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车(601766)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车(01766)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10-09 16:38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为1766[2] - 执行董事为孙永才先生及王铵先生[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王西峰先生等四人[4] - 非执行董事为范冰先生[4] - 职工董事为易冉女士[4] 会议安排 - 董事会2025年10月30日举行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前三季度未经审计业绩[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10月9日[4]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0.04%,恒生科技指数涨0.63%
新浪财经· 2025-10-09 12:12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微涨0.04% [1] -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较强,上涨0.63% [1] 行业板块表现 - 客运航空公司与金属与采矿板块涨幅靠前 [1] - 生物科技与制药板块跌幅靠前 [1] 个股表现 - 涨幅显著 - 恒生银行股价大幅上涨26.3% [1] - 上海电气股价上涨15.72% [1] - 江西铜业股份上涨11.19% [1] - 中兴通讯上涨10.73% [1] - 中国中铁上涨9.04% [1] - 蜜雪集团上涨8.96% [1] - 洛阳钼业上涨8.04% [1] - 华虹半导体上涨6.75% [1] - 联想集团上涨6.41% [1] - 紫金矿业上涨5.48% [1] - 中广核电力上涨5.44% [1] - 中国中车上涨4.17% [1] 个股表现 - 跌幅显著 - 诺诚健华股价下跌9.68% [1] - 山高控股股价下跌12.55% [1]
恒生指数早盘涨0.04% 上海电气大涨超15%
智通财经· 2025-10-09 12:11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04%或11点,报26840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63% [1] - 早盘成交额为2074亿港元 [1] 能源与资源板块 - 上海电气A股涨停,H股上涨15.72%,可控核聚变赛道近期利好频出 [1] - 江西铜业股份上涨11%,公司为国内铜冶炼龙头,第一量子旗下铜矿有望复产 [1] - 洛阳钼业上涨8%,刚果严控钴出口推动钴价此前两日飙升逾11% [1] 半导体与科技行业 - 华虹半导体上涨6.75%再创新高,供应链本土化加速推动本土代工需求迅速扩大 [1] - 中兴通讯H股上涨10.73%,Co-Sight超级智能体海外首发亮相,公司企业AI市场增长潜力积极 [2] 金融与私有化动态 - 恒生银行上涨26%,汇丰建议将恒生银行私有化 [2] 光伏产业链 - 部分光伏股早盘走高,9月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上游价格涨幅高于下游 [2] - 新特能源上涨4.52%,福莱特玻璃上涨7.67%,协鑫科技上涨3.73% [2] 基建与铁路投资 - 高铁基建股涨幅居前,铁路投资进度再破纪录,"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 [2] - 中国中铁上涨9%,中国中冶上涨6%,中国中车上涨4.17% [2] 消费与跨界投资 - 蜜雪集团逆市上涨8.96%,跨界投资鲜啤福鹿家,前瞻性布局"茶饮+咖啡+鲜啤"版图 [3] 生物科技板块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跌3.52% [3] - 诺诚健华跌超9%,信达生物跌超6%,中国生物制药跌超6% [3] 电子烟行业 - 思摩尔国际再跌超9%,较年内高点已跌超30%,瑞银称其盈测较市场共识更低 [4]
2025年1-8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488辆 累计增长20.5%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11:38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48辆,同比下降22.6% [1] - 2025年1-8月中国铁路机车累计产量为488辆,累计增长20.5% [1] 相关企业 - 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晋西车轴、太原重工、时代新材、神州高铁、康尼机电、辉煌科技、晋亿实业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整理 [1]
中国中车三季度斩获543亿合同 轨道交通装备收入全球第一
长江商报· 2025-10-09 07:32
核心业绩与合同 - 2025年第三季度(7月至9月)公司签订多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亿元[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扣非净利润为66.61亿元,同比增长98.25% [4] 新签订单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总额约1460亿元 [1][3] - 2025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约309亿元,同比增长明显,占同期总订单量的21.2% [1][3] - 海外订单业务覆盖55个国家及地区,并成功突破迪拜等高端市场 [3] 第三季度重大合同细分 - 第三季度动车组销售合同总计约378.2亿元,主要客户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2] - 第三季度机车销售及维保合同总计约94.5亿元,客户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大秦铁路及卢森堡奈克斯铁路公司 [2] - 第三季度城轨车辆销售及维保合同总计约34.8亿元,客户涉及长春地铁、沈阳地铁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公司 [2] - 第三季度货车销售合同总计约24.8亿元,货车修理合同总计约11.1亿元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公司近五年(2020年以来)研发费用累计达到698.66亿元,年度研发费用均超130亿元,2024年逼近16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67.79亿元,同比增长16.99%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1630项,其中发明专利1216项,海外专利37项 [5] 行业地位与业务发展 - 公司规模效益指标持续位居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稳居全球第一 [1][5] - 公司在风电装备、储能设备、高分子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业务已进入国内前列 [1][5] - 公司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和低碳零碳交通装备业务快速增长 [4] - 公司采用“平台公司+优势企业”DLS业务拓展模式,新签迪拜地铁蓝线项目,实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地区高端市场重大突破 [3]
小摩:升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目标价订单动能可抵销第三季业绩或疲弱影响
新浪财经· 2025-10-08 18:36
研报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上调对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预测,反映第三季强劲订单获取、需求能见度改善及行业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 [1] - 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获得投资者认同,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H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约30%,A股平均上升15% [1] 公司表现与预测 - 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H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约30%,对比国指上升10% [1] - 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A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升15%,对比沪深300指数上升18% [1] - 更新后的模型假设两家公司盈利预测上调,反映更强劲的订单势头和利润率扩张 [1] 行业驱动因素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八个月累计同比上升6% [1] - 客运量在暑运高峰期同比上升7% [1] - 行业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正转化为更健康的订单渠道 [1]
小摩:升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目标价 订单动能可抵销第三季业绩或疲弱影响
智通财经· 2025-10-08 16:32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维持对中国中车和时代电气的增持评级 [1] - 中国中车H股目标价由6.8港元上调至8港元 A股目标价由10.1元人民币微降至10元人民币 [1] - 时代电气H股目标价由43港元上调至50港元 A股目标价由59元人民币上调至68元人民币 [1] 股价表现与市场认可 - 自7月以来中国中车和时代电气的H股平均上涨约30% 同期国企指数上涨10% [1] - 两家公司A股平均上涨15%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8% [1] - 股价上涨反映投资者认同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1] 盈利增长预期与驱动因素 - 更新后的模型假设两家公司未来三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 [1] - 增长支撑来自于新造 更新及后市场需求更均衡的组合 [1] - 行业前景更乐观 基于第三季强劲订单获取 需求能见度改善及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 [1] 正面催化剂与财务健康状况 - 上调获一系列正面催化剂支持 包括中车稳健的财务表现 [2] - 强劲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支持 八个月累计同比上升6% [2] - 加速增长的客运量支持 暑运高峰期同比上升7% [2] - 正面因素正转化为更健康的订单储备及更可预测的盈利状况 [2] - 两家公司均维持净现金状况 拥有强劲的经营现金流生成能力 [2] - 公司估值仍低于长期周期中值 为进一步上行提供稳固基础 [2]
小摩:升中国中车(01766)及时代电气(03898)目标价 订单动能可抵销第三季业绩或疲弱影响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6:31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大通维持对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增持评级 [1] - 中国中车H股目标价由6.8港元上调至8港元 A股目标价由10.1元人民币下调至10元人民币 [1] - 时代电气H股目标价由43港元上调至50港元 A股目标价由59元人民币上调至68元人民币 [1] 股价表现与市场认可 - 自7月以来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的H股平均上涨约30% 同期国企指数上升10% [1] - 两家公司A股平均上升15% 同期沪深300指数上升18% [1] - 股价上涨反映投资者认同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 [1] 盈利预测与增长驱动力 - 更新后的模型假设两家公司未来三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 [1] - 增长支撑来自于新造 更新及后市场需求更均衡的组合 [1] - 前景乐观基于第三季强劲订单获取 需求能见度改善及行业向周期性增长驱动转变 [1] 积极催化剂与财务优势 - 正面催化剂包括中车稳健的财务表现 强劲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及加速增长的客运量 [2] -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八个月累计同比上升6% 暑运高峰期客运量同比上升7% [2] - 这些因素正转化为更健康的订单储备及更可预测的盈利状况 [2] - 两家公司均维持净现金状况 拥有强劲的经营现金流生成能力 且估值仍低于长期周期中值 [2]
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之五:1.62万亿元研发投入构筑A股上市公司发展“护城河”
经济观察报· 2025-10-06 11:44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A股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是观察中国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窗口 [1]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额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科创板公司研发强度高达10.8%,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2] - 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主力军,显示出科技创新在推动制造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3] - 以比亚迪为首的多家龙头企业通过巨额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5][6]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半数以上 [2] - 科创板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研发强度保持在10.8%的高位 [2] - 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增长的上市公司达1535家,占A股总数28.4% [2]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有212家公司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增长,占比13.81%,排名第一 [3] - 机械设备行业201家,占比13.09%;电力设备146家,占比9.51%;医药生物130家,占比8.47% [3] - 前十大行业总占比约75%,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 [3] 重点公司研发分析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531.95亿元,同比增加超百亿元,位居A股第一 [4][6] - 中国电建研发投入242.5亿元,中国石油230亿元,宁德时代186亿元,美的集团162亿元 [4] - 前十名公司研发投入总计约2100亿元,显示龙头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4] 龙头企业技术突破 - 比亚迪上半年研发投入309亿元,同比增长53%,达净利润两倍,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元 [6] - 宁德时代设立六大研发中心,研发人员超2万人,拥有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全球灯塔工厂 [9] - 中国中车研发强度达6.77%,发布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和行业大模型,推进高端装备数智化转型 [12] - 美的集团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近3年累计超430亿元 [10]
时代新材:关于控股股东国有股权划转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30 19:08
股权划转核心信息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收到控股股东中车株洲所关于筹划股权划转的函 [1] - 划转目的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层级压减工作要求并理顺股权关系 [1] - 中车株洲所将把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划转给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1] 划转后股权结构变化 - 划转完成后中国中车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1] - 划转前后中国中车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变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 [1]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本次国有股权划转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