"1000g=2元"标准兑换利息红包,用于消费贷款利息抵扣[2] - 通过"民生楚惠Life"微信小程序实现碳减排量查询及权益兑换[5] - 民生银行系统已完成与"武碳江湖"碳账户平台的技术对接[5] 碳普惠金融产品创新 - 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碳普惠合作发行碳普惠借记卡,融合武汉地标特色与碳减排场景[5] -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指导该创新,打通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通道[5] - 碳减排量积分转化为金融权益,形成金融赋能消费的良性循环[5]
有银行科技人员同比增15.7% 有银行“招新”工科类超金融类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07:18
银行业科技人才配置现状 - 工商银行科技人员数量达3.6万人居首 占总员工比例8.6% [2] - 9家银行科技人员数量同比增长 交通银行增幅15.7%最高 浦发银行下降6.23% [2][8] - 兴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13.51%最高 股份行科技人员占比普遍高于国有行 [2][9] 科技人才结构变化趋势 - 交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从2020年4.38%跃升至2024年9.44% [10] - 兴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从2020年4.82%大幅提升至2024年13.51% [10] - 建设银行科技支行新入职员工以工科类居多 金融专业比例下降 [11] 科技金融人才考核机制 - 上海市科技支行评分体系中专职科技人员规模指标权重2% [12] - 嘉兴市科技支行评定规范中"人员有效性"指标权重达10% [13] - 济南市要求科技支行至少配备一名科技金融背景人员 [13] 尽职免责制度实施进展 - 招商银行2024年12月发布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实施细则 [16] - 交通银行针对科技贷款设置差异化不良容忍度及免责细则 [16] - 邮储银行在审查审批和绩效考核方面出台一揽子支持措施 [16] 尽职免责实践案例 - 招商银行通过评审会认定某传媒科技集团300万元不良贷款经办团队符合免责条件 [17] - 认定依据为线上化业务系统自动完成审批放款 人员按规程操作 [17] 制度落实面临挑战 - 尽职免责缺乏统一量化标准 银行自主设定存在主观性差异 [18][19] - 信贷责任涉及多环节 界定尽职缺乏量化依据 [19] - 科技企业信息不完善导致业务人员自证取证难度大 [20]
致敬第九个中国品牌日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揭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4:37
活动概况 - 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智升维 品牌共振" [1] - 活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1] - 近200位上市公司高管、品牌官及学术界专家参与,探讨科技驱动下的品牌发展新趋势 [1] 榜单发布 - 2025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上榜企业合计品牌价值达20.4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 [4] - 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蝉联冠亚军,品牌价值分别为26824亿元和18335亿元 [4] - 新增"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展示区域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力 [1] - 榜单已连续发布9年,涵盖主榜TOP100及活力榜、新锐榜、海外榜、全球榜等分榜 [2] 品牌案例与人物 - 农业银行、伊利股份、广汽集团等30家企业入选"2025中国上市公司经典品牌案例" [5] - 游族网络、诺泰生物、用友网络等10家企业的企业家或高管获评"首席品牌官" [5] - 格力电器、科蒂中国、腾讯广告等企业高管分享IP塑造、品牌出海、AI营销等话题 [5] 传播智能体战略 -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传播智能体战略,打造全国首个传播智能体孵化平台 [6] - 战略聚焦传播场景,基于场景理解、可信数据、技术能力及服务经验四大基石 [6] - 成都每经新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已服务50多家大型企业,具备AI工程化落地经验 [6] - 平台结合智能媒资库等数据资产,围绕"人机协同+价值共创+结果服务"理念构建传播智能体 [7]
固收点评20250511: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跟踪-20250511
东吴证券· 2025-05-11 1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 2025 年 5 月 5 日至 9 日二级资本债周度数据进行跟踪,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与存量、二级市场成交、估值偏离等情况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与存量情况 - 本周(20250505 - 20250509)新发行 1 只二级资本债,规模 60 亿元,年限 10Y,发行人为吉林省地方国有企业,主体评级 AAA [1] - 截至 2025 年 5 月 9 日,二级资本债存量余额 45225.05 亿元,较上周末减少 340 亿元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二级资本债周成交量约 1886 亿元,较上周增加 837 亿元,成交量前三券为 25 工行二级资本债 02BC、25 工行二级资本债 01BC 和 25 民生银行二级资本债 01 [2] - 分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分别约 1530 亿元、99 亿元和 68 亿元 [2] - 截至 5 月 9 日,不同期限和评级二级资本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有不同涨跌幅,如 5Y 二级资本债中 AAA -、AA +、AA 级涨跌幅分别为 - 0.02BP、- 0.04BP、- 0.02BP [2] 估值偏离%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二级资本债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比例和幅度均大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 17 朝阳银行二级、24 苏州农商行二级资本债 01、23 华兴银行二级资本债 01,中债隐含评级以 AAA -、AA +、AA - 为主,地域以北京市、浙江省居多 [3] - 溢价率前三的个券为 24 盛京银行二级资本债 01、25 广东华兴银行二级资本债 01、25 西安银行二级资本债 01,中债隐含评级以 AA -、AA、A + 为主,地域以浙江省、陕西省居多 [3]
季报透析|五家股份行一季度个贷增速均不及全行贷款,信用卡和消费贷是拖累项
券商中国· 2025-05-08 18:01
个贷增长情况 - 上市股份行一季度个贷同比增速普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显示个贷增长乏力[1][4] - 招行零售贷款一季度仅增0.38%(余额36585.78亿元),远低于全行贷款3.44%的增速[4] - 中信银行个贷(不含信用卡)增长0.52%(余额18831.53亿元),全行贷款增速2.55%[5] - 平安银行个贷下降2.2%(余额17290.46亿元),企业贷款增长4.7%[5] - 兴业银行个贷下降1.31%(余额19651亿元),对公贷款增长4.48%[6] - 民生银行个贷微降0.21%(余额17667.6亿元),对公贷款增长2.75%[6] 消费贷表现 - 招行消费信贷余额从1.343万亿降至1.337万亿[8] - 平安银行消费性贷款下降3.2%(余额4593.15亿元)[8] - 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一季度减少1959亿元(从101962.68亿降至100003.9亿),同比减少895亿元[8][9] 信用卡业务 - 招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从9477.09亿降至9166.09亿[9] - 中信信用卡贷款下降5.21%(减少254.72亿至4632.44亿)[9] - 平安信用卡应收账款下降7.9%(余额4006.38亿)[9] - 行业信用卡总量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末7.27亿张(同比降5.14%)[9] - 光大银行信用卡交易额同比下降29.25%(从2.37万亿缩至1.68万亿)[10] - 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总额降10.13%(至2.44万亿),业务收入降5.91%[10]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5-07 17:42
市场表现 - 沪指5月7日上涨0.80%,申万所属26个行业上涨,涨幅居前为国防军工(+3.70%)和银行(+1.49%),传媒(-0.56%)和计算机(-0.42%)跌幅居前 [1] - 银行行业42只个股全部上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86亿元,其中28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7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54.59亿元,6个行业获净流入,国防军工(+41.90亿元)和农林牧渔(+6.66亿元)居前;25个行业净流出,计算机(-79.55亿元)和电子(-67.25亿元)规模最大 [1]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中,民生银行(+1.25亿元)、平安银行(+1.24亿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位列前三;净流出个股中,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杭州银行(-5862.59万元)居前 [2][3] 个股数据 - 银行行业涨幅最高个股为青农商行(+2.90%)、西安银行(+3.19%)、光大银行(+2.65%),换手率最高为郑州银行(2.01%)、苏农银行(2.20%)、青农商行(2.21%)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民生银行(12487.19万元)、平安银行(12412.75万元)、建设银行(9519.70万元);净流出前三为成都银行(-8257.06万元)、浙商银行(-7515.72万元)、江苏银行(-3277.97万元) [2][3]
民生银行:营收大幅改善,资产质量稳健-20250505
天风证券· 2025-05-05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银行/股份制银行Ⅱ,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98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民生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大幅改善、资产质量稳健,营收368亿元YoY+7.41%,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 - 5.13%,不良率1.46%,拨备覆盖率144.27%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8亿元YoY+7.41%,较2024年末提升10.62pct,净利息收入249亿元YoY+2.49%,占营收比重67.6%,非息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9.34%,较2024年末提升21.39pct [2] - 2025Q1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98%、 - 5.13%,主要因计提力度加大,一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同比+42.68%,增长约33亿元 [2] - 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亿元同比 - 3.94%,其它非息收入整体同比增长43.79%,投资净收益94亿元同比增长58.10% [2]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41%,环比改善2bp,同比+3bp,可能源于成本端改善,利息支出333.13亿元同比下降18.16% [2]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端:2025年一季度生息资产总计7.42万亿元同比增长0.9%,信贷投放是规模增长主要动能,一季度同比增长0.6%,环比+1.6%,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占生息资产比重较2024年末分别变动+1.22、 - 0.52、 - 0.65、 - 0.05pct [3] - 负债端:2025年一季度计息负债余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2024年末增速提升1.2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2.4%,环比+2.5%,发行债券同比增长35.0%,存款、发行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变动+1.24、+0.13、 - 0.82、 - 0.55pct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情况 - 资产质量: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1.46%,较2024年末改善1bp,拨备覆盖率144%,环比增长2.3pct [3] - 资本充足:2025年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4%,环比下行2bp,可能因贷款投放力度大拉动风险加权资产增长,低息差环境下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1.14%、2.35%、2.72%,对应现价BPS:12.96、13.42、13.91元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1408|1363|1361|1375|1405| |增长率(%)|-1.16|-3.21|-0.16|1.04|2.17|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亿元)|358|323|327|334|343| |增长率(%)|1.57|-9.85|1.14|2.35|2.72| |每股收益(元)|0.82|0.74|0.75|0.76|0.78| |市盈率(P/E)|4.86|5.40|5.33|5.21|5.07| |市净率(P/B)|0.33|0.32|0.31|0.30|0.29|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35462.12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35462.12百万股,A股总市值141139.25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41139.25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2.73元,资产负债率91.44%,一年内最高/最低4.41/3.25元 [7] 财务预测摘要 - 利润表相关指标有净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其他收入等在2023A - 2027E的情况及对应增速 [11] - 规模增长相关指标如生息资产增速、贷款增速等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1] - 存款结构活期、定期、其他占比在2023A - 2027E的变化 [11] - 贷款结构企业贷款(不含贴现)、个人贷款占比在2023A - 2027E的变化 [11] - 资产质量相关指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1] - 资本状况相关指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等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1] - 盈利能力相关指标ROAA、ROAE等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1] - 其他数据总股本在2023A - 2027E均为438亿 [11]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大幅改善,资产质量稳健
天风证券· 2025-05-04 22: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银行/股份制银行Ⅱ,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3.98元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民生银行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大幅改善、资产质量稳健,营收368亿元,YoY+7.41%,归母净利润127亿元,YoY - 5.13%,不良率1.46%,拨备覆盖率144.27%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68亿元,YoY+7.41%,较2024年末提升10.62pct,净利息收入249亿元,YoY+2.49%,占营收比重67.6%,非息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9.34%,较2024年末提升21.39pct [2] - 2025Q1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9.98%、 - 5.13%,主要因计提力度加大,一季度计提减值准备同比+42.68%,增长约33亿元 [2] - 非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9亿元,同比 - 3.94%,其它非息收入整体同比增长43.79%,投资净收益94亿元,同比增长58.10% [2]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41%,环比改善2bp,同比+3bp,可能源于成本端改善,利息支出333.13亿元,同比下降18.16% [2] 资产负债情况 - 资产端:2025年一季度生息资产总计7.42万亿元,同比增长0.9%,信贷投放是规模增长主要动能,同比增长0.6%,环比+1.6%,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占生息资产比重较2024年末分别变动+1.22、 - 0.52、 - 0.65、 - 0.05pct [3] - 负债端:2025年一季度计息负债余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2024年末增速提升1.2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2.4%,环比+2.5%,发行债券同比增长35.0%,存款、发行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变动+1.24、 + 0.13、 - 0.82、 - 0.55pct [3] 资产质量与资本情况 - 资产质量: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1.46%,较2024年末改善1bp,拨备覆盖率144%,环比增长2.3pct [3] - 资本充足:2025年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4%,环比下行2bp,可能因贷款投放力度大拉动风险加权资产增长,且低息差环境下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1.14%、2.35%、2.72%,对应现价BPS:12.96、13.42、13.91元 [4] 财务数据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1408|1363|1361|1375|1405| |增长率(%)|-1.16|-3.21|-0.16|1.04|2.17|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亿元)|358|323|327|334|343| |增长率(%)|1.57|-9.85|1.14|2.35|2.72| |每股收益(元)|0.82|0.74|0.75|0.76|0.78| |市盈率(P/E)|4.86|5.40|5.33|5.21|5.07| |市净率(P/B)|0.33|0.32|0.31|0.30|0.29|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35462.12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35462.12百万股,A股总市值141139.25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41139.25百万元,每股净资产12.73元,资产负债率91.44%,一年内最高/最低4.41/3.25元 [7]
民生银行(600016):营收增速转正 息差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24
核心财务表现 - 25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1%,增速较24年全年回升10.63pct [1][2] - 25Q1 PPOP(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9.98%,增速较24年全年回升15.37pct [1] - 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13%,但降幅较24年全年收窄4.72pct [1] - 业绩驱动因素:规模增长、息差回升、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成本收入比下降形成正贡献,中收及拨备计提形成负贡献 [1] 营收与息差分析 - 其他非息收入25Q1同比高增43.79%,增速较24年全年大幅回升42.7pct [2] - 25Q1净息差1.41%,较24年全年回升2BP,较24Q1回升3BP [2] - 25Q1净利差1.30%,较24年全年回升2BP,较24Q1回升4BP [2] - 负债端成本显著改善:25Q1计息负债成本率1.92%,较24Q4下降16BP,支撑息差企稳 [2] 资产质量指标 - 25Q1不良贷款率1.46%,环比24Q4末略降1BP [2] - 25Q1关注贷款率2.69%,环比24Q4末下降1BP [2] - 拨备覆盖率144.27%,环比24Q4末提升2.33pct [2] - 拨贷比2.11%,环比24Q4末提升2BP [2] 潜在挑战 - 25Q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9.27亿元,同比下滑3.94%,中收连续五年负增长 [3] - 25Q1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速0.72%,较24年全年下降1.10pct,贷款增速0.48%,较24年全年下降1.02pct [3] 投资价值 - 公司营收增速回暖、息差回升、资产质量指标平稳,估值隐含基本面压力 [3] - 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经济复苏,公司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