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太保(601601):银保高增NBV表现向好 市场波动利润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30 18: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Q1实现保险服务收入696亿元(YoY+3.9%) 归母净利润96亿元(YoY-18.1%) 主要受短期利率上行及权益市场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同比减少影响 [1] - 太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10亿元(YoY+0.6%) 太保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77亿元(YoY+4.8%) [1] - 集团投资资产达28102亿元(较上年末+2.8%) Q1总投资收益率1.0%(YoY-0.3pct)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89% [2] 寿险业务 - 太保寿险规模保费同比+11.8%至1184亿元 NBV同比+11.3%至58亿元(可比口径+39%) [1] - 个险新单同比下滑15.2% 分红险新单规模保费占比18.2%(YoY+16.1pct) [1] - 代理人规模达18.8万人(YoY+1.1%) 核心人力月人均新单保费8.3万元 [1] - 银保渠道规模保费257亿元(YoY+107.8%) 新单期缴规模保费45亿元(YoY+86.1%) [1] 产险业务 - 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631亿元(YoY+1.0%) 车险保费268亿元(YoY+1.3%) 非车险保费363亿元(YoY+0.7%) [2] - 综合成本率97.4%(YoY-0.6pct) 受益于车险精细化费用管控及大灾损害同比减少 [2] 战略规划 - 公司持续推进"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工程 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 [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5.65元 6.34元 7.19元 [2]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关于参加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30 16:55
财报与会议信息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3] - 业绩说明会2025年5月9日13:30 - 16:45召开[4][6][7] - 业绩说明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进行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4][5][6] 参会与提问 - 董事长傅帆和总裁赵永刚因公务不出席,委托其他高管参会[6] - 投资者2025年5月7日17:00前可发问题至ir@cpic.com.cn[4][7] - 投资者2025年5月9日13:30 - 16:45可在线参与会议[7] 后续查看 - 业绩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及内容[9]
中国太保(601601):银保高增NBV表现向好,市场波动利润承压
国投证券· 2025-04-30 15: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0.6x2025 年 P/EV,对应 6 个月目标价为 37.65 元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5 年持续推动长航二期“北极星计划”工程,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有望推动基本面持续改善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 2025 年一季报情况 - 公司 Q1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696 亿元(YoY + 3.9%),归母净利润 96 亿元(YoY - 18.1%),主要受短期利率上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同比减少所影响 [1] - 太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210 亿元(YoY + 0.6%),太保产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477 亿元(YoY + 4.8%) [1] 太保寿险业务情况 - 受银保渠道增长推动,2025Q1 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同比 + 11.8%至 1184 亿元,NBV 同比 + 11.3%至 58 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39% [2] - 个险方面,受制于预定利率下调等因素,个险新单同比下滑 15.2%,其中分红险新单规模保费占比 18.2%,同比提升 16.1pct,有效降低利差损风险 [2] - 人力方面,公司总人力规模企稳正增,季末代理人达 18.8 万人(YoY + 1.1%);核心人力月人均新单保费 8.3 万元,产能保持稳定 [2] - 银保方面,公司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银保渠道规模保费达 257 亿元(YoY + 107.8%),银保新单期缴规模保费达 45 亿元(YoY + 86.1%) [2] 太保产险业务情况 - 2025Q1 太保产险实现原保费收入 631 亿元(YoY + 1.0%) [2] - 得益于车险精细化费用管控、今年同期大灾损害同比减少等,产险综合成本率达 97.4%(YoY - 0.6pct) [2] - 从结构来看,车险保费收入同比 + 1.3%至 268 亿元,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 + 0.7%至 363 亿元 [2] 公司投资情况 - 截至 2025Q1 末,集团投资资产 28102 亿元(较上年末 + 2.8%),Q1 总投资收益率达 1.0%(YoY - 0.3pct),主要受短期利率上行以及权益市场波动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 - 89%影响 [3] 财务报表预测情况 |报表类型|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31,455|29,357|30,539|32,290|34,142|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定期存款|165,501|173,818|190,331|211,838|235,776|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金融投资|2,009,336|2,482,029|2,649,876|2,875,579|3,120,507|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81,602|667,199|712,318|772,990|838,829|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债权投资|82,334|64,844|69,229|75,126|81,52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其他债权投资|1,247,435|1,607,972|1,716,711|1,862,932|2,021,607|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97,965|142,014|151,618|164,532|178,546|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长期股权投资|23,184|22,520|24,659|27,446|30,547|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其他资产|114,486|127,183|208,818|307,847|424,44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总资产|2,343,962|2,834,907|3,104,223|3,455,000|3,845,41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保险合同负债|1,872,620|2,229,514|2,431,442|2,718,311|3,038,50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15,819|181,695|198,151|221,530|247,62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其他负债|87,819|105,217|114,747|128,285|143,396|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总负债|2,076,258|2,516,426|2,744,340|3,068,126|3,429,525|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股本|9,620|9,620|9,620|9,620|9,620|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资本公积金|79,950|79,948|79,946|79,944|79,942|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未分配利润|121,448|151,890|170,925|192,280|216,48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49,586|291,417|329,301|353,999|380,549|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少数股东权益|18,118|27,064|30,582|32,876|35,342|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股东权益|267,704|318,481|359,884|386,875|415,890|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323,945|404,089|449,751|501,472|558,139| |利润表(百万元)|保险服务收入|266,167|279,473|306,023|335,095|366,929| |利润表(百万元)|利息收入|58,262|55,991|61,590|67,749|74,524| |利润表(百万元)|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659|64,620|4,251|4,252|4,253| |利润表(百万元)|其他业务收入|4,175|3,810|4,177|4,178|4,179|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支出|291,885|348,378|386,581|430,607|477,828| |利润表(百万元)|保险服务费用|231,023|243,147|269,893|304,979|338,527| |利润表(百万元)|承保财务损失|46,741|92,520|102,666|114,358|126,899| |利润表(百万元)|业务及管理费|7,397|8,239|9,063|9,969|10,966| |利润表(百万元)|信用减值损失|2,013|531|1,000|1,000|1,000| |利润表(百万元)|其他业务成本|4,711|3,941|3,960|301|436|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利润|32,060|55,711|63,170|70,865|80,311|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外收入及支出|-59|-148|-50|-50|-50| |利润表(百万元)|利润总额|32,001|55,563|63,120|70,815|80,261| |利润表(百万元)|所得税|-4,090|9,122|6,943|7,790|8,829| |利润表(百万元)|净利润|27,911|46,441|56,176|63,025|71,432| |利润表(百万元)|少数股东损益|654|1,481|1,791|2,010|2,278| |利润表(百万元)|归母净利润|27,257|44,960|54,385|61,016|69,154| [12]
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三升两降”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44
业务运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险企业务经营整体平稳,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 - 中国人寿总保费达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续期保费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72%同比大幅提升 [2] - 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1.38亿元同比增长7.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优化3.0个百分点 [2]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增长11.8%,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9.0%,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同比增长1.0% [3]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207.41亿元同比增长6.1%,承保利润66.53亿元同比增长183.0%,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3] - 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0% [3] 归母净利润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呈"三升两降"态势 [4]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位列A股上市险企首位 [4] -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 [4]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 [4]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4]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 [4] 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保持续优化保险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承保业绩较快增长,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4] - 中国人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权益投资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4] - 长期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是部分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5]
2024年报季收官,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增长 中石化营收3万亿元居A股榜首
深圳商报· 2025-04-30 01:28
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 5415家A股上市公司中5274家完成2024年报披露,396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49% [1] - A股公司整体营收达69.77万亿元,同比下降0.35%,净利润5.23万亿元,同比下滑0.81% [1] - 298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57%,其中215家公司收入增幅超50%,63家超100% [1] - 2240家公司营收下滑,346家下滑超30%,100家下滑超50%,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锂电、ST等板块 [1] 盈利增长情况 - 2514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540家增幅超100%,17家增幅超1000% [2] - 正丹股份净利润从0.099亿元增至11.90亿元,增幅达11949.39% [2] - 四大国有银行包揽赚钱榜前四名,工商银行以3658.63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一 [2] 行业表现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营收同比增长,非银金融、汽车、电子位居前三,增幅分别为16.06%、13.15%、9.32% [3] -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商业贸易等11个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商业贸易增幅超30% [3] - 牧原股份、温氏集团、新希望等农林牧渔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增幅分别达519.43%、244.46%、90.05% [3] 研发投入 - A股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4] - 比亚迪研发投入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2%,位居研发投入第一名 [4] 营收和赚钱榜单 - 中国石化以30745.62亿元营收排名第一,中国石油29379.81亿元第二,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第三 [2] - 金融行业的银行和保险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赚钱榜前10名中占据7席 [2]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H股公告
2025-04-30 00:07
股权结构 - 华宝投资控制公司约13.35%的股权[4][27] - 宝武钢铁控制华宝投资100%的股权及华宝信托约93%的股权[4][27] - 华宝信托持有华宝基金约51%的股权[4][27] 框架协议 - 2025年4月29日与华宝信托、华宝基金及华宝证券订立持续关连交易框架协议,初始期至2025年12月31日,期满自动续展一年,不超两次[3][7][19][29] - 2022年7月11日曾订立原框架协议,初始期至2022年12月31日,续展至2024年12月31日[6][31] - 框架协议交易范围包括资金运用和销售金融产品类业务[11]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2026及2027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关连交易建议年度上限均为1.19亿元人民币[22][23] - 框架协议项下持续关连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0.1%但低于5%[5][28] 用户数据 - 公司为全国超1.83亿名客户提供服务[23] 公司信息 - 公司A股、H股每股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分别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29][30]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傅帆先生和赵永刚先生[34] - 公告日期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黄迪南先生等7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欣女士等5人[34]
中国太保(601601):NBV好于预期 利润和净资产受利率波动拖累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1Q25业绩表现 - 1Q25归母净利润96.3亿元,同比下滑18.1% [1] - 新业务价值(NBV)57.8亿元,同比增长39%(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率(NBVM)13.5%,同比提升0.86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COR)97.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非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8%,总投资收益率1.0%,同比分别持平和下降0.3个百分点 [1] - 净资产2636亿元,较年初下降9.5% [1] 净利润与净资产变动原因 - 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短期利率上行和权益市场震荡拖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损益16.6亿元,同比下滑89% [1] - 净资产环比下降主要因保险合同金融变动(-97.7亿元)和债券公允价值变动(-284亿元)同时为负,预计后续曲线平滑后有望回升 [1] 渠道表现与保费增长 - 代理人/银保/团险新单保费同比分别下滑15.2%、增长130.7%、增长7.8%,银保期交45.1亿元,同比增长86.1% [2] - 代理人规模18.8万人,同比增长1.1%,环比持平,增员人数同比增长18.9% [2] - 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分别为268.3亿元/36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0.7% [2] 投资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规模超2.8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8% [3] - FVOCI权益规模较年初增长6.5%,快于投资资产增速,预计因增配高股息资产 [3] 未来展望 - 代理人队伍规模企稳、银保增速迅猛,推动NBV稳健增长 [3] - 财险COR改善、保费延续增长,承保利润有望继续提升 [3]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8/545/590亿元,增速为+10.8%/+9.3%/+8.2% [3] - 预计25-27年NBV分别为151/164/176亿元,增速为+13.9%/+8.8%/+7.1% [3] - 当前股价对应25-27E的P/EV倍数分别为0.49/0.47/0.44倍 [3]
中国太保:量稳质增,转型持续-20250429
国信证券· 2025-04-29 10: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债市震荡使公司投资收益承压,但负债端“长航”转型战略稳步推进,经营成果稳健,维持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情况 - 受一季度债券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投资类相关收入同比下降15.9%,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89.0%;负债端推进“长航行动”转型,一季度保险服务收入695.5亿元,同比增长3.9% [1] - 寿险个险质态稳增,银保新单增速亮眼,个险渠道代理人规模企稳,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比例提升至18.2%,同比提升16.1pt;银保渠道一季度规模保费257.2亿元,同比增长107.8%,新单保费规模45.1亿元,同比增长86.1% [2] - 财险保费增速放缓,COR同比优化,2024年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同比增长1.0%,一季度车险保费收入268.3亿元,同比增长1.3%,非车险保费收入362.8亿元,同比增长0.7%,COR为97.4%,同比优化0.6pt [2] 投资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权益及债券市场波动,公司灵活调整配置策略,加大长久期固收类资产配置,强化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截至一季度末,净投资收益率(未年化)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1.0%,同比下降0.3pt;一季度归母净资产2636亿元,较年初下降9.5%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3,945|404,089|412,823|431,503|450,672| |(+/-%)|-28.86%|24.74%|2.16%|4.52%|4.4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257|44,960|45,924|47,159|48,907| |(+/-%)|10.76%|64.95%|2.14%|2.69%|3.71%| |摊薄每股收益(元)|2.83|4.67|4.77|4.90|5.08| |每股内含价值|55.04|58.42|67.37|77.51|88.90| |(+/-%)|1.90%|6.14%|15.32%|15.06%|14.70%| |PEV|0.56|0.53|0.46|0.40|0.35| [4]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货币资金(百万元)|31,455|29,357|31,706|34,242|36,981| |金融投资(百万元)|2,009,336|2,482,029|2,702,293|2,942,431|3,204,246| |衍生金融资产(百万元)|17| - |26|26|26|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百万元)|2,808|10,905|10,905|10,905|10,905| |分出再保险合同资产(百万元)|39,754|46,081|48,385|50,804|53,345| |存出资本保证金(百万元)|7,105|6,851|6,714|6,580|6,448|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23,184|22,520|22,070|21,628|21,196| |投资性房地产(百万元)|10,667|8,951|9,130|9,313|9,499| |无形资产(百万元)|7,117|7,347|7,127|6,913|6,705| |其他资产(百万元)|13,501|16,514|17,835|19,262|20,803| |资产总计(百万元)|2,343,962|2,834,907|3,074,207|3,334,954|3,619,043| |衍生金融负债(百万元)|21| - |96|96|96|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百万元)|115,819|181,695|199,865|219,851|241,836| |合同负债(百万元)|1,872,620|2,229,514|2,430,170|2,648,886|2,887,285| |租赁负债(百万元)|3,095|2,722|2,668|2,614|2,562| |应付债券(百万元)|10,285|10,286|10,080|9,879|9,681| |递延所得税负债(百万元)|1,119|7,362|8,098|8,908|9,799| |应付职工薪酬(百万元)|9,247|10,169|10,779|11,426|12,111| |其他负债(百万元)|37,378|47,987|52,306|57,013|62,145| |负债合计(百万元)|2,076,258|2,516,426|2,742,058|2,988,158|3,256,584| |总权益(百万元)|267,704|318,481|332,150|346,795|362,459| |保险服务收入(百万元)|266,167|279,473|283,336|296,996|311,343| |利息收入(百万元)|58,262|55,991|58,231|60,560|62,982| |投资收益(百万元)|7,053|26,907|27,983|29,103|30,267|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11,712)|37,713|38,844|40,010|40,810| |汇兑收益(百万元)|159|(64)|(6)|1|1|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23|2|2|2|3| |其他收益(百万元)|251|257|280|305|333| |营业收入合计(百万元)|323,945|404,089|412,823|431,503|450,672| |保险服务费用(百万元)|231,023|243,147|247,357|257,560|268,220| |承保财务损失(百万元)|46,741|92,520|97,146|102,975|108,123|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445|439|474|512|553| |其他业务支出(百万元)|1,148|1,106|1,194|1,290|1,393| |营业支出合计(百万元)|291,885|348,378|355,560|372,753|389,815| |利润总额(百万元)|32,001|55,563|57,115|58,602|60,708| |净利润(百万元)|27,911|46,441|47,405|48,640|50,388|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7,257|44,960|45,924|47,159|48,907| [8]
中国太保:盈利同比下降,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20250428
交银国际·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2港元,潜在涨幅48.5% [1][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8.1%,主因投资收益同比降15%;1季度末归母净资产较年初降9.5%,受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和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下行影响 [6] - 寿险保费增长主要来自银保渠道,分红险占比提升;1季度太保寿险规模保费同比增11.8%,个险新单保费同比降15%,银保趸交保费同比增1.5倍,银保期交保费同比增86%,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比重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6] - 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同比增11.3%(可比口径同比增39.0%),预计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率受报行合一、预定利率下调和产品结构优化等影响同比提升;代理人数18.8万人,同比增1.1%,13个月新人留存率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6]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太保产险保费同比增1%,产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4.8%,承保综合成本率97.4%,同比降0.6个百分点 [6] - 净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投资资产较年初增2.8%,未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1.0%,同比降0.3个百分点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33.15港元,52周低位17.14港元,市值284,468.3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22.29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4.48%,200天平均价24.69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与盈利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24.7%、4.3%、5.4%、4.8%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2.83、4.67、4.33、4.58、4.80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 2025 - 2027E前EPS预测值分别为4.42、4.66、4.88人民币,调整幅度分别为-2.1%、-1.6%、-1.5%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7.1、4.3、4.7、4.4、4.2倍 [5]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55.04、58.43、63.45、68.90、74.94人民币,P/EV均为0.3倍 [5] - 2023 - 2027E市账率分别为0.78、0.67、0.60、0.55、0.50倍 [5] 主要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汇总 保费与成本 - 2023 - 2027E寿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5%、-2.3%、1.0%、1.8%、1.5%,财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7] - 2023 - 2027E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7%、98.6%、98.2%、98.1%、98.1% [7] 新业务价值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10,962、13,258、14,572、15,293、15,9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7]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率基于首年保费分别为13.3%、16.8%、15.8%、15.7%、15.6% [7] 投资收益率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7] 内含价值 - 2023 - 2027E寿险内含价值分别为402,027、421,837、461,118、508,243、562,47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7] - 2023 - 2027E内含价值分别为529,493、562,066、610,370、662,796、720,89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7] 盈利与分红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7] - 2023 - 2027EROAE分别为12.2%、16.6%、13.6%、13.0%、12.4% [7] - 2023 - 2027E每股分红分别为1.02、1.08、1.13、1.18、1.23人民币元,分红率分别为36.0%、23.1%、26.1%、25.8%、25.6% [7]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为13,828、14,681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14,572、15,29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5.4%、4.2% [8]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为16.5%、16.6%,新预测为15.8%、15.7%,变动分别为-0.7ppt、-1.0ppt [8] - 2025E和2026E寿险内含价值原预测为460,373、506,836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61,118、508,24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2%、0.3% [8] - 2025E和2026E内含价值原预测为609,626、661,389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610,370、662,796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1%、0.2% [8] - 2025E和2026E综合成本率原预测为98.4%、98.3%,新预测为98.2%、98.1%,变动分别为-0.2ppt、-0.2ppt [8] - 2025E和2026E总投资收益率原预测为4.29%、4.04%,新预测为4.26%、4.03%,变动分别为-0.03ppt、-0.01ppt [8] - 2025E和2026E归母净利润原预测为42,542、44,803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1,651、44,08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2.1%、-1.6% [8] - 2025E和2026EROAE原预测为13.8%、13.2%,新预测为13.6%、13.0%,变动分别为-0.3ppt、-0.2ppt [8]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266,167、279,473、293,311、307,820、322,017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投资收益分别为53,854、120,868、124,480、132,472、139,57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营业总支出分别为-291,885、-348,378、-369,860、-389,456、-408,27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911、46,441、43,161、45,682、47,85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 [12]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合计分别为2,250,056、2,734,431、3,097,498、3,449,049、3,776,58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2,343,962、2,834,907、3,203,779、3,566,711、3,909,63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2,076,258、2,516,426、2,852,526、3,180,647、3,487,071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49,586、291,417、322,678、355,891、390,715百万人民币 [12] 主要指标同比增速 资产与负债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6.6%、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3.2%、20.9%、13.0%、11.3%、9.6% [13] - 2023 - 2027E保险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2.5%、19.1%、14.0%、12.0%、10.0% [13] - 2023 - 2027E总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1.0%、21.2%、13.4%、11.5%、9.6% [13] 收入与利润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24.7%、4.3%、5.4%、4.8% [13]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6%、5.0%、5.0%、4.9%、4.6% [13]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4.7%、73.6%、-7.1%、5.8%、4.7% [13] - 2023 - 2027E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0%、66.4%、-7.1%、5.8%、4.7% [13]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13] 寿险及健康险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13] - 2023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13] - 2023 - 2027E集团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13] 财险 - 2023 - 2027E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13] 投资业务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1.3%、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BPS分别为25.9、30.3、33.5、37.0、40.6 [13] - 2023 - 2027EEPS分别为2.8、4.7、4.3、4.6、4.8 [13] - 2023 - 2027EEVPS分别为55.0、58.4、63.4、68.9、74.9 [13] - 2023 - 2027E每股股息分别为1.02、1.08、1.13、1.18、1.23 [13]
《蛮好的人生》撞上监管新政 个人营销体制改革重写代理人生存公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20:33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电视剧《蛮好的人生》暴露保险行业乱象 包括销售人员在客户不知情情况下赠送保险 要求理赔部门开后门等违规行为 [1] - 传统代理人模式存在以人情营销掩盖专业短板 以短期业绩牺牲长期信任的痼疾 [2] - 代理人制度在1992年由友邦保险引入 国内险企快速复制 2015年资格获取由考试改为登记后代理人规模井喷式增长 2018年底达871万人 2019年增至912万人 [2] - 行业存在高进入率与高脱落率导致的虚增人力 虚设营销架构 增员门槛降低 自保件及产说会开单等问题 [3] 监管政策与改革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4月18日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 通过制度规范加强对销售人员约束和引导 [1] - 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加快营销体制改革 [3] - 改革核心包括佣金递延机制 对于缴费期5年(含)至10年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少于3年 10年及以上保单不少于5年 [4][5] - 佣金分配向一线倾斜 精简优化销售队伍层级 推动销售利益向直接销售顾问倾斜 独立代理人杜绝层级利益 [7] - 政策旨在增强代理人长期服务能力 引导关注保单品质而非短期冲量 短期内代理人首笔收入减少 [4][5][6] 行业转型与成效 - 保险代理人规模从2019年912万人峰值降至2023年281.34万人 减少约631万人 基本跌至十二年前水平 [9] - 各大险企推出优增计划 包括平安人寿"平安MVP" 中国人寿"种子计划" 太平人寿"医康养代理人" 新华保险"XIN一代" 中国太保"CA企业家计划" 泰康HWP等 [9] - 2024年中国人寿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15%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5% 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3.3% [10] -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54,330元 同比增长17.9% [10] - 新华保险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 同比增长4% 月均绩优率10.9%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月均人均综合产能0.81万元 同比增长41% [10] - 改革强调提升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 健全招募培训 考核评价等制度体系 推动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