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01988)

搜索文档
民生银行济南领秀城支行:以金融消保之力,守护百姓“钱袋子”
齐鲁晚报· 2025-07-10 14:16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 公司开展"金融消保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社区和企业 [1] - 针对老年群体易受诈骗和青少年金融知识薄弱等痛点,量身定制宣传教育方案,通过"以案说险"形式讲解典型骗局 [1] - 在领秀城社区活动现场,员工讲解"保健品投资"和"养老金诈骗"等骗局,帮助老年人识破诈骗话术 [1] - 科技赋能消保,创新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在手机银行APP开设"消保微课堂"专栏 [1] - 通过微信社群开展"消保知识每日答"活动,累计参与超2000人次 [1] - 针对企业客户提供"防电信诈骗财务培训",结合真实案例解析对公账户风险防控要点 [1] 日常服务优化 - 将消保工作融入日常服务全流程,在营业网点设置"消保宣传角"并配置专人解答疑问 [2] - 优化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客户诉求"48小时响应" [2] - 针对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服务 [2] 未来计划 - 将持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金融知识真正'用起来' [2] - 下阶段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通过"网点+社区"和"线上+线下"双线模式推动金融消保工作常态化 [2] - 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民生力量 [2]
今日49只A股封板 房地产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4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36%,A股总成交量783.11亿股,成交金额9344.7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3.50% [1] - 个股表现分化,2039只上涨(49只涨停),3115只下跌(6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排名 涨幅居前行业 - 房地产行业领涨,涨幅1.53%,成交额117.03亿元(较上日+26.74%),渝开发以9.94%涨幅领跑 [1] - 银行行业涨幅1.42%,成交额266.82亿元(+36.61%),民生银行上涨5.12% [1] - 石油石化行业上涨1.23%,成交额80.95亿元(+36.47%),*ST新潮涨幅5.08% [1] 跌幅居前行业 - 汽车行业跌幅最大(-0.93%),成交额389.36亿元(-16.50%),雷迪克下跌7.04% [1][2] - 国防军工行业下跌0.92%,成交额316.85亿元(-23.79%),北方长龙跌幅9.06% [2] - 电子行业下滑0.76%,成交额1036.63亿元(-10.88%),中京电子跌8.93% [2] 重点行业数据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额最高达491.20亿元(+6.01%),南华期货涨停 [1]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867.24亿元(-8.71%),科陆电子涨停 [1] - 医药生物行业成交755.06亿元(+8.28%),仟源医药接近涨停(+19.98%) [1]
【盘中播报】沪指涨0.34% 房地产行业涨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2:4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34%,A股总成交量550.19亿股,成交金额6489.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50% [1] - 个股涨跌分布:2399只上涨(42只涨停),2749只下跌(4只跌停) [1] 行业涨幅排名 - 房地产行业领涨,涨幅1.24%,成交额88.46亿元,较前日增长37.10%,渝开发以9.94%涨幅领涨 [1] - 银行业涨幅1.19%,成交额153.25亿元,增长17.78%,民生银行上涨4.93% [1] - 石油石化行业上涨0.97%,成交额48.87亿元,增长16.65%,*ST新潮涨幅5.08% [1] 行业跌幅排名 - 国防军工行业跌幅最大(-1.24%),成交额225.22亿元,减少30.96%,北方长龙下跌8.13% [1][2] - 纺织服饰与汽车行业均下跌0.78%,纺织服饰成交额73.19亿元(减少14.13%),汽车行业成交额270.54亿元(减少19.82%) [1][2] 成交额变动显著行业 - 煤炭行业成交额46.6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2%,美锦能源上涨9.91% [1] - 商贸零售行业成交额132.51亿元,增长25.40%,赫美集团涨停10.12% [1] - 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591.42亿元,减少18.27%,科陆电子涨停10.02% [1] 个股表现亮点 - 医药生物行业仟源医药涨幅19.98%,带动行业上涨0.91% [1] - 基础化工行业上纬新材涨停20.02%,行业成交额362.64亿元 [1] - 通信行业长芯博创上涨20.01%,行业成交额329.81亿元 [1] 成交额领先行业 - 电子行业成交额699.61亿元(居首),但行业整体下跌0.48% [1] - 计算机行业成交额624.17亿元,下跌0.27% [1] - 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564.34亿元,增长12.52% [1]
异动盘点07010|布鲁可一度涨逾8%,极兔速递再涨超4%;德意志银行涨逾3%,波音涨超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0 12:18
港股市场表现 新能源汽车 - 理想汽车-W逆势涨超3%,理想i8将于7月29日正式发布[1] 银行股 - 内银股集体走高,郑州银行涨6.06%,民生银行涨4.97%,中信银行涨3.24%,工商银行涨1.8%[1] 生物医药 - 九源基因涨超6%,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1] - 基石药业-B涨超4%,普吉华®境内生产药品上市申请获批[3] 光学与科技 - 康耐特光学涨超6%破顶,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逾30%[1] - 赛晶科技高开逾8%,预计上半年纯利约9000万元,同比增长167%[3]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 - 普星能量涨超220%,近期认购HashKey Holdings Limited股权进军数字资产领域[1] - 德林控股高开近15%,拟代币化最高5亿港元资产分派予股东[3] 消费与教育 - 粉笔再涨超5%,AI刷题系统班升级,AI产品或成业绩新动力[2] - 巨星传奇再涨超20%,周杰伦入驻抖音平台带动热度[3] 物流与供应链 - 极兔速递-W再涨超4%,上半年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表现强劲[2] 农业与综合集团 - 从玉智农涨超13%,拟打造综合性现代农业旗舰集团[2] 加密货币相关 - 加密货币ETF及概念股走高,新火科技控股涨10.82%,雄岸科技涨10.23%,蓝港互动涨8.97%[2] 美股市场表现 金融与保险 - 德意志银行涨逾3%,正重组德国财富管理业务以提高收益[4] - 联合健康跌逾1%,传美国司法部调查其医疗保险账单[4] 科技与互联网 - 富途控股涨逾9%,大摩上调目标价至160美元[4] - Meta涨近2%,传斥资35亿美元加码AI智能眼镜业务[4] - 英伟达涨近2%,总市值达4万亿美元[4] - 微软股价触及历史新高,总市值3.74万亿美元,奥本海默上调评级[4] 航空与制造 - 波音涨超3%,6月飞机交付量创18个月来最高[4]
金融大模型迈向价值创造,智能体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
第一财经· 2025-07-09 20:41
大模型金融应用现状与未来方向 - 论坛聚焦AI技术从降本增效迈向价值创造 并探讨数据安全与算法可靠性等关键挑战 [1] -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I Agent将成为推动金融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力量 [1] - 2024年52%金融机构已试点AI/AGI应用 预计年内普及率将超90% [7] 金融机构应用实践 - 工商银行通过大模型构建智能体生态 实现客户经理全流程智能化 显著提升服务效率 [2] - 恒丰银行搭建智能体平台与知识库 降低AI应用门槛 推动业务与科技平权协作 [2] - 中金公司利用大模型开发智能投研/投顾系统 文档审核效率提升且风险降低 [3] - 东亚银行结合全球方案与本地创新 在跨境审单等场景实现智能化突破 [3] 技术挑战与风险 - 大模型存在安全能力不足 推理能力与数理计算不匹配 幻觉现象等问题 [4] - 新攻击面包括提示词注入 越狱攻击等 可能导致错误输出或数据泄露 [4] - 训练数据含未过滤敏感信息 私域经验共享障碍制约技术落地 [4][6] 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 - 蚂蚁数科通过垂类大模型+知识工程体系 提升金融场景准确性与稳定性 [6] - 华为昇腾AI战略提供全栈算力解决方案 支撑大模型高效运行 [6] - 阿里云提出AI原生五大工程体系 涵盖应用/模型/知识/算力/安全维度 [6] 未来发展趋势 - 1-3年内AI将优化客服/风控流程 3-5年部分替代人工决策 5-10年催生算法银行新业态 [7] - 金融业大模型下半场以智能体为抓手 结合先验知识+环境交互拓展应用上限 [8] - 智能体开发需聚焦场景选择 平衡模型稳定性与成本 如数字核保员等应用 [9] 智能体关键作用 -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升未被科技覆盖的细分工作效率 [8] - 需加强AI工具测评环节 提高落地效率并降低开发成本 [8] - MCP开发模式可促进智能涌现 但需同步保障数据安全与伦理合规 [9]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跌0.50%,成交额512.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09 15:10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520890)市场表现 - 7月9日收盘价下跌0.50% 成交额512.42万元 [1] -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1.50亿元 日均成交749.38万元 [1] - 今年以来基金份额减少61.38%至4750.80万份 规模减少54.81%至6613.11万元 [1] 基金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24年9月4日 全称华泰柏瑞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 - 管理费率0.50%/年 托管费率0.10%/年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收益率 [1] - 现任基金经理李茜自2024年9月4日管理 任职期内收益39.20% [1] 持仓结构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比26.33% [2] - 持仓前三为远东宏信(3.78%) 首钢资源(3.72%)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2.87%) [2] - 其他主要持仓包括VTECH HOLDINGS(2.68%) 嘉里建设(2.49%) 民生银行(2.37%) [2] - 能源板块配置包括中国石油股份(2.3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2.29%) [2]
逼近5%!深圳前首富林立增持民生银行背后的金融拼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3:51
立业集团资本运作 - 公司通过子公司香港立业增持民生银行H股1.99亿股,占总股本0.45%,持股比例升至4.94% [2][6] - 2024年一季度增持民生银行A股至19.67亿股(占比4.49%),位列第四大股东 [5] - 实际控制人林立已入围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候选人 [7] 业务布局 - 形成"工业智造"和"综合金融"两大核心板块,涉足电力设备、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8] - 金融领域控股华林证券(持股64.46%),参股微众银行(第二大发起股东)、深创投等 [8][12] - 2024年营收997.496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54位 [9] 创始人发家史 - 林立1963年出生,早年通过深发展原始股获利,2003年5亿收购平安保险8800万股(占比3.6%) [10][12] - 2007年中国平安上市后身家达140亿元,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 [10] - 2024年以81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38名 [3] 华林证券经营情况 - 2024年营收14.35亿元(同比+41.35%),净利润3.53亿元(同比+1014.54%) [20] - 2025年Q1营收3.25亿元(同比+19.07%),净利润1.03亿元(同比+87.92%) [20] - 2019年以来更换6任CEO,现任CEO秦湘2024年5月上任 [16] 合规管理问题 - 2024年收到西藏证监局3张罚单,涉及信息披露、风控指标超标、投行业务不规范等问题 [19] - 公司称已进行整改但未披露具体措施 [19] - 作为集团唯一上市金融平台,获得资金和资源支持 [22]
民生银行大股东深度调整, “泛海系”彻底出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3:57
股东结构调整 - 民生银行大股东阵容经历深度调整,泛海集团彻底退出股东序列,立业集团持续增持至4 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中国长城资产等AMC、基金及新民营企业股东陆续入局,推动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1] - 立业集团自2023年三季度末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行列(持股3 15%)后便开启常态化增持,2024年一季报显示其持股比例升至4 49%,跃居第四大股东,2025年一季报中保持稳定,6月30日通过场外交易购入1 99亿股民生银行H股,耗资约5 23亿港元,持股比例突破4 9%,达4 945% [3] - 泛海集团在2023年三季报时还以4 1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大股东,但2025年4月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确认泛海控股集团已基本不再持有该行股票,不再是主要股东 [5][6] 新股东背景 - 立业集团是一家采用"产业+金融"模式的综合产业控股集团,业务涵盖电力设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控参股子公司超百家,旗下有华林证券等企业,布局覆盖全国并辐射海外 [4] - 立业集团实控人林立为金融学博士,拥有银行、保险从业背景,曾任中国平安保险监事、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行长等职,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董事等职务,2024年被选举为民生银行非执行董事 [4] - 中国长城资产以专业化机构身份入局,提名郑海阳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目前长城资产持股比例已达3%以上 [9] 股东多元化趋势 - 新希望系作为发起股东之一,2024年11月曾公告拟通过旗下新希望化工增持至5%以上,但2025年一季报显示新希望持股比例为4 18%,仍居第六大股东 [8] - 近半年来一些新的投资者已成为民生银行股东,包括部分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以及新的民营企业股东 [10] 不良资产处置 - 2021至2024年民生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446亿元,实现现金回收953亿元(现金回收率27 7%),核销资产现金回收345 7亿元 [12] - 东方集团2024年末在民生银行的贷款余额为76 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9亿元,相关贷款的担保物系北京地区土地、商业房地产等抵押物,抵押率较为充足 [12] - 截至2024年末"泛海系"在民生银行贷款余额为184 84亿元,主要担保物为武汉地区土地、武汉中心大厦在建工程抵押等,抵押率较为充足 [13] 经营转型 - 民生银行对业务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压降早期高收益、高风险、不可持续的业务,全面转向基础业务和产品,以抓客户、打基础 [14] - 近三年来新准入客户的不良生成率仅为0 43%,处于行业较好水平 [13]
民生银行大股东深度调整 立业集团持股比例近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1:41
作为中国首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的大股东阵容正经历深度调 整:泛海集团彻底退出股东序列,立业集团持续增持至 4.945%、距举牌线仅一步之遥,中国长城资产 等AMC、基金及新民营企业股东陆续入局,这一系列"旧退新进"推动股东结构呈现多元化格局。 在此轮股东调整背后,民生银行近年同步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与经营转型:2021至2024年累计处置不良资 产3446 亿元,现金回收率达 27.7%,并重点化解东方集团、"泛海系"等关联不良;同时压降高风险业 务,转向基础业务与客户深耕等。 立业集团增持至临界点,泛海离场 作为本轮股东结构调整中最受关注的新入局者,立业集团一路持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6月30日,港交 所披露易显示,香港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每股2.624港元的均价,通过场外交易购入1.99亿股民生银行H 股,耗资约5.23亿港元。香港立业集团成立于2003年11月,系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 业集团")旗下子公司。此次增持后,立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突破4.9%,达4.945%,距离触 发举牌义务的5%红线仅一步之遥。 回溯立业集团增持轨迹,立业集团自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