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汽车(02015)
icon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i8统一版本为Max,价格下调为33.98万元,还赠送万元音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3:07
产品配置与定价调整 - 理想i8 Max版本作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98万元降至33.98万元,降价幅度为1万元 [1] - 额外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系统,并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价格为1万元 [1][5][6] - 标准配置包括97.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双电机四驱系统、双腔魔毯空气悬架、AD Max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及智能冷暖冰箱 [5][6] - 选装后舱娱乐屏套装包含21.4英寸超清屏、防眩目流媒体后视镜及高通骁龙8295P芯片,价格为1万元 [7][9] 市场反馈与用户偏好 - 约98%的大定用户选择Max和Ultra版车型,Pro版需求极低 [12] - 用户普遍反馈车型版本复杂,希望冰箱成为标配并增加二排屏幕选装 [12] - 原Ultra版用户(36.98万元)现可通过34.98万元实现相同配置,Pro版用户可退订或升级 [12]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初始定价区间为32.18万-36.98万元,此次调整后起售价为33.98万元 [1][12] - 招商证券国际认为i8是高端"慢热"产品,月销量预期为3000-5000辆,主要为验证纯电技术并为i9铺路 [13] - 纯电i系列非公司核心投资价值,增程L系列仍有30%-50%市场空间潜力 [12] 资本市场反应 - 配置调整公告后,理想汽车港股股价上涨2.87%至104.1港元/股 [13][15] - 当日成交额达16.66亿港元,成交量1638万股,总市值2110亿港元 [15]
刚刚宣布!理想汽车:i8统一版本为Max,价格下调为33.98万元,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Pro版用户可退订或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3:04
理想i8配置及价格调整 - 公司对理想i8进行统一配置调整,以Max版本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98万元降至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 [1] - 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项,价格为1万元 [1] - 原Ultra版本用户现可用34.98万元获得全部配置,Pro版本用户可选择退订或升级 [15] 车型配置细节 - 标配97.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4.5秒 [7] - 标配高级辅助驾驶AD Max、双腔魔毯空气悬架、全车座椅电动调节及加热、一二排通风按摩 [7] - 标配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前排双15.7英寸超清屏、20扬声器铂金音响系统 [7] - 标配智能冷暖双用冰箱,后舱娱乐屏套装需加1万元选装 [8] - 提供21.4英寸后舱娱乐屏、超清防眩目流媒体内后视镜、高通骁龙8295P芯片等选装配置 [10] 市场反馈与用户偏好 - 约98%的大定用户选择Max和Ultra版本,Pro版本选择率极低 [15] - 用户反馈车型版本复杂,高端配置选装受限,希望冰箱标配并增加二排屏选装 [15] 行业分析与市场预期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售价区间32.18万~36.98万元,定价符合预期且油电同价超预期 [15] - 招商证券国际认为纯电i系列非公司核心价值,增程L系列潜力更大,可拓展30%~50%市场空间 [15] - 理想i8定位高端"慢热"产品,预计月销量3000~5000辆,为后续理想i6铺路 [16] 股价表现 - 配置调整后,公司港股股价上涨2.87%,报104.1港元/股 [16]
理想汽车官宣:i8统一版本为Max,价格下调为33.98万元,标配即顶配
齐鲁晚报· 2025-08-05 12:41
车型配置调整 - 理想i8 Max成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 98万元下调至33 98万元,并赠送价值10 000元的铂金音响 [1] - 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提供,价格为10 000元 [1][8] - 原Ultra版本用户现可以34 98万元价格获得全部原配置,相比原价36 98万元节省2万元 [1] - 原Pro版本用户可获得专属退订或升级服务 [1] 车型版本变化 - 原Pro版本售价32 18万元,Max版本34 98万元,Ultra版本36 98万元 [4] - 调整后统一为理想i8标准版,售价33 98万元 [5] 核心配置 - 标配97 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CLTC续航720公里 [7] - 标配高级辅助驾驶AD Max系统,含VLA司机大模型 [7] - 标配双电机四驱,零百加速4 5秒,双腔魔毯空气悬架 [7] - 标配全车座椅电动调节加热,一二排通风按摩及右侧零重力座椅 [7] - 标配智能冷暖双用冰箱 [11] - 标配20扬声器7 3 4铂金音响系统 [11] 选装配置 - 后舱娱乐屏套装可选,价格10 000元 [8] - 21 4英寸后舱娱乐屏、超清防眩目流媒体内后视镜、高通骁龙8295P芯片 [12] - 21英寸轮毂可选,价格10 000元 [15] 外观与内饰 - 提供黑色金属漆、银色金属漆、白色珍珠漆及两种特别版颜色 [10] - 冷光漆选装价格8 000元 [10] - 内饰提供白色、灰棕色、橙黄色三种选择 [13] 购车权益 - 首销权益包括免费2000度超级充电权益(价值3 200元) [14] - 可选择7kW家用充电桩及安装服务或30 000理想积分 [14] - 二排舒享套装(价值15 000元)作为标准配置提供 [16]
理想汽车调整i8配置版本 提升用户体验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2:30
产品配置调整 - 理想i8 Max车型作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 98万元调整为33 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 [1] - 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选装,价格为1万元 [1] - Ultra版本用户可用34 98万元实现全部配置 [1] - Pro版本用户将享受专属退订或升级服务 [1] 用户偏好 - 理想i8自上市以来超过98%的用户选择了Max和Ultra车型 [1] 价格策略 - 通过简化版本选择和价格调整,降低Max车型售价1万元 [1] - 通过选装包和后舱娱乐屏套装提供额外增值服务 [1]
理想汽车对i8配置进行统一调整:Pro版用户可退订或升级,港股股价迎来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2:21
理想i8车型配置调整 - 公司对理想i8进行统一配置调整,以Max版本作为标准配置,售价从34 98万元调整为33 98万元,并额外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价格1万元) [3] - 原选择Ultra版本(36 98万元)的用户现只需34 98万元即可实现全部配置,Pro版本用户可选择退订或升级 [1] - 约98%的大定消费者选择Max和Ultra版车型,Pro版选择率极低 [1] 市场反馈与产品策略 - 用户反馈车型版本复杂难选,希望冰箱成为标配并增加二排屏选装 [1] - 理想i8于7月29日上市,推出3款车型(32 18万-36 98万元),招商证券国际认为其定价基本符合预期且油电同价超预期 [1] - 招商证券国际预计理想i8月销量3000-5000辆,主要作用为验证纯电产品,为9月发布的走量产品i6铺路 [2] 资本市场反应 - 配置调整公布后,公司港股股价上涨2 87%至104 1港元/股 [4] 行业分析观点 - 招商证券国际指出纯电i系列并非公司投资价值核心,增程L系列仍有30%-50%潜在市场空间拓展潜力 [1] -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理想i8存在认知偏差,建议不必对公司前景过度悲观 [1]
理想汽车:以i8 Max作为标准配置 售价调整为33.9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2:20
产品策略调整 - 理想汽车统一配置版本为理想i8 Max作为标准配置 [1] - 售价从34 98万元下调至33 98万元降幅达2 86% [1] - 额外赠送价值10000元的铂金音响 [1] - 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选装价格为10000元 [1] 价格与促销 - 公司通过降价1万元结合赠送高价值音响提升产品竞争力 [1] - 选装配置保持原价但通过标配升级变相降低用户总拥有成本 [1]
理想汽车宣布理想i8配置统一版本,售价统一为33.98万元
新浪科技· 2025-08-05 12:16
产品策略调整 - 理想i8配置统一版本 标配即顶配 售价统一为33 98万元 [1] - 调整前Max车型售价34 98万元 Ultra车型售价36 98万元 调整后Max作为标准配置售价降低1万元 [1] - 新增价值10 000元铂金音响作为赠品 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10 000元选装项 [1] 用户偏好分析 - 理想i8上市后98%用户选择Max和Ultra车型 远超公司预期 [1] - 用户反馈显示对高端配置需求强烈 但认为车型版本复杂且部分选装不支持 [1] - 用户特别要求冰箱作为标配 增加二排屏选装选项 [1] 价格体系优化 - 原Ultra版本用户现仅需34 98万元即可获得全部原配置 相比原价节省2万元 [1] - 原Pro版本用户可享受专属退订或升级服务 [1] - 全系价格下调同时增加配置 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 [1]
传言成真!理想汽车官宣i8统一版本并降价
巨潮资讯· 2025-08-05 12:14
产品策略调整 - 理想i8统一配置版本 以Max作为标准配置 售价从34 98万元调整为33 98万元 同时赠送价值10 000元的铂金音响 [2] - 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 价格10 000元 [2] - 原Ultra版本用户只需34 98万元即可实现原配置 原Pro版本用户可退订或升级 [2] 用户反馈与市场反应 - 超过98%用户选择Max和Ultra车型 远超公司预期 [2] - 用户吐槽车型版本复杂 高端配置选装不支持 希望冰箱标配 增加二排屏选装 [2] - 汽车博主爆料理想i8可能近期重新发布 涉及价格调整和版本整合 [8] - Pro版本订购比例较低 促使公司调整策略 [8] 产品配置详情 - 标配97 8度三元锂5C超充电池 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720公里 [5] - 标配高级辅助驾驶AD Max 双电机智能四驱 零百加速4 5秒 [5] - 标配双腔魔毯空气悬架 全车座椅电动调节和加热 一二排通风按摩 [5] - 标配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 前排双15 7英寸超清屏 超清HUD抬头显示 [5] - 标配20扬声器7 3 4铂金音响系统 智能冷暖双用冰箱 [5] - 选装后舱娱乐屏套装包含21 4英寸超清后舱娱乐屏 超清防眩目流媒体内后视镜 高通骁龙8295P高性能版芯片 [6]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汽车博主认为此次调整是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8] - 版本合并可能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优化配置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8]
独家丨上市不到一周,理想 i8 将改为单一配置
晚点Auto· 2025-08-05 11:52
理想i8配置策略调整 - 公司决定取消i8原有的Pro、Max、Ultra三档配置划分,改为单一基础配置+少量选配项,车载冰箱将标配,整体定价思路回归理想ONE模式[3][5] - 调整后i8起售价将低于35万元,较原32.18万-36.98万元价格区间下限进一步下探[3][5] 原配置策略的市场反馈 - 上市首周数据显示超80%订单集中在Max/Ultra版本,Pro版因缺失冰箱等标志性配置遭用户抵制[5] - 部分版本核心配置不及定价28万元以下的L6,导致消费者价值感知显著下降[5] - 增程用户(L8)与纯电用户(i8)存在根本差异:前者接受传统多版本配置逻辑,后者要求核心功能全标配+灵活选装[6] 用户画像差异分析 - i8目标用户为有新能源车使用经验的纯电车主,其决策标准强调"核心功能零缺憾+非必要功能可选"[6] - 纯电市场通常按电池容量/驱动形式划分版本,而非配置差异,这与增程市场形成显著区别[6] - 公司曾误判纯电产品生命周期,将i8的0-1阶段当作1-10阶段经营,重复了MEGA项目的战略失误[6] 战略回溯与调整逻辑 - 参照2019年理想ONE的成功路径:通过全系标配降低决策成本,快速建立市场口碑[7] - 此次调整为应对纯电市场品牌认知度不足的被动选择,旨在重建产品价值认知体系[7] - 反映出公司对纯电市场复杂性的二次认知迭代,需重新验证产品策略有效性[6][7]
智能化整车框架培训
2025-08-05 11:16
行业概述 - 智能汽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电动化渗透(至2027年) 智能化无人驾驶普及(2027-2030年) 中国自主品牌全球飞跃(2030年后)[1] - 商业模式从硬件为主转向软件为主[1][3] - 汽车行业正经历从1 0(机械)到2 0(系统体验)再到3 0(软硬件分离)时代的转变[8] 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技术核心竞争要素:算力 算法 数据 资金 人才组织创新[1][4] - 算力预计2025年下半年迎来新一轮提升 算法逐渐被端到端大模型取代 数据质量要求上升[1][5] -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历程:从L1到L5 当前处于L3阶段 未来将实现L4和L5[4] 市场趋势 - 预计2027-2028年robotaxi规模放量 无人车出行将成为常态[1][6] - 智能化加速产业格局收敛 软件边际成本为零 企业追求规模效应[1][9] - 未来汽车行业可能出现三类公司:无人车运营公司(互联网框架) 高端C端市场公司(消费品属性) 传统车企(制造业框架)[1][14] 商业模式 - Robotaxi商业模式关键因素:算法提供者 硬件成本控制 平台流量聚集与用户运营能力[2][15] - 电动车消费品框架依然奏效 但应用范围可能有限[2][17] - 制造业研究框架依然重要 核心关注制造能力 机器化管理能力 优秀合作伙伴关系[18] 产业链变化 - 整车框架变化:油车看发动机 电车看三电 智能车看算法和数据[10] - 智能化重塑产业链 推动硬件标准化达到新高度[9] - 华为在电动汽车领域通过与合资品牌和国企合作 形成智选和嗨的模式[12] 竞争格局 - 每个阶段都有技术引领者与跟随者 需求创造者与满足者[10][11] - 电动化时代 比亚迪与特斯拉成为技术引领者 华为 小米等企业通过品牌基础进入市场[11] 未来展望 - 智能化与电动化结合将实现无人驾驶 彻底颠覆传统燃油车市场[13] - 建议改变思维方式 重视自身框架迭代 以应对未来挑战[19] 其他要点 - 智能车与机器人在底层竞争要素上相似 但智能车实践难度较小[7] -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再到智能车 这两轮革命都是破坏性技术创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