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01766)

搜索文档
能效跃迁与材料革命:ALK/PEM电解槽新品打响“技术攻坚战”
势银能链· 2025-07-17 11:09
电解槽行业技术发展 - 电解槽行业正从"数量竞赛"转向技术深度攻坚,聚焦材料体系、结构设计、系统集成三大核心环节的深度重构 [2] - 2025上半年度ALK电解槽发布10款新品,PEM电解槽发布6款,技术指标呈现跨越式突破 [2] - 蓝星北化机碱性技术电流密度突破12000A/m²极限,天合元氢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用量锐减80%,多家碱槽产品提升到3000-4000大标方 [2] 碱性电解槽(ALK)新品 - **中石化**:下线2000Nm³/h方形电解槽,智能巡检技术使维修成本降低90%,设备重量60吨,冷启动仅需104秒 [4][5] - **天合元氢**:发布2000Nm³/h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4000A/m²,直流电耗低至3.898kWh/Nm³,设备成本降低30% [6] - **力源科技**:发布第一代碱性电解槽,减重40%,自制PPS复合隔膜具备高稳定性和低离子电阻 [7][9] - **上海电气**:发布千方级I型槽和50Nm³/h海水/废水制氢系统,后者可实现不同水质下高效率制氢 [10][11] - **中车株洲所**:发布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6000A/m²,直流电耗≤4.4kWh/Nm³ [12] - **蓝星北化机**:发布CZH系列产品,电流密度高达12000A/m²,氧中氢长期稳定在0.7%以下 [13][14] - **际腾氢能**:1200标方电解槽下线,能耗4.0-4.7kWh/Nm³,体积缩小50%,体重减30% [15] - **中国华电**:3300标方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6000A/m²,槽体重量较传统减少50% [16] PEM电解槽新品 - **国电投**:发布"氢涌卓瀚 4000"PEM制氢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与碱性制氢持平 [17] - **天合元氢**:推出MW级PEM电解槽,贵金属铱用量减少80%,理论寿命超过15年 [19][20] - **中石化氢能机械**:推出250Nm³/h PEM电解槽,额定电流密度15000A/m²,直流电耗≤4.3kWh/Nm³ [21] - **中国中车**:兆瓦级PEM电解槽下线,直流电耗≤4.2kWh/Nm³,适用于风光波动性电源制氢 [22][23] - **氢海科技**:35兆帕PEM电解槽下线,填补国内高压高效PEM电解技术空白 [24] - **中国华电**:500标方PEM电解槽下线,电流密度可达30000A/m²,直流能耗≤4.35kWh/Nm³ [25][26] 行业趋势 - 技术攻坚推动电解槽从"实验室指标"向"商业竞争力"转变,绿氢产业经济性拐点逐渐显现 [3] - 碱性电解槽能耗红线被不断突破,PEM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比肩碱槽 [3]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07.17)-20250717
渤海证券· 2025-07-17 09:45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6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有改善,货币政策以“落实存量政策+灵活调整”为主;经济顶压前行,后续工业生产或放缓、服务生产平稳增长,消费需系统性政策支持;机械设备行业内销延续高景气,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2][3][5][10][11] 宏观及策略研究 2025年6月金融数据点评 - 政府债券融资支撑社融,6月社融同比多增超9000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超5000亿元,表内信贷融资改善,企业债券融资延续同比多增 [2] - 企业短贷同比明显多增,6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1100亿元,企业中长贷需求受限,短贷和票据融资一强一弱,居民贷款同比小幅多增 [2] - M1同比增速大幅回升2.3个百分点至4.6%,源于基数拖累和财政资金加速投放,6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改善,7月增量政策出台可能性有限 [3] 2025年6月经济数据点评 - 第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较第一季度小幅下行,上半年同比增速达5.3%,消费是GDP增长主要动力,物价压制名义GDP,下半年或进行结构性改革 [5] - 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显著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回落但行业景气指数在扩张区间,后续工业生产或放缓、服务生产平稳增长 [6]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至4.8%,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弱,后续消费需系统性政策支持 [6] - 截至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下降,制造业投资或继续放缓,基建投资重要性提高,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7][8] 行业研究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 - 行业要闻包括国务院印发稳就业通知、人形机器人中标订单;公司公告有巨星科技拟收购股权、亿嘉和延长项目建设周期 [10] - 2025年7月9日至15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1.56%,跑赢沪深300指数1.04个百分点,截至7月15日市盈率为27.40倍,相对估值溢价率为117.96% [10] - 6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3.3%,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8%,内销延续高景气,城市更新有望带动内销提升,建议关注东南亚出口变化 [10]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维持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恒立液压、中国中车“增持”评级 [11]
中国中车中标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车辆采购项目
新华财经· 2025-07-16 23:56
项目概况 -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政府将地铁B线整列列车更新项目正式授标予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2] - 该线路为布市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一条,更新项目将惠及至少18万名日常乘客 [2] - 项目预计投资约3 015亿美元 [2] 技术升级 - 中车公司将提供174辆全新空调列车,用以替换目前已服役数十年的老旧车辆 [2] - 新列车配备监控摄像头、视听双模乘客信息系统、防破坏LED照明和纵向座椅 [2] - 新列车具备兼容D线与H线现有信号系统的能力,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 [2] - 布市将配套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包括将供电电压从600伏提升至1500伏、更新轨道和道岔设备 [2] 市场影响 - 该项目连同此前为A线与C线采购的40节列车,构成布市过去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轨道车辆投资 [3]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0余年海外项目经验,出口车辆超过10000辆 [3] - 公司在阿根廷市场深耕近20年,已完成150辆地铁、220辆长途客车和大批量备件供货项目 [3]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东南亚主要国家关税逐步落地,持续关注出口变化-20250716
渤海证券· 2025-07-16 17: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维持“看好”评级,维持对三一重工(600031)、中联重科(000157)、恒立液压(601100)、中国中车(601766)“增持”评级 [10][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13.3%,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8%,内销延续高景气,国内工程机械仍处更新周期,城市更新有望带动工程内销提升;海外东南亚主要国家关税逐步落地,关税不确定性缓和,建议关注出口变化 [10][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要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提出扩大以工代赈政策覆盖范围 [4][19] -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 [4][19] 行业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11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CSPI)为90.83,维持低位 [20] - 截至2025年7月15日,WTI原油、Brent原油现货价分别为66.98美元/桶和69.21美元/桶,国际原油价格小幅震荡 [21] 公司公告 - 巨星科技拟收购微纳科技18.4706%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5][26] - 亿嘉和拟将扬州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周期延长2年 [5][27] 行情回顾 - 2025年7月9日至7月15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52%,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1.56%,跑赢沪深300指数1.04个百分点,在申万所有一级行业中位于第6位 [9][28] - 截至2025年7月15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为27.40倍,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17.96% [9][29] - 个股涨幅居前的为三川智慧(44.70%)、达意隆(32.68%)等;跌幅居前的为日联科技(-32.89%)、春光智能(-24.62%)等 [34] 本周观点 - 2025年6月挖掘机内销延续高景气,国内工程机械处更新周期,城市更新有望带动内销提升;海外关税不确定性缓和,建议关注出口变化,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和相关公司“增持”评级 [10][37]
中国中车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中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200%,因2024年底国铁集团招标订单部分延续交付及2024年第一季度基数低[3];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20%,得益于国铁集团为暑运新增动车组招标及高级修订单交付[2][4] - **发展前景**:短期2025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车集团预投订单约290组高于2024年;中长期到2035年高铁里程目标7万公里,每年保底招标约200组,老旧车辆更换需求释放,高级修需求稳步释放[2][6] - **业务结构**:主要业务分铁路装备、城轨、新产业和现代服务四大板块,铁路装备占近一半,城轨约20%,新产业约35%[7] - **产业链地位**:处于轨道交通产业链中游,负责装备制造,未来投资重点转向车辆配套,公司有望受益[8] - **市场竞争**: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超50%,技术领先,国内机车、动车组和货车领域有绝对优势,是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复苏唯一受益者[2][15] - **业务增长点**:短期内动车组和铁路装备修理改装业务是增长点,2019 - 2024年相关业务金额增长,2025年招标量预计增加[16] - **动车组业务**:2025年预期增长,每年新增铁路网带来200组基本招标量,早期车型更新需求约100组[17] - **高级修业务**:2024年订单达454亿元,未来几年需求由投放周期和维修规则决定,2025 - 2026年预计释放大量订单[18][19][25] - **其他业务**:客货运车辆业务随客货运量增长稳定增长;城轨业务中长期将复苏;新产业风电、功率半导体、新材料发展良好[21][22][23] - **招标前景**:短期动车组招标增长,长期到2035年有保障;高级修招标短期分批释放,长期随动车组保有量增加有保障[24][25] - **财务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亿、149亿和160亿元,当前PE约15倍,股息率不到3%,市场风格转向红利属性时估值可达18 - 19倍,有20%上涨空间[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2021 - 2025年先降后复苏,十四五计划投资约4万亿元,2025年目标9000亿元,上半年已完成3559亿元同比增长6%[10][11] - 预计2025年中国铁路总运营里程达16.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5万公里[2][12] - 国铁集团2020 - 2022年亏损,2023年恢复盈利,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保障[2][13]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轨道交通落后,中国中车技术领先且关系友好,有出海机会,如中吉乌铁路项目[14] - 中国铁路集团下辖18个路局,动车组招标与高铁运营里程相关[9]
“沪九条”,来了!针对充电宝,国家又出手了!吉利汽车、极氪,合并→
新华网财经· 2025-07-16 08:29
宏观消息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5%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涵盖过充电保护、短路保护、锂离子电池特殊要求等 [3][4] - 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 [4] - 市场监管总局推进直播电商专项整治,重点包括健全规则制度、强化穿透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 [4]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55个品种纳入报量范围,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要求 [5] - 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5] 行业政策 - 上海推出"沪九条"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涉及资金激励、人才政策、场景建设等 [1][6] - B站、小红书制定支持优质内容创作举措,助力UP主和博主发展 [6] 市场热点 - 中国中车财务总监李铮辞职 [8] -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表示对民营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国内政策环境有利于研发投入 [9] - 部分绩优基金维持高仓位运作,重点布局科技与医药板块 [9] - 银行板块表现亮眼,多家银行股价涨超30%,部分银行因股价超上限暂未实施增持计划 [9] - 中国太保获批投资上海国智技术有限公司1.8亿元,持股18% [10] - 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发布,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等牵头编制 [10] - 杭州银行股东中国人寿拟减持不超过0.7%股份 [10] - 英伟达提交H20 GPU销售申请,专为中国市场设计,性能略高于910B [11] 公司动态 - 娃哈哈回应宗馥莉遗产纠纷为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 [13] - 泡泡玛特预期上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增长不低于350% [13] - 罗马仕声明产品召回及售后服务持续运转,承诺服务长期有效 [13] -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吉利将以每股17.15港元收购极氪剩余股份,极氪将私有化退市 [14] - 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其中B2轮融资1亿美元 [15] - 京东科技与鲸鱼机器人合作推动"AI+教育机器人"产业发展 [15] - 京东招聘短剧内容运营岗位,年薪可达90-140万元,布局短剧市场 [15] - 宁德时代与T3出行合作推进Robotaxi业务,提供换电和智能化技术方案 [16] - 宝马中国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16]
时速达450公里!智慧产线助力中国高铁更快更稳
新华社· 2025-07-15 22:19
公司产品与技术 - CR450动车组样车最高试验速度超过450km/h,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在行车控制、安全监控、旅客服务等领域全面升级[1] - 公司生产车间下线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动车组、氢能源市域列车等高端轨道客车产品,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型[1] - 自主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系统,集成5G、物联网、大数据等10余种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计划自动生成和物料精准配送[2] - 转向架装配采用智能力矩系统,解决漏装、过扭等质量问题,提升产品安全性[3] - 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最高运营时速达600公里,亮相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在碰撞吸能、振动噪音、超导技术等领域取得实质进展,构建9大产品平台和30个主型产品[3] - 1959年生产第一辆铁路客车,1967年研制新中国第一列地铁列车,具备深厚技术积累[1] 国际市场拓展 - 2024年轨道列车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签约额超140亿美元[4] - 2023年与塞尔维亚签署中国首个出口欧洲的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3] - 1995年实现中国轨道交通客运装备出口零突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参与者[4][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产品覆盖跨国互联互通动车组、冬奥会专用智能动车组等,支撑中国铁路多次提速[2] - 公司被视作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的金色名片,代表高速、安全、智能的行业标杆[1][3] - 通过供应链深度融合和全球市场布局,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5]
中国中车(601766) - 中国中车关于财务总监辞职的公告


2025-07-15 16:45
关于财务总监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2025 年 7 月 15 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收到 公司财务总监(总会计师)李铮女士的辞职报告。李铮女士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 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职务。辞职后,李铮女士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 职务。 证券代码:601766 (A 股) 证券简称:中国中车(A 股) 公告编号:临 2025-028 证券代码: 1766 (H 股) 证券简称:中国中车(H 股)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 | | | | 原定任期 | | | 是否继续在 | | 是否存 在未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姓名 | 离任职务 | 离任时间 | | 到期日 | | 离任原因 | 上市公司及 其控股子公 | 具体职务 (如适用) | 行完毕 | | | | | | (注) | | | 司任职 | | 的公开 | | | | | | | | | ...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地铁摇篮”到“中国名片” 中国高铁仍在加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48
高铁技术进展 - CR450动车组试验速度达时速450公里 运营速度时速400公里 商业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出行效率[1] - CR450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 减重10% 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 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 智能系统全面升级[1] - 列车已完成线路试验 各项性能指标达预期目标 即将投入商业运营[1] 氢能源列车突破 - 全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首次达速试跑 满载时速160公里 每公里能耗仅5千瓦时[2] - 氢能列车最高续航达1000公里 关键系统试验数据已完成分析[2] - 该技术将推动都市圈城轨与市域交通互联互通 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2] 公司历史与产品矩阵 - 公司前身为1954年建厂的长春客车厂 曾研制新中国首列地铁列车 被誉为"中国地铁摇篮"[5] - 新世纪推出铝合金地铁 无人驾驶地铁等创新产品 形成9大产品平台30个主型产品[5] - "和谐号""复兴号"成为铁路客运主力 产品覆盖动车组 磁浮列车等多领域[5] 国际化发展 - 匈塞高铁项目实现中国高铁技术与欧盟规范对接 公司提供技术培训支持本地化运营[5] - 国际业务覆盖20多国 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服务+资本+管理"综合输出模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