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微公司(688012)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尹志尧放弃美国籍!
国芯网· 2025-04-21 19:12
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国籍变更 - 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已放弃美国国籍并恢复中国国籍 [2] - 2022年年报显示尹志尧仍为美国公民 2023年年报未披露国籍 2024年年报确认国籍变更 [4] - 业内猜测国籍变更可能与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中的"美国人"条款有关 [5][6] 尹志尧职业背景 - 1984-2004年在英特尔、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等海外科技企业担任技术和管理职务 [5] - 2004年至今担任中微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 [5] 美国出口管制影响 -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规定所有美方人员需申请许可才能在中国芯片业工作 [6] - 2023-2024年间中微公司多位美籍核心技术人员调整职务 不再参与核心技术研发 [6] 中微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 同比增长44.7% 首次突破90亿元 [7] - 刻蚀设备收入72.7亿元 同比增长54.7% 近四年年均增速超50% [7] - 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 同比下滑9.5% 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 增长16.5% [7] - 研发投入24.52亿元 同比增长94.31% 占营收比例27.05% [7]
突发!尹志尧放弃美国籍!
国芯网· 2025-04-21 19:12
公司动态 - 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2024年年报显示国籍变更 [3][5] - 尹志尧拥有丰富海外半导体行业经验,曾在英特尔、泛林半导体、应用材料等公司担任技术和管理职位 [7] - 2023-2024年间,中微公司多位美籍核心技术人员调整职务,不再参与核心技术研发 [8] 财务表现 - 2024年中微公司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首次突破90亿元 [9] - 刻蚀设备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54.7%,近四年年均增速超50% [9] - 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下滑9.5%,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增长16.5% [9] - 研发投入24.52亿元,同比增长94.31%,占营收比例27.05% [9] 行业背景 - 尹志尧国籍变更可能与美国2022年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中的"美国人"条款有关 [7][8] - 美国2022年10月出台规定,要求美方人员必须申请许可才能在中国芯片业工作 [8]
花旗:中微公司 - 2024 年业绩符合初步预期,刻蚀机收入同比增长 55%
花旗· 2025-04-21 13: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0元人民币,预计股价回报14.9%,股息收益率0.2%,总回报15.1% [2] - 认为在半导体蚀刻机领域更偏好NAURA Technology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 2024年营收和毛利同比分别增长45%和36%,与初步结果一致,但净利润因投资收益降低同比下降9%至16.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收缩2.8个百分点至41.1%,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 [1] - 基于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乐观的2025年前景和快速的产品扩张维持买入评级,但因NAURA潜在的并购故事和更低的市销率估值,更偏好NAURA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和毛利同比分别增长45%和36%,净利润同比下降9%至16.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023年的43.8%降至41.1%,经营现金流从2023年的9.77亿元人民币流出转为2024年的14.6亿元人民币流入 [1] - 蚀刻机收入同比增长55% [1] 盈利预测 |年份|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收益(人民币)|每股收益增长(%)|市盈率(x)|市净率(x)|净资产收益率(%)|股息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2022A|1170|1.900|8.0|100.8|7.6|8.0|na| |2023A|1786|2.880|51.6|66.5|6.7|10.7|0.3| |2024E|1626|2.626|-8.8|72.9|6.2|8.8|0.2| |2025E|2391|3.862|47.1|49.6|5.6|11.8|0.3| |2026E|3282|5.302|37.3|36.1|4.9|14.5|0.5|[4] 估值情况 - Advanced Micro - Fabrication Eq 12个月目标价220元人民币基于约11倍的2025年预期销售额,采用市销率估值法是因其盈利能力可能波动 [15] - NAURA Technology目标价495元人民币基于约7倍的2025年预期市销率,采用市销率估值是因其超70%的营收和订单来自半导体设备业务 [17]
中微公司: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实现高增,高端化+平台化战略稳步推进-20250420
开源证券· 2025-04-20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全年收入高增,研发加码补齐国产高端设备短板,新品研发进展顺利,高端化+平台化布局稳步推进,上修2025/2026年收入,下修2025年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当前股价190.00元,一年最高最低256.99/115.50元,总市值1182.49亿元,流通市值1182.49亿元,总股本6.22亿股,流通股本6.2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82.17%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90.65亿元,yoy+44.73%,刻蚀设备约72.77亿元,yoy+54.72%;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yoy - 9.53%;毛利率41.1%,同比下降2.7pct [3] - 2024Q4实现收入35.58亿元,qoq+72.76%;归母净利润7.03亿元,qoq+77.32%;毛利率39.26%,qoq - 4.47pct;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为25.86亿元,同比+235.2% [3]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达122/160/2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2/32/45亿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54/38/27倍 [3] 新品研发与战略布局 - 刻蚀设备:逻辑芯片从65至5nm及更先进节点量产;存储芯片方面,ICP刻蚀机验证顺利,CCP刻蚀设备已量产 [4] - MOCVD设备:高温MOCVD设备PRISMO HiT3和MOCVD设备PRISMO PD5验证通过获重复订单,PRISMO UniMax开始规模化生产 [4] - 薄膜沉积设备:实现六种薄膜沉积设备高效研发与交付,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个反应台,多个关键项目研发进程顺利 [4] 财务预测摘要 - 成长能力: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YOY分别为32.1%、44.7%、34.5%、31.0%、25.4%;归母净利润YOY分别为52.7%、 - 9.5%、36.9%、44.3%、40.0% [6] - 偿债能力: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2%、24.7%、31.5%、37.0%、36.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36.8%、 - 35.0%、 - 36.4%、 - 33.0%、 - 39.5% [8] - 营运能力: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4、0.4、0.4、0.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0、7.2、7.7、7.6、7.6;应付账款周转率均为3.6 [8] - 每股指标: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87、2.60、3.55、5.13、7.1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 1.57、2.34、4.21、2.67、7.4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8.64、31.71、35.27、40.32、47.41元 [8] - 估值比率:2023 - 2027年P/E分别为67.2、74.2、54.2、37.6、26.8倍;P/B分别为6.7、6.1、5.5、4.8、4.1倍;EV/EBITDA分别为54.0、60.1、41.6、29.0、20.4倍 [8]
中微公司(688012):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入实现高增,高端化+平台化战略稳步推进
开源证券· 2025-04-20 20: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全年收入高增,研发加码补齐国产高端设备短板,新品研发进展顺利,高端化+平台化布局稳步推进,上修2025/2026年收入,下修2025年归母净利润,维持“买入”评级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当前股价190.00元,一年最高最低256.99/115.50元,总市值1182.49亿元,流通市值1182.49亿元,总股本6.22亿股,流通股本6.2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82.17%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90.65亿元,yoy+44.73%,刻蚀设备约72.77亿元,yoy+54.72%;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yoy - 9.53%;毛利率41.1%,同比下降2.7pct [3] - 2024Q4实现收入35.58亿元,qoq+72.76%;归母净利润7.03亿元,qoq+77.32%;毛利率39.26%,qoq - 4.47pct;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为25.86亿元,同比+235.2% [3]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达122/160/2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22/32/45亿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54/38/27倍 [3] 新品研发与战略布局 - 刻蚀设备:逻辑芯片从65至5nm及更先进节点量产;存储芯片方面,ICP刻蚀机验证顺利,CCP刻蚀设备已量产 [4] - MOCVD设备:高温MOCVD设备PRISMO HiT3和MOCVD设备PRISMO PD5验证通过获重复订单,PRISMO UniMax开始规模化生产 [4] - 薄膜沉积设备:实现六种薄膜沉积设备高效研发与交付,LPCVD薄膜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150个反应台,多个关键项目研发进程顺利 [4] 财务预测摘要 - 成长能力: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YOY分别为32.1%、44.7%、34.5%、31.0%、25.4%;归母净利润YOY分别为52.7%、 - 9.5%、36.9%、44.3%、40.0% [6] - 偿债能力: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2%、24.7%、31.5%、37.0%、36.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36.8%、 - 35.0%、 - 36.4%、 - 33.0%、 - 39.5% [8] - 营运能力:2023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4、0.4、0.4、0.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0、7.2、7.7、7.6、7.6;应付账款周转率均为3.6 [8] - 每股指标: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87、2.60、3.55、5.13、7.18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 - 1.57、2.34、4.21、2.67、7.40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8.64、31.71、35.27、40.32、47.41元 [8] - 估值比率:2023 - 2027年P/E分别为67.2、74.2、54.2、37.6、26.8倍;P/B分别为6.7、6.1、5.5、4.8、4.1倍;EV/EBITDA分别为54.0、60.1、41.6、29.0、20.4倍 [8]
中微公司(688012):持续研发投入,新品逐步起量
平安证券· 2025-04-19 22: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微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国内领先企业,充分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薄膜沉积设备及EPI设备产品研发进展顺利,结合订单交付情况略微调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行业为电子,大股东是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5.02%,总股本6.22亿股,总市值1182亿元,每股净资产31.71元,资产负债率24.7%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90.65亿元(44.73%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16亿元(-9.53%YoY),扣非后归母净利13.88亿元(16.51%YoY),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1.06%(-4.77pctYoY)和17.81%(-10.67pctYoY) [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5亿元、153.20亿元、199.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63亿元、30.84亿元、40.59亿元 [6][8] 产品线情况 - 刻蚀类产品线不断丰富,国产替代稳步推进,CCP刻蚀设备产品不断完善,2024年生产付运超1200反应台,累计装机量超4000反应台;ICP刻蚀设备在50多个客户生产线量产,2024年客户端累计安装数达1025个反应台 [7][8] - MOCVD设备市场领先,红黄光LED设备开发顺利,用于蓝光照明、深紫外LED、Mini LED显示等产品持续服务客户,保持国际氮化镓基MOCVD设备市场领先地位,启动红黄光LED的MOCVD设备开发且进展顺利 [8] - 薄膜沉积产品推向市场,EPI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已开发出六款薄膜沉积产品,钨系列和金属栅系列产品通过验证获订单,EPI设备进入客户端量产验证阶段 [8] 费用与研发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28%(-2.57pctYoY)、5.31%(-0.18pctYoY)和 - 0.96%(0.43pctYoY),费用率稳定 [7] - 2024年研发费用14.18亿元,较去年增长约6.01亿元,同比增长约73.59%,与国内外一流客户紧密合作,设备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客户端验证情况良好 [7] 产业化建设情况 - 南昌约14万平方米、上海临港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投入使用,上海临港滴水湖畔约10万平方米的总部大楼暨研发中心在建设,将在广州增城区及成都高新区建造新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7]
中微公司(688012):薄膜业务开始进入收获期 持续关注平台化进程
新浪财经· 2025-04-19 14:2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年报数据表现有喜有忧,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有降有升,各产品收入情况不同,新产品有进展,预计25 - 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5] 2024年全年情况 - 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3%;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 - 9.53%;扣非归母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1% [1] - 刻蚀设备收入72.77亿元,同比+54.72%,LPCVD收入1.56亿元实现突破,MOCVD收入3.79亿元,同比 - 18.03% [1] - 前三大客户各自占比22.15%、21.23%、18.80% [2] 2024Q4单季度情况 - 实现营收35.58亿元,同比+60.11%,环比+72.76%;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比+12.24%,环比+77.32%;扣非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25.53%,环比+74.01% [3] - 刻蚀设备收入28.63亿元,同比+56.19%,环比+66.94%,LPCVD下半年收入1.28亿元,环比上半年0.28亿元大幅放量 [3] - 毛利率39.26%,同比 - 6.55pct,环比 - 4.47pct,Q4毛利率与Q2相当,系产品结构变动所致 [3] - 归母净利润率19.75%,同比 - 8.42pct,环比+0.5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16.15%,同比 - 4.45pct,环比+0.12pct [3] 新产品进展 - 刻蚀方面,CCP存储领域超高深宽比CCP在先进产线规模化应用,大马士革工艺进入逻辑客户初步电性验证通过;ICP持续开发新品,量产刻蚀工艺覆盖率提升 [4] - 薄膜沉积方面,钨系列沉积设备通过关键存储客户端现场验证,机台送多个逻辑客户验证,LPCVD去年新签4.76亿元,金属栅系列产品进入客户现场验证,EPI进入客户量产验证阶段 [4] - PECVD Ti的α机台搭建完成,正在进行工艺开发 [5] - 24年成立超微半导体,重点开发电子束量检测设备,未来扩大对多门类量检测设备市场参与和覆盖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5 - 27年收入119.43/156.56/197.10亿元,归母净利润23.12/32.41/41.02亿元,对应25年PE 51X,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突发!国产芯片设备巨头中微公司董事长尹志尧放弃美国籍,恢复为中国国籍|硅基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4-19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中微公司创始人尹志尧放弃美籍恢复中国国籍,公司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进行人员调整,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受研发投入影响下滑,同时对控股子公司超微公司增资以加快电子束检测设备开发 [2][4][6] 公司人员变动 - 中微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长尹志尧放弃美籍,恢复中国国籍,业内猜测或与美国商务部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中的“美国人”条款有关 [2][4] - 2023年8月,公司三位美籍核心技术人员杜志游、麦仕义、李天笑因工作调整不再参与核心技术研发,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但仍继续任职,同时新增六位核心技术人员 [5] - 2024年9月,两位美籍核心技术人员倪图强、杨伟因个人原因辞职,辞去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职务,辞职后仍在公司任职 [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中微公司实现营收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其中刻蚀设备贡献超72亿元,同比增长54.7%,过去四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40% [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约16.16亿元,同比下滑9.5%,主要受研发投入激增影响(研发费用24.5亿元,同比增长94.3%),扣非净利润约13.88亿元,增长16.5% [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新产品研发流程显著加快,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设备并“顺利”实现商业化,用时不到两年 [6] - 公司控股子公司超微公司拟增资并引入新股东,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为1.6亿元,中微公司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5000万元,尹志尧拟新增认缴注册资本1000万元,增资及股权激励完成后,中微公司持股将下降至47.2% [6][7] - 尹志尧团队不到半年内第二次对超微公司进行增资,公司将加快开发电子束检测设备,目前国内主要零部件自主可控率已超90%,到2024年第三季度末可达100% [7][8] 行业发展目标 - 半导体设备领域中国离国际最先进水平有距离,但相信5 - 10年可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8]
中微公司:2024年报点评:营收快速增长,平台化布局加速-20250418
东吴证券· 2025-04-1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微公司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毛利率略降但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存货和合同负债同比高增且在手订单充足,刻蚀产品持续领先、镀膜产品拓展顺利,维持对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64|9,065|11,472|14,179|17,540| |同比(%)|32.15|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86|1,616|2,432|3,402|4,454| |同比(%)|52.67|-9.53|50.53|39.89|30.9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87|2.60|3.91|5.47|7.16| |P/E(现价&最新摊薄)|66.74|73.77|49.00|35.03|26.76|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91.5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5.50/256.99元,市净率6.04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19,182.66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1.71元,资产负债率24.72%,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22.36百万股 [6] 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刻蚀设备收入72.77亿元占比80.3%、同比+54.7%,MOCVD收入3.79亿元占比4.2%、同比 - 18.0%,LPCVD设备首台销售营收1.56亿元;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 - 9.5%,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Q4单季营收35.58亿元,同环比+60.1%/+72.8%,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环比+12.2%/+77.3%,扣非净利润5.75亿元,同环比+25.5%/+74.0% [7] 毛利率与费用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41.06%,同比 - 4.8pct,销售净利率17.81%,同比 - 10.7pct,扣非净利率15.31%,同比 - 3.7pct,期间费用率25.28%,同比+0.3pct;Q4单季毛利率39.26%,同环比 - 6.6pct/-4.5pct,销售净利率19.73%,同环比 - 8.4pct/+0.5pct,扣非净利率16.16%,同环比 - 4.5pct/+0.1pct [7] 存货与合同负债情况 - 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25.86亿元,同比+235.2%,存货70.39亿元,同比+65.2%,其中发出商品余额34.47亿元,2024Q4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至11.91亿元 [7] 产品情况 - CCP设备在逻辑和存储领域有进展,截至2024Q4交付4000个反应台;ICP设备客户端安装腔体数量近四年CAGR超100%,截至2024年累计安装超1025个反应台;MOCVD设备在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布局有成果;薄膜沉积设备多种产品有验证和订单;量检测设备成立子公司规划覆盖多种设备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相关(百万元)|...|...|...|...| |利润表相关(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相关(百万元)|...|...|...|...|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8]
中微公司(688012):2024年报点评:营收快速增长,平台化布局加速
东吴证券· 2025-04-18 14: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微公司2024年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毛利率略降但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存货和合同负债同比高增且在手订单充足,刻蚀产品领先、镀膜产品拓展顺利,维持对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264|9,065|11,472|14,179|17,540| |同比(%)|32.15|44.73|26.55|23.60|23.7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86|1,616|2,432|3,402|4,454| |同比(%)|52.67|-9.53|50.53|39.89|30.92|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87|2.60|3.91|5.47|7.16| |P/E(现价&最新摊薄)|66.74|73.77|49.00|35.03|26.76|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91.50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15.50/256.99元,市净率6.04倍,流通A股市值和总市值均为119,182.66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31.71元,资产负债率24.72%,总股本和流通A股均为622.36百万股 [6] 营收&扣非归母净利润情况 - 2024年营收90.65亿元,同比+44.7%,刻蚀设备收入72.77亿元占比80.3%同比+54.7%,MOCVD收入3.79亿元占比4.2%同比 - 18.0%,LPCVD设备首台销售营收1.56亿元;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 - 9.5%,扣非净利润13.88亿元,同比+16.5%;Q4单季营收35.58亿元,同环比+60.1%/+72.8%,归母净利润7.03亿元,同环比+12.2%/+77.3%,扣非净利润5.75亿元,同环比+25.5%/+74.0% [7] 毛利率与费用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41.06%,同比 - 4.8pct,销售净利率17.81%,同比 - 10.7pct,扣非净利率15.31%,同比 - 3.7pct,期间费用率25.28%,同比+0.3pct;Q4单季毛利率39.26%,同环比 - 6.6pct/-4.5pct,销售净利率19.73%,同环比 - 8.4pct/+0.5pct,扣非净利率16.16%,同环比 - 4.5pct/+0.1pct [7] 存货与合同负债情况 - 截至2024Q4末合同负债25.86亿元,同比+235.2%,存货70.39亿元,同比+65.2%,其中发出商品余额34.47亿元,2024Q4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至11.91亿元 [7] 产品情况 - CCP设备在逻辑和存储领域有进展,截至2024Q4交付4000个反应台;ICP设备客户端安装腔体数量近四年CAGR超100%,截至2024年累计安装超1025个反应台;MOCVD设备在第三代半导体设备布局有进展;薄膜沉积设备多种产品有验证和订单;量检测设备成立子公司规划覆盖多种设备 [7]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表相关(百万元)|...|...|...|...| |利润表相关(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相关(百万元)|...|...|...|...|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