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天味业(603288)
icon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将在港交所上市,实现A+H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6-16 00:36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6月19日在港交所上市,实现"A+H"上市 [1] - 发行价定为35.0港元至36.3港元,每手100股,计划全球发售2.63亿股H股 [1] - 预计募资金额约92.13亿港元至95.56亿港元,按中位数计算募资总额约93.84亿港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2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代码"603288" [3] - 截至2025年6月13日,A股报收41.07元/股,总市值约人民币2284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注册约55.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程雪 [3] 股东结构 - 主要股东包括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8.26%)、庞康(持股9.57%)、程雪(持股3.17%)等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51%,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0.94%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品类包括酱油、蚝油、调味酱、特色调味品及其他,拥有1450余个SKU [4] - 拥有7个年收入10亿级以上大单品系列和31个年收入1亿级以上产品系列 [5] - 2024年亿级以上产品系列合计占产品销售收入的76.6%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6.10亿元、245.59亿元和269.01亿元 [5] - 同期毛利分别为89.31亿元、83.37亿元和97.25亿元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2.03亿元、56.42亿元和63.56亿元 [5] - 2023年收入同比下降4.1%,净利润同比下降9.0% [8]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9.5%,业绩复苏明显 [8] 产品结构 - 酱油产品为核心,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8.61亿元、126.37亿元和137.58亿元 [7] - 酱油产品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54.1%、51.5%和51.1% [7]
A股公司赴港上市提速 优质标的获国际长线资金抢筹
证券日报· 2025-06-16 00:08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6月以来多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计划取得进展,包括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启动招股,安井食品通过港交所聆讯 [1] - 2023年仅有3家A股公司在港二次上市,2024年截至6月15日已有5家成功上市,首发募资560亿港元,超50家公司公告拟赴港上市 [1] - 拟"A+H"上市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稀缺性,预计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将登陆港股 [1] "A+H"模式驱动因素 - 行业龙头企业如赛力斯、晶澳科技已提交备案材料,百利天恒、奥克斯电气递交港交所申请 [2] - 赴港上市满足企业"出海"需求,提供外币融资渠道,监管审批加速(A股公司市值超百亿港元可获港交所30天快速审核) [2] - 提升海外投资者占比,部分公司存在海外股权激励及业务拓展需求 [2] 外资持股与政策约束 - 美的集团、宁德时代A股外资持股占比分别达24%和22%,接近30%的境外投资者持股上限 [3] - 赴港上市可突破A股外资持股限制,进一步吸引国际资本 [4] 国际资金参与动态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H股国际配售获多家机构认购,优质港股IPO项目基石投资者认购踊跃 [4] - 海天味业基石投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资管,三花智控获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参与 [4] - 国际长线资金偏好行业龙头、消费及科技类盈利清晰企业 [4] 港股市场环境改善 - 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5%,2024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2423亿港元,同比上升120% [5] - 半导体、自动驾驶等领域企业上市使港股结构更均衡,160家企业排队中包括韦尔股份、先导智能等A股龙头 [5] - 香港证监会推行"一盾三箭"策略提升市场吸引力,5月国际资金大幅回流A股及港股 [5][6]
海天味业启动港股招股,基石投资者认购近47亿港元
贝壳财经· 2025-06-15 22:00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启动港股全球发售,时间定于6月11日至6月16日,预计6月1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占总发售股份的50%,创下年内基石投资者认购规模新高 [1][2] - 国际发售占发售股份总数约94%,香港公开发售占6%,招股发售价区间为35-36.3港元/股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14年上市初期的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亿元,净利润从62亿元增至63.55亿元 [3] - 2025年前三个月实现营收83.15亿元(同比+8.1%),毛利32.6亿元(同比+16.3%),净利润22.07亿元(同比+14.5%) [3] - 2024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4981亿元,公司市场份额为4.8%,位居中国第一;全球市场份额1.1%,位居全球第五 [4][5] 全球化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将20%的募集资金(约18.54亿港元)用于全球品牌建设,包括拓展海外经销渠道和打造品牌形象 [7]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不足10%,国内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地区营收合计251.27亿元,占总营收90% [6] - 公司已在香港设立海天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并成立三家国际贸易公司拓展海外业务 [6]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等十几大系列800多规格,酱油、蚝油产品销量多年位居中国第一 [3][5] - 按销量计,公司已连续28年蝉联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 [5] - 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8家行业巨头和主权财富基金,彰显市场信心 [2]
海天味业孖展超购已超480倍!港股资金火力全开“打酱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1:26
公司IPO进展 - 海天味业H股招股如火如荼,截至6月13日孖展额超购逾488倍[1][2] - 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GIC等,认购总额近6亿美元(占总发行股份49.74%)[2] - 计划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拟募资约92.71亿港元用于国际化及产能升级[2][4] - 发行价格区间35.00-36.30港元/股,预计募资净额92.71亿港元[5] - 香港公开发售占6%,国际发售占94%,授予承销商15%超额配股权[5] 市场认购情况 - 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95亿美元(约46.68亿港元)[6] - 散户认购热情高涨,券商合计借出2802.122亿港元,超购488倍[6] - H股相对A股折价超20%(A股6月13日收盘价41.07元)[7] - 市场认为折价20%具有较高值博率,叠加港股消费股行情向好[7] 财务表现 - 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2%,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首次双降[10] - 2024年营收269.01亿元(+9.53%),净利润63.44亿元(+12.75%)[12] - 2024年毛利率40.04%创近七年新高[12] - 2025年Q1营收83.15亿元(+8.08%),归母净利润22.02亿元(+14.77%)[12] 战略布局 - 国内调味品行业进入存量争夺阶段,市场竞争加剧[14][15] - 公司计划将募资净额20%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和拓展海外市场[17] - 已布局越南、印尼子公司,2023-2024年设立多家海外投资公司[18] - 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2024年国内收入占比90%)[19][20] 行业地位 - 募资规模有望成为年内港股新股第三、消费股第一[4] - A股市值超2000亿元,被称为"酱油茅"[6] - 程雪接任董事长后推动海外战略,被称为"酱油女王"[12][13]
海天味业港股IPO:二次上市打响全球化突围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6-13 20:40
全球公开发售 - 公司启动全球公开发售,预计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 - 最高发售价定为每股H股36.3港元(约33.3元人民币/股),计划发行2.63亿股H股 [1] - 8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认购金额近47亿港元 [1] 募资用途与海外战略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 [1] - 募资主要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及提升供应链能力 [1] - 具体计划包括在东南亚建厂、开展本地化营销及收购海外品牌 [1] 财务表现 -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下滑7%和9% [2] - 2024年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但经营现金流净额68.4亿元(同比下降7%) [2] - 2024年销售费用16.3亿元(同比增长24.7%) [2] 经销商网络变化 - 2022-2024年三季度期末经销商数量分别为7172家、6591家、6722家 [2] - 同期新增经销商分别为933家、672家、567家 [2] - 同期减少经销商分别为1191家、1253家、436家 [2] - 2024年较2022年净减少465家经销商 [2] - 2023年加盟商退出超1200家 [2] 历史争议事件 - 2022年9月陷入"双标门"争议,被指国内外产品添加剂标准不一致 [1] - 公司三次回应强调国内外均销售含添加剂与零添加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1]
食品饮料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34.78亿元,贵州茅台等5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3 17:3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6月13日下跌0 75% [2] - 申万行业中有3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的为石油石化(2 05%)、国防军工(1 72%)、公用事业(0 48%) [2] - 跌幅居前的行业为美容护理(-4 12%)、传媒(-2 53%) 食品饮料行业位居跌幅榜第三 [2]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476 73亿元 [2]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国防军工净流入25 70亿元(涨幅1 72%) 石油石化净流入15 12亿元(涨幅2 05%) [2]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0 43亿元居首 汽车行业净流出54 28亿元 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2] 食品饮料行业表现 - 食品饮料行业下跌2 37% 主力资金净流出34 78亿元 [3] - 行业123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 1只涨停 121只下跌 1只跌停 [3] - 2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ST春天净流入1873 49万元居首 海欣食品(1755 26万元)、安井食品(1093 61万元)紧随其后 [3][4][5] - 5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贵州茅台(-11 90亿元)、五粮液(-5 28亿元)、海天味业(-2 29亿元)净流出居前 [3][6]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资金净流入个股 - *ST春天涨4 90% 换手率3 53% 净流入1873 49万元 [4] - 海欣食品跌3 02% 换手率5 41% 净流入1755 26万元 [4] - 安井食品跌4 34% 换手率2 05% 净流入1093 61万元 [4] - 劲仔食品跌4 11% 换手率4 89% 净流入1054 17万元 [4] - 泸州老窖跌3 61% 换手率1 44% 净流入753 76万元 [4] 资金净流出个股 - 贵州茅台跌2 20% 换手率0 47% 净流出11 90亿元 [6] - 五粮液跌2 76% 换手率0 95% 净流出5 28亿元 [6] - 海天味业跌0 53% 换手率0 59% 净流出2 29亿元 [6] - 洋河股份跌2 99% 换手率0 82% 净流出2 27亿元 [6] - 古井贡酒跌4 11% 换手率1 38% 净流出1 02亿元 [6]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3日(周五)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普跌,石油行业走强
快讯· 2025-06-13 11:38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银行股普跌 - 银行板块整体表现疲软,具体个股未列出但板块趋势明确 [1] 石油行业走强 - 中国石化股价上涨0.10元(+1.13%)至16.33元,市值达7214.09亿 [4] - 中远海控股价上涨0.06元(+1.02%)至5.95元,市值2529.47亿 [4] 保险行业 - 中国人保市值3759.04亿,成交额5.26亿,股价下跌0.19元(-0.53%)至35.87元 [4] - 中国太保市值3450.82亿,成交额15.94亿,股价下跌0.32元(-0.58%)至54.49元 [4] - 中国平安市值9922.76亿,成交额4.92亿,股价微涨0.02元(+0.24%)至8.50元 [4]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7957.47亿,成交额8.59亿,股价下跌29.49元(-2.02%)至1429.51元 [4] - 五粮液市值2097.24亿,成交额30.41亿,股价下跌2.94元(-2.40%)至119.56元 [4] - 山西汾酒市值4640.85亿,成交额53.76亿,股价下跌1.94元(-1.12%)至171.91元 [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183.66亿,成交额13.82亿,股价上涨4.57元(+1.13%)至408.79元 [4] - 海光信息市值2511.50亿,成交额14.05亿,股价下跌3.18元(-0.53%)至601.62元 [4] - 寒武纪-U市值3161.56亿,成交额13.86亿,股价微跌0.07元(-0.05%)至136.02元 [4] 汽车与运输 - 比亚迪市值10390.57亿,成交额49.75亿,股价下跌11.34元(-3.21%)至341.90元 [4] - 长城汽车市值2808.33亿,成交额4.26亿,股价下跌0.46元(-2.08%)至5.74元 [4] - 京沪高铁市值1853.99亿,成交额2.68亿,股价微涨0.02元(+0.35%)至21.66元 [4] 能源与资源 - 中国神华市值7812.30亿,成交额22.00亿,股价下跌2.47元(-0.99%)至39.32元 [4] - 陕西煤业市值1926.40亿,成交额6.00亿,股价上涨0.30元(+0.77%)至19.87元 [4] - 宁德时代市值11277.00亿,成交额4.30亿,股价上涨0.15元(+0.76%)至247.34元 [4] 电力与公用事业 - 长江电力市值7487.27亿,成交额19.82亿,股价上涨0.41元(+1.36%)至30.60元 [5] - 中国核电市值3388.39亿,成交额8.33亿,股价上涨0.16元(+1.72%)至9.45元 [5] - 东方财富市值1943.68亿,成交额39.18亿,股价下跌0.21元(-0.97%)至21.44元 [5] 金融与消费 - 中信证券市值3902.25亿,成交额11.01亿,股价下跌0.11元(-0.42%)至26.33元 [5] - 海天味业市值2273.73亿,成交额5.98亿,股价下跌0.40元(-0.97%)至40.89元 [5] - 恒瑞医药市值3571.18亿,成交额13.73亿,股价上涨0.19元(+0.92%)至31.33元 [5] 科技与制造 - 工业富联市值4140.57亿,成交额15.35亿,股价下跌0.51元(-1.60%)至20.85元 [5] - 立讯精密市值2271.08亿,成交额19.65亿,股价下跌1.74元(-3.12%)至54.08元 [5] - 牧原股份市值2511.11亿,成交额8.12亿,股价微跌0.03元(-0.07%)至24.31元 [5] 医疗与物流 - 迈瑞医疗市值2427.95亿,成交额5.47亿,股价下跌0.15元(-0.31%)至239.73元 [5] - 顺丰控股市值1709.59亿,成交额13.78亿,股价上涨3.13元(+1.32%)至48.63元 [5] - 万华化学市值2906.59亿,成交额8.17亿,股价微跌0.05元(-0.09%)至54.45元 [5] 基建与通信 - 紫金矿市值5084.29亿,成交额22.86亿,股价下跌0.05元(-0.26%)至5.70元 [5] - 中国建筑市值2355.26亿,成交额5.28亿,股价下跌0.01元(-0.18%)至5.26元 [5] - 中国联通市值1644.51亿,成交额6.67亿,股价下跌0.01元(-0.19%)至19.13元 [5] 设备与电网 - 国电南瑞市值2060.58亿,成交额2.33亿,股价上涨0.04元(+0.56%)至7.18元 [6] - 中国中车市值1801.60亿,成交额2.91亿,股价上涨0.04元(+0.18%)至22.43元 [6]
海天味业港股IPO:调味品巨头能否跨越市场差异?
搜狐财经· 2025-06-12 15:5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港股上市进入实质阶段 将于6月11日启动招股流程 港股代码03288 HK [1] - IPO发行价格区间35 00港元至36 30港元 较A股41 73元人民币折让20 36%至23 21% 每手入场费3 666 62港元 [1] - 计划发行2 63亿H股 占扩大后股本4 5% 其中6%香港发售 94%国际发售 预计筹资92 71亿港元 [1] 资金用途规划 - 20%用于研发及工艺升级 [1] - 30%用于产能扩张 技术采纳及供应链数字化 [1] - 20%用于品牌营销 渠道拓展及海外供应链提升 [1] - 20%用于增强销售网络和渗透能力 [1] - 10%作为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1] 公司历史与业务概况 - 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佛山市海天酱油厂 由25家古酱园合并 2010年完成股改 2014年A股上市 [2] - 广东海天持股58 38% 产品线涵盖酱油 蚝油 调味酱等约1 450个SKU 酱油和蚝油市占率领先 [2] - 生产基地分布于广东 江苏 广西 湖北 武汉基地2024年2月投产 2024年产能利用率84% [2] 销售与财务表现 - 经销渠道贡献97 6%收入 同时开展餐饮 食品加工 电商等直销业务 [2] - 2024年收入269 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9 53% 净利润63 4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12 75% [2] - 派发股息36 60亿元人民币 按A股市值计算股息收益率2 95% [2] 港股市场环境与估值 - 港股新股市场近期表现强劲 如蜜雪集团 宁德时代上市后涨幅显著 [3] - 港股调味料企业普遍市盈率不足10倍 但公司凭借业务基础吸引基石投资者认购46 675亿港元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HHLRA 新加坡GIC 加拿大RBC资管及佛山国资委子公司 [3] 同业估值对比 - 公司港股估值36 15港元 市值2 076亿港元 2024年净利润63 44亿元人民币 市盈率29 96倍 [4] - 同业中颐海国际市盈率18 05倍 味丹国际7 37倍 阜丰集团6 96倍 椰丰集团5 23倍 [4] 市场前景与挑战 - 作为必需消费品企业 公司增长潜力稳定且具备国际化战略 [5] - 需面对行业竞争和港股估值逻辑的挑战 能否持续溢价需市场检验 [5]
2025年迄今香港新股集资突破600亿港元 全年“A+H”股家数占比有望达50%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15:52
香港IPO市场复苏 - 2025年香港新股集资额突破600亿港元,暂居全球首位 [1] - 截至2025年5月底,香港IPO市场共有27只新股上市,集资总额达777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29%和超过8倍 [1] - 下半年有望呈上行趋势,市场复苏趋势持续 [1][2] A+H股表现 - 截至5月底共有5只A+H新股上市,集资560亿港元,占同期总集资额约72% [1] - 宁德时代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涉资410亿港元 [1] - 预计2025年全年约有80只新股上市,其中A+H股约25只,占比约三成 [1] - A+H股申请占整体申请数字约16%,达26宗,较去年同期4宗增长逾5倍 [2] 行业分布与大型IPO - 2025年预计不少于6间公司进行大型IPO(集资10亿美元或以上),超过一半来自消费零售业,余下来自制造及科技、传媒和电信业 [2] - 泰国饮料品牌已递表,消费类IPO反映市场回暖 [3] 市场驱动因素 - 内地企业成为香港IPO市场核心推动力,监管措施如百亿市值A股企业特快通道及A股IPO审批收紧促进赴港上市 [2] - 散户热情高涨,宁德时代吸引31万名散户认购,恒瑞医药逾20万人参与,较小规模IPO也录得数万人认购 [2] - 海天味业若认购人数达20至30万,可进一步确认市场热度 [2] 市场效应与展望 - 新股"雪球效应"显著,若多只IPO表现出色将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企业上市 [1] - 政策支持、估值优势及散户热情为市场注入活力 [3] - 下半年若IPO表现持续向好,市场"雪球效应"将进一步放大 [3]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12日(周四)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酿酒行业飘绿,银行股涨跌不一,石油行业走强
快讯· 2025-06-12 15:04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行业表现 - 酿酒行业整体下跌:贵州茅台(-1.42%)、山西汾酒(-1.84%)、五粮液(-1.76%),市值分别为18327.93亿、2120.91亿、4754.97亿 [3] - 石油行业走强:中国石化(+0.34%)市值16252.26亿,中国白油(-0.62%)市值2465.96亿 [3] - 半导体板块分化:北方华创(-3.01%)市值2159.24亿,寒武纪-U(+0.77%)市值2524.78亿,海光信息(+0.44%)市值3163.19亿 [3] 保险与银行股动态 - 保险股普涨:中国太保(+0.95%)市值9981.03亿,中国平安(+1.12%)市值3750.19亿,中国人保(+0.64%)市值3469.10亿 [3] - 银行股涨跌互现:未列具体个股但提及"涨跌不一" [1] 汽车与交通运输板块 - 汽车整车下跌:比亚迪(-2.42%)市值10735.20亿,长城汽车(-0.67%)市值2798.55亿 [3] - 铁路公路持平:京沖高铁(0.00%)市值1893.37亿 [3] - 航运港口表现:中远海控(+0.34%)市值7141.34亿 [3] 能源与材料领域 - 煤炭行业下行:中国神华(-2.04%)市值7752.70亿,陕西煤业(-0.28%)市值1911.85亿 [3] - 电池板块调整:宁德时代(-1.71%)市值11389.61亿 [3] - 有色金属波动:紫金矿业(-0.17%)市值2359.39亿 [4] 消费与科技行业 - 食品饮料下跌:海天味业(-1.05%)市值2295.97亿 [4] - 消费电子分化:工业富联(+1.27%)市值4102.84亿,立讯精密(-0.41%)市值2308.05亿 [4] - 家电行业微调:格力电器(+0.20%)市值2512.79亿,海尔智家(-0.72%)市值2342.91亿 [4] 其他重点行业 - 电力行业稳定:长江电力(+0.03%)市值7386.95亿 [4] - 通信服务亮眼:中国建筑(+4.29%)市值5172.00亿 [4] - 医疗器械波动:迈瑞医疗(-0.30%)市值1711.16亿,顺丰控股(+4.01%)市值2868.64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