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BAT
icon
搜索文档
长鸿高科拟并购广西长科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29
长鸿高科董秘白骅表示,特种合成树脂作为支撑先进制造、新能源以及电子信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的显著提升,市场对特种合成树脂产品的需求持续旺盛,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 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也为特种合成树脂的应用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研究表明,我国ABS树脂市场正处"产能扩张+高端升级"双轮驱动黄金期,2025年市场空间预计突破 900亿元,2025~2030年需求保持6%—8%复合增长,其中特种合成树脂将成为盈利最丰厚的细分赛道。 白骅进一步表示,本次并购是公司践行"新材料+产业链整合"战略的关键一步。交易完成后,公司业务 将从TPES、PBAT等领域延伸至特种合成树脂赛道,产品矩阵覆盖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端改性材料的全 链条。 中化新网讯 7月18日晚间,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鸿高科(605008))发布重组 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广西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简 称:广西长科)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此 ...
2025可降解包装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7-22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环保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可降解包装行业发展,国内多层次环保政策推动该行业迈向规模化、可持续化新阶段,未来将向“高性能+低成本+全链条闭环”方向演进 [17][22][33] - 可降解包装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包装袋与餐具是刚需主导市场,产业链上中游降本增效,下游应用与回收形成闭环 [40][42][44] - 行业面临成本与价格壁垒、下游需求分化与推广难度、技术性能与标准不统一、政策执行与监管落差等挑战,但也存在“双碳”目标与碳足迹管理红利、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与性能优势、政策驱动下的延伸责任(EPR)体系完善、消费升级与品牌差异化诉求等机遇 [86][9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降解包装的定义及分类 - 可降解包装能在自然环境或特定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最终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对减轻固体废弃物压力和塑料污染有重要意义 [7][16] - 按材料来源及化学结构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生物基合成聚合物、石化衍生可降解聚合物、纸浆模塑与木质纤维;按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可分为购物袋、垃圾袋、生鲜袋、农膜、硬质容器、无纺布与纸、模塑件等 [6][7][9] 行业正处于全球环保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关键窗口期 - 全球多个经济体出台严格包装法规,《全球消除污染条约》若达成将推动可降解材料研发与应用,超130个国家或地区承诺碳中和,可降解包装碳排放低,易获绿色认证与碳信用 [18][19][21] 国内各种环保政策形成对可降解包装行业的多层次驱动 - 2006年旧版“限塑令”开始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2020年“禁塑令”明确降低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推广可降解替代品,多部委发布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修订《快递暂行条例》 [29][25] 中国可降解包装行业的发展历程 - 从“限塑令”起步,历经技术积累、推广与市场爆发、快速成长与升级阶段,预计到2025年需求量达238万吨,市场规模477亿元,2030年需求量428万吨,规模855亿元 [31][33][34] 政策驱动下行业高速增长 - 过去十年,中国可降解包装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 - 2024年规模扩大近五倍,占比从不足1%提升至2.5%,未来占比有望持续增长 [40][42] 包装袋与餐具是刚需主导市场 - 2024年中国可降解包装应用细分市场中,一次性购物袋占比70.3%,领跑市场,一次性餐具占比22.6%,位列第二,快递/电商包装、其他应用占比较小 [44] 产业链上中游持续降本增效,下游应用与回收形成闭环 - 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基原料、石化衍生原料等,中游包括聚合与造粒、加工成型等,下游包括快消与餐饮、电商物流等应用场景,可降解材料回收与处置逐步形成闭环 [48][50][52] 上游产业链沿海地区优势明显 - 上游产业链成本受国际原油价格、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波动明显,生物基单体生产成本高,技术壁垒待突破,沿海地区在石化衍生单体原料生产方面优势明显,中西部省份形成生物基单体生产集群 [56][58] 中游集中度逐步上升,区域集群明显 - 中游行业集中度上升,金发科技等龙头企业产能远超行业平均,带动成本下行,广东、浙江、山东是中游企业聚集高地 [60][61] 下游应用市场消费占主导,农业工业端应用难度大 - 下游以消费品和餐饮快递领域为主导,农业与工业领域应用难度大,可降解包装材料价格是传统材料的2 - 4倍,农户与企业主动替换意愿低 [66][70] 企业案例:金发科技 - PBAT产能逐年增加 - 金发科技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类最齐全、PBAT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2021 - 2024年PBAT产能逐年增加 [76][77] 企业案例:金发科技 - 改性塑料业务稳增,研发投入加大 - 金发科技在高性能产品与技术上有突破,推出系列产品并获国际认证,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未来将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83][84][85] 可降解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 - 面临成本与价格壁垒、下游需求分化与推广难度、技术性能与标准不统一、政策执行与监管落差等挑战 [86][87][88] 可降解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机遇 - 存在“双碳”目标与碳足迹管理红利、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与性能优势、政策驱动下的延伸责任(EPR)体系完善、消费升级与品牌差异化诉求等机遇 [92][93][94]
化工行业新材料周报(20250714-20250720):KimiK2模型发布,本周金属硅、PBAT、缬氨酸价格上涨-20250721
华创证券· 2025-07-21 18: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补库行为使交易环节回暖,但 25 年整体税率高于 24 年,市场对 EPS 下行及关税反复仍有担忧,Q2 和 Q3 看好成长板块,尤其是卡脖子和自主可控的新材料方向机会,化工行业新材料标的估值有优势,原材料压抑和自主可控带来的份额提升有望实现量利共振,建议关注新材料公司成长机会 [4] - 新材料可分为技术壁垒高需国产化突破、靠下游增量需求加速国产化、因终端产业链内迁实现国产替代、内卷降价换需求空间四类 [16] - 新能源材料方面,锂电池关注新技术落地和储能需求增长,光伏关注落后产能出清,海风招标有望加速带来材料创新 [31] - 消费电子中手机需求增速放缓后恢复增长,可穿戴设备成新增长点,“国补”扩大到消费电子领域,2025 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66] - 2025 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能化及成本优化是主要难题,高强度、轻量化、高性价比的新材料是首选,机器人需求增长将催化材料市场化竞争实现降本 [74] - 氢能战略地位确立,地方政策助力,各环节内生变革降本,氢能重卡引领需求增长,工业替代应用潜力大 [79] - 纯化过滤行业因下游新兴市场发展需求旺盛,传统领域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如盐湖提锂和半导体将贡献重要需求增量 [99] - 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模式创新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国内光刻胶以低端为主,高端被国际龙头垄断 [110] - 合成生物学市场空间和应用领域广阔,技术迭代发展快,有望颠覆石化生产路线,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受政策支持 [132] - 再生资源在双碳目标中有战略价值,全球废塑料回收再生发展快,欧盟政策驱动生物柴油市场,可降解塑料推行是长期趋势 [164] 各部分总结 行业更新 - 本周新材料板块跑赢大盘和基础化工板块,涨幅较高的是半导体材料相关标的,涨幅前 5 为上纬新材、东材科技等,跌幅前 5 为宏柏新材、久日新材等 [4][8] - 本周价格上涨的品种有金属硅、PBAT、缬氨酸,跌幅较大的有电子级双氧水、6F、环氧树脂 [4][8][21]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中美贸易摩擦关税缓和带来补库窗口期,市场对 EPS 下行及关税反复仍有担忧,建议关注新材料公司成长机会和进口替代新材料领域机会 [4][9][10]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杜邦中国立案调查,关注国产化受益方向,海外大厂减产使 DDR4 内存价格飙升,深圳对人工智能终端技术攻关最高资助 2000 万,北京、河北、四川启动氢能试点申报,国内发布开源模型 Kimi K2,韩国通过合成生物学促进法案,4AIR 平台注册超 1000 万加仑 SAF [12][13][14][15] 交易数据 - 本周华创化工行业指数 73.06,环比 -0.22%,同比 -25.03%;行业价格百分位为过去 10 年的 18.49%,环比 -0.08%;行业价差百分位为过去 10 年的 0.18%,环比 -0.30%;行业库存百分位为过去 5 年的 91.12%,环比 +1.91%;行业开工率为 65.71%,环比 +0.36% [17] 新材料子板块基本面跟踪 新能源材料 - 工信部召开光伏企业座谈会治理低价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预计 2025 年风、光新增装机超 500GW [30] - 锂电、光伏、风电供给需求快速放大,新能源车关注新技术落地,储能有望成锂电池重要需求贡献,光伏关注落后产能出清,海风招标有望加速带来材料创新 [31] - 硅料收储、价格跳涨,美国征收 93.5%石墨反倾销关税,磷酸铁锂、提锂技术纳入限制出口目录,中复神鹰与金风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32][33] - 重点公司如龙蟠科技、川恒股份、金石资源等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有不同优势和发展前景 [34][35] 消费电子材料 - 2025Q1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3%,小米、华为等出货量和增速排名靠前,苹果出货量下滑 [65] - 消费电子中手机需求增速放缓后恢复增长,可穿戴设备成新增长点,“国补”扩大到消费电子领域,2025 年消费电子板块有望快速增长 [66] - 谷歌将举办新品发布会,中国品牌在 AR 眼镜市场占据主导位置 [67] - 重点公司如国瓷材料、松井股份在消费电子材料领域有多元化业务和发展潜力 [68][69] 机器人前沿材料 - 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亮相,预计年底数千台将入驻工厂,有望引领人形机器人快速量产 [71] - 2025 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智能化及成本优化是主要难题,高强度、轻量化、高性价比的新材料是首选 [74] - 马斯克暗示特斯拉将展示“有史以来最史诗级”产品,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增长 61.5%,人形机器人首个商业化大单落地 [75] - 重点公司如中研股份、新莱福在机器人材料领域有相关技术和产品优势 [76][77] 氢能 - 工信部等两部门发布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开展新能源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新能源智能安全评价与计量测试平台 [78] - 氢能战略地位确立,地方政策助力,各环节内生变革降本,氢能重卡引领需求增长,工业替代应用潜力大 [79] - 考克利尔氢能收购法国 McPhy 关键资产,荣创新能研发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中建七局等联合体中标绿电制氢项目,美锦能源开发并完成国内首台 L4 级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重卡道路测试 [83][84] - 重点公司如亿华通、国鸿氢能、美锦能源在氢能领域有研发、产业化和全产业链布局等优势 [85][86][87] 纯化过滤 - 本周碳酸锂价格上涨,万得盐湖提锂概念指数和锂电池指数上涨,诺和诺德公司的司美格鲁肽在德里高等法院有专利冲突,万得减肥药概念指数上涨 [98] - 纯化过滤行业因下游新兴市场发展需求旺盛,传统领域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如盐湖提锂和半导体将贡献重要需求增量 [99] - 诺和诺德公司司美格鲁肽专利冲突待裁决,蓝晓科技产品可应用于多种金属提取 [101] - 相关公司如蓝晓科技、新化股份、久吾高科等在纯化过滤行业有研发、生产和应用等优势 [102] 半导体材料 - 国内大模型发布并开源的最新一代 MoE 架构基础模型 Kimi K2,token 使用量超越马斯克创立的 xAI [110] - 半导体材料“先进”封装模式创新和国产替代双轮驱动,国内光刻胶以低端为主,高端被国际龙头垄断 [110] - OpenAI 收购 AI 编码初创公司失败,价值 550 亿美的大型半导体项目取消,盛视科技收购 Aldebaran 核心资产 [112] - 相关公司如德邦科技、华海诚科、联瑞新材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有高端电子封装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等优势 [113] 合成生物学 - 本周赖氨酸、苏氨酸价格持平,缬氨酸价格小幅上涨,葡萄糖和玉米淀粉市场价格下跌,芬兰企业用空气造蛋白工厂即将投产 [123] - 合成生物学市场空间和应用领域广阔,技术迭代发展快,有望颠覆石化生产路线,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受政策支持 [132] - 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团队有相关研究成果,芬兰气体蛋白企业和动物保健生物技术公司有合作和融资进展 [135][136] - 重点公司如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等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生物制造技术产业化和产品多元化等优势 [137][140][141] - 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速度加快,国内初创企业过去 1 年有多项融资,专利数据显示相关公司有技术创新 [149][150][152] 再生及可降解材料 - 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与民航局启动 SAF 推广项目,生物燃料和再生塑料板块部分产品价格有变动,PBAT 和 PLA 市场价格持平 [160][161] - 再生资源在双碳目标中有战略价值,全球废塑料回收再生发展快,欧盟政策驱动生物柴油市场,可降解塑料推行是长期趋势 [164] - 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与民航局启动 SAF 推广项目 [168] - 重点公司如英科再生、卓越新能、嘉澳环保等在再生及可降解材料领域有全产业链布局、产能建设和技术研发等优势 [169][170][171]
工信部印发绿色低碳重要实施方案,生物航煤价格持续上涨
山西证券· 2025-07-03 16: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新材料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 - B(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基础化工、新材料均上涨,新材料指数涨幅为 5.12%,跑输创业板指 0.57%,部分细分板块如电池化学品、电子化学品等表现较好;产业链各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欧盟拟补贴绿色航空燃料,SAF 需求有望大幅提高,建议关注相关受益企业 [3][6] 各目录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23 - 20250627)沪深 300 涨跌幅为 1.95%,上证指数涨跌幅为 1.91%,创业板指涨跌幅为 5.69%,涨幅前三行业分别是计算机(7.7%)、国防军工(6.9%)、非银金融(6.66%)[14] - 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上涨 2.30%,半导体材料上涨 4.09%,电子化学品上涨 5.20%,可降解塑料上涨 2.93%,工业气体上涨 3.03%,电池化学品上涨 9.13% [3][18] - 个股方面,上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 83.15%,表现占优的个股有信德新材(18.29%)等,表现较弱的个股包括亚香股份(-5.43%)等;机构净流入的个股占比为 36.04%,净流入较多的个股有金达威(1.66 亿)等,净流出较多的个股包括新和成(-2.93 亿)等;当前市盈率分位数处于近两年较高位的前十个股有万润股份(100 分位)等 [23][24] 产业链数据跟踪 氨基酸 - 截止 6 月 27 日,缬氨酸价格为 14200 元/吨,环比上涨 0.35%;赖氨酸(98.5%)价格为 8050 元/吨,价格不变;赖氨酸(70%)价格为 5450 元/吨,价格不变;蛋氨酸价格为 22700 元/吨,价格不变;色氨酸价格为 46500 元/吨,价格不变;精氨酸单价为 25500 元/吨,价格不变;苏氨酸价格为 10150 元/吨,环比下降 0.49% [28] 可降解塑料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9 日,聚乳酸(FY201 注塑级)价格为 17500 元/吨,较上周不变;聚乳酸(REVODE 201 吹膜级)的价格为 16700 元/吨,较上周不变;聚乳酸(REVODE 110 透明挤出级)的价格为 17100 元/吨,较上周不变;玉米均价为 2430.98 元/吨,较上周上涨 0.58% [32] - 2025 年 5 月,聚乳酸进口均价为 2392.29 美元/吨,环比上升 6.85%;出口均价为 2502.48 美元/吨,较上月上升 1.02%;进口 4233 吨,较上月下降 35.26%;出口 1594 吨,较上月下降 37.45%;2025 年 5 月,PLA 进口数量同比减少 1.1%,出口数量同比减少 37.5%,进口平均单价 17213 元每吨,环比增加 951 元,出口平均单价 18006 元每吨,环比增加 13 元 [32] - 截至 2025 年 6 月 28 日,PBS 均价为 17800 元/吨,较上周不变;较 2025 年 5 月 28 日不变;截至 2025 年 6 月 27 日,PBAT 的价格为 9850 元/吨,较上周不变,较上月同期持平;若原材料均外采,当前 PBAT 成本价为 9429 元 [32] 工业气体 - 2025 年 6 月 29 日,氧气单价为 432 元/吨,较上月上涨 2.61%;氮气单价为 508 元/吨,较上月下降 0.59%;二氧化碳单价为 323 元/吨,较上月上涨 2.87%;氢气单价为 2.4 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 0.41%;四川氩气单价为 760 元/吨,较上月上涨 5.56%;氖气单价为 120 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 7.69%;氪气单价为 260 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 13.33%;氙气单价为 26500 元/立方米,较上月下降 5.36% [37] - 2025 年 5 月,国内氮气开工率为 60%,氩气开工率为 56%,二氧化碳开工率为 44% [37] 电子化学品 - 2025 年 6 月 28 日,国内 UPSSS 级氢氟酸价格为 11000 元/吨,较上月不变;EL 级氢氟酸价格为 5600 元/吨,较上月下降 5.08%;G2 级双氧水价格为 980 元/吨,较上月下降 2.00%;G5 级双氧水价格为 3500 元/吨,较上月下降 6.67%;G5 级硫酸价格为 2300 元/吨,较上月下降 8.00%;G5 级氨水价格为 3500 元/吨,较上月不变;BVI 级磷酸(≤100ppb)价格为 7200 元/吨,较上月不变 [39] - 2025 年 5 月,中国电子级氢氟酸出口均价为 1231.11 美元/吨,环比上升 5.12%,同比上升 0.30%;进口均价为 2838.88 美元/吨,环比下降 3.13%,同比下降 2.75%;出口量为 2098.25 吨,环比下降 19.33%,同比下降 8.24%;进口量为 731.46 吨,环比上升 14.38%,同比下降 10.34% [39][41] 维生素 - 2025 年 6 月 27 日,维生素 A(50 万 IU/g,国产)价格为 62500 元/吨,周环比 -1.6%,月环比 -6.7%,同比 28.2%;维生素 E(50%,国产)价格为 72500 元/吨,周环比 -4.0%,月环比 -27.5%,同比 -6.5%等多种维生素价格有不同变化 [44] 高性能纤维 - 2025 年 5 月,芳纶进口单价为 13.76 美元/千克,环比上升 20.25%;出口单价为 12.28 美元/千克,环比下降 2.78%;2025 年 5 月进口 321 吨,环比上升 26.07%;出口 275 吨,环比下降 29.37% [45] - 2025 年 6 月 28 日,江苏地区 T700/12K 碳纤维价格为 105 元/千克,较上月不变;吉林地区 T300/25K 碳纤维价格为 85 元/千克,较上月不变;吉林地区 T300/12K 碳纤维价格为 95 元/千克,较上月不变 [45] - 2025 年 6 月 27 日,碳纤维毛利为 -8543 元/吨;碳纤维成本为 106619.85 元/吨,较上月下降 0.22%;市场碳纤维总库存为 15050 吨,较上月不变 [45] - 2025 年 5 月,国内碳纤维产量为 7463 吨,环比上升 7.18%;碳纤维产能利用率为 59.90%,环比上升 4.01% [45] - 2025 年 6 月 27 日,聚酰胺 66(注塑,平顶山神马,EPR27)价格为 1.62 万元/吨,较上周不变 [47] - 2025 年 5 月,涤纶工业丝出口 48553 吨,累计同比下降 4.64%;截至 2025 年 5 月,涤纶帘子布价格为 2.31 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上升 0.02%;PA6 帘子布价格为 2.5 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 1.89%;PA66 帘子布价格为 4 美元/千克,较上月环比下降 1.61%;中国涤纶帘子布出口量为 1.81 万吨,累计同比增速为 13.10% [47][49] 重要基础化学品 - 2025 年 6 月 27 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67.8 美元/桶,周环比 -12.0%,月环比 4.4%,同比 -20.5%;动力末煤(Q5500,山西产)价格为 620 元/吨,周环比 1.8%,月环比 11.5%,同比 -27.7%等多种基础化学品价格有不同变化 [53] 行业要闻 - 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到 2027 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到 2030 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牢固,标准体系更健全 [54] - 6 月 24 日,可乐丽宣布扩建其日本爱媛县西条工厂的光学用聚乙烯醇薄膜 Poval(PVA 膜)产线,新增产线计划于 2027 年 12 月投产,预计年产能为 3800 万平方米,扩建后年产能将从 2.96 亿平方米提升至 3.34 亿平方米 [55] - 6 月 23 日,唐山裕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5 万吨 / 年电子级环氧树脂及其配套项目开工,投资高达 45.6 亿元 [55] - 近日,新疆曙光绿华 10 万吨/年 BDO 联产 12 万吨 PBAT 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总投资 36.9 亿元 [56] 投资建议 - 欧盟拟耗资 13 亿欧元补贴绿色航空燃料,SAF 需求有望大幅提高,若政策全部落实,补贴规模相当于全球 SAF 年产量的约 15%,或将大幅度提振 SAF 需求 [6][57] - 2025 年 6 月 SAF 价格快速上涨,截至 6 月 27 日,SAF 欧洲 FOB 高端价格已突破超过 2200 美元/吨,预计 2025H2 SAF 产品价格有望维持在当前较高的水平 [6][57] - 建议关注【嘉澳环保】,公司生物航煤已投料成功,SAF 适航认证落地;【卓越新能】,公司年产 10 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已进入建筑施工阶段,项目生产线可产出生物航煤产品;【山高环能】,公司外销的 UCO 为 SAF 重要原料,有望受益于下游 SAF 需求释放 [6][57]
产业观察:【新材料产业周报】可乐丽宣布扩产光学用PVA膜,朴烯晶等多家新材料公司完成融资-2025063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30 19:16
产业发展动态 - 可乐丽将扩建日本爱媛县西条工厂光学用PVA膜产线,2027年12月投产,新增产能3800万平方米,扩建后年产能从2.96亿平方米提升至3.34亿平方米[1] - 新疆曙光绿华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产品可用于一次性塑料用品,带动产业链发展[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朴烯晶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上海金山工厂生产线建设、投产准备、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1] - 深圳速方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和产线建设[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2025.6.23 - 2025.6.27,万得新材料指数上涨5.12%,沪深300指数上涨1.95%[3] 风险提示 -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度、产业政策力度、行业融资进度可能低于预期[3]
新材料产业周报:可乐丽宣布扩产光学用PVA膜,朴烯晶等多家新材料公司完成融资-20250630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6-30 19: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新材料产业展开,涵盖产业发展、投融资及二级市场动态,展示行业积极发展态势与潜力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发展动态 - 6月24日可乐丽宣布扩建日本爱媛县西条工厂光学用PVA膜产线,新增产线2027年12月投产,预计年产3800万平方米,扩建后年产能从2.96亿平方米提至3.34亿平方米 [1] - 新疆曙光绿华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竣工,产品用于一次性塑料用品,带动产业链发展 [1] 产业投融资动态 - 朴烯晶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上海金山工厂生产线建设、投产准备、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 [2] - 深圳速方新能源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发、产线建设 [2] 产业二级市场动态 - 上周(2025.6.23 - 2025.6.27)万得新材料指数上涨5.12%,沪深300指数上涨1.95% [2]
中国化学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化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目标** - 2025 年新签合同计划 3700 亿元,营收计划 1960 亿元,利润总额计划 75 或 76 亿元,目标较去年增长,公司对完成目标有信心,因往年常超预期[2][3] - 截至 2025 年 5 月新签合同额 1508 亿元,同比降近 10%,距上半年目标差约 300 亿元,预计下半年赶上,新疆煤化工项目和海外订单将助力[2][3][4] 2. **久日新材项目** - 2024 年底换二代催化剂,截至 2025 年 6 月中旬负荷提至 80%-85%,计划二季度满产,生产以销定产[2][5] - 2025 年盈利目标盈亏平衡,上半年负荷 50%或更低,下半年提负荷和加强销售抵消亏损[2][6] - 80%负荷率稳定,工艺流程打通,未提及催化剂进一步研发计划[7] 3. **己二腈业务** - 暂无三代或四代技术升级明确计划,但会探索更优工艺[2][8] - 产品质量与外资接近,聚焦一期工程,无二期扩产计划[2][14][15] - 定价结合原材料价格和成本优化,提供优惠抢市场份额[2][15] 4. **尼龙 66 业务** - 积极推动国产替代,加强与头部客户合作,销售己二腈、己二胺和尼龙 66,客户包括神马、万华等[2][10][11][12] 5. **海外业务** - 2025 年境外市场拓展规模预计达 1400 亿元,较去年增长,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强化南亚东盟,开发中亚、中东及拉美市场[2][4][16][17] - 海外业务布局遵循“一体两翼”战略,巩固化工优势,推进全产业链发育,与国内企业合作“出海”[17] 6. **新疆煤化工业务** - 潜力大,未来 5 - 6 年投资规模约 5000 亿元,2025 年新签合同额预计约 400 亿元,高于 2024 年全国水平[3][19] - 部分项目进展慢,相关合同预计三季度集中释放[3][4] 7. **战略规划** - 制定“135”战略,用五年再造更高质量中国化学,双轮驱动,抓科技研发和内部管理[3][24][25] - 成立战略新兴产业管理部整合实业项目[25] 8. **其他业务进展** - 环氧丙烷和 PBAT 项目完成建设和试生产,等市场时机开车[20] - 聚焦尼龙产业链,研发尼龙 12 等产品,建设千吨级尼龙聚合平台;高端聚烯烃领域试生产,绿色化工项目研发中[21] 9. **财务与激励** - 2025 年经营性现金流预计维持当前或去年水平[25] - 无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因国资委鼓励力度下降且业绩指标要求高[24] - 内部推进提升分红比例或频次工作,若提升幅度不大[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已签署部分合同因业主保密未披露[4] 2. 中东地区虽曾地缘局势紧张,但公司业务合同额未明显压制,预计未来业务趋势良好[18] 3. 公司未按区域统计项目毛利率,化工类项目利润好,基础设施项目利润率低[19] 4. 公司正在策划“十五五”收入规划,预计 2025 年三季度有初步成果[22] 5. 公司面临回款压力和业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提质增效等措施应对,后续加强项目管理系统化[25]
独家专访 | 二十年磨一剑!他打破PHA成本困局,携万吨级技术回国圆梦!
DT新材料· 2025-06-24 23:32
文章核心观点 - 宜可生物创始人林理坪博士通过使用水黄皮油作为原料和专利菌种,大幅降低PHA生产成本,目标是使其能与石油基材料竞争 [3][6][27][36] - PHA相比PLA/PBAT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包括耐高温、海洋降解等特性,但高成本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 [6][7]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原料价格波动挑战,美国Danimer公司因原料涨价和订单取消导致破产,显示传统路径的脆弱性 [7] - 宜可生物采用"换道超车"策略,避开传统糖基路线,选择非食用油水黄皮油,转化率可达80%,成本比糖基PHA低30-50% [9][27][36] 创业背景 - 林理坪博士2005年起专注PHA研发,2008年在马来西亚创立Ecopha公司,曾获国家级创新奖项并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10][11][12] - 2015年Ecopha计划在中国建设15万吨PHA产线,但因不可抗力搁浅,使中国PHA产业化延迟10年 [20][21] - 林理坪在澳大利亚主导成立生物塑料创新中心,获政府1600万澳元资助,但认为中国更适合产业化 [23][24] - 2025年林理坪回国创立宜可生物,将全职投入公司运营,放弃澳大利亚学术职位 [26] 原料降本 - PHA生产成本中原料占比超50%,传统糖基路线转化率仅30%,而油基路线可达80%以上 [27] - 水黄皮油满足五大标准:价格仅为棕榈油一半、非食用油、产量充足、转化率高、具碳汇潜力 [35][36] - 水黄皮树可在贫瘠土地生长,避免"与粮争地",澳大利亚年产量已达15万吨,中国广西广东适合种植 [30][35] 技术储备 - 宜可生物已完成水黄皮油PHA的实验室和中试验证,设计万吨级产线工艺包,拥有全球首个PCT专利 [37] - 初期聚焦高利润医疗市场,澳洲医疗废塑料年产量125万吨,产品认证周期仅9-12个月 [38] - 计划2026年建成中试线,2028年实现万吨量产,年替代1.5-2万吨石油基塑料 [38] - 改性PHA可与PP/PE实现"无缝切换",已与医疗耗材领军企业合作完成产品验证 [38] 行业现状 - PLA/PBAT因性能缺陷(耐热性差、依赖工业堆肥)难以替代PP/PE等传统塑料 [6] - 全球PHA市场预计2030年达3.67亿美元,产能5年内将翻10倍,但成本是主要制约因素 [6] - 2024年PBAT行业开工率不足20%,显示可降解材料领域存在严重产能过剩 [6] - 美国Danimer公司因菜籽油价格上涨30%及订单取消,于2025年破产并被收购 [7]
独家专访 | 二十年磨一剑!他打破PHA成本困局,携万吨级技术回国圆梦!
文章核心观点 - 宜可生物创始人林理坪博士通过使用非食用油水黄皮油作为原料,搭配专利菌种,有望将PHA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30-50%,突破传统糖基路线的成本瓶颈 [9][22][31] - PHA相比PLA/PBAT具有显著性能优势:耐热100℃、海洋降解、优良阻隔性,但当前4万+/吨的成本远高于石油基PP/PE(万元以下),制约其大规模应用 [6][7]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2024年PBAT开工率不足20%)和原料价格波动(菜籽油涨幅30%)的挑战,美国Danimer公司因此破产,显示传统路径的脆弱性 [6][7][9] - 宜可生物计划分两期建设全球首条水黄皮油基PHA万吨产线(2026年中试/2028年量产),年替代1.5万-2万吨石油基塑料 [33] 创业背景 - 林理坪博士2005年起专注PHA研发,2008年在马来西亚创立Ecopha公司,曾获国家级创新奖并与世界500强常青集团合作 [10][11][12] - 2015年Ecopha与中马企业合作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15万吨PHA产线,因不可抗力搁浅,导致中国PHA产业化延迟10年 [16][17] - 2015年后林理坪转战学术,主导成立澳大利亚生物塑料创新中心,获政府资助1600万澳元(约7500万元人民币) [17] - 2025年林理坪回国创立宜可生物,因中国具备产业化速度、成本优势和志同道合的团队,是实现PHA大规模量产的最佳选择 [19][21] 原料降本技术 - 传统糖基路线转化率≤30%,原料成本占比超50%,总成本超2万元/吨;植物油转化率可达80%以上,因碳原子占比高(75% vs 40%) [22] - 水黄皮油具备五大优势:1)成本仅为棕榈油一半 2)非食用油避免"与粮争地" 3)转化率80% 4)澳大利亚年产量15万吨且中国可种植 5)具碳汇潜力 [30][31] - 水黄皮树耐旱贫瘠,种植无需大量灌溉/化肥,可改善土壤健康,符合中国"边际土地利用"政策 [25][30] 技术储备与市场规划 - 已完成水黄皮油实验室和中试验证及万吨级工艺包设计,拥有全球首个PHA生产PCT专利 [32] - 优先开发医疗用品市场(澳洲年医疗废塑料125万吨),因产品售价高、认证周期短(9-12个月),已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完成验证 [33] - 改性PHA可实现与PP/PE"无缝切换"无需重新开模,应用包括注射器针筒、尿袋等医疗耗材 [33] - 目标替代数亿吨石油基塑料,当PHA用量达百万吨级将显著缓解塑料污染问题 [33]
瑞丰高材: 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57
传闻澄清 - 公司董事会秘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但明确说明调查仅针对个人,不涉及公司股票交易及经营活动 [1] - 公司强调其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符合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引用《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作为证明 [2] - 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从未受到任何证券立案调查或行政处罚 [2] 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截至公告披露日无任何应披露未披露的重要信息 [2] - 过往披露的公开信息均真实、准确、完整,无虚假记载或误导性陈述 [2] 业务进展 - 聚酯材料业务板块正推进PBAT转产PETG/PCTG特种聚酯的技改工作 [3] - 黑磷业务板块计划在三季度完成吨级中试并投入运行 [3] - 新能源电池粘结剂业务板块正提升SBR系列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以对标日本同类产品 [3] - 合成生物材料板块加强右旋糖酐等产品的推广并考虑适时扩产 [3]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召集全体董监高人员会议,强调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及职责履行,防止违规行为 [2] - 后续将持续开展证券法律法规专项培训以提高董监高责任意识 [2] 其他说明 - 公司强烈谴责不实传闻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3] -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巨潮资讯网、《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中国证券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