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03328)
搜索文档
2025年前三季度A股股权承销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10-01 11:18
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股权融资市场活跃,共完成融资事件215起,同比增加35起,募集资金总额8540.44亿元,同比增长414.42% [2][5] - 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增发是主要融资方式,募资规模达7322.62亿元,占比85.74%,同比增长670.69% [5][8][11] - 剔除2025年第二季度特别国债资本补充计划带来的5200亿元政策性因素后,市场内生增长依然强劲,股权融资规模为3340.44亿元,同比增长101.21%,定增规模为2122.62亿元,同比增长123.40% [5][7] 融资方式分析 - IPO融资规模稳健扩张,共发行76起,募资759.74亿元,同比增长66.67%,其中第三季度募资规模最大,达379.72亿元 [5][22] - 可转债融资事件30起,募资458.08亿元,同比增长93.82%,占市场总规模的5.36% [5][8][11] 行业与地域分布 - 从行业融资规模看,银行以5200亿元位居第一,主要源于特别国债资本补充计划,公用事业和半导体分别以488.03亿元和392.86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12][15] - 从地域融资规模看,北京以4249.62亿元排名第一,上海和广东分别以1600.54亿元和762.82亿元位列第二、三位,北京和上海的融资规模中包含5200亿元的政策性因素 [16][19][20] IPO市场深度分析 - 从上市板块看,沪深主板募资占比最高,达57.31%,其中上证主板募资372.60亿元,占比49.04%,双创板块(科创板与创业板)合计占比35.83% [25][28] - IPO募资规模最高的行业是公用事业,达181.71亿元,汽车与零配件和电气设备行业分列第二、三位,募资额分别为156.37亿元和109.72亿元 [29] - 地域分布上,福建凭借单笔181.71亿元的首发项目位居IPO募资规模榜首,江苏和浙江分别以127.12亿元和109.28亿元紧随其后 [32][35] - 华电新能以181.71亿元的募资额成为2025年前三季度IPO融资金额最高的项目,上市首日涨幅达125.79% [36][37] 增发市场深度分析 - 增发融资受政策影响显著,2025年第二季度因特别国债资本补充计划出现峰值,募资5653.89亿元,剔除该因素后,一、三季度募资规模分别为810.22亿元和858.51亿元 [39][42] - 国有企业是增发市场的绝对主力,募资占比高达86.39%,其中中央国有企业募资5837.78亿元,民营企业尽管项目数量最多(44起),但募资额仅为550.30亿元 [43][46] - 增发融资地域高度集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募资额合计占比超过八成,其中北京募资4186.63亿元 [50][53][54] - 增发募资额前四名项目均属于特别国债资本补充计划,分别为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募资额在1050亿元至1650亿元之间 [55][56] 券商承销竞争格局 - 总承销金额方面,中信证券以1864.47亿元位居榜首,中银证券和国泰海通分别以1315.17亿元和1301.24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3][58][59] - 总承销家数方面,中信证券以48起保持第一,国泰海通和华泰证券分别以35起和30起位列第二、三位 [60][61] - IPO承销方面,中金公司以125.38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第一,国泰海通以12起的承销家数排名第一 [63][64][65][66] - 增发承销方面,中信证券在承销金额(1711.03亿元)和承销家数(35起)上均位列第一 [74][75][76][77] - 可转债承销方面,华泰证券以98.50亿元的承销金额排名第一,并与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均以4起承销家数并列第一 [79][80][81][82] 发行中介机构表现 - 会计师事务所中,容诚所以18家IPO审计数位居第一,天健所和中汇所分别以16家和11家位列第二、三位 [84][85] - 律师事务所中,上海锦天城所以12家业务数名列第一,北京国浩所和北京中伦所分别以8家和7家位列第二、三位 [86][87] - 资产评估机构中,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6家评估家数位居第一,中铭国际和上海众华均以5家并列第二 [88][89]
智通ADR统计 | 10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01 06:59
恒生指数ADR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盘于26751.60点,较前日下跌103.96点,跌幅0.39% [1] - 当日交易区间在26663.28点至26811.89点之间,振幅为0.55% [1] - 对应港股恒生指数收于26855.56点,上涨232.68点,涨幅0.87% [1] 主要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表现强劲,收报110.477港元,较港股收市上涨0.98% [2][3] - 腾讯控股ADR收报662.66港元,较港股收市微跌0.05% [2][3] - 阿里巴巴-W港股收报177.000港元,上涨3.600港元,涨幅2.08% [3] 重点公司ADR与港股价格对比 - 多数公司ADR价格低于港股,其中携程集团ADR较港股折让10.774港元,百度集团-SW ADR折让5.016港元 [3] - 部分公司ADR出现溢价,汇丰控股ADR较港股溢价1.077港元,新鸿基地产ADR溢价0.576港元 [3] - 小米集团-W ADR较港股溢价0.102港元,友邦保险ADR溢价0.118港元 [3] 个股显著价格波动 - 快手-W港股价格大幅上涨7.22%,收报84.600港元,上涨5.700港元 [3] - 百济神州港股上涨4.69%,收报205.200港元,上涨9.200港元 [3] - 交通银行港股下跌0.91%,收报6.530港元,下跌0.060港元 [3]
交通银行9月30日大宗交易成交1463.6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22:49
大宗交易详情 - 9月30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217.80万股,成交金额1463.62万元,成交价为6.72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1] - 该笔交易买方为广发证券深圳高新南一道证券营业部,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1] - 近3个月内该股累计发生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为6882.80万元[2] 近期股价与资金表现 - 9月30日收盘价为6.72元,当日下跌1.18%,日换手率为0.71%,成交额为12.47亿元[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3亿元,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出2.98亿元,股价累计下跌3.17%[2] - 该股最新融资余额为18.60亿元,近5日减少3485.23万元,降幅为1.84%[2]
交行上海市分行启动“上海金融支持银发消费服务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30 18:41
活动核心内容 -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正式启动2025年"交银敬老月"暨"上海金融支持银发消费服务月"系列活动,主题为"畅享乐龄新'申'活" [1] - 活动精心策划四大主题板块,旨在高效整合资源渠道,创新拓展消费场景,全面提升支付便利,为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银色动能" [1] 政策与补贴支持 - 公司紧跟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导向,在"国补"、"市补"及"企业补"基础上,叠加银行专属补贴以激活老年服务消费 [2] - 公司加速落地个人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推广"交享贷长者版"消费信贷产品,以激发中老年家庭设备更新换代需求,放大政策红利倍增效应 [2] 文旅消费促进 - 公司融合借记卡与信用卡资源,推出"文旅大戏 交你畅享"优惠活动,通过支付优惠和专属权益降低银发族文旅消费门槛 [3] - 在交通银行APP与买单吧APP设置"魔都好味"、"魔都好购"主题活动专区,涵盖全方位交行卡优惠 [3] - 公司联合携程老友会面向"50+老友"提供支付立减权益,并打造围绕海派文化、非遗传承的"老有意思"文化艺术专线 [3] 生活场景服务覆盖 - 公司聚焦老年人"医、食、住、行、游、养、学"核心需求,将适老服务延伸至线上、线下多元消费场景 [4] - 线下在第一百货、新世界城等11个知名商圈推出消费"满1000减100"优惠,线上联合主流平台推出适老化产品分期优惠及服务消费立减 [4] - 公司推出助医陪诊支付补贴,持续开展信用就医、为老助餐、交通出行等优惠,并打造"乐龄星期五"、"老字号1元购"等惠老品牌活动 [4] 金融安全与教育 - 上海地区130余家网点组建"90银龄"志愿服务队,开展"姣姣陪您乐享数字生活"智慧助老行动,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5] - 网点打造"姣姣乐龄课堂"特色课程,优化大额转账风险提示机制,运用智能技术实时预警可疑交易,以守护老年群体养老资金安全 [5] 战略发展模式 - 公司将以"银发消费服务月"为契机,发挥总部在上海的主场优势,加快打造"消费信贷+场景服务+数字金融"多维模式 [5] - 战略目标为降低消费门槛,提供更精准服务,扩大支付便利,释放消费活力,展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服务能力 [5]
交通银行加速科技金融布局 全力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30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交通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重点,致力于构建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1] - 公司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打造专业品牌、完善信贷政策、发挥全牌照优势及推动全行实施,系统性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 [2][3][4][5][6] 战略定位与顶层设计 - 修订《公司章程》,优化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定位,构建与“五篇大文章”战略部署相匹配的治理体系 [2] - 设立科技金融委员会,形成高效联动的“总分辖支”四级工作机制 [2] - 于2025年6月制定《交通银行加快推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措施》,围绕六大方面系统梳理支持政策 [2] 专业品牌与服务模式 - 整合资源推出“交银科创”专业品牌,首创“4+3”服务模式陪伴企业成长 [3] - “4大产品体系”包括科创易贷、易投、易融、易租,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 [3] - “3大场景生态”包括产业链“科创易链”、科创圈“科创易智”、科技园“科创易园”,旨在串联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 [3] - 自主研发“1+N”科技型企业评价模型,围绕五大维度对企业进行评分画像,并应用于科技金融全流程 [3] 信贷服务体系与政策 - 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打造“科创易贷”专属产品线,推广“主动授信”模式 [4] - 持续优化适应科技型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政策,动态调整差异化信贷准入等配套支持政策 [4] - 搭建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接力式“信贷+”产品体系 [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已为6.37万户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支持 [4] 直接融资与全牌照优势 - 发挥全牌照优势,通过对接国家级引导基金,做好“投投”、“投贷”、“投退”联动服务 [5] - 培育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打造系列科创主题基金矩阵 [5] - 完善债券承销、投资、做市、信用增进等一揽子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债券产品发展 [5] - 截至2025年6月末,交银集团科技金融全融资规模突破1.7万亿元 [5] 全行推广与集团协同 - 探索垂直化管理与矩阵式协作机制,优化分支行组织架构,因地制宜设置科技金融专门推进机构 [6] - 全行已有30家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推进组织,打造近百家科技支行和科技特色支行 [7] - 发挥境内外、离在岸、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优势,为科技型企业“出海”提供跨境投融资服务 [7] - 依托“交银航贸通”平台,运用线上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场景化、便利化跨境结算融资服务 [7]
交通银行9月30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1463.62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30 18:17
股价与交易表现 - 交通银行9月30日收盘价6.72元,单日下跌1.18% [1] - 当日发生1笔大宗交易,成交量217.8万股,成交金额1463.62万元,成交价6.72元,无溢价 [1] - 近3个月内累计发生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达6882.8万元 [1] 资金流向 - 交通银行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3.17% [1] - 近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79亿元 [1]
交通银行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217.8万股,成交额1463.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7:37
交易概况 - 交通银行于9月30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为217.8万股,成交金额为1463.62万元 [1] - 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6.72元,与当日市场收盘价持平 [1] - 此交易占交通银行当日总成交额的1.16% [1] 交易细节 - 交易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涉及证券代码601328 [2] - 买入营业部为“公書員發盤第二”,卖出营业部为“用廠港營區發驗” [2] - 该笔交易被标记为专场交易 [2]
上市银行获股东密集增持 年内机构调研超300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5:32
股东增持动态 - 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增持南京银行1.08亿股,占总股本0.87%,合计持股比例由16.14%增至17.02% [1] - 南京银行大股东紫金信托增持5677.98万股,占总股本0.46%,紫金集团及紫金信托持股比例由12.56%提升至13.02% [3] - 南京银行股东南京高科增持750.77万股,持股比例由8.94%增至9.00% [3] - 光大集团增持光大银行1397万股,占总股本0.02%,增持金额5166.1万元,为总额0.5亿至1亿元增持计划的一部分 [3] - 光大集团在2024至2025年间累计增持光大银行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持股比例由47.19%提升至47.42% [4] - 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贵阳银行20083.26万股A股,占总股本5.49%,成为重要股东 [4]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上市银行获得股东或高管增持 [5] 中期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有17家公布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国有六大行贡献超2000亿元分红 [6] - 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7家银行实现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 [6] - 工商银行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分红比例稳定在30%以上 [7] - 建设银行拟派发现金股息486.05亿元,每10股派1.858元,分红比例30.0% [7] - 农业银行拟分红418.23亿元,分红比例30.0% [8] - 中国银行中期股息总额352.5亿元,派息比例保持在30% [8]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中期分红分别为147.7亿元和138.1亿元 [8] 机构关注与市场观点 - 截至9月29日,上市银行被调研总次数超300次,机构调研家数超2000家,长三角等地区域性银行受关注较多 [5][8] - 银行股因股息率高、估值低具备较强防御属性,当前被视为中长期资金布局的重要窗口 [5] - 增量资金流入有望支撑银行板块行情,被动ETF、险资等对银行股配置需求将稳步提升 [8]
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银行业绿色金融成效显著前景广阔
经济观察网· 2025-09-30 15:00
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与宏观发展 -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向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2] - 生态环境导向项目开发新模式获金融机构支持,100多个项目获授信金额2164亿元,发放贷款764亿元 [2] - 绿色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9.9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6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 [2] - 政策持续完善,引导金融体系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支持,将绿色信贷列为重点支持方向 [3] 银行业绿色信贷规模与增长 - 截至今年6月末,国有六大行绿色贷款余额共计23.8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万亿元,增速达16.4% [3]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均超5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4.6%、14.88% [3] -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5% [3] - 交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8700亿元,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9500亿元 [3] - 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普遍高于贷款平均增速 [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银行将绿色领域视作未来信贷业务的核心增长点之一,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2][5] - 绿色金融“工具箱”日益丰富,构建起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为核心的完整产品生态链 [2][6] - 工商银行成功发行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境外绿色债券 [6] - 中国银行上半年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6] - 建设银行上半年参与承销境内外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77期,发行规模折合人民币约2355.56亿元 [6] - 邮储银行累计成立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等绿色金融机构45家 [4] 具体项目案例与实施效果 -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为万科中心提供1000万元碳中和贷款,支持其绿色改造 [6] - 该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办公楼绿电占比85%,本地光伏消纳率平均为90% [6] -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有效提升绿色资金配置效率,精准满足企业低碳转型等融资需求 [6] 碳金融市场发展与挑战 - 银行机构积极发力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助力企业盘活碳资产 [8] - 碳配额质押贷款业务面临法律权属界定模糊、操作规范不健全等合规风险 [8] - 碳核算标准不统一,碳资产定价机制不成熟,缺乏适配的风险评估模型 [8] - 企业碳排放数据真实性、完整性不足,制约银行碳金融业务开展 [8] - 专家建议加快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明确碳资产法律属性及处置规则 [9] - 需健全全国统一碳核算标准体系,强化碳排放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可信度 [9]
内蒙古农商银行与交通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30 13:10
合作签约事件 - 内蒙古农商银行与交通银行于9月28日举行交流座谈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1] - 交通银行副行长杨涛与内蒙古农商银行董事长刘丰等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出席座谈及签约仪式 [1] 合作背景与意义 - 合作基于优势互补和资源协同 旨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1] - 合作被视为打造战略合作的沪蒙样板 对推动经济金融安全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性 [1] 合作领域与方向 - 双方计划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拓宽合作广度与深度 [2] - 合作将聚焦服务内蒙古办好两件大事 共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2] 合作资源与优势 - 交通银行将发挥其国际化、综合化优势 调动交银集团各项资源支持合作 [2] - 内蒙古农商银行认可交通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标杆地位与管理经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