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汽车(02015)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列出潜在受惠“反内卷”政策的首选股名单
格隆汇APP· 2025-08-05 10:26
行业受益程度与股价反映情况 - 水泥行业大部分股价已反映反内卷政策因素 首选中国建材[1] - 医疗行业大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三生制药和威高股份[1] - 保险行业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中国平安和太保[1] - 猪肉行业部分股价已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1] - 太阳能供应链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协鑫科技 通威股份和隆基绿能[1] - 餐饮外卖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阿里巴巴[1] - 锂行业股价轻微反映政策因素 首选盐湖股份[1] - 化工行业股价未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华鲁恒升和恒力石化[1] - 汽车行业股价未反映政策因素 覆盖比亚迪 理想汽车和长城汽车[1] 个股选择逻辑 - 中国建材作为水泥行业首选标的[1] - 三生制药与威高股份并列医疗行业首选[1] - 中国平安与太保为保险行业重点标的[1] - 牧原股份与温氏股份为猪肉行业代表企业[1] - 太阳能供应链覆盖三家龙头企业协鑫科技 通威股份 隆基绿能[1] - 阿里巴巴作为餐饮外卖领域唯一推荐标的[1] - 盐湖股份为锂行业唯一指定标的[1] - 化工行业推荐华鲁恒升与恒力石化[1] - 汽车行业覆盖比亚迪 理想汽车 长城汽车三家整车厂商[1]
车厂300万/500万辆年销目标扎堆,消费者都不够用了
36氪· 2025-08-05 09:43
中国车企销量目标规划 - 多家中国车企提出2030年500万辆年销目标:一汽集团计划5年内实现[1]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500万辆[1] 吉利控股2027年目标500万辆[1] 比亚迪2025年目标500万辆[1] - 四家车企设定2024年300万辆目标:长安/吉利/奇瑞/东风集团均计划今年达成300万辆销量[3] - 头部车企2024年目标总和超2500万辆:比亚迪550万/上汽450万/一汽345万/四家各300万合计达2500万辆规模[3] 历史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 - 国际车企2025年目标普遍落空:丰田电动车目标550万辆(上半年纯电仅8.2万)[4] 大众电动车目标150万辆(上半年实际46.5万)[4] 通用电动车目标100万辆已落空[5] - 中国车企2025年目标完成度堪忧:一汽集团目标从600万下调至345万[6] 广汽集团目标从350万修正为230万(上半年完成率32.8%)[6] 吉利目标从365万修正为271万再调至300万[6] - 新势力目标大幅缩水:理想汽车从160万目标降至64万[9] 长城汽车2024年目标190万实际完成123万(完成率65%)[9] 恒大汽车100万目标随公司倒闭落空[9] 销量目标设定动因分析 - 资本市场融资需求:高目标可作为吸引资本投资的敲门砖[11] 新势力车企通过激进目标获取资源(如理想年销3万时立百万目标)[11] - 内部管理激励手段:通过高目标推动体系能力提升(完成150万优于定100万完成80万)[12] - 行业竞争姿态展示:目标高低常被解读为企业实力强弱[12] 影响经销商/供应商信心体系[12] 300万辆级目标的体系能力要求 - 需具备10%以上市场占有率:在3000万辆大盘中需达到绝对主流品牌地位[14] - 需要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10个以上生产基地协同[14] 覆盖广泛的供应链体系[14] 多元产品矩阵覆盖细分市场[14] - 依赖持续技术创新迭代:保障新用户获取和存量用户升级[16] 需要配套人才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目标制定趋向务实化:长安新能源占比33.3%接近原定35%目标[7] 多家车企通过战略调整提质增效(吉利/奇瑞/长安组织架构优化)[16] - 竞争焦点从数量转向质量:行业逐步从"目标数字竞赛"转向"体系能力建设"[16] 缺乏竞争优势的车企高目标难以实现[16] - 市场容量存在天花板:四大车企2000万辆目标占全球9000万辆市场近四分之一[1]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饱和[3]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8:33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00728)以103.77亿股持股量位居榜首,持股比例达74.76% [1] - 绿色动力环保(01330)持股比例为70.14%,持股数量为2.84亿股 [1] - 中国神华(01088)持股比例为67.05%,持股数量为22.65亿股 [1] -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01065)持股比例为64.60%,持股数量为2.20亿股 [1] - 新天绿色能源(00956)持股比例为63.78%,持股数量为11.73亿股 [1] - 凯盛新能(01108)持股比例为63.76%,持股数量为1.59亿股 [1] - 弘业期货(03678)持股比例为62.70%,持股数量为1.57亿股 [1] - 復星医药(02196)持股比例为62.47%,持股数量为3.45亿股 [1] - 山东墨龙(00568)持股比例为61.47%,持股数量为1.57亿股 [1]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持股比例为61.39%,持股数量为59.08亿股 [1] 港股通最近5个交易日增持榜 - 盈富基金(02800)增持金额最大,达29.67亿元,持股数增加11772.85万股 [1] - 理想汽车-W(02015)增持28.21亿元,持股数增加2787.73万股 [1] - 恆生中国企业(02828)增持25.31亿元,持股数增加2782.04万股 [1] - 小米集团-W(01810)增持22.47亿元,持股数增加4119.59万股 [1] - 快手-W(01024)增持21.43亿元,持股数增加2783.23万股 [1] - 阿里巴巴-W(09988)增持21.20亿元,持股数增加1824.21万股 [1] - 南方恆生科技(03033)增持15.61亿元,持股数增加29075.96万股 [1] - 美团-W(03690)增持15.58亿元,持股数增加1266.91万股 [1] - 腾讯控股(00700)增持14.35亿元,持股数增加260.91万股 [1] - 石药集团(01093)增持13.63亿元,持股数增加14107.25万股 [1] 港股通最近5个交易日减持榜 - 泡泡玛特(09992)减持金额最大,达8.07亿元,持股数减少321.66万股 [2] - 中国移动(00941)减持7.77亿元,持股数减少908.28万股 [2] - 吉利汽车(00175)减持6.30亿元,持股数减少3480.90万股 [2] - 农业银行(01288)减持4.70亿元,持股数减少8942.50万股 [2] - 安踏体育(02020)减持3.82亿元,持股数减少419.78万股 [2] - 中国宏桥(01378)减持3.46亿元,持股数减少1651.55万股 [2] - 中金公司(03908)减持3.36亿元,持股数减少1722.31万股 [2] - 舜宇光学科技(02382)减持3.20亿元,持股数减少434.61万股 [2]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减持3.19亿元,持股数减少5870.18万股 [2] - 云顶新耀(01952)减持2.95亿元,持股数减少438.35万股 [2]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8:21
沽空比率排行 - 李宁-R(82331)、长城汽车-R(82333)、京东健康-R(86618)沽空比率均为100%,位列前三 [1][2] - 美团-WR(83690)、百度集团-SWR(89888)、友邦保险-R(81299)沽空比率分别为95.59%、91.59%、83.30%,位列第四至第六 [2] - 华润啤酒-R(80291)、中银香港-R(82388)、恒生银行-R(80011)、吉利汽车-R(80175)沽空比率分别为81.06%、80.76%、73.64%、73.24%,位列第七至第十 [2] 沽空金额排行 - 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小米集团-W(01810)沽空金额分别为20.83亿元、17.41亿元、14.77亿元,位列前三 [1][2] - 阿里巴巴-SW(09988)、快手-W(01024)、建设银行(00939)沽空金额分别为12.26亿元、8.14亿元、7.62亿元,位列第四至第六 [2] - 理想汽车-W(02015)、中国平安(02318)、比亚迪股份(01211)、中国神华(01088)沽空金额分别为7.41亿元、7.01亿元、6.79亿元、5.18亿元,位列第七至第十 [2] 偏离值排行 - 万科企业(02202)、统一企业中国(00220)、京东健康-R(86618)偏离值分别为41.70%、40.05%、39.76%,位列前三 [1][2] - 吉利汽车-R(80175)、美团-WR(83690)、李宁-R(82331)偏离值分别为38.52%、36.65%、32.41%,位列第四至第六 [2] - 百度集团-SWR(89888)、恒生银行-R(80011)、中信股份(00267)、友邦保险-R(81299)偏离值分别为28.67%、28.24%、27.91%、27.86%,位列第七至第十 [2]
中国汽研回应,理想i8“撞赢”8吨卡车只是无心之举?车企测试亟待规范
36氪· 2025-08-05 08:20
事件背景与三方回应 - 理想汽车进行理想i8与8吨卡车对撞测试 引发舆论争议 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卷入舆情 [1] - 理想汽车发布声明 解释测试目的为验证车辆安全性 称与乘龙卡车无直接竞争关系 测试为"无心之举" [1] - 中国汽研作为第三方测试机构发布声明 表明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 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不涉及其他品牌评价 [1] 测试细节与数据披露 - 测试由理想汽车制定大纲 中国汽研负责执行 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并配重至8吨 [5] - 理想i8碰撞速度约60km/h 卡车相向速度约40km/h 测试结果与理想公布数据完全一致 [5] - 官方未公开卡车驾驶室翻转锁止结构测试前状态 无法解释对撞后驾驶室倾倒原因 [5] - 中国汽研已公开重要测试数据 测试过程未造假 但2.6吨乘用车对撞8吨卡车的营销表述存在噱头成分 [8] 测试设计与行业争议 - 理想汽车称测试模拟"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 基于普通公路高频事故情形制定要求 [9] - 乘龙卡车指责理想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 特定设计非常规场景 发布偏差较大碰撞视频 贬低品牌形象并误导车主 [9] - 测试场景具有浓厚"自定义"气息 首发视频未对卡车LOGO打码 对乘龙卡车造成负面影响 [12] - 乘龙卡车已启动法务程序 事件风波尚未平息 [12] 汽车安全测试行业现状 - 中国市场乘用车需通过中保研碰撞测试取得认证后方可销售 车企可自愿参加C-NCAP或C-IASI获取评级用于宣传 [13] - 多数车企能设计出符合高分评价要求的产品 导致评级体系出现大量五星车型 [13] - 为吸引消费者关注 车企将安全测试作为"爽片"传播 内卷趋势加剧 如欧拉闪电猫高速螺旋翻滚测试 极氪7X重卡连环碰撞测试等 [15][17] - 极氪7X测试中 车身承受8吨卡车50km/h侧面碰撞 冲击力超国标8倍 乘员舱保持完整 [17] 安全营销边界与行业规范 - 安全营销应把握边界 避免"拉踩"嫌疑 测试需公布全部条件及原始数据 允许第三方复刻 [18] - 测试应获得碰撞方同意或对关键信息打码 仅用于证明自身实力而非贬低对手 [18] - 消费者要求测试透明化 反对"定向设计"或"暗箱操作" 公信力机构可提高测试基准线或允许定制化高难度测试 但需全程数据公开 [20] - 辅助驾驶技术测试需制定极端场景标准 如鬼探头 雨雾天气识别 并对危险行为进行风险等级量化 [20]
汽车图谱|7月销量比亚迪超34万辆,零跑、小鹏创新高
新京报· 2025-08-05 08:18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车市进入传统销售淡季 行业销量出现不同程度波动[1] - 已公布数据的7家自主车企中5家销量环比下滑 但7家均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5家同比增幅超过10%[1] - 比亚迪7月销量达34.4万辆 上汽集团销量达33.8万辆 两家车企月销量均突破30万辆大关[1] 新势力品牌表现 - 新势力品牌销量排名发生变动 按单品牌销量计算前三名分别为零跑、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1] - 零跑汽车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 创历史新高[1] - 小鹏汽车7月交付量达3.67万辆 同比增长229.4% 同样创历史新高[1] 主要车企销量数据 - 深蓝汽车7月销量27169辆 环比下降9.1% 但同比增长62.5% 累计销量达170405辆 同比增长69.4%[3] - 岚图汽车7月销量12135辆 环比增长20.7% 同比大幅增长101.7% 累计销量68263辆 同比增长87.6%[3] - 极氮品牌7月销量16977辆 环比微增1.6% 同比增长8.4% 累计销量107717辆 同比增长4.0%[3] - 智己汽车7月销量5809辆 环比增长31.7% 同比增长39.0% 但累计销量24967辆 同比下降6.3%[3] - 某品牌7月销量12675辆 环比下降13.1% 同比下降38.2% 累计销量87120辆 同比下降19.3%[3]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8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7:32
南向资金净流入 - 盈富基金(02800)以28.58亿港元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比15.87%,收盘价25.260港元(-1.56%)[1][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净流入22.55亿港元,净流入比16.36%,收盘价90.940港元(-1.67%)[1][2] - 美团-W(03690)净流入13.97亿港元,净流入比11.93%,收盘价121.600港元(-4.55%)[1][2] - 快手-W(01024)净流入13.91亿港元,净流入比20.44%,收盘价77.000港元(+6.35%)[2] - 阿里巴巴-W(09988)净流入10.40亿港元,净流入比9.18%,收盘价115.700港元(-1.20%)[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泡泡玛特(09992)以3.82亿港元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比-12.36%,收盘价246.000港元(-4.13%)[1][2] - 中国平安(02318)净流出3.60亿港元,净流出比-6.45%,收盘价53.950港元(-4.17%)[1][2] - 老铺黄金(06181)净流出3.45亿港元,净流出比-12.76%,收盘价708.500港元(-8.40%)[1][2] - 中金公司(03908)净流出3.33亿港元,净流出比-24.57%,收盘价19.960港元(-4.50%)[2] - 康方生物(09926)净流出2.63亿港元,净流出比-14.12%,收盘价154.600港元(+1.18%)[2] 净流入比排名 - 合生创展集团(00754)以70.43%净流入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入3548.42万港元,收盘价3.780港元(-1.31%)[1][2][3] - 嘉华国际(00173)净流入比64.10%,净流入417.37万港元,收盘价2.170港元(-2.69%)[1][2][3] - 青岛港(06198)净流入比61.26%,净流入949.60万港元,收盘价6.530港元(-1.95%)[1][2][3] -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净流入比60.24%,净流入2438.20万港元,收盘价32.550港元(-1.36%)[2][3] - 特海国际(09658)净流入比59.43%,净流入1033.61万港元,收盘价16.160港元(+0.37%)[3] 净流出比排名 - 高伟电子(01415)以-60.55%净流出比位列市场第一,净流出1.02亿港元,收盘价26.550港元(-3.80%)[1][2][3] - 中银航空租赁(02588)净流出比-46.75%,净流出3847.54万港元,收盘价71.550港元(-1.72%)[1][2][3] - GX恒生科技(02837)净流出比-43.69%,净流出65.45万港元,收盘价6.715港元(-0.67%)[1][2][3] - 长城汽车(02333)净流出比-36.20%,净流出1.56亿港元,收盘价12.840港元(-3.46%)[3] - 中国金茂(00817)净流出比-35.70%,净流出8411.74万港元,收盘价1.430港元(-2.72%)[3]
理想汽车-W(02015):7月销量3.1万辆,i8正式上市
长江证券· 2025-08-04 23: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销量3.1万辆,同比下降39.7%,环比下降15.3%,主要受短期淡季及i8上市分流影响 [2][4][8] - 1-7月累计销量23.5万辆,同比下降2.2% [8] - 首款纯电SUV i8已正式上市,8月20日开启交付,新车周期有望打开销量天花板 [8] - "双能战略"下超充桩布局加速,截至7月底超充站3,028座(环比增加177座),充电桩16,671个(环比增加1,016个),年底规划4,000座超充站 [8] - 自动驾驶技术持续迭代,i8将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 [8] 业务进展 产品规划 - 下半年高压纯电产品加速发力:i8(6座纯电SUV)7月上市,i6(5座纯电SUV)9月上市 [8] - 产品矩阵将扩充至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 [8] 渠道布局 - 零售中心535家(环比增加5家),覆盖153个城市 [8] - 售后维修及授权钣喷中心527家(环比增加16家),覆盖222个城市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0亿、124.8亿、160.1亿元,对应PE 23.6X、15.7X、12.2X [8] - 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0亿、144.8亿、180.1亿元,对应PE 19.0X、13.5X、10.9X [8]
理想汽车-W(02015):i8正式上市,定价出色,VLA发布,纯电大周期开启
长江证券· 2025-08-04 22: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理想i8正式上市,定价32 18-36 98万元,AD Max版搭载VLA模型,产品竞争力强,预计将打开广阔销量空间 [2][4][7] - "双能战略"下,电能方面已投入使用3000座超充站(16000个超充桩),年底规划4000座超充站;智能方面自动驾驶持续迭代,OTA 7 4版本升级强化智能助手功能 [7] - 后续车型规划清晰,下半年将推出高压纯电SUV理想i6,形成4款增程电动SUV+1款旗舰MPV+2款高压纯电SUV的产品布局 [7] - 直营渠道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底零售中心达530家(覆盖151城),售后维修中心511家(覆盖222城),月环比分别增加24家和9家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GAAP)分别为83 0亿、124 8亿、160 1亿元,对应PE为23 6X、15 7X、12 2X [7] 产品分析 - i8定价策略:Pro版32 18万元/Max版34 98万元/Ultra版36 98万元,首销权益最高优惠5 19万元 [7] - 产品参数:车身尺寸5085/1960/1740mm(轴距3050mm),CLTC续航670-720km,百公里电耗14 6-14 8kWh,标配双腔空悬+零重力座椅 [7] - 智驾配置:搭载Thor-U芯片,VLA司机大模型8月交付,支持5C快充 [7] - 交付节奏:7月29日开放试驾,8月20日启动交付 [7] 战略与规划 - 电能基建:超充网络快速扩张,计划年底建成4000座超充站 [7] - 智能升级:理想同学进化为生活助手Agent,可操作复杂交易 [7] - 产品矩阵:2025年形成7款车型布局,覆盖增程/纯电多细分市场 [7] - 渠道建设:零售/售后网络月均新增超30个网点,城市覆盖率持续提升 [7] 财务预测 - 2025年Non-GAAP净利润预期103 0亿元(PE 19 0X),2027年达180 1亿元(PE 10 9X) [7]
理想汽车上涨2.42%,报25.85美元/股,总市值276.7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4 22:22
股价表现 - 8月4日盘中股价上涨2.42%至25.85美元/股 成交额达3239.3万美元 总市值276.71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259.2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14% [1] - 归母净利润6.5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75% [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导者 专注于豪华智能电动车领域 [2] - 采用增程式电动车与纯电动平台双技术路线 [2] - 自主研发增程系统/电动汽车技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 产品布局 - 现有产品线涵盖MPV及SUV车型 包括理想MEGA/L9/L8/L7/L6五大系列 [2] - 2019年11月启动量产 持续扩展产品线以拓宽用户群体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27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美国当地时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