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600938)

搜索文档
国际原油价跌致“三桶油”上半年减利超290亿元 跌幅不一为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8 08:43
业绩表现 - 三桶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下跌 中国石油840.1亿元跌5.4% 中国石化214.8亿元跌39.8% 中国海油695.3亿元跌13% 合计同比减少290.5亿元 相当于每日少赚近1.6亿元 [1] - 三桶油营业收入同比跌幅5%-11% 中国石油出现近五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 [1] -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6.3%至4226.7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8%至919.29亿元 [2] -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跌7.2%至1717.45亿元 其中石油液体销售收入同比跌近11%至1439.98亿元 [2] - 中国石化勘探及开发事业部经营收入同比下降5.9%至1446.6亿元 收益同比下降18.9%至236.38亿元 [2] 油价影响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幅约15% [1] - 中国石油上半年原油平均售价66.21美元/桶同比下滑14.5% [2] - 中国海油平均售价69.15美元/桶同比下滑13.9% [2] 天然气业务 -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均价同比涨超5%至2334元/吨 销售量增近3%达151.5万吨 [2] - 中国海油天然气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4%至7.9美元/千立方英尺 销量增长13.5%达4892亿立方英尺 带动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超16%至277.5亿元 [2] - 中国石化仅液态LNG实现增长 销量增至193.4万吨 售价增至3811元/吨 [3] 下游业务 - 中国石油化工业务经营利润同比下滑55.5%至13.92亿元 [3] -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经营收益亏损额扩大33.5%至42.24亿元 [3] - 中国石油销售分部经营利润同比跌超25%至101.04亿元 [3] -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和营销及分销事业部分别同比大跌50%至35.4亿元和46%至79.6亿元 [3] 行业趋势 - 中国市场汽油需求已于2023年触及峰值 整体油品需求预计2028年达峰 [4] - 电动汽车加速渗透对下游成品油业务产生明显影响 [3] 新能源布局 - 中国石油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同比大增七成达36.9亿千瓦 新材料产量增超五成至166.5万吨 [4] - 中国海油上半年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4] - 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 计划今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4]
半年盘点|国际原油价跌致“三桶油”上半年减利超290亿元,跌幅不一为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28 08:39
业绩表现 - 三桶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中国石油840.1亿元(-5.4%) 中国石化214.8亿元(-39.8%) 中国海油695.3亿元(-13%) 合计减少290.5亿元 相当于每日少赚近1.6亿元 [2] - 三桶油营业收入均出现5%-11%跌幅 中国石油出现近五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下滑 [2]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同比下跌约15% 中国石油原油售价66.21美元/桶(-14.5%) 中国海油原油售价69.15美元/桶(-13.9%) [2][3] 业务板块分析 - 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部营收4226.7亿元(-6.3%) 占总营收30% 经营利润919.29亿元(-6.8%) [3] - 中国海油油气销售收入1717.45亿元(-7.2%) 占总营收83% 其中石油液体收入1439.98亿元(-11%) [3] -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事业部收入1446.6亿元(-5.9%) 收益236.38亿元(-18.9%) [3] - 天然气业务部分抵消油价下跌影响 中国石油天然气售价2334元/吨(+5%) 销量151.5万吨(+3%) 中国海天然气售价7.9美元/千立方英尺(+1.4%) 销量4892亿立方英尺(+13.5%) 销售收入277.5亿元(+16%) [3] - 中国石化液态LNG销量193.4万吨 售价3811元/吨 车用LNG经营量大幅增长 LNG零售市占率国内第一 [4] - 化工业务显著承压 中国石油化工经营利润13.92亿元(-55.5%) 中国石化化工事业部亏损扩大33.5%至42.24亿元 [4] - 成品油销售业务受冲击 中国石油销售分部经营利润101.04亿元(-25%) 汽油柴油量价跌幅居前 中国石化炼油事业部利润35.4亿元(-50%) 营销分销事业部利润79.6亿元(-46%) [4] 行业趋势与转型 - 中国汽油需求已于2023年达峰 整体油品需求预计2028年达峰 2030年后下行速度加快 [5] - 三桶油加速非油业务布局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70%) 新材料产量166.5万吨(+50%) [5] - 中国海油消纳绿电超5亿千瓦时 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5] - 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合作 计划2024年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 推进终端加气与充换电网络建设 [5][6]
中国海油(600938):大项目加速投产 控成本抵御油价下行
新浪财经· 2025-08-28 08:26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2076亿元同比-8% 归母净利润695.3亿元同比-13% 每股盈利1.5元 [1] - 2Q25收入1008亿元同比-12.6% 归母净利润330亿元 盈利略超市场预期因产量较高 [1] - 上半年原油实现价格69美元/桶同比下降11美元 天然气实现价格7.9美元/千立方英尺略升 [1] 产量与项目进展 - 1H25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6.1% 原油产量+4% 天然气产量大幅上升12% [2] - 南海西部天然气产量同比+35%至171bcf 2Q25油气产量环比增4%同比增7% [2] - 深海一号二期加速南海西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增产 渤中26-6和渤中19-2项目投产 [2] - 全年产量或达指引上限780万桶 若2H25维持增长趋势 [2] - 圭亚那Yellowtail项目25年8月投产 Stabroek区块总产能提升25万桶/日至90万桶/天 [2] - 2H25圭亚那权益产量有望升至20万桶/天 Stabroek区块盈亏平衡点低于30美元/桶 [2] 成本与财务控制 - 1H25布伦特原油均价下跌16%至70.7美元/桶 净利润波动幅度低于油价跌幅 [3] - 桶油作业费用同比-0.7%至6.76美元 销售费用同比-6.4%至1.9美元 [3] - 成本曲线处于全球较为领先地位 [3] - 1H25中期股息0.73港元 派息率46%较2024年提升1.3ppt H股股息率达8% [3] - 1H25资本开支同比下降9%至576亿元 负债率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4] - A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6年8.6倍/8.3倍市盈率 H股对应5.7倍/5.5倍市盈率 [4] - A股目标价30元对应2025/26年10.1倍/9.8倍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18%上行空间 [4] - H股目标价22.8港元对应2025/26年7倍/6.7倍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22%上行空间 [4]
卫星通信产业重磅政策发布;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7:5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5% 降幅较6月收窄2.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由6月下降0.9%转为增长18.9% 拉动整体利润增速加快2.9个百分点 [3] - 商务部将于下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另将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2] - 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 优先纳入群众需求迫切及安全隐患多的区域 镇集体经济组织在合作改造中首次持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2] - 吉林省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4] 资本市场动态 - 8月27日A股市场成交额达3.2万亿元 一周内两次突破3万亿成交额为历史首次 [4] - 寒武纪盘中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1372.10元/股 vs 1448元/股) 尾盘回落使茅台保住股价第一位置 [5] - 香港前七个月IPO达51宗 集资额同比急增超610%至1280亿港元 超220宗申请正在审批 [6] - 两融业务价格战加剧 头部券商利率持续创新低 息差逼近盈亏平衡点 [6] - 奇瑞汽车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赴港上市 [8] 能源与制造业 - 中国广核拟93.7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四家核电公司股权 包括惠州核电82%股权及三家全资子公司 [7] - 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营收2076.1亿元同比下降8.4% 净利润695亿元同比下降13% 油气净产量384.6百万桶同比增6% [8] - 高盛预计2025年Q4至2026年Q4石油日均过剩180万桶 全球库存将增近8亿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或跌至50美元出头 [6] 科技与通信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 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推广 [4] - 英伟达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超预期(预期460亿美元) 批准额外600亿美元股票回购 对Q3营收给出540亿美元±2%的展望(市场预期534.6亿美元) [6] 消费与服务行业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3.45亿元 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 [4] - 美团上半年收入1783.98亿元同比增长14.7% 经调整溢利净额124.42亿元同比减少41% 其中Q2收入918.4亿元增11.7% 调整后净利14.93亿元同比下降89% [7] - 蜜雪集团上半年收入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 净利润27.2亿元增44.1% 全球门店数增至53014家覆盖中国及12个海外国家 [8] 国际贸易与监管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累计关税税率达50% 理由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 [8] - 美国自8月29日起暂停对800美元及以下进口包裹免税 需缴纳全额税费 已有25国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 [8]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平台企业及金融机构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流量扶持 降低运营费用 加强金融赋能 提升数智化运营水平 [4]
中国海油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6:29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2076.08亿元 同比下降8% [2] -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 同比下降13% [2] - 扣非净利润693.53亿元 同比下降12% [2] - 基本每股收益1.46元 [2] 股东回报 - 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2]
中国海油上半年 油气净产量增长6.1%
证券时报· 2025-08-28 05:58
核心财务表现 - 中国海油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主要受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5.1%影响 [1] - 中国石油上半年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低6.7%,归母净利润840.07亿元同比下滑5.4% [1] - 中国石化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1万亿元同比降低10.6%,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骤降39.8% [1] - 中国海油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1] 产量与运营表现 - 中国海油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其中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12% [1] - 中国海域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6%,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等项目产量贡献 [2] - 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2.8%,巴西和圭亚那项目成为海外产量增长主力 [2] - 石油液体产量同比增长4.5%得益于渤中19-2和渤中19-6等油气田贡献,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2.0%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全面投产 [3] 勘探开发进展 - 获得龙口25-1、锦州27-6等5个油气新发现,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其中锦州27-6和曹妃甸22-3发现展现渤海湾盆地勘探潜力 [2] - 涠洲10-5南发现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2] - 签署伊拉克Block7区块与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圭亚那深水立体勘探持续增储 [2] - 渤中26-6油田开发(一期)以及巴西Buzios7、Mero4等多个项目顺利投产 [2]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地球物理勘探、复杂油藏精细注水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提速26% [3]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评中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3] - 部署"AI+"重点场景实现海洋溢油精准溯源与台风灾害高效应急响应,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60万吨油当量 [3] - 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自然递减率降至历史最好水平,储量动用率和采收率持续提高 [2]
油气产量创新高 中国海油上半年大赚695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8 02:29
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2076.08亿元 归母净利润695亿元 [2]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约合人民币0.67元 派息总额约316.02亿元 [2] 产量表现 - 净产量384.6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增长6.1% 国内外产量均超历史同期最优水平 [3][4] - 国内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上升7.6% 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 同比上升2.8% [5]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 [3][5] 勘探进展 - 国内获得5个新发现(龙口25-1 锦州27-6 曹妃甸22-3 涠洲10-5和涠洲10-5南)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3] - 渤海湾盆地锦州27-6展现古近系岩性勘探前景 曹妃甸22-3展现浅层岩性勘探前景 [3] - 北部湾盆地涠洲10-5南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3] - 签署伊拉克Block7区块和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 首次签署哈萨克斯坦勘探新区块 [3] 项目投产 - 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 文昌9-7油田开发项目 巴西Buzios7 Mero4等10个油气田投产 [4] - 垦利10-2油田群开发项目(一期)7月投产 探明地质储量超1亿吨 预计高峰日产油气当量约3000吨 [5] - 东方29-1气田开发项目 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投产 "深海一号"大气田高峰年产气量有望超45亿立方米 [5] 技术创新 - 工业化推广先进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规模化应用先进处理技术提升深层地震资料品质 [6] - 规模化应用有缆/无缆智能分注技术 助力中国海上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9.5% [6] - 全面推进优智钻完井建设 实现示范项目提速26% [6]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荣誉称号 [6] - 融合卫星遥感 无人装备与AI算法实现海洋溢油精准溯源和台风灾害高效应急响应 [6] - 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60万吨油当量 [6] 成本与效益 - 油气销售收入1717亿元 桶油主要成本26.94美元/桶油当量 同比保持稳定 [7] - 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跌幅15.1% [3] 绿色转型 - 规模化应用永磁电潜泵 秦皇岛32-6油田节电约1800万千瓦时 [7] - 绿电发电量超9亿千瓦时 外购并消纳绿电5亿千瓦时 [7] - 恩平15-1平台投用中国海上首个CCUS项目 开创"以碳驱油 以油固碳"新模式 [7] - 渤海油田规划建成中国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 实现二氧化碳产 注 储一体化 [7]
中国海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增长6.1%
证券时报· 2025-08-28 01:4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 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主要受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下跌15.1%影响 [2] - 中国石油上半年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低6.7% 归母净利润840.07亿元同比下滑5.4% [2] - 中国石化上半年营业收入1.41万亿元同比降低10.6% 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骤降39.8% [2] - 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2] 产量与运营 - 油气净产量达384.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 其中天然气产量大幅增长12% [2] - 中国海域油气净产量26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6% 海外油气净产量11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2.8% [3] - 石油液体产量占比77.0%同比增长4.5% 天然气产量占比23.0%同比上升12.0% [4] - 通过精细生产组织与精益管理 中国海上在产油气田自然递减率降至历史最好水平 [3] 勘探开发进展 - 斩获龙口25-1、锦州27-6等5个油气新发现 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 [3] - 锦州27-6发现展现渤海湾盆地古近系岩性领域勘探潜力 曹妃甸22-3发现展现浅层岩性勘探潜力 [3] - 涠洲10-5南发现实现中国南海海域首个变质岩潜山勘探领域重大突破 [3] - 渤中26-6油田开发(一期)、巴西Buzios7、Mero4等多个项目顺利投产 [3]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并带动天然气产量大幅提升 [3] 海外战略与合作 - 签署伊拉克Block7区块与哈萨克斯坦Zhylyoi区块石油合同 [3] - 圭亚那深水立体勘探持续增储 巴西与圭亚那项目成为海外产量增长主力 [3]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地球物理勘探、复杂油藏精细注水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4] - 全面推进优智钻完井建设 示范项目提速26% [4] - "深海一号"智慧气田获评中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4] - 部署"AI+"重点场景 融合卫星遥感、无人装备与AI算法实现海洋溢油精准溯源与台风灾害高效应急响应 [4] - 台风模式累计挽回产量损失超60万吨油当量 [4]
中国海油(600938.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1:11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实现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 [1] - 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1] - 扣非净利润693.53亿元,同比下降12% [1] 每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1.46元 [1] - 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 [1] 业绩变动 - 营收、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1]
“三桶油”纷纷大力布局新能源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00:07
核心财务业绩 - 中国海油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0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95.33亿元 [1] - 中国石油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39.93亿元 [1] - 中国石化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14.83亿元 [1] - 三桶油上半年合计日赚约9.7亿元 [1] - 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7美元/桶,同比下降14.7% [1] 油气产量表现 - 中国海油净产量3.85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国内外产量均超历史最优水平 [1] - 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9.24亿桶,同比增长2.0%,天然气产量和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中国石化油气当量产量2.63亿桶,同比增长2.0%,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中国石油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0%,捕集利用二氧化碳130.5万吨,实现驱油30万吨 [2] - 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积极获取风光发电指标,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发展气电业务和储能示范项目 [2] - 中国石化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44座,建成7条氢走廊,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企业 [2] - 中国石化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布局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业务 [2] - 中国海油海上首个CCUS项目在恩平15-1平台投用,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3] - 中国海油旗下渤海油田规划建成中国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实现二氧化碳产注储一体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