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601117)

搜索文档
中国化学(601117) - 关于控股股东首次增持公司股份暨增持计划进展公告
2025-07-11 16:31
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拟2025年4月12日起12个月内增持,金额3 - 6亿元[2] - 增持计划实施期为2025年4月12日 - 2026年4月11日[6] - 本次增持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进行[6] 增持进展 - 2025年7月10日首次增持1,441,800股,金额11,159,718元[2] - 累计已增持金额11,159,718元,数量1,441,800股,比例0.0236%[7] 股权结构 - 增持前控股股东持股2,458,550,228股,占比40.25%[3]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持股178,972,647股,占比2.93%[5]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637,522,875股,占比43.18%[5] 后续安排与风险 - 后续以自有或借款执行增持[7] - 增持计划可能因市场变化无法达预期[8]
中国医药企业破浪扬帆加速全球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1 07:25
中国医药工业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中小型医疗器械与设备生产国,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1] - 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且产业链完整,为生物医药企业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1] - 医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内生动力强劲 [1] 政策与创新驱动 - 药品审评审批提速,新药获批上市与纳入医保时间缩短,加入ICH为创新药出海开辟快车道 [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推动传统制药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提高 [2] - 监管改革政策涵盖研发创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等领域,激发产业活力 [4] 创新药出海进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产业国际化从中间体、原料药出口转向创新产品全方位出海 [2] - 创新药研发从"跟跑者"迈向全球舞台中央,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果 [3] 出海策略与经验 - 精选国别分层布局、法规先行主动沟通、卓越运营深耕本土为东南亚市场关键策略 [4] - 技术授权、本土化生产和构建合作伙伴网络是实现目标市场快速渗透的有效方式 [5] - 制剂国际化经历从低端到高端、从仿制药驱动到创新药对外授权的转型 [5] 行业协作与生态构建 - 呼吁行业抱团出海,监管部门深化国际合作以铺设"政策航道" [3] - 需搭建涵盖CRO/CDMO、咨询法律金融中介、信息共享的全链条服务平台 [3] - 医保商会将协助应对风险挑战,在规则制定、资源嫁接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 [5]
破局旧时代——建筑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行业 - **公司**:中国建筑、中国化学、四川路桥、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中国能建、中铁建、中交建、中建、中国核电、利欧特、红鹿、智特、华铁、青鸟、江河集团、燕翔集成、深城交、华车集团、苏交科、东华科技、航天工程、中石化炼化、鸿路钢构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建筑行业基本面变化**:建筑行业进入平台期,2024 年企业收入首次下降,应收类资产占比提升,现金流和收益率表现较弱;基建和地产投资占 GDP 比例从 2015 - 2016 年的 30%多下降到 2024 年的 25%左右,其中地产占比回落至 7%左右,基建仍保持在 18%左右的高位[1][2] 2. **未来投资方向**:关注两重方向相关领域、外需转型、高股息、优质商业模式、新生产力和工人出海等;短期内,高股息和新景气是主要关注点[2] 3. **推荐公司** - **央国企**:首推中建筑、中化学和四川路桥;从股息角度首选中国建筑,预计 2025 年股息率接近 4% - 5%;从成长性角度优选中国化学,订单增速快且具备企业改善预期[2][3][16] - **专业工程领域**:推荐中材、中钢;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公司海外订单显著增加,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煤化工产业在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3][18] - **顺周期维度**:重点关注宏润钢构、志特新材、海南华铁、江河集团和青鸟消防的合作机会[2] 4. **经济环境对建筑行业需求的影响**:2025 年基建总体基调稳而不拉,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政府债发行加速对需求有支撑作用,但很多增量资金用于化债,施工量相对有限;下半年需求不必过度悲观,但缺乏更大弹性[5] 5. **建筑行业并购重组**:建筑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园林装饰等领域的小市值公司具备较多并购重组机会,可实现转型升级[4] 6. **建筑行业商业模式及选股思路**:商业模式特点为轻资产、高负债、人力密集,缺乏规模优势,应收类资产占比较高;选股优先选择制造业、新经济领域,再到专业工程和优质区域企业[1][12] 7. **传统央企发展前景**:老基建承压,企业分化加大,需关注新兴领域和专业细分市场;2024 年仅中国能建和中国化学实现业绩增长,2025 年预计仍将保持增长[1][13][14] 8.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带来主题性投资机会,多数建筑央企海外订单增速显著高于国内水平,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公司值得关注,对应股息率分别接近 6%和 5%[19] 9. **专业工程领域投资机会**:聚焦工程出海和国家安全;工程出海方面,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公司海外订单显著增加;国家安全方面,核电发展前景广阔,相关标的有中国核电及利欧特[18] 10. **顺周期地产链情况**:当前数据偏热但降幅收窄,PMI 指数 4 - 6 月因贸易摩擦走弱,长周期基本面仍有压力;推荐红鹿、智特、华铁、青鸟和江河[2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股息率**:中国建筑预计 2025 年股息率接近 4% - 5%,中材国际、中钢国际对应股息率分别接近 6%和 5%[3][16][19] 2. **企业订单情况**:中国化学订单增速快;中材国际、中钢国际等公司海外订单显著增加;江河集团订单量维持稳中向上趋势[3][16][18][29] 3. **企业业绩目标**:中铁建 2025 年目标高于 2024 年,其他企业普遍预期下降[14] 4. **企业业务发展**:红鹿剥离施工业务专注钢铁生产;智特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推动 Alpha sense 和新材料驱动估值;华铁拓展算力租赁业务并计划赴新加坡上市;青鸟布局科技类业务并开拓海外市场;江河集团开展 BIPV 专业化业务且已形成千万级量产[24][25][27][28][30] 5. **行业并购重组案例**:2015 年以来,特别是 2021 - 2022 年,深桑达、中泰国际等公司通过更换时空人、新增主业或资产注入等方式活跃于市场[31]
建材、建筑及基建公募REITs周报:周专题:轨道频谱稀缺驱动竞赛,国内低轨星座建设步入加速期-20250707
光大证券· 2025-07-07 15: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轨道频谱稀缺驱动竞赛,国内低轨星座建设步入加速期,2025 - 2030年是国内低轨卫星加速发射阶段,建筑建材领域上海港湾有望受益 [5] - 防水头部企业工程端产品提价,行业“反内卷”下头部企业集体提价或推动价格回升,但需求疲软下价格修复程度待察 [5] - 建议关注鸿路钢构、中国巨石等多家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轨道频谱稀缺驱动竞赛,国内低轨星座建设步入加速期 - 通信卫星常用轨道分地球静止轨道、中地球轨道和低地球轨道,低地球轨道可减少功率衰减和通信时延、简化设计,但需多星组网,相比地球静止轨道,低地球轨道和中地球轨道时延小、卫星小,可一箭多星发射,降低成本和周期 [7] - 低轨空间轨道和频段资源“先占先得”,低轨卫星总容量约6万颗,星链计划占4.2万颗,L、S、C频段资源殆尽,Ku、Ka频段协调难度大,运营商需按国际电信联盟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卫星部署,竞争激烈,2025 - 2030年是国内低轨卫星加速发射阶段 [11][12] - 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商业航天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商业航天发展历经多阶段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16] - 全球低轨通信星座建设中SpaceX领跑,多国企业跟进,未来几年全球将迎卫星大规模发射高峰 [17] - 国内代表性星座计划有“国网”“千帆”“鸿鹄 - 3”等,均有分阶段发射计划 [23] - 2024年国内商业航天发射未达预期,2025年下半年起发射节奏有望提速,上海港湾前瞻性布局卫星领域,产品助力卫星发射,有望受益 [27] 主要覆盖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给出海南华铁、濮耐股份等多家公司的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情况,包括收盘价、EPS、P/E、P/B等指标及投资评级变动 [33] 周行情回顾 - 建筑、建材行业本周有不同涨跌幅表现,建筑各子板块和各行业指数涨跌幅排名有差异 [35][37][40] - 建材行业本周涨跌幅前五标的有中材科技、万里石等,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本周也有不同涨跌幅,平均涨跌幅算术平均情况为周涨跌幅1.07%、月涨跌幅1.31%、年初至今涨跌幅20.99%、250日涨跌幅27.50%、IPO以来涨跌幅24.97% [44][46][47] 总量数据跟踪 - 展示全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竣工、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土地成交面积当月同比,房地产成交相关数据,社融数据,基建投资增速,八大建筑央企季度新签合同情况,专项债发行等数据 [49][58][68][78][87][94][95] 高频数据跟踪 - 展示水泥、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玻纤、碳纤维、镁砂及氧化铝、上游原材料、实物工作量等相关数据,如价格走势、产量、库存、开工率等 [106][113][121][126][133][150][158][166]
建筑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破局旧时代
长江证券· 2025-07-07 11:12
核心观点 - 2025 年下半年基建基调以稳为主,政府债发行加速、化债资金落地支撑需求但缺乏弹性,关注特别国债对“两重”支持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2][5] - 长期优选偏制造业企业如鸿路钢构等,重视新质生产力、工程出海等方向;短期关注高股息、细分景气方向等机会 [2][6] 大势研判 总量判断 - 近年基建与地产分化,占 GDP 比例整体下行,2024 年合计降至 25.9%,其中地产占比降至 7.4%,基建占比维持 18.4%高位 [26] - 2024 年主要央企收入下滑,三大基建类央企收入同比下滑 5.1%;全行业上市公司首次出现收入下滑,2024 年全行业收入 86962.78 亿元,同减 4.29%,业绩降幅大于收入 [28][30] - 下游占款与企业现金流逐年承压,截至 2025Q1 全行业相关资产合计 9.3 万亿,较期初增长 3.9%,占总资产比例为 58.09%,较 2024 年增 1.41pct [34] 需求展望 - 2025 年基建基调稳而不拉,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政府债发行加速、化债资金落地支撑需求但缺乏弹性 [37] - 年初以来经济各部门数据总体偏稳,财政政策短期或保持定力,预计下半年以稳为主,超常规刺激难出现 [40] - 2025 年政府债发行加速,1 - 6 月累计发行 121809.96 亿元,同比增长 57%;专项债发行加速,截至 6 月 27 日累计发行 21127 亿元,同比多 6192 亿元,累计发行进度 48%,同比快 9.7pct [42] - 2025 年以来债券发行加速,重心在化债,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 17959.38 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 4422.84 亿元,累计发行进度 55.29%,同比快 48.79pct [47] - 年初以来实物工作量同比表现弱于统计局数据,预计全年表观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韧性,项目间进一步分化 [51] 机会研判 - 2025 年加大对“两重”项目支持力度,2024 年安排 700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1465 个重大项目建设,2025 年拟发行 1.3 万亿元 [60][65] - 关注水利、电力等资金保障到位、投资相对景气领域,1 - 5 月电力、水上运输、水利等领域投资增速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72] 配置思路 长期看模式 - 从商业模式等视角筛选,制造业好于施工,新质生产力方向好于传统经济方向,出海好于国内,专业工程好于传统工程,优质区域国企好于全国性大央企 [104] - 制造业如鸿路钢构等具备规模效应、现金流与回款更优、长期成长性好等优势 [104] - 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专业工程企业如洁净室相关企业更具成长性 [104] - 工程出海企业如中钢国际、中材国际等发展潜力大、商业模式好、分红水平高 [105] - 专业工程如中国化学等具备资质等壁垒、竞争格局好、中期需求有持续性 [105] - 区域型企业如四川路桥等经济大省地方国企需求持续性强、股息率高 [105] 短期重边际 - 关注高股息带来的强安全边际和高胜率、细分景气赛道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强事件驱动的主题性机会、个股重大边际变化机会 [108] 传统央国企 建筑央企 - 2024 年以来建筑央企经营分化,2024 年多数企业业绩增速为负,2025Q1 仅中国建筑、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业绩正增长 [111] - 2025 年整体目标更保守,中铁收入、中冶订单设定下降预期,下游倾向专业工程的电建、能建与中国化学相对较好 [114] - 公募新规下,八大央企作为沪深 300 成分股或得到增量关注,全部被市场低配 [118] - 首推中国建筑与中国化学,中国建筑分红稳定性强,2025 年业绩对应当前股息率接近 5%;中国化学成长性好,PB 有望修复 [122] 地方国企 - 化债背景下中央加杠杆、地方有分化,大省挑大梁,部分经济大省地方国企具备高分红、高股息 [126][137] - 首推四川路桥,地处四川战略腹地需求预期强、潜力大,大股东支持下分红能力强,2025 年业绩对应当前股息率近 6% [7][137] 专业工程 国际工程 - 出海企业客户结构优、商业模式好、成长性强,海外订单持续提升,部分公司低估值、高股息 [147][149] - 重视国际工程的主题机会和股息回报,推荐中材国际(股息率 6%)、中钢国际(股息率 5%)等 [152][154] 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 - 核电方面,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低于全球与核电大国,发展空间广阔,我国重启核电机组核准浪潮,预计 2035 年发电量占比达 10%,关注中国核建、利柏特等 [162][168] - 煤化工方面,政策推进新疆煤化工发展,今年投资有望加速,新疆目前拟建、在建项目约 5142 亿元,关注中国化学等受益标的 [181][184] 产业链安全 - 中美科技竞争加剧加速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洁净室需求有望提升,关注亚翔集成、圣晖集成、柏诚股份等 [188][195]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发展需完善安全法规制度等,建筑 + 低空经济标的多点开花,关注中交设计、深城交等相关企业 [198][203] 顺周期 逻辑梳理 - 短期地产销售数据弱、制造业受贸易摩擦影响在左侧,基本面或阶段性承压,关注相关标的低位布局时点 [206] - 部分标的海外开拓与业务转型驱动行情,首推鸿路钢构,其具备最好商业模式与较大潜在弹性 [209] 推荐标的 - 鸿路钢构成本优势显著,推进智能化制造有望降本增效,重视左侧布局时机 [211][216] - 志特新材规模、管理、技术优势明显,出海布局早、海外业务放量,开展新材料业务 [219][225] - 海南华铁租赁设备保有量提升,拓展算力租赁业务,筹划境外上市 [228][233] - 青鸟消防布局全产业链消防产品,自研芯片赋能,海外市场布局良好,探索 AI 及机器人领域 [236][243] - 江河集团是幕墙领域全球龙头,布局海外市场,开展产品化战略 [244][253] 并购重组 - 并购重组得到政策支持,建筑行业走向成熟期,企业有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经营预期的动机 [257][258] - 建筑板块并购重组案例增加,后续并购重组多来自设计、装饰、园林等基本面较弱、小市值标的聚集的板块 [263][265]
中国化学,总经理提名公布!
DT新材料· 2025-07-06 23:39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变动 - 邓兆敬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经理人选[1] - 胡富申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2] 邓兆敬个人背景 - 197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 - 历任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4] - 2024年5月起任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6月起兼任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4] 邓兆敬工作成就 - 2025年主导"星火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参与高性能单原子材料应用研发项目研讨[5] - 2024年11月被授予中国化工学会会士[5] - 推动多个标志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 新疆曙光绿华项目总投资35.7亿元,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5.3亿元[6] - 南通阿朗台橡安全环保提升项目历时19个月实现机械竣工[6] - 哈密芳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实现产业升级[6] - 长江以南首个集中供热项目主管网覆盖18.5公里[6] 高分子产业年会信息 - 2025"新塑奖"评选颁奖盛典[10] - 七大论坛主题包括: - 工程塑料、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电磁屏蔽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11][12]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CEO战略研讨会、AI赋能专场、投融资专场等[12] - 展览展示包括产品设备展区、科研成果对接等[12] - EP10年: 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夜特别活动[13]
哪些低估值品种值得关注?
天风证券· 2025-07-06 15: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CS建筑板块上涨0.72%,沪深300板块上涨1.78%,建筑板块跑输大盘1.06pct,中小市值转型标的、江河集团、鸿路钢构涨幅靠前,市场对低估值高股息品种关注度提升,对建筑板块不同性质企业低估值品种进行梳理 [1] - 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回升,水泥出货率环比小幅下降,基建开工整体仍有支撑,近期建筑企业新签订单数据显示部分企业订单增长或降幅缩窄,看好实物工作量加速回暖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哪些建筑低估值品种值得关注 - 央企方面,中国化学市盈率分位数达2010年以来6.8%分位,中国铁建、中国中铁PB仅为0.41倍、0.45倍,除中国核建外其他八大建筑央企市净率分位数均低于10%,中国建筑股息率(TTM)为4.59%优于其他央企,中国化学Q1扣非业绩高增23%,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目标不低于10.01% [14] - 地方国企方面,山东路桥、安徽建工、陕建股份PE(TTM)分位分别为2010年以来10.88%、11.68%、20.90%,部分地方国企PB(LF)估值分位低于10%,安徽建工、隧道股份股息率(TTM)超5%,中西部基建值得关注,四川路桥、安徽建工一季度基建订单同比增速较高 [15] - 国际工程公司方面,中材国际和中钢国际估值水平低于其他公司,PE(TTM)分别为7.59、10.49倍,估值分位分别为2010年以来7.95%、7.52%,PB(LF)估值分位低于10%,股息率(TTM)分别为5.20%、4.80% [17] - 民企方面,亚翔集成、亚厦股份、江河集团、精工钢构估值分位低于20%,部分民企PB(LF)低于2010年以来10%分位,江河集团、三维化学股息率(TTM)分别为8.90%、4.83% [18]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0630 - 0704)建筑指数上涨0.72%,沪深300板块上涨1.78%,建筑板块跑输大盘1.06pct,园林工程、建筑装修、房建建设板块涨幅靠前,个股中诚邦股份、杭州园林等涨幅居前 [5] 投资建议 - 基建实物量改善带来的顺周期机会:关注基建产业链实物工作量转化节奏,重点关注水利等重大交通领域及四川等区域性机会,推荐四川路桥等地方国企和中国交建等建筑央企,关注新疆交建等;推荐鸿路钢构,关注三维化学等煤化工相关企业 [34][35] - 重视核电板块、建筑板块转型及新兴业务方向的景气度提升:推荐利柏特、中国核建等核电相关企业,推荐海南华铁等算力板块企业,推荐柏诚股份等洁净室板块企业 [36] - 关注重大水电工程、深海经济、低空经济等主题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中国电建等重大水电工程相关企业,推荐中油工程等深海经济相关企业,推荐苏交科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 [37]
房地产链白皮书:建筑篇:供给优化,需求修复,曙光已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4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3][4][1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地产投资流程长、体量大,建筑公司深度参与,风险化解逐步完成,24年样本企业部分经营指标底部回暖 [3][50] - 过往地产链周期中,政策催化估值提升,利润反应滞后,2011 - 2013年产业链企业利润得以释放得益于“四万亿”滞后效应和城镇化率提升 [87] - 本轮周期与以往不同,中长期企业有望随行业数据改善获得收入、利润释放和现金流好转,短期体现为估值修复反弹 [3][88] - 日本在低行业投资增速下,企业通过提升盈利能力推动ROE提升,中国建筑企业可借鉴 [3][5][100] - 供给优化,需求修复,维持行业“看好”评级,给出相关公司投资建议 [3][4][1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行业概览:建筑深度参与地产投资开发各环节 - 房地产开发流程长、投资体量大,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0.03万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9.5%,建筑公司深度参与各环节 [12][26] - 选用装修装饰和设计咨询行业70家公司为样本,收入规模相对稳定,23、24年利润有所修复,21 - 22年因毛利率下滑、减值计提比重提升出现较大亏损 [33][36] - 行业下行冲击下,企业向内压缩杠杆率、精简人员,向外优化客户及业务结构,24年部分经营指标底部回暖,风险化解逐步完成 [41][50] 2. 周期复盘:政策催化估值提升,利润反应滞后 - 2008 - 2010年:“4万亿”刺激,基建投资领先地产投资出现拐点,各板块收益多来自估值提升,SW装修装饰Ⅱ受益于公装发展和地产竣工改善表现亮眼 [53][56] - 2011 - 2013年:地产政策温和,基建政策刺激预期升温,基建、地产投资均复苏,除部分板块外,各板块估值和利润双提升,装修装饰板块利润提升明显 [63][68] - 2014 - 2017年:政策强刺激,基建投资增速稳定,地产投资略有回暖,各板块收益来自估值提升,企业利润表现平淡 [77][82] - 周期复盘总结:基建投资恢复往往优于地产投资,建筑板块多体现为估值提升,利润变动不明显,2011 - 2013年企业利润释放有滞后效应和城镇化因素,SW装修装饰Ⅱ表现突出 [87] 3. 日本国际比较:投资有支撑,企业盈利有修复 - 日本经济周期性波动明显,建筑投资紧跟经济周期,经历战后恢复、高速增长、低速增长、衰退、复苏阶段 [91][93] - 2011年行业投资复苏,企业经营策略转变,维持收入规模,降低负债率,提升盈利能力,推动ROE提升 [100] 4. 投资分析意见:供给优化,需求修复,曙光已现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低估值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关注中国交建、中国中冶等,国企推荐四川路桥、安徽建工等,关注新疆交建等,地产底部复苏带动顺周期板块弹性,推荐志特新材、鸿路钢构等,关注中岩大地、深圳瑞捷等 [3][4][116]
46页PPT详解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
材料汇· 2025-07-03 22:54
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化工新材料产能约4900万吨/年,产量超3600万吨,产值1.37万亿元,与2022年基本持平但呈现量增价减趋势(锂电池材料产值从5400亿元降至4800亿元)[5] - 产业体系持续健全,形成10大重点领域包括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氟硅树脂、聚氨酯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等[4] - 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光伏级EVA、光学级PMM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高模碳纤维、193纳米光刻胶等产品实现国产化[7][8] 重点技术突破领域 - 高端聚烯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光伏用EVA树脂、茂金属聚丙烯、聚丁烯-1等[10] - 工程塑料:聚碳酸酯、聚苯醚、尼龙56/12等[10] - 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等[10] - 高性能纤维:T1000级碳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10] - 电子化学品:193纳米光刻胶、电子级硅烷、高纯度电子气体等[10][61] 主要企业布局 - 央企:中石油聚焦高端聚烯烃/碳纤维,中石化发展高性能橡胶/纤维,中化控股布局工程塑料/有机硅[11] - 民企龙头:万华化学(聚氨酯/电子化学品)、巨化(氟化工)、兴发(有机硅)、泰和新材(芳纶)等[11] - 细分领域:盛虹(EVA)、东岳(氟化工)、合盛硅业(硅材料)、金发科技(改性塑料)等企业在各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 区域产业集群 - 上海化工园区: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16] - 宁波石化经济区:高性能纤维/石墨烯[16] - 江苏常熟:氟硅材料[16] - 广东惠州: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16] - 山东淄博:聚氨酯/氟硅材料[16] - 全国形成20个特色新材料园区,覆盖所有重点领域[16] 供需结构分析 - 2023年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产品自给率普遍低于70%[22] - 预测2025年高端聚烯烃自给率70%、工程塑料70%、电子化学品70%[22] - 传统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产品如POE弹性体、EVOH等仍依赖进口[29] 电子化学品进展 - 半导体领域:6寸及以下晶圆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82%,8寸以上仅20%[56] - 显示面板:6代线以上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约10%[56] - 光刻胶:G线国产化率超60%,KrF部分量产,ArF尚在验证阶段[62] 锂电池材料发展 - 2023年正极材料总产量201.7万吨,其中磷酸铁锂119.6万吨占比59%[70] - 电解液产量89.1万吨,负极材料137万吨,隔膜133.7亿平方米[70] - 重点发展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新型锂电隔膜、高电压电解液等[71]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6-30 16:45
会议安排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20日发出,6月27日现场召开[2] - 会议应出席董事6人,实际出席6人[2] 委员会调整 - 董事会原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改为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由3人组成[3] - 董事会原战略委员会改为战略与投资委员会,由3人组成[5] - 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均由3人组成[5] 议案表决 - 《关于调整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名称及其组成人员的议案》表决结果:同意6票,反对0票,弃权0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