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全面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7-22 04:1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及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2022年登陆科创板并获超百亿元融资[1][2] - 2024年国内影像产品(不含超声和DSA)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35%至22.66亿元,占总营收22%[1][6] - 累计专利申请突破9300项(发明专利占比超80%),140款产品获批上市,49款获FDA许可,46款获CE认证[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比21.95%,构建"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三级技术攻坚体系[3][4] - 完成光子计数能谱CT关键技术突破及整机测试,布局无液氦磁共振、超声全系列等下一代产品[4] - AI赋能设备获批数量超20个(FDA清单行业领先),建成跨产品线数智化超级平台[4][5] 全球化战略与供应链布局 - 海外战略以自研高端设备+AI为核心,覆盖85国200城,设立18个区域服务中心及30+全球备件库[5][6] - 北美总部扩容、亚太生产中心筹建中,形成"中国总部+多级全球网络"供应链体系[6] - 海外本地化运营体系涵盖美国、荷兰等区域总部,推行"全球资源整合+本地化深耕"模式[5][6] 科创板赋能与产业链协同 - 科创板融资助力公司实现核心零部件(磁体、射频等)全自研体系,覆盖原材料至战略材料开发[2] - 培育近千家国产供应商(含近百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上市[2] - 科创成长层制度有望加速高成长性企业资本对接,提升全球产业链话语权[3]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动AI与云平台、大数据融合,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智能管理[5] - 加速海外销售中心建设,强化服务网络覆盖与本地化团队[7] - 坚持"一核多翼"全球化战略,提升中国医疗器械海外影响力[1][7]
增员还是裁员?2024年国内上市仪器公司人员变动观察
仪器信息网· 2025-06-19 16:19
行业整体趋势 - 2024年国内44家上市仪器企业人员变动呈现分化趋势,扩招企业比缩减企业多4家,迈瑞医疗以21667人员工总数位居榜首,同比增长20.08% [1][5] - 纳微科技员工总数增幅达56.60%,位列第一,主要因收购福立仪器及颗粒材料产品线扩张 [5] - 阿为特、四方光电、易瑞生物等9家企业员工总数增幅超10%,显示细分赛道扩张需求 [5] - 20家企业出现裁员,禾信仪器员工数从684人降至276人,跌幅近60%,研发团队从145人减至43人,反映营收压力与战略调整 [6] - 皖仪科技、聚光科技、蓝盾光电等企业减员幅度超10%,人员调整与营收压力高度相关 [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迈瑞医疗研发团队达5259人,占比近25%,同比增长18.85%,体现持续创新战略 [7] - 纳微科技研发人员同比增长37.14%,研发投入增25.84%,聚焦高精度微球材料领域 [7] - 普源精电研发投入从1.42亿元增至2.06亿元,同比提升45.07%,研发人员增幅44.86%,发力电子测量仪器赛道 [7] - 三德科技、四方光电等4家企业研发人员增幅超10%,显示技术突破积极性 [7] - 天瑞仪器、皖仪科技、聚光科技研发人员分别下降57.49%、30.98%、29.50%,部分因项目转入量产或团队优化 [8] - 泰坦科技、钢研纳克等企业员工总数增长但研发人员减少超8%,反映研发资源配置调整 [8] - 博讯生物员工总数减13.28%但研发人员数量不变,显示成本压缩下研发投入稳定性 [8] 细分行业表现 - 生命科学仪器企业普遍面临下行压力,受集采政策及检验降费影响,多通过人员优化维持运营 [9] - 光学仪器、环境监测及分析仪器企业依托新业务拓展或技术突破构建增长曲线,人员调整更具灵活性 [10] - 物性及测量仪器领域受益于全球电子测量市场增长和AI技术应用,研发团队持续扩张 [10] 企业战略映射 - 迈瑞医疗、纳微科技等企业通过研发人才投入提升竞争壁垒,借势扩张 [10] - 部分企业在营收下滑或转型阶段通过裁员优化结构、降低成本 [10] - 行业未来对高素质研发人才的争夺将加剧,研发团队变动成为产业发展风向标 [10]
北交所创新药板块点评:创新药迎多因素催化,关注北证相关标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3 15:13
报告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受产业催化表现强劲,北交所相关标的异动,中国药企在政策护航下通过技术创新与国际化布局实现突破,看好创新药产业趋势,建议关注北交所相关标的 [4] 产业催化 - 5月底国家药监局集中发布11款创新药上市批件,增强药企“商业化兑现”预期;美国肿瘤会议上国产创新药展示高质量研究成果,验证头部药企管线价值和BD能力;受港股、沪深A股创新药走强影响,北证诺思兰德等公司走强 [4] 产业端 - 中国创新药产业十年积淀成果斐然,2024年在研创新药数量4804项升至全球第二,新药创制模式转变,在多领域形成全球竞争力,自21年起License - out金额屡创新高,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 [4] 政策端 - 2024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创新药扶持政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支持有望实现全链条升级;国家通过多种措施提供增量支付,预计中国创新药械商保支付规模将从2024年的124亿元增加至2035年的4400亿元,支付占比从7.7%提升至44% [4] 需求端 -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比22%,慢性病患者增加,癌症等三大慢性疾病用药市场望增长;我国主要自免疾病患者规模庞大,自免疫创新药物渗透率低,存量市场需求可观 [4] 投资分析意见 创新药 - 建议重点关注诺思兰德,可关注德源药业、康乐卫士 [4] 医药创新产业 - 建议重点关注锦波生物、海能技术、新芝生物,可关注峆一药业 [4] 创新药标的分析 诺思兰德 - 创新型Biotech,发展基因治疗、重组蛋白治疗两大领域,有十余款创新药物管线,核心产品NL003溃疡适应症率先报产有望25年内获批,预计2034年销售达峰峰值收入37亿元 [4] 康乐卫士 - 创新疫苗企业,HPV疫苗管线突出,三价HPV疫苗今年4月报产预计25年内获批,九价HPV疫苗(女性适应症)预计25Q3报产,还布局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临床进度领先 [4] 德源药业 - 专注糖尿病等慢病市场,以“仿创结合”为战略引擎,与药明康德合作研发的1类创新药DYX11已进入临床I期 [4][5] 创新产业标的分析 锦波生物 - 占据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高点,与多机构共建研发中心,推进人源化胶原蛋白在多领域研究,成果引领行业前沿 [7] 海能技术 - 科学仪器“小巨人”,有四大产品系列,重点发力色谱光谱领域,悟空高效液相色谱仪推进国产替代,网络版色谱工作站软件预计25年内发布 [7] 新芝生物 - 专研生命科学仪器超20年,多款产品技术达国际先进或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起聚焦核心品类丰富应用场景,投资设立子公司完善制药装备领域布局 [7] 峆一药业 - 以特色原料药&中间体为基石,21年布局CDMO业务,24年与韩国达善合作设立子公司从事心血管类制剂生产及销售 [7]
重磅干货!科技自主可控50强来了,三大维度筛选,4只核心潜力股获机构重金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05-02 20:02
科技自主可控投资主线 - 科技自主可控成为确定性投资主线,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科技领域竞争[1][3] - 政策层面明确提出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2] - 机构普遍看好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包括信创、国产算力、半导体等细分领域[4][5][6] 市场规模与筛选标准 - 中投产业研究院预计2027年自主可控行业市场规模达1.47万亿元[7] - 筛选标准包括研发强度10%以上、销售毛利率25%以上、合同负债占营收比例10%以上[7] - 50只潜力股分布于13个行业,软件开发(20只)、半导体(9只)、IT服务(7只)占比最高[7] 重点公司分析 - 联影医疗获28家机构评级,预测净利润增速52.45%,核心部件自研比例高[8] - 福昕软件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152.78%至9100万元,拥有自主PDF核心技术[9][10] - 虹软科技2025年净利润预测上调58.27%至2.2亿元,核心技术覆盖智能驾驶等领域[10][11] 资金动向与核心技术 - 芯原股份、中国软件连续2年获机构净买入,2024年净买入金额分别达4.1亿元和6.62亿元[12][13] - 芯原股份拥有六类自主处理器IP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12] - 中国软件是央企软件龙头,品牌认可度高[13]
五一特献|致敬仪器与检测人,ACCSI专属福利放送中!
仪器信息网· 2025-05-01 11:23
行业峰会概况 -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定位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已成功举办17届,单届参会人数突破1500人,被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 [2] - 往届年会汇聚重量级大咖、行业泰斗分享智慧结晶,前沿技术剖析和行业趋势预判成为科学仪器与检验检测领域的发展风向标 [2] - 第十八届年会(ACCSI 2025)将于5月11日-13日举办,涵盖色谱、质谱、流式细胞仪、生命科学仪器、半导体新材料检测等热点技术新进展 [3] 会议核心内容 - 聚焦检验检测、生命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高清医学与临床诊断等热点领域的应用成果 [3] - 探索仪器采购、仪器后市场发展、质谱人才培养、国产仪器创新发展、投融资等产业链关键问题 [3] - 引入数字营销、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等热门话题,展示2025年科学仪器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3][4] 会议亮点与活动 - 设置"3i奖: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颁发"2024年度优秀新品"、"2024年度研发贡献奖"等多项行业大奖 [4] - 提供与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机会,推动产学研双向赋能与价值共创 [5][7] - 五一期间(5月1日-5日)报名可享门票8折优惠,最高立减500元,并获赠《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报》 [7] 参会价值 - 参会者可亲身走进知名科研机构和优秀企业,感受科研与产业融合的魅力 [4] - 会议为拓展行业资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优质平台,推动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5] - 实验室用户和企业可通过会议获取前沿技术动态、市场趋势及产业链解决方案 [7]
联影医疗收盘下跌2.14%,滚动市盈率81.44倍,总市值1027.6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1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4月28日收盘价124 69元 下跌2 14% 总市值1027 6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81 44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6 40倍和中值34 81倍 在行业内排名第105位 [1][2] - 市净率5 07倍 高于行业平均4 49倍和中值2 26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1435户 较上次增加316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 放射治疗产品 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已构建完整产品线布局 包括医学影像设备 放射治疗产品和生命科学仪器 [1] - 牵头承担近40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 含20项国家级科技重大专项 [1] - 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 中国专利金奖等荣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 78亿元 同比增长5 42% [2] - 净利润3 70亿元 同比增长1 87% [2] - 销售毛利率49 94% [2]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0 23亿元 中值45 22亿元 公司1027 64亿元市值显著高于同业 [2] - 可比公司PE呈现两极分化 华大智造-50 86倍 天智航-41 84倍 而硕世生物达-1850 69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