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01766)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中国中车(01766)现涨超4% 本月底将发前三季业绩 动车组新车采招及维保有望持续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0:36
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按照20年国铁集团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全国 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则25-35年年均需新增高铁通车里程2000公里以 上。受益客流复苏+存量维保,动车组新车采招及维保有望持续向上。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中车(01766)现涨超4%,截至发稿,涨4.41%,报6.63港元,成交额5693.9万港 元。 消息面上,中国中车拟于10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前三季度业绩。中国中车此前公布,该公 司及下属企业于近期(主要为2025年7月至2025年9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4亿元人民 币,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22%。其中,下属动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 司签订了总计约378.2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下属机车企业与相关方签订了总计约94.5亿元的机车销售 及维保合同。 ...
中国中车现涨超4% 本月底将发前三季业绩 动车组新车采招及维保有望持续向上
智通财经· 2025-10-21 10:36
消息面上,中国中车拟于10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前三季度业绩。中国中车此前公布,该公 司及下属企业于近期(主要为2025年7月至2025年9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4亿元人民 币,约占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4年营业收入的22%。其中,下属动车企业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 司签订了总计约378.2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下属机车企业与相关方签订了总计约94.5亿元的机车销售 及维保合同。 银河证券发布研报称,按照20年国铁集团出台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全国 铁路网规模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则25-35年年均需新增高铁通车里程2000公里以 上。受益客流复苏+存量维保,动车组新车采招及维保有望持续向上。 中国中车(601766)(01766)现涨超4%,截至发稿,涨4.41%,报6.63港元,成交额5693.9万港元。 ...
链动新质生产力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下线
科技日报· 2025-10-20 17:22
10月16日,中国中车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在吉林长春举行。会上发布了全国首列氢能文旅 列车"氢春号",标志我国在绿色轨道交通领域实现全新突破,氢能驱动城市出行迈入崭新阶段。大会聚 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释放央地携手、链合共建的新动能。 "氢春号"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研制,采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运行唯一产物为水,实现零碳排放,无 需接触网供电,适应多场景线路。据介绍,该列车支持1至6辆灵活编组,可覆盖城市通勤与文旅线路, 有助于降低建设与运维成本,填补低运量轨道交通市场空白。在能耗方面,"氢春号"列车每公里平均能 耗约1.5千瓦时,储氢系统采用金属基体加碳纤维缠绕结构,并设置三级安全防护,兼具绿色低碳与安 全可靠。 会上,中国中车集团与吉林省政府签署了《氢能产业链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氢能列车应用场景 建设及产业链布局。"中国中车将依托吉林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应用场景,不断发挥产业优势、技术 优势、资本优势,深化央地合作,构建氢能产业新集群,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链融合共 建样板。"中国中车党委常委、副总裁林存增说。 近年来,中国中车大力拓展以氢基能源为动 ...
轨交设备板块10月20日涨0.24%,九州一轨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836.1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0 16:27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600458 | 时代新材 | 14.27 | -1.72% | 21.41万 | 3.05亿 | | 920541 | 铁大科技 | 15.36 | -1.16% | 1.30万 | 2016.10万 | | 601766 | 中国中车 | 7.68 | -0.39% | 82.89万 | 6.37亿 | | 603111 | 康尼机电 | 7.77 | -0.26% | 12.01万 | 9394.09万 | | 600528 | 中铁工业 | 8.35 | -0.12% | 11.11万 | 9262.11万 | | 920027 | 交大铁发 | 26.34 | -0.08% | 7380.17 | 1946.40万 | | 300351 | 永贵电器 | 17.30 | 0.00% | 12.68万 | 2.20亿 | | 688009 | 中国通号 | 5.29 | 0.00% | 33.44万 | 1.77亿 | | 688569 | ...
AI赋能风电运维智能变革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6:07
据悉,中国中车通过AI技术实现了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构 建了覆盖风电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风电生态创新体系,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在AI赋能 下,中车风电产品正从单一发电设备向智能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 10月20日至22日,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京举办。活动期间,中国中车(601766)展示了一系列 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 具体来看,中国中车展示的26MWD300海上固定式风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机 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风轮扫风面积约7.7万平方米,单机每年可输出高达1亿度清洁电能。展 出的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启航号"是全球最大功率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该机组功率突破到 20MW量级,叶尖速度相当于高铁速度。在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为3500小时,机组每转动一圈能 满足一个家庭2至4天的用电需求,年节约燃煤消耗约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万吨。 而让它们更显智慧的,是融入机组内部的AI人工智能技术。正是这种融合,让中国中车高铁的"中国速 度"转化为能源革命的"中国智慧"。 近年来,中国中车将高铁可靠性设计体系引 ...
上海宝山区:三大引擎驱动区域绿色产业破千亿
中国化工报· 2025-10-20 15:50
近日,从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传出消息,2024年上海宝山区区域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1003.69亿 元,首次跻身"千亿俱乐部"。其中,绿色制造以482.66亿元占据近半份额,绿色能源、绿色服务、循环 经济均突破百亿规模。这座老工业基地向"绿色发展新高地"的转型取得重大成果。 作为上海首批纳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重点区域,上海宝山区正以"供应链创新、产业集群突破、 企业加速集聚"为三大引擎,打造全国绿色低碳转型示范样板。 构建长三角全链条服务网络 2024年4月,上海市首个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在上海宝山区揭牌启动,该平台由本土企业欧冶 云商建设并运营,践行"宝山承办、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定位。截至目前,江苏、浙江、 安徽26家跨省合作企业接入平台,形成"供应商准入—产品碳足迹核算—低碳技术对接"的全链条服务网 络。 在标准与数据建设方面,上海宝山区正探索制定对标国际先进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推动长三角三省 一市共建"标准共认、数据共享、场景互通"的区域协同机制。一方面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及天工智库中 心已达成合作意向,拟共同推进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构建本土化碳足迹数据库,积极推动区内民 营 ...
亚洲及中国资本品 -2025 年第三季度-Asia and China Capital Goods – 3Q25
2025-10-19 23:58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亚洲及中国资本品 包括工业自动化 工程机械 重型卡车 铁路设备 国防军工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工具等[2][6][16] * 公司涉及广泛 重点提及恒立液压 汇川技术 潍柴动力 三一重工 徐工机械 中车 德昌电机等数十家上市公司[8][9][17][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投资主题与时间框架** * 短期机会由贸易战和中国刺激政策驱动[6] * 中期增长由中国+1战略 战后重建和机器人技术推动[6] * 长期稳定性由结构性增长驱动因素确保[7] **工业自动化周期与机器人主题**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在2Q25保持完整 尽管受到关税风险的初步冲击 直接对美国业务敞口有限[22][41] * 汇川技术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周期拐点[9] 其工业自动化订单在2025年3月同比增长30% 4-5月增长6-9% 6月增长15%以上 7月增长20%以上 8-9月增长20-30%以上[37]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下一个前沿领域 蓝海情景分析显示 到2030年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量可能达到400万台 特斯拉Bot占25%份额[65] * 三花智控 Leader Drive 恒立液压是人形机器人主题的关键参与者[9] 假设三花智控在特斯拉Bot执行器市场中占据35%份额 其相关收入到2030年可能对现有收入预估带来42%的提升 Leader Drive的谐波驱动器相关收入提升可能达到164%[65] **工程机械与重型卡车周期** * 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将从不断增长的工程机械需求中受益[9] 中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在2025年呈现复苏迹象[165] * 潍柴动力将随着中国重型卡车市场进入上升周期而增长[9] 中国重型卡车月度销量显示周期可能触底反弹[208] 国四标准淘汰相关的替换需求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733,000辆[213] **铁路设备与国防军工** * 中车将从高铁需求增长和柴油机淘汰中受益[9] 中国铁路投资预计将保持稳定 2025-2027年资本支出预计在7,500亿至8,000亿人民币之间[120] 动车组采购量预计从2024年的379标准列增至2025年的450列[126] * 新科工程 韩华宇航 现代Rotem等国防公司受益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结构性增长和国际扩张[9][19] 许多国防公司在2025年实现了显著的股价涨幅 例如韩华宇航上涨211% 现代Rotem上涨325%[14]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工具** *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趋势[67]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1,150万辆增长到2027年的1,370万辆[75] * 德昌电机通过创新和无绳工具转变维持增长[9] 其Milwaukee品牌的目标市场预计在未来3-5年内增长超过2倍 达到超过2,000亿美元[241] 售后市场电池销售成为增长驱动力[236] 其他重要内容 **估值概览** * 提供了工业自动化 基础设施工程与机械 亚洲国防等多个板块的详细估值比较表 包括市盈率 市净率 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10][12][14] * 例如 工业自动化板块平均预期市盈率FY25E为74倍 FY26E为57倍 平均预期净资产收益率FY25E为11.3% FY26E为12.5%[10] **市场数据与趋势** * 详细列出了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历史及预测销售数据 例如整个IA市场在2024年预计为2,859亿人民币 同比下滑2% 2025年预计进一步下滑3%至2,775亿人民币[21] * 展示了关键产品的市场份额变化 例如在小型PLC市场 汇川技术的份额从2023年的7.2%提升至2024年的6.3% 而西门子份额从44.6%降至39.3%[49] **公司财务状况** * 对重点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财务预测和分析 包括收入 盈利 现金流 估值指标等[85][100][115][137][151][173][186][200][230][257] * 例如 预测汇川技术2025年收入为465.28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净利润为54.3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7%[85] 预测三一重工2025年净利润为83.1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9%[173]
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举办金秋产业合作发展会
扬子晚报网· 2025-10-18 10:58
产业体系构建 - 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着力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科创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1] - 度假区加快优化产业布局 持续发挥生态优势 [1] 央地战略合作 - 度假区“一区四镇”及阳羡旅游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央国企或其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 活动全面推进央地协同 为深化央地合作打开新路径 [6] 招商与创新平台 - 度假区(杭州湾)创新合作中心正式启动 作为宜兴对接杭州湾区域的核心枢纽 [7] - 该中心将整合产业与科技资源开展招商 集聚优质企业、科创项目及前沿产业要素 [7] - 中心依托高校与在外贤达资源为宜兴企业引育人才 并学习区域先进发展理念 [7] - 度假区为招商伙伴举行授牌仪式 汇聚多方伙伴资源以拓宽招商朋友圈 [7] 重点项目投资 - 活动现场展示了10只投资合作项目 涵盖高端制造、环保能源、医疗器械、生物科技、高端养老、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8] - 项目具有层次高、业态新、辐射强的特点 [8] 人才社区建设 - 阳羡数字游民社区正式发布 以“社区旅行+”为理念在善卷洞和张阳村等区域打造文化创意社区与新消费产业基地 [10] - 社区系统性构建“空间活化-人才引育-产业升级-品牌输出”全链条发展体系 差异化布局青年创业就业实践点 [10] - 社区目标吸引四类青年人才入乡发展 力争三年建成区域性青年入乡创业就业中心 [10] - 宜兴Co-Five社区已与BTU数字游民社区联盟签订运营协议 并迎来首批数字游民入驻 [10]
将高铁品质延伸至氢能产业链 构建多维产业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10-17 21:56
公司产业链生态 - 公司全链合作伙伴达3.8万余家 包括主要供应商1.5万余家 核心供应商6900余家 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1万余家 其中民营企业占比75% 带动了万亿规模产业发展 [2] - 公司坚持"技术同源 产业共链 体系融通"的总体思路 将高铁品质延伸至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产业链 运用数字 智能 绿色 循环等先进技术 加快构建"大产业 大融通"多维产业生态 [2] - 公司未来将通过建立全产业链协同机制 加强与地方高校 科研院所 产业链配套企业协同 探索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 绿色与智能化战略 - 公司作为国内唯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集团 将发挥对能源市场感知的先天优势 推进以氢基能源为动力的轨道交通装备应用 拉动氢能需求 以制氢 储氢 运氢 加氢等齐全的氢能装备作为产业支撑 形成相互促进的产业体系 [3] - 公司发布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氢春号" 该列车是公司与吉林省共链共建的典型产品 融合绿色出行和城市文旅特色 [4] - "氢春号"氢能列车具有零碳环保特点 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实现零碳排放 运行时无须接触网 为现代城市交通提供绿色经济的定制化方案 [4] 行业政策与趋势 - 轨道交通装备是动力能源的需求者和使用者 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为能源发展提供应用场景 有效促进能源发展 [2] - 国际企业如西门子 阿尔斯通正加快推进绿色转型 加速研制氢能列车 全自动驾驶等绿色 智能产品 [3] - 国家铁路局正系统谋划"十五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深入实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依托国家级研发计划 创新平台及"人工智能+铁路"等前沿方向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升级 [3] - 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 正在重塑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 [4]
中国中车推动氢能列车产业链布局,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回调蓄势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15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13:47,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下跌1.72% [3] - 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中国电信领涨1.02%,许继电气领跌6.86% [3] - 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下跌1.44%,报价1.57元,近2周累计上涨2.05%,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二 [3] - ETF近1月规模增长6100.3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ETF近1周份额增长6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ETF近1年日均成交2046.25万元,流动性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选取100只具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6.04% [5] 央企产业动态与创新驱动 - 中国中车在长春举行现代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大会,多款氢能源产品亮相 [3] - 大会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清洁能源装备与氢能三大产业链跨链协同 [3] - 中国电信通过打造智慧园区、助力机器人发展及深化AI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应用,助力新型工业化 [3] 再生铝行业发展前景 - 2024年中国再生铝产量约1050万吨,占铝总供给近19% [4] - 工信部提出2027年再生铝产量需达1500万吨以上,对应三年复合增速达13% [4] - 再生铝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的2.1%,在双碳目标及欧盟CBAM征税驱动下,其绿色溢价将加速显性化 [4] - 国家级回收平台建设推进和汽车报废潮临近,有望缓解原料瓶颈,促进行业从“小而散”向规模化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