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02015)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销售体系再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14 12:29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撤销"五大战区"制,合并成"销售"部,原中区负责人韩希任销售部负责人[2] - 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2] - 3月份销售与服务群组进行大型变革调整,包含零售、售后服务、充电等业务[2] - 6月27日成立"智能汽车群组",整合研发与供应、销售与服务群组[2] - 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群组负责人,向CEO李想汇报[2] 产品与交付 - 第二款纯电产品理想i8上市,首款纯电SUV,售价从32.18万起调整为33.98万元[3] - 8月20日开始首批交付,9月底目标交付超过8000台,挑战10000台[3] - 工厂满负荷运转,与供应链伙伴合作保障交付[3] 市场与舆论 - 公司遭遇负面舆论,法务部称涉嫌有组织的违法犯罪[3] - CEO李想表示知晓背后操控的品牌及专业水军机构[3]
理想汽车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撤销五大战区,改为总部直管23区
新浪科技· 2025-08-14 12:09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确认对销售与服务体系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撤销今年3月设置的"五大战区",改为由总部直接管理覆盖全国的23区 [1] - 原五大战区的中区负责人韩希将担任销售业务负责人,向总裁马东辉直接汇报 [1] - 今年3月公司曾将26个战区合并为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战区负责人直接向高级副总裁邹良军汇报 [1] 人事变动 - 6月公司宣布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业务,直接向CEO汇报 [1] - 原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调整后转任销服业务顾问 [1] - 原零售业务负责人韩希在3月组织架构调整中转任中区零售负责人 [1]
理想汽车撤销五大战区改设23区,韩希任销售业务负责人

新浪科技· 2025-08-14 11:45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撤销按地区设置的五大战区 改为总部直接管理覆盖全国的23个区域[1] - 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的组织架构 旨在将全部资源投入到一线专家支持[1] - 构建以门店为中心的用户运营能力 强化终端执行效率[1] 人事任命 - 原五大战区中区负责人韩希担任销售业务负责人 向总裁马东辉直接汇报[1] - 销售业务负责人汇报层级提升至总裁级别 体现销售体系战略重要性提升[1]
打好i8、i6销售之战,理想重新梳理销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1:07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将五大销售战区合并为销售部 由原中区负责人韩希担任负责人[1] - 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 分别由范辰杰和冯威负责[1] - 调整后销售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向总裁马东辉汇报 不再设立销服一级部门[1] 管理机制变革 - 销售管理体系划分为23个区域 回归省级负责人制度[2] - 各省设置负责人直接向总部汇报 取代此前的大区制管理模式[2] - 此次调整主要因3月实行大区制后出现管理问题 包括缩减门店运营成本和跨区抢单现象[2] 调整背景与目的 - 本次调整为2025年以来第三次销售服务体系调整 旨在支撑i8上市后和i6上市前的销售作战[1][3] - 调整目的是构建以门店为核心的用户运营能力 实现用户满意和自身自豪[2] - 通过总部统一调配资源支持一线作战 使组织更清晰团队更有战斗力[3] 人员配置特点 - 韩希为原五大战区中职级最高且资历最深的负责人 工号165 此前长期担任零售负责人[2] - 范辰杰原负责产品线规划 冯威原负责品牌市场工作 均具备相关领域管理经验[2] - 此次调整属于公司内部主动调整 与近期舆论无关[2] 资源分配优化 - 此前大区制导致各区域中台支持水平参差不齐 资源分配不均[3] - 原总部中台支持团队主要迁移至中区 其他大区获得支持有限[3] - 新体系下总部可统一抽调资源支持一线 解决流程建设和决策效率问题[3]
21独家|打好i8、i6销售之战,理想重新梳理销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1:07
组织架构调整 - 智能汽车群组销服业务进行组织梳理 五大销售战区合并为销售部 由韩希担任负责人管理一线销售[1] - 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 分别由范辰杰和冯威负责 总部统一调度资源支持一线[1] - 2025年以来第三次调整销售与服务体系 3月曾将零售部门拆分为五大战区并下放经营权[1] - 6月27日销服群组和研发与供应群组整合入智能汽车群组 由总裁马东辉统一管理[1] - 销售相关部门负责人均向马东辉汇报 不再设立销服一级部门负责人角色[1] 人事安排 - 韩希原为五大战区中职级最高且资历最深的负责人 工号165 3月前一直担任零售负责人管理销售和交付[2] - 范辰杰调整前在产品线负责规划 更早前在商业部管理商业规划 具有操盘经验[2] - 冯威此前在品牌部负责市场工作[2] 调整背景与目的 - 调整系内部主动行为 与近期舆论无关 李想聚焦产品 马东辉主导研发供应销售等智能汽车业务[2] - 马东辉召开销服部门全员会 宣布调整旨在构建以门店为核心的用户运营能力 提升用户满意度[2] - 调整为i6上市做好充足作战准备 总部统一抽调资源支持一线 使组织更清晰团队更有战斗力[3] 管理制度变化 - 销售部门划分为23个区域 包括大区和战区 回归省级负责人制 按省份划分销售区域[2] - 各省负责人直接向总部汇报 3月实行大区制下放经营权后出现管理问题 如缩减门店成本和大区抢单[2] - 权力下放本意为释放一线活力和因地制宜 但强依赖总部中台支持的销售体系出现资源分配不均[3] - 原总部中台支持班子几乎全部迁移至中区 其他大区获得支持有限 导致中台水平参差不齐和流程临时建设[3]
研判2025!中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需求量及发展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219.04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4 09:19
行业概述 - 汽车空调过滤器用于净化车内空气,采用静电纤维过滤技术,可有效去除有害微尘、TVOC、甲醛等污染物,提升车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2] - 主要类型包括普通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HEPA过滤器和多功能过滤器 [2] - 行业规模从2020年的153.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9.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4% [1][10] 发展历程 - 20世纪50年代诞生初期仅具备基础过滤功能,采用粗纺布结构,过滤效率低 [4] - 1980年纸质滤芯成为主流,过滤效率提升至50%-70% [4] - 2000年后聚丙烯熔喷滤芯取代纸质材料,过滤效率突破85%,寿命延长至6-12个月 [4] - 2010年后集成PM2.5传感器,开发抗菌、抗病毒等定制化滤芯,满足新能源车需求 [4] 产业链 - 上游为钢材、铝材、塑料、橡胶、滤纸等原材料供应商 [6] - 中游为汽车空调过滤器生产环节 [6] - 下游包括汽车制造(OEM市场)和汽车后市场(AM市场) [6] 市场需求 - 2024年OEM市场需求量达3128万个,与新车产量直接相关 [12] - 2024年AM市场需求量达3.53亿个,同比增长5.1%,与汽车保有量相关 [14] - 202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预计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8]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跨国企业技术领先,本土品牌通过创新和成本控制扩大份额 [16] - 主要企业包括金海高科、安徽凤凰、豹王滤芯、环球滤清器、海业实业等 [16] - 金海高科2025年Q1营收2.27亿元(+20.57%),净利润0.44亿元(+132.17%) [17] - 安徽凤凰2024年空调滤清器营收0.82亿元(+23.75%) [19]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纳米材料、碳纤维等新型材料提升过滤效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自动诊断和报警 [21] - 需求多样化:新能源汽车对过滤器性能要求更高,推动高性能产品研发 [22] - 供应链整合: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23]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7:37
南向资金净流入 - 小米集团-W(01810)以5.62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为8.75%,收盘价50.80港元(-0.88%)[1][2] - 晶泰控股(02228)以2.27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入比为11.34%,收盘价7.45港元(+4.78%)[1][2] - 比亚迪电子(00285)以2.13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入比为13.41%,收盘价38.68港元(+6.15%)[1][2] - 中国联通(00762)净流入1.98亿港元,净流入比33.46%,收盘价10.11港元(+2.02%)[2] - 再鼎医药(09688)净流入1.82亿港元,净流入比35.61%,收盘价27.14港元(-0.22%)[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小鹏汽车-W(09868)以6.63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为-20.13%,收盘价83.60港元(+5.36%)[1][2] - 信达生物(01801)以5.35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出比为-19.67%,收盘价89.95港元(-1.42%)[1][2] - 赣锋锂业(01772)以4.10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出比为-19.45%,收盘价34.00港元(+20.91%)[1][2] - 快手-W(01024)净流出3.42亿港元,净流出比-16.99%,收盘价78.90港元(-0.32%)[2] - 腾讯控股(00700)净流出3.41亿港元,净流出比-5.18%,收盘价561.00港元(0.00%)[2] 净流入比排名 - 海天味业(03288)以55.51%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2113.99万港元,收盘价33.56港元(-0.47%)[1][2] -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00177)以49.37%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入1467.26万港元,收盘价9.98港元(-0.40%)[1][2] - 太古股份公司B(00087)以46.46%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入409.45万港元,收盘价12.16港元(-0.57%)[1][2] - 华润医药(03320)净流入比45.36%,净流入3693.01万港元,收盘价5.18港元(-0.38%)[3] - 万物云(02602)净流入比45.33%,净流入392.99万港元,收盘价22.80港元(-0.61%)[3] 净流出比排名 - 重塑能源(02570)以-90.77%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895.84万港元,收盘价163.20港元(+1.18%)[1][3] - 南方恒指ETF(03037)以-68.70%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二,净流出45.82万港元,收盘价25.44港元(+0.16%)[1][3] - 第一太平(00142)以-60.36%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三,净流出1998.78万港元,收盘价6.43港元(0.00%)[1][3] - 光大环境(00257)净流出比-44.97%,净流出5286.45万港元,收盘价4.28港元(+0.23%)[3] -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净流出比-43.50%,净流出1440.37万港元,收盘价33.84港元(0.00%)[3]
李想称9月挑战i8交付10000台,还回应了“学雷总”
凤凰网· 2025-08-13 23:24
公司运营目标 - 理想汽车CEO李想设定9月交付目标为超越8000辆并挑战10000辆 [1] - 公司CEO强调对车主的感谢源于用户以近40万元人民币购车支持 [1] 产品信息 - 理想汽车旗下产品理想i8单月交付量目标指向8000-10000辆区间 [1]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82.7亿,加仓信达生物
格隆汇APP· 2025-08-13 21:57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82.77亿港元,其中净买入信达生物7.09亿港元、理想汽车-W 3.66亿港元、鸿腾精密2.34亿港元、小米集团-W 1.75亿港元 [1] - 净卖出盈富基金68.5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23.11亿港元、腾讯控股2.5亿港元、阿里巴巴-W 2.43亿港元、美团-W 1.88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5日净买入小米集团-W,共计33.1711亿港元 [1] 沪股通交易情况 - 腾讯控股沪股通净卖出1.81亿港元,成交额51.84亿港元,股价下跌4.7% [3] - 阿里巴巴-W沪股通净卖出5.25亿港元,成交额49.20亿港元,股价下跌6.1% [3] - 做高基金沪股通净卖出46.46亿港元,成交额46.54亿港元,股价上涨2.4% [3] - 中心国际沪股通净买入0.79亿港元,成交额27.01亿港元,股价上涨1.8% [3] - 小米集团-W沪股通净卖出0.74亿港元,成交额27.00亿港元,股价上涨3.0% [3] 深股通交易情况 - 腾讯控股深股通净卖出0.70亿港元,成交额39.10亿港元,股价下跌4.7% [3] - 阿里巴巴-W深股通净买入2.82亿港元,成交额36.78亿港元,股价下跌6.1% [3] - 盈高星金深股通净卖出22.04亿港元,成交额22.08亿港元,股价上涨2.4% [3] - 美团-W深股通净卖出0.34亿港元,成交额17.33亿港元,股价下跌4.1% [3] - 小米集团-W深股通净买入2.50亿港元,成交额16.16亿港元,股价上涨3.0% [3] 个股表现 - 信达生物深股通净买入7.09亿港元,成交额12.70亿港元,股价上涨8.8% [3] - 理想汽车-W深股通净买入2.55亿港元,成交额9.29亿港元,股价上涨3.3% [3] - FIT HON TENC深股通净买入2.35亿港元,成交额9.22亿港元,股价上涨11.8% [3]
理想汽车上涨3.36%,报24.795美元/股,总市值265.4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21:47
股价表现 - 8月13日开盘上涨3.36%至24.795美元/股 成交额713.66万美元 总市值265.4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59.2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14% [1] - 归母净利润6.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75% [1] 公司业务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导者 专注于豪华智能电动车领域 [2] - 采用增程式电动车与纯电动平台双技术路线 [2] - 自主研发增程系统 电动汽车技术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 - 当前产品矩阵包括理想MEGA、L9、L8、L7及L6五款车型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27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日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