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03988)
icon
搜索文档
A股定增市场强势回暖!76家公司募资6633亿元,同比激增667%
搜狐财经· 2025-07-31 07:37
A股定增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7月30日,7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落地,增发股份88225亿股,实际募资总额达663302亿元,同比增长66715% [1] - 四家银行股募资表现突出: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均超1000亿元,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 [3] - 其余72家上市公司定增实际募资金额均在200亿元以下,用途涵盖项目融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等 [3] 行业分布与参与情况 - 资本货物行业参与定增企业数量最多(21家),其次为材料行业(10家)、技术硬件与设备领域(9家) [3] - 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多元金融、软件与服务等行业也有分散参与 [3] 券商投行业务增长 - 76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中,62家公布发行费用合计904亿元,其中券商保荐承销费用占比高(如光电股份定增发行费用105505万元中,保荐承销费用达9792万元) [4] - 头部券商主导市场:中信证券担任21家主承销商,中信建投(13家)、国泰海通(10家)紧随其后,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主承销次数均超5次 [4] - 16家券商担任财务顾问,东方证券(3家)、中信证券(2家)表现突出 [4] 券商参与定增投资 - 8家券商和5家券商资管公司合计参与25家上市公司定增,认购次数达46次 [5] - 广发证券参与14家上市公司定增居首,华安资管(12家)、国泰海通(5次)活跃度较高 [5] - 券商通过认购优质增发股份增厚收益,同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5]
年内A股定增募资额同比大增超600% 券商迎来多方业务机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1 01:13
A股定增市场概况 - 截至7月30日,A股已有76家上市公司定增落地,增发股份数量合计882.25亿股,实际募资总额6633.02亿元,同比大增667.15% [1] - 行业分布方面,资本货物行业21家、材料行业10家、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9家,其余分布在半导体、多元金融、软件与服务等行业 [2] - 募资金额方面,4家银行股定增募资超1000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其余72家募资均在200亿元以下 [2] 定增市场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增强企业扩张意愿,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放宽降低融资门槛,审核流程优化提升发行效率 [2] - 年内定增项目普遍展现较强赚钱效应,激发各类投资者参与热情 [2] 券商业务机遇 - 券商通过担任主承销商或财务顾问开拓投行业务增长空间,同时积极参与认购增发股份抢占投资先机 [1] - 定增项目数量回升直接带动券商承销费用增长,76家上市公司中62家公布发行费用合计9.04亿元 [3] - 券商认购优质上市公司增发股份可增厚自身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5][6] 行业竞争格局 - 31家券商担任主承销商,中信证券21家居首,中信建投13家、国泰海通10家紧随其后 [4] - 16家券商担任财务顾问,东方证券3家、中信证券2家领先 [4] - 8家券商和5家券商资管合计参与25家上市公司定增,广发证券14家居首,华安资管12家次之 [4] 头部券商市场影响 - 头部券商大额认购传递积极信号,提振投资者信心与交投活跃度,维护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6] - 支持上市公司以并购为目的的定增,有助于整合产业链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5][6]
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22:43
服务升级内容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实现"大湾区开户易"服务升级 港澳居民无需亲自前往内地即可在港澳便捷开立大湾区全域范围内的内地中国银行账户 [1] - 开户可选区域从前期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新增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全域覆盖 [1] - 港澳居民只需携带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前往中银香港/澳门中银指定网点即可办理开户 [1] 业务实施情况 - 服务升级政策落地当天中国银行东莞、中山、江门等分支机构即实现了业务办理 [1] - 香港居民陈先生当天一早便前往中银香港申请开立了中国银行中山分行的个人账户 [1] 战略意义 - 该业务是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深化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推动支付服务便利化的有力举措 [1] - 创新账户开立流程通过见证服务实现港澳居民在本地营业网点开立内地个人账户 开户激活后可绑定电子支付APP享受消费支付便利 [1] - 服务升级进一步推进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 为打造旅游、教育、创业、养老优质生活圈奠定金融基础 [2]
四川中行以优质服务助力成都世运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20:42
金融服务优化 - 公司推出多语种AI智能翻译屏支持14种世界主要语种解决语言沟通障碍提升服务体验 [2] - 公司提供人民币现金零钱包产品满足境外来华人士老年人个人客户等小面额现金需求 [2] - 公司搭建514个营业网点人民币零钱包绿色通道保证标准化零钱包即来即兑 [2] 支付与设备保障 - 公司对赛事接待酒店及城市文化点位开展POS机具巡检确保设备运营正常 [3] - 公司帮助省内金融机构培训外卡业务提升世运会期间优质金融服务基础 [3] - 公司布放外币兑换机外籍游客可直接取用外币 [2] 离境退税服务 - 公司自2016年4月起成为独家金融机构代理成都地区口岸离境退税服务 [3] - 公司设置便利化设施使境外旅客从提交材料到完成核验退税仅需5分钟 [3] - 公司加强外籍人员一进一出闭环服务提升境外旅客在川消费体验 [3] 商户与场景覆盖 - 公司主动对接出租车公司公交地铁商超等重点单位加大涉外区域商户投放力度 [2] - 公司打造获取便利覆盖广泛的常态化服务 [2]
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实现大湾区全覆盖
第一财经· 2025-07-30 20:03
业务规模与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47.2万户 [1][2] - 同期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 [1][2] - 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东亚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8家机构 [2] 业务覆盖范围 - 业务已于7月30日拓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6个大湾区城市 [1] - 结合广州、深圳、珠海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全覆盖 [1][2] - 银行机构增加港澳地区见证网点以提升触达度和开户便利性 [2] 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启动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试点 [1] - 业务经过两次扩容后形成现有银行合作体系 [2] - 业务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惠港16条"及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横琴金融30条"政策 [2] 支付服务创新 - 推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港澳电子钱包跨境应用、港珠澳大桥ETC无感通行缴费等支付领域改革创新 [3] - 实施港澳单牌车无感支付停车、横琴"澳门新街坊"双币种收单业务等专项服务 [3] - 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支付服务"无障碍"生活圈以满足支付服务无缝衔接需求 [3] 业务功能特点 - 港澳居民可直接在港澳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 [1] - 开户成功后在港澳领卡激活并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 [1] - 支持选择常去城市开户并享受本地优惠 [1]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新浪财经· 2025-07-30 19:42
资本市场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并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1] -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是增强吸引力的关键 需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 绿色低碳 普惠民生等战略领域集聚 [1]
中国银行“大湾区开户易”全新升级 港澳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0 17:34
服务升级核心内容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升级"大湾区开户易"服务 港澳居民无需亲赴内地即可在港澳开立大湾区全域内地账户 [1] - 服务升级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实施 旨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支付便利化 [1] - 新服务覆盖范围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扩展至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实现大湾区九市全覆盖 [1][2] 业务模式与实施 - 通过中国银行集团见证服务创新账户开立流程 港澳居民可在当地中银网点办理内地个人账户 [1] - 开户需携带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及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1] - 政策落地当天东莞中山江门等分支机构即实现业务办理 [2] 历史成果与客户反馈 - 自2019年推出以来已累计服务数十万港澳客户 [1] - 香港居民反馈称深中通道开通后赴中山仅需1.5小时 账户服务升级显著提升便利性 [2] 配套金融服务体系 - 外卡刷卡和移动支付覆盖各类高频消费场景 营业网点提供超20种外币兑换服务 [2] - 为境外人士提供人民币"零钱包"特色服务 [2] - 推出"来华通"APP整合翻译地图汇率等生活金融服务 提供文化旅游美食资讯 [2]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此次升级推进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 为打造旅游教育创业养老优质生活圈奠定金融基础 [2] -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 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体系 [2]
瑞银:内银H股股息回报5厘以上具吸引力 全线上调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6:19
核心观点 - 中资银行股自2020年以来显著跑赢市场 股息收益率和基本面透明度提升推动行情 当前关键议题是股息可持续性 取决于盈利前景和资金流动 [1][2] - 瑞银对中资银行股息的可持续性及进一步上涨持较乐观态度 基本情景预测中资银行将保持稳定利润增长 2026年起恢复收入增长 同时维持平稳拨备路径 [1] - 内银H股股息回报达5厘以上具吸引力 瑞银全线上调目标价 并调整部分银行评级 交通银行评级升至买入 招商银行H股评级降至中性 [1]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MSCI中国银行指数自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以来上涨79% 显著跑赢港股及A股市场 [2] - 行情受中国内地低利率环境下吸引的股息收益率推动 净利息收益率、贷款增长和资产质量的基本面透明度提升 [2] - 南向资金流入增加 特别是来自中国保险公司的资金 H股银行持股比例从2023年19%翻倍至2025年41% [2] - 虽然股息收益率从2023年9%降至目前5% 但银行股仍有上涨空间 [2] 盈利与收入前景 - 收入透明度将从2025年起改善 净利息收益率收缩将于2026年触底 手续费收入将稳定 [2] - 积极存款利率下调、稳健贷款增长和债券增长将支撑净利息收入 尽管资产收益率仍受压 [2] - 非利息收入成为更重要收入来源 特别是投资和交易活动 预计到2029年可贡献高达5%收入增长 [2] - 分析聚焦两个关键变量:债券投资和信贷成本 [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交通银行投资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由5.95港元升至8.6港元 [1] - 工商银行目标价由5.98港元升至7.7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建设银行目标价由7.4港元升至10.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维持买入评级 [1] - 招商银行H股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 基于估值较高及股息回报低于同业 目标价由52港元升至56港元 [1]
中证沪港深500金融指数报2380.7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7-30 16:07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500金融指数收盘报2380.79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83% 近三个月上涨15.09% 年初至今上涨17.89%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为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权重股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汇丰控股(9.97%) 建设银行(7.49%) 友邦保险(6.05%) 中国平安(5.33%) 招商银行(4.55%) 香港交易所(4.25%) 工商银行(4.01%) 中国平安(3.2%) 兴业银行(3.14%) 中国银行(2.94%) [1] 市场板块分布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51.39%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2.37%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23% [1] 行业分布 - 银行占比60.34% 保险占比19.79% 资本市场占比18.75% 其他金融占比1.12% [2] 指数样本调整机制 - 样本调整与中证沪港深500指数 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中小综合指数和中证沪港深互联互通综合指数同步进行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大行评级|瑞银:内银H股股息回报达5厘以上具吸引力 全线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APP· 2025-07-30 14:25
内银股行情驱动因素 - 自2020年以来高股息收益率和基本面透明度提升推动内银股行情 [1] - 当前关键议题是股息可持续性 取决于盈利前景和资金流动 [1] 中资银行盈利与股息前景 - 基本情景预测中资银行将保持稳定利润增长 2026年起恢复收入增长 [1] - 预计维持平稳拨备路径 对股息可持续性及进一步上涨持乐观态度 [1] - 内银H股股息回报达5厘以上具吸引力 [1]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全线上调内银股目标价 [1] - 交通银行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由5 95港元升至8 6港元 [1] - 重申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买入"评级 [1] - 工行目标价由5 98港元升至7 79港元 [1] - 建行目标价由7 4港元升至10 2港元 [1] - 招行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 因估值较高及股息回报低于同业 目标价由52港元升至56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