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600938)

搜索文档
中央决定:周心怀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7:12
公司高层人事变动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宣布周心怀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党组副书记 [1] - 周心怀此前担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党组副书记职务现被免去相关职务 [1] - 本次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办理 [1] 信息来源 - 该人事任命信息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4] - 上海证券报为相关新闻的发布媒体 [4]
瑞银:微升中国海洋石油(00883)目标价至26.5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08-29 16: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下跌13%至695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纯利同比下跌18%至330亿元人民币 [1] - 利润降幅小于油价降幅 [1] 业绩预期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被轻微上调 [1] - 目标价由26港元上调至26.5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运营数据 - 维持全年产量目标7.6亿至7.8亿桶油当量 [1] - 资本支出计划1250亿至1350亿元人民币 [1] - 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实现增长 [1] 成本控制 - 每桶成本持续下降 [1] 战略规划 - 资本支出将保持稳定增长以维持年度油气产量增加 [1] - 新能源业务发展需要资本支出支持 [1]
油气开采板块8月29日涨0.85%,*ST新潮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4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8
板块表现 - 油气开采板块当日上涨0.85%,领涨个股为*ST新潮(涨幅4.98%)[1] - 板块跑赢上证指数(涨0.37%)但跑输深证成指(涨0.9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ST新潮涨停(4.98%)、洲际油气平盘(0.00%)、中国海油微跌(-0.35%)、蓝焰控股下跌(-0.71%)[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45亿元,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11亿元和1.34亿元[1] - *ST新潮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34.63万元(占比3.84%),但遭散户资金净流出1249.57万元[2] - 中国海油遭遇主力资金大幅流出2.35亿元(占比-10.53%),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1.37亿元[2] - 洲际油气主力资金净流出1135.54万元(占比-4.21%),游资与散户资金均呈净流入[2] - 蓝焰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出979.15万元(占比-10.01%),游资净流入696.57万元[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洲际油气成交量最高达114.77万手,成交额2.70亿元[1] - *ST新潮成交量61.08万手,成交额2.69亿元[1] - 中国海油成交量85.75万手,成交额22.28亿元[1] - 蓝焰控股成交量13.84万手,成交额9781.61万元[1]
瑞银:微升中国海洋石油目标价至26.5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08-29 16:4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下跌13%至695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纯利同比下跌18%至330亿元人民币 [1] - 利润降幅小于油价降幅 [1] 业绩驱动因素 - 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实现增长 [1] - 每桶成本持续下降 [1] 业绩预期与估值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被轻微上调 [1] - 目标价由26港元上调至26.5港元 [1] - 评级为买入 [1] 产量与资本支出指引 - 维持全年产量目标7.6亿至7.8亿桶油当量 [1] - 资本支出计划为1250亿至1350亿元人民币 [1] 中长期展望 - 资本支出预计将稳定增长 [1] - 增长旨在维持年度油气产量增加 [1] - 支持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1]
周心怀任中石油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新浪财经· 2025-08-29 16:20
人事任命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任命周心怀为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1] - 周心怀此前担任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 [1] - 相关职务任免按法律和章程规定办理 [1]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2025
国家能源局· 2025-08-29 16:09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陆上投资3520亿美元(降8%),海域投资2020亿美元(增8%)[9] - 北美陆上投资1580亿美元(降10%),拉美及亚太海域投资1010亿美元(增9%)[9] - 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210个,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非洲占比32%,深水-超深水领域储量占比45%[9][10]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增1%),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增产,非洲、亚太、中亚-俄罗斯地区减产[10] -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增4.3%),页岩油产量7.7亿吨(增3%)[10]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增0.4%),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增1.5%),页岩气产量5652亿立方米(降3%)[12] - 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转型放缓,七大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资产交易金额92.4亿美元(降46%)[12]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2019-2024年累计投资2.24万亿元,年均较2018年增48%[14]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14] - 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超11亿吨,天然气新增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新高[15] - 油气产量当量4.09亿吨,原油产量2.13亿吨(较2018年增2400万吨),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860亿立方米)[17]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页岩油产量超600万吨(增3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增5.5%)[17] - 深层超深层勘探获突破,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多口探井试获高产油气流[17][18][19] - 海域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20][21] - 页岩油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获突破,致密气在四川盆地落实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储量区[21][22] - 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新增3个千亿立方米储量区,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23] - 提高采收率技术年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技术广泛应用[30] - 四大气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海域)天然气产量占比84.7%[3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其中致密气676亿立方米(增8.5%),页岩气超250亿立方米,煤层气138亿立方米(增17%)[36] 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 - 构建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复合陆缘盆地深层成藏理论等新地质理论[36][37] - 突破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特深井钻完井、高温高压测井等技术[37][38] - 自主研发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175MPa电动压裂装备、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装备[38][39] - AI技术应用加速,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油气藏动态仿真引擎等[39] 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通过,明确鼓励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41] - 推进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42] - 强化协调保障机制,解决用地、航道等产能项目限制[43][44][45] - 发布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标准264项,包括CCUS、海上风电融合等标准[51]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新增储能55万千瓦[46] - 中国石油建设6个新能源基地,中国石化建成高比例绿电替代示范区[46][47] - CCUS项目年注入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累计注入1473万吨[48][49] - 吉林油田CCUS阶段提高采收率25.5%,胜利油田CCUS日产油量从220吨升至394吨[48][49][50] 2025年发展展望 - 目标原油产量稳产2亿吨,天然气连续九年增产百亿立方米[52] - 聚焦深层、深海、非常规、老区"四大领域",加大风险勘探[52][53] - 推动页岩气、致密气、海洋油气等重点项目建设[53] - 发展万米深地理论、页岩油气体积开发等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53][54] - 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扩大CCUS项目规模[55]
中国海油中期业绩交流会:坚持回馈股东 时刻为低油价做好准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4:45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倡导穿越牛熊的生存战略 不依赖高油价 不追求投机 致力于打造抗风险能力强的百年老店[1] - 上半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跌幅15.1%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8%[2] - 桶油主要成本为26.94美元/桶油当量 较去年同期27.75美元下降2.9%[2] - 通过精益管理和综合生产提高运营效率 坚持低成本发展战略[2][3] 股东回报与股息政策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 股息支付率达45.51% 较去年同期40.3%提升5.21个百分点[2] - 制定未来三年股息支付政策 无论油价波动均保持回馈股东的一致性[2] - 拥有充裕现金流 可在低油价周期把握并购机会寻求海外优质资源[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计划2025年获取500-1000万千瓦时新能源资源 目前已完成目标获取[4] - 海上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平稳运行 福建粤东 海南项目持续推进[4] - 陆丰油田群清洁能源电力供给改造示范项目已开工 预计明年投用[4] - 通过自有陆岸终端建设分布式光伏 重点解决自用电需求降低外部用电[4] - 新能源发展坚持效益优先原则 侧重与油气业务融合 实现绿色转型与经济效益双赢[4] 天然气业务战略 - 上半年天然气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2.0% 国内外产量均超历史最优水平[5] - 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深海一号"二期和渤中19-6等项目产能释放[5] - 天然气具有稳产周期长 采收率高和作业成本低的特点[5] - 国内销售以长协合同为主 价格相对稳定 提供持续现金流[5] - 未来几年国际市场天然气价格预计略有下降[5] - 适度提升天然气产量比例 但不削弱原油业务发展重点[6]
中国的生意特朗普想截胡,普京听完美方条件,没对中方透露一个字
搜狐财经· 2025-08-29 14:28
美国对俄能源合作提议 - 美方在"普特会"期间承诺有条件放松对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制裁 并提出让俄罗斯放弃与中国技术合作转而采购美国设备 [1] - 美方抛出允许埃克森美孚重返萨哈林一号油气项目及购买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等条件 表面推动俄乌和谈 实为切断中俄能源联系并抢占俄罗斯市场份额 [1] - 该提议旨在使俄罗斯重新依赖美国技术 削弱中俄自主合作空间 通过技术支持与放松制裁实现双重控制 [1] 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 - 项目总投资达210亿美元 由诺瓦泰克控股 中国石油与中海油各持10%股份 是俄罗斯实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份额20%目标的关键项目 [3] - 受美国制裁和冰级船舶断供影响项目一度停滞 中国企业为两条生产线提供核心电力燃气轮机 第三条生产线核心技术也将由中方提供 [3] - 2023年4月项目恢复天然气加工并完成五批货物装载 体现中俄在技术供应链和战略互信上的高度协作 [3]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 - 2023年1-5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管道天然气同比增长29.4%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满负荷输送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谈判稳步推进 [5] - 中俄能源合作已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全链条协作 不受美国单方面合同或设备供应影响 [5] - 中国能源技术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 而美国合作带有地缘政治捆绑色彩 要求俄罗斯在乌克兰局势和北极战略等问题妥协 [6] 俄罗斯的立场与应对 - 普京未回应美方提议是基于对美国"言而无信"历史的判断 及对中俄合作稳定性的信心 [5] - 俄罗斯不会为短期利益牺牲与中国的长期战略互信 不会陷入美国离间中俄的陷阱 [8] - 中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 是对冲美国制裁外溢效应的有效方式 [3]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维持今年布油价格预测为每桶68美元 维持中海油“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9 10:56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76亿元 同比下降8% [1] - 归母净利润695亿元 同比下降13% [1] 行业需求与供应 - 北半球传统旺季带动夏季出行及发电需求 对全球石油需求形成较好支撑 [1] - 中国 美国和欧洲等地区炼厂吞吐量明显提升 [1] - 公司持续超产 实际产量增长或低于目标 [1] - 南美 非洲等低成本增量集中释放 [1] 油价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每桶68美元 [1] - 维持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每桶62美元 [1] - 给予公司2025年12.5倍市盈率 A股目标价34.75元 [1] - 给予公司2025年9倍市盈率 H股目标价27.49港元 [1] - 原油产量占比较高 受油价下跌影响较大 [1] 行业趋势 - 全球新能源替代稳步推进 [1] - 中海油协同意愿显著趋弱 [1]
每天少赚近1.6亿元,“三桶油”上半年业绩为何集体失速?
搜狐财经· 2025-08-29 10:47
业绩表现 - 中国石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39.93亿元同比下降5.4% 营收14500.99亿元同比下降6.7% 近五年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下滑 [1][2][3] - 中国石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4.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8% 营收14090.52亿元同比下降10.6% [1][2] - 中国海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95.33亿元同比下降13% 营收2076.08亿元同比下降8% [1][2] - 三桶油总利润同比减少290.5亿元 相当于日均少赚1.6亿元 [1] 价格与销量 - 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71.87美元/桶同比下降14.5% [3] - 中国石油原油平均售价3690元/吨同比下降12.3% 柴油平均售价6213元/吨同比下降9.4% [4] - 中国石油八大主要外销产品中半数销量下滑 聚丙烯汽油柴油销量下降明显 [4] - 成品油产量同比下降5.4% 产出率55.3%低于去年同期的59.7% [8] 业务动态 - 中国石油原油加工量6.94亿吨同比增长0.1% 中国石化加工量1.2亿吨同比下降5.3% [4] - 中国石化非油业务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7% 便利店业务利润29.3亿元 充电业务服务费5亿元大幅增长 [8] - 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减油增化效果显现 [8] 行业环境 - 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 [6] - 油气开采和炼油板块出现营收利润进出口额三下降 [5] - 进出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油品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贸易逆差同比下降 仅出口额微增0.4% [6] - 汽油消费峰值已提前到来 受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重卡替代影响 [8] 未来展望 -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宽松 油价存在下行压力 [8] - 国内成品油市场持续面临替代能源竞争 天然气市场需求恢复较快增长 [8] - 公司面临较大转型压力和发展机遇 将推动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加快战新产业布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