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688256)

搜索文档
寒武纪股价紧逼茅台!最小差距只有105元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00: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4年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营收9.89亿元,净利润2.72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净利润3.55亿元 [5] 股价表现 - 8月25日最高股价1391元/股,收盘价1384.93元/股,与贵州茅台股价1490.33元/股相差105.4元 [2] - 8月26日收盘价1329元/股,与贵州茅台1481.61元/股相差152.61元 [2][5] - 8月1日至26日累计上涨87.32%,其中8月20日后5个交易日累计涨幅42.29% [5] - 8月12日、22日出现20%涨停 [5] 市场地位与历史背景 - 成为A股市场仅有的两只千元股之一 [3] - A股历史上共有7只千元股,包括飞乐股份(最高3550元/股)、真空电子(最高2587.5元/股)等 [3][7] - 是首只股价与贵州茅台差距缩小至100元左右的个股 [2][9] 行业与市场驱动因素 - 国产替代预期受美国限制高性能AI芯片出口政策推动 [6]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基于中国云厂商资本支出增加及芯片组多元化 [6] - 动态市盈率达343倍,远超行业中位值73.92倍 [6] 历史千元股表现对比 - 飞乐股份(现中安科)当前股价3.77元(前复权) [10] - 石头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5%,当前股价208.5元 [10][11] - 爱美客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1.59%,净利润下滑29.57%,当前股价197.7元 [10][11] - 禾迈股份2025年一季度亏损1035.76万元,同比下滑115.39%,当前股价113.8元 [11]
寒武纪股价紧逼茅台!最小差距只有105元
第一财经· 2025-08-27 00:19
寒武纪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3] - 2024年四季度首次单季盈利 营收9.89亿元 净利润2.72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 同比增长4230.22% 净利润3.55亿元 [6] 股价表现与市场地位 - 8月25日股价最高达1391元/股 与贵州茅台最小差距约100元 [3] - 8月26日收报1329元/股 为A股市场唯二千元股之一 [3][4] - 8月累计涨幅87.32% 其中近5个交易日涨幅42.29% [6] - 动态市盈率343倍 远超行业中位值73.92倍 [8] 股价驱动因素 - 业绩改善被市场视为关键推力 [6] - 国产替代预期提供支撑 美国限制高性能AI芯片出口为国产芯片创造窗口 [7] - 高盛将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28%/29% [8] 历史千元股表现 - A股历史上共有7只千元股 包括飞乐股份(3550元/股)/真空电子(2587.5元/股)/石头科技(1494.99元/股)/爱美客(1338.88元/股)/禾迈股份(1338.88元/股) [4][11] - 除茅台外 其他千元股均大幅回落 石头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9.55% 爱美客营收同比下降21.59% 净利润下降29.57% [14] - 禾迈股份2025年一季度亏损1035.76万元 同比下降115.39% [15]
主力资金连续5日净流入62股
新浪财经· 2025-08-26 23:48
主力资金净流入天数排名 - 银都股份连续1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排名第一 [1] - 三友医疗连续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位列第二 [1] 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排名 - 寒武纪连续5天累计净流入11.93亿元 规模最大 [1] - 科森科技8天累计净流入8.32亿元 规模次之 [1] 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比表现 - 海达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占成交额比例居首 [1] - 该股近6日上涨5.55% [1] 整体资金流入概况 - 深沪北市场共62只个股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 [1]
寒武纪,营收大增4347%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3:2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2][3]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0亿元,实现同比扭亏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去年同期为负6.31亿元 [1][2] - 总资产84.2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34%;净资产67.55亿元,增长24.58% [2] 业务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3] - 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推动营业收入显著增长 [3]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基础系统软件平台持续优化迭代 [4] 研发投入情况 - 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3]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同比下降675.07个百分点,主要因营收增长幅度远高于研发投入增长幅度 [3] 资本运作计划 - 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85亿元 [4] - 募投项目将增强面向大模型的芯片技术和产品综合实力,提升智能芯片产业领域长期竞争力 [4] - 将构建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提升软件生态开放性和易用性,补充流动资金满足营运需求 [4] 市场表现与风险提示 - 7月25日至8月26日股价涨幅超120% [5] - 公司回应近期股价波动,指出存在较多获利调整风险 [7] - 网上传播的新产品规格、送样、客户、订单及收入预测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 [7] 行业竞争地位 -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全面系统掌握智能芯片及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7] - 掌握的核心技术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关键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7] - 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受到多家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和初创设计公司重视,竞争加剧 [7]
逆天改命终盈利!寒武纪半年营收暴增43倍,狂赚10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3: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较上年同期6476.53万元实现量级突破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亿元 扣非净利润9.13亿元 较上年同期-5.3亿元和-6.0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较上年同期-6.31亿元大幅改善 主要得益于销售回款显著增加 [3] - 总资产84.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34% [4] 研发与技术储备 - 研发投入4.5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01% 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4] - 研发团队792人 占员工总数77.95% 其中80.18%研发人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4]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 其中境内1783项 境外690项 PCT 301项 已获授权专利1599项 包括1526项发明专利 [4] - 拥有65项软件著作权及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4] 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 - 推进不超过39.85亿元定增项目 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29亿元和软件平台项目16亿元 [5] - 定增事项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待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实施 [6] - 持续优化基础系统软件平台 支持高校开设基于寒武纪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 [7] - 推进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完成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工作 [7] 行业背景与定位 -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处于高景气度 大模型浪潮推动算力需求增长 [2][7] - 公司聚焦大模型相关产品落地 深化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芯片规模化应用 [7] - 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竞争激烈 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 [7]
深夜!A股,利好传来!AI大牛股,集中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8-26 23:25
寒武纪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3] - 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5.3亿元) [1][3] - 第二季度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425.01%,环比增长59%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6.83亿元,环比增长92% [3] - 基本每股收益2.50元/股(上年同期为-1.27元/股)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上年同期为-6.31亿元) [3] 股价与市值变动 - 7月11日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150% [1][5] - 总市值从2190亿元攀升至5560亿元 [1][5] - 牛散章建平持股608.63万股,持股市值从一季度末38亿元增至超80亿元 [5] 业务与技术进展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增长驱动业绩 [4] - 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4] - 产品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规模化部署 [4] - 优化分布式训练平台,支持DeepSeek、Qwen、Hunyuan等大模型 [4] - 推理性能显著提升(如DeepSeek-R1-671B模型) [5] - 视觉内容生成领域通过图优化、量化技术实现性能跃升 [5] AI产业链公司业绩 - 胜宏科技上半年营收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 [6] - 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0%) [6] - 浪潮信息上半年营收801.92亿元(同比增长90.05%),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34.87%) [7] 行业政策利好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政策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普及率超70% [1]
寒武纪: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第一财经· 2025-08-26 23:16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5.3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营收大增4347.82%,寒武纪强势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6 23:0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4][6] - 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9.1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5][6] - 毛利率55.9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实现根本性逆转 [5][6] - 基本每股收益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48元/股 [5][7] 业务结构分析 - 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99.6%,成为绝对营收支柱 [7][9] - 境内市场收入占比极高,境外收入仅67.08万元 [9] - 业务高度依赖单一产品线,存在收入结构集中风险 [9] 研发与技术实力 - 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11] - 研发人员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11][12]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在微架构、指令集和软件平台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向上交所提交定增申请,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 [13][14]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20.54亿元)和软件平台项目(14.52亿元) [14] - 定增事项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决定 [14] 行业背景与市场表现 - 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实现业绩"质的飞跃" [1] - 产品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展现强劲竞争力 [8] - 截至8月26日股价报1329元/股,市值5559亿元,8月累计大涨超87% [1]
营收大增4347.82%!寒武纪半年报出炉
中证网· 2025-08-26 22: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1] -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 去年同期为负值 [1] - 利润总额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扭亏 [1] 市场表现 - 8月26日股价收报1329元/股 单日下跌4.04% [1] - 当前市值达5560亿元 [1] - 7月25日至8月26日期间股价累计涨幅达121.42% [1] 业务发展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业绩提升 [1] - 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核心优势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领域头部企业技术合作 [1] - 通过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 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 [1]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4.56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01% [1] - 公司保持较高强度研发投入 [1]
营收飙升43倍!寒武纪强势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6 22:5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2][4] - 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扣非净利润9.13亿元,均实现扭亏为盈 [2][4] - 毛利率55.9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去年同期-6.31亿元实现根本性逆转 [3][4] - 基本每股收益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2.48元/股,去年同期为-1.27元/股 [3][5] 业务结构分析 - 云端产品线收入28.7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99.6%,成为绝对营收支柱 [7][9] - 业务涵盖云端智能芯片及板卡、智能整机、IP授权与软件、智能计算集群系统 [6] - 境内市场收入28.81亿元,境外市场收入67.08万元 [9] 研发投入与团队 - 研发投入4.56亿元,同比增长2.01%,占营业收入比例15.85% [10] - 研发人员792人,占员工总数77.95%,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10][11]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已获授权1599项 [11] 战略布局与资金规划 - 提交定增申请拟募资不超过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20.54亿元)、软件平台(14.5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79亿元) [12][13] - 定增事项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尚需中国证监会注册 [13] 行业定位与竞争力 - 公司受益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场景展现强劲竞争力 [1][8] - 从"投入期"步入"收获期",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AI算力需求增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