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04338)

搜索文档
马斯克新公司叫 “巨硬”,“微软”看了都得吐血
36氪· 2025-08-08 19:26
公司命名与商标申请 - 新公司命名为"巨硬",英文名为"MacroHard",与微软"Microsoft"形成鲜明对比,引发网友热议 [1][4] - "MacroHard"已于8月1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商标申请,申请费用为2300美元 [4] - 马斯克在7月14日通过社交平台X暗示将成立专注于编程与图像/视频生成的AI子公司,并互动回应网友猜测 [4] 马斯克与盖茨的商业竞争 - 盖茨曾在特斯拉困难时期做空其股票,同时向马斯克寻求捐款,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7] - 马斯克作为OpenAI创始人之一,在2018年被踢出公司,随后OpenAI接受微软投资,加深了马斯克对微软和盖茨的敌意 [7][8] - 双方在AI发展理念上存在根本分歧:马斯克主张谨慎发展AI,而微软和盖茨积极推进AI商业化 [10] 新公司业务规划 - "巨硬"将专注于运营数百个以编程和图像/视频生成为核心的AI代理 [11] - 在编程领域,AI代理将能够快速生成高质量代码,优化和调试,可能改变软件开发行业格局 [13] - 在图像/视频生成领域,AI代理将实现更智能、个性化的创作,可能颠覆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等行业 [14] 潜在市场竞争 - 在编程工具领域,JetBrains等公司可能面临来自"巨硬"AI代理的竞争压力 [15] - 在图像/视频处理领域,Adobe等行业巨头可能需要应对"巨硬"带来的挑战 [15] - 公司名称和业务方向显示出与微软的直接竞争关系 [1][4][15] 未来发展展望 - "巨硬"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商标申请是第一步,未来发展路径尚不明确 [16] - 马斯克与盖茨的竞争可能持续并加剧,推动行业创新和技术发展 [18] - 新公司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其技术实现能力和市场接受度 [16][18]
马斯克太会整活,巨硬叫板微软!
搜狐财经· 2025-08-08 16:49
公司命名策略 - 马斯克新公司命名为"巨硬"(Marcohard),与微软(Microsoft)形成鲜明对比,从名称上形成直接竞争态势 [1][3] - "巨硬"名称灵感可能来源于中文互联网对微软的调侃梗,曾出现在Palm 680智能机的输入法名称中 [3] - 公司名称选择体现马斯克高调张扬的商业风格,与微软低调稳健形象形成反差 [7] 业务布局 - 巨硬公司将专注于编程及图片视频生成的AI智能体开发 [3] - 业务直接对标微软AI业务及其投资的OpenAI [3] - 技术路线采用分布式AI生态挑战微软Azure+OpenAI组合 [3] - 商业策略试图用AI重构软件生产方式,挑战微软Office+Windows生态 [3] 竞争格局 - 马斯克与比尔·盖茨存在长期商业恩怨,涉及特斯拉做空及OpenAI控制权之争 [5] - 双方在AI发展路径上存在根本分歧:马斯克追求高风险颠覆,盖茨倾向稳健发展 [5] - 竞争延伸至慈善理念差异:科技带动发展vs传统捐款模式 [5] 营销效应 - 商标注册事件获得全球媒体关注,实现零成本品牌曝光 [7] - 命名策略成功制造话题性,强化新锐挑战者形象 [1][7] - 事件持续发酵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两家公司的认知选择 [7]
GPT-5来了,微软抢先接入:一键生成网页、博士级智能,所有用户免费使用;马斯克不服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45
产品发布与性能 - OpenAI推出大型语言模型GPT-5,距离GPT-4发布已过去两年半,公司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模型"并免费提供给用户[1] - GPT-5采用集成模型架构,能自动选择推理深度,无需用户切换模式,对话体验如同与博士级专家交流[3] - 新模型在编码、数学、写作、健康、视觉感知等领域表现卓越,是统一的智能系统,能自动判断响应速度[5] - GPT-5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中首次尝试准确率达74.9%,高于GPT-4o的30.8%和o3模型的69.1%[10] - 在HealthBench Hard Hallucinations测试中,GPT-5的错误信息率仅1.6%,远低于GPT-4o的15.8%和o3的12.9%[17] - 启用网络搜索后,GPT-5响应中包含事实错误的可能性比GPT-4o低45%,比o3模型低80%[18] 商业模式与定价 - GPT-5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免费用户每天可使用数小时,Plus用户额度更高,Pro会员可访问扩展推理能力的Pro版本[5] - 开发者API定价为每百万token输入1.25美元,输出10美元,价格低于GPT-4o和Claude Opus 4.1,仅为后者的1/15[5] - 微软在发布当日宣布将GPT-5整合至Microsoft 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等全线产品中[2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GPT-5在编程能力上实现突破,能凭单提示创建响应式网站、App和游戏,设计选择更优[10] - 新模型具备"氛围编码"能力,演示中几分钟内生成两个不同法语学习App[15] - 引入"安全补全"训练方法,使模型能更细致地处理敏感问题,减少过度拒绝[20] - 推出四种可选聊天预设性格(愤世嫉俗者、机器人、倾听者、书呆子),可调整交互风格[21] 行业竞争与评价 - 在SWE-bench测试中表现略优于Claude Opus 4.1(74.5%)和Gemini 2.5 Pro(59.6%)[13] - 但在Humanity's Last Exam测试中,GPT-5 Pro得分42%,略低于Grok 4 Heavy的44.4%[13] - 马斯克公开质疑GPT-5性能,称其在ARC-AGI-2测试中未击败Grok 4[3][26] - 有研究员认为GPT-5仅为"渐进式优化",因缩放定律放缓和高质量数据枯竭导致性能提升有限[29] 资本动态与战略 - OpenAI近期获得83亿美元新资本,估值达3000亿美元,投资者包括黑石集团等机构[30] - GPT-5发布将巩固公司技术领先地位,提振投资者信心,助力估值增长和股票二次出售[31]
AMD 与微软合作定制芯片 覆盖 Xbox 主机、PC 及掌机
环球网资讯· 2025-08-08 12:24
公司与微软合作关系 - AMD正式确认与微软延续多年合作关系 双方正联合开发定制芯片[1] - 定制芯片将为微软下一代Xbox平台提供核心动力支持[1] - 定制芯片应用范围拓展至PC和掌机领域 构建覆盖多平台的统一芯片解决方案[1] 定制芯片业务布局 - AMD已在为索尼下一代PlayStation和微软下一代Xbox开发定制SoC[3] - AMD的Z2系列SoC已成功应用于微软与华硕合作开发的ROG Xbox Ally产品中[3] - AMD的FSR 4技术是与索尼共同研发的成果 双方保持深度技术创新合作[3]
未受微软裁员影响,小岛秀夫新作《OD》开发进程稳步推进
环球网资讯· 2025-08-08 12:24
此前,微软方面公布的裁员计划已对旗下多个游戏项目造成影响,包括ZeniMax Online的新MMO游 戏、《完美黑暗》重启版、Rare工作室的《Everwild》以及Avalanche Studios的《Contraband》等项目均 已被取消。 而《OD》作为小岛工作室与Xbox合作的恐怖游戏,于2023年游戏大奖上首次公开亮相,凭借独特的题 材和制作团队的影响力,一经公布便引发广泛关注,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游戏作品之一。自公布以来, 关于该游戏的具体信息披露较少,小岛秀夫曾简要提及,其开发目标是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游戏体 验。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8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尽管微软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超过9000人,导致 多个游戏项目被迫取消,但小岛工作室与Xbox合作开发的恐怖游戏《OD》仍在正常推进,未受此次裁 员计划影响。 微软相关发言人近日已正式确认《OD》的开发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中。(纯钧) ...
微软取得集成引用和次对象的标记专利
金融界· 2025-08-08 08:41
微软新专利授权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名为"集成引用和次对象的标记"的专利 [1] - 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4830099B [1] - 专利申请日期为2020年11月 [1]
马斯克拆台、微软抢先接入!GPT-5终于来了 一键生成网页、博士级智能 却因基准图错误遭吐槽
华夏时报· 2025-08-08 08:27
产品发布与定位 - OpenAI于8月7日推出新一代旗舰AI模型GPT-5,并称其为"世界上最好的模型",将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1] - 免费用户、Plus用户、Pro用户和团队用户当天即可使用,企业用户和教育用户将于下周开放访问[1] - GPT-5被定位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里程碑,公司首席执行官称其是"重要一步"[5][7] 性能表现与技术特性 - 在LMSYS Arena评分中,GPT-5以1,481分位列第一,高于谷歌Gemini 2.5 Pro的1,460分和xAI Grok 4的1,429分[4] - 在SWE-bench Verified编码基准测试中,GPT-5首次尝试准确率达74.9%,高于o3模型的69.1%和GPT-4o的30.8%[7] - 在Humanitys Last Exam测试中,GPT-5 Pro版本使用工具后得分42%,略低于Grok 4 Heavy的44.4%[10] - 模型采用统一系统架构,可自动识别何时需要快速响应或长时间思考,无需用户手动选择模式[4] 核心能力提升 - 编程能力显著增强,可凭单一提示创建完整网站、应用程序和游戏,在间距、排版等设计细节上有所改进[7] - 创意写作能力突出,能够处理无韵律抑扬格五音步诗和自由诗等复杂文体[13] - 健康咨询领域表现提升,在HealthBench Hard Hallucinations测试中错误信息率仅1.6%,远低于GPT-4o的15.8%和o3的12.9%[15] - 响应中包含事实错误的可能性比GPT-4o低约45%,比o3模型低约80%[17] 安全性与用户体验 - 进行了5000小时安全测试,采用新型"安全补全"训练方式,教模型在安全范围内提供最有帮助的答案[16][19] - 幻觉率显著降低,能更清晰地解释自身局限性,减少无根据的断言[16][19] - 提供四种可选预设性格(愤世嫉俗者、机器人、倾听者、书呆子),用户可调整交互风格[19][20] 生态系统整合 - 微软宣布将GPT-5集成到Copilot生态系统,包括Microsoft 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Azure AI Foundry和Copilot Studio[30] - 新智能模式支持动态模型切换,增强推理和特定任务响应能力[30] - 开发人员可通过Azure AI Foundry利用GPT-5的模型路由器确保任务精度[30] 产品演示与市场反馈 - 演示中生成法语学习应用程序,几分钟内创建包含抽认卡、测验和贪吃蛇游戏的完整网页应用[2][13] - 发布会现场出现基准图表数据与显示不匹配的问题,例如编程测试中52.8%准确率标注对应了超过69.1%的柱状图高度[22] -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表现未达预期,特别是在ARC-AGI-2测试中未超越Grok 4[25][29]
微软CEO宣布OpenAI在多平台上线,马斯克:OpenAI会把微软生吞了
搜狐财经· 2025-08-08 07:41
GPT-5模型发布 - 微软CEO宣布GPT-5模型在多个平台上线,包括Microsoft 365 Copilot、Copilot、GitHub Copilot以及Azure AI Foundry [1] - GPT-5由合作伙伴OpenAI推出,是迄今为止能力最强大的模型,在推理、编码和聊天方面带来重大新突破 [1] - 所有GPT-5的训练均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进行 [1] 行业竞争动态 - 特斯拉CEO马斯克警告称OpenAI会把微软生吞了,暗示两家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关系 [1]
马斯克申请“巨硬”商标对标“微软”?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52
要点快读 在很久很久以前……"巨硬"在国内外互联网上就已经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梗,被各路网民、用户、玩家用 来代指或者戏称微软。没想到这回马斯克还真给整了个 Macrohard(中译"巨硬"或"宏硬")的商标,着 实让人又好笑又好奇。 ...
微软从谷歌DeepMind挖角AI人才 承诺更少官僚作风
新浪财经· 2025-08-07 12:39
微软AI人才战略 - 微软聘请DeepMind创始人之一穆斯塔法-苏莱曼担任AI主管以增强AI竞争力 [1] - 苏莱曼采用类似Meta扎克伯格的策略亲自致电招募顶尖人才 [1] - 微软新成立的AI部门被宣传为比DeepMind更灵活、更具初创企业氛围的工作环境 [1] 人才争夺战成果 - 微软过去几个月从谷歌挖走至少24名高管和员工 [1] - 被挖人员多数来自DeepMind包括前杰出工程师Adam Sadovsky和前工程副总裁Amar Subramanya [1] 薪酬与项目吸引力 - 微软提供更丰厚薪酬条件吸引人才 [1] - 提供参与Copilot聊天机器人开发项目的机会旨在打造比ChatGPT更强的竞争对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