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奥微(688381)

搜索文档
A股半导体股走强,芯原股份涨超16%,晶赛科技涨13%,帝奥微涨超10%,灿芯股份、德邦科技涨超7%,翱捷科技涨超6%,晶升股份涨超5%
格隆汇· 2025-08-19 12:09
A股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行业整体走强,多只个股涨幅显著,芯原股份领涨16.82%,帝奥微涨10.44%,灿芯股份、德邦科技分别涨7.95%和7.02% [1][2] - 翱捷科技、晶升股份、敏芯股份涨幅分别为6.57%、5.96%、4.71%,紫光国微、赛微微电等涨幅超3% [1][2] - 年初至今涨幅方面,芯原股份累计上涨150.10%,臻镭科技涨105.31%,*ST华微涨107.26%,显示部分个股长期表现强劲 [2] 重点公司市值及涨幅 - 芯原股份总市值达689亿元,紫光国微以714亿元居首,恒玄科技、翱捷科技市值分别为444亿元和410亿元 [2] - 中小市值公司中,帝奥微市值67.79亿元,晶升股份56.36亿元,敏芯股份44.62亿元 [2] - 德邦科技年初至今涨幅67.92%,神工股份59.98%,反映细分领域公司增长动能 [2] 行业细分领域表现 - 设计类公司如芯原股份、帝奥微涨幅居前,设备材料类如晶升股份、德邦科技同步跟涨 [1][2] - IDM厂商紫光国微、功率半导体公司台基股份均录得超3%涨幅,显示全产业链活跃 [1][2]
A股半导体股走强,芯原股份涨超16%
格隆汇· 2025-08-19 11:4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A股市场半导体股整体走强,多只个股涨幅显著 [1] - 芯原股份涨幅最高,达16% [1] - 帝奥微涨幅超10% [1] - 灿芯股份和德邦科技涨幅均超7% [1] - 翱捷科技涨超6% [1] - 晶升股份涨超5% [1] - 敏芯股份涨超4% [1] - 紫光国微、赛微微电、臻镭科技、恒玄科技、台基股份涨幅均超3% [1]
帝奥微股价上涨2.24% 800万股限售股即将解禁
金融界· 2025-08-16 02:57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24 1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53元 [1] - 开盘价为23 60元 最高触及24 19元 最低下探23 59元 [1] - 成交量为69060手 成交金额达1 66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半导体领域 主营业务包括模拟芯片的研发 设计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智能家居 工业控制等领域 [1] - 涉及AI眼镜和机器人等概念领域 [1] 股本变动 - 800万股限售股将于8月25日解禁上市流通 占公司总股本的3 23% [1] - 涉及4名股东 [1] - 此前曾进行多次股份回购 部分回购股份已注销 部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47 81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 46%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8031 05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1 81% [1]
帝奥微(688381)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47.8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9:53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24.19元,上涨2.24% [1] - 换手率3.76%,成交量6.91万手,成交金额1.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47.81万元,占比成交额12.35% [1] - 超大单净流出673.19万元、占成交额4.06%,大单净流出1374.61万元、占成交额8.29% [1] - 中单净流出359.35万元、占成交额2.17%,小单净流入1688.46万元、占成交额10.18%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9.06% [1] - 归属净利润1239.53万元,同比减少22.82% [1] - 扣非净利润379.30万元,同比增长135.48% [1] - 流动比率14.254,速动比率13.293,资产负债率6.00%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南通市,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 注册资本2475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1877.9976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鞠建宏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4条,专利信息207条,行政许可3个 [2]
帝奥微: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5 00:38
限售股上市流通概况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为首发限售股份 股票认购方式为网下 上市流通总数为8,000,000股 [1] - 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8月25日 因非交易日顺延 [1] - 限售股类型为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 锁定期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 [2] 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后总股本为252,200,000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77.42%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22.58% [1] -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回购股份4,699,148股并于2024年10月16日注销 [2] - 另回购7,265,852股中852股用途变更为注销 于2024年12月23日完成注销 [2] 限售股明细与承诺 - 本次上市流通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3.23% 涉及4名股东 [2] - 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 [3][4] - 保荐机构确认限售股持有人严格履行股份锁定承诺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6] 回购计划实施 - 2024年通过两项回购计划:使用5,000万至10,000万元超募资金回购(价格≤41.68元/股)用于注销 [2] - 另使用10,000万元回购股份原计划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后部分变更为注销 [2]
帝奥微:800万股限售股8月25日解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22:22
公司限售股解禁 - 公司800万股限售股份将于2025年8月25日解禁并上市流通 [2] - 解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23% [2]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100.0%来自集成电路业务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88381 [2] - 当前收盘价23.66元 [2]
帝奥微(688381) - 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2025-08-14 22:18
股本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A股后总股本为2.522亿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77.42%,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22.58%[2] 限售股流通 - 2023 - 2024年有多批次限售股上市流通,2025年8月25日800万股将上市流通[2][3][5] 股份回购 - 2023 - 2024年公司多次回购股份并注销[5][6][7] 股东承诺 - 4名股东承诺自上市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相关股份[8] 其他情况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保荐机构对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无异议[10][11][12]
帝奥微(688381)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江苏帝奥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8-14 22:18
股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305万股,发行后总股本2.522亿股[1] - 限售股占比77.42%,无限售股占比22.58%[1] 限售股流通 - 2023 - 2025年有多批限售股上市流通[2][3][4] - 2025年8月25日800万股限售股将流通,占比3.23%[4] 股份回购 - 2024年公司两次回购股份,累计注销4700000股[5][6]
AI重塑千行百业长三角产业协同迎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5-08-11 01:40
AI重塑千行百业 - 大模型时代是AI对所有产业的颠覆,包括品牌、效率、流程、体系和组织机构 [1] - 2025年被视为AI应用大规模落地的元年,AI应用驶入快车道 [2] - AI从1.0时代的单点技术突破发展到完全的大模型阶段,进入重构流量、生态的阶段 [2] AI应用落地场景 - AI在C端领域如电商的应用落地进展快速,部分应用已有较好盈利 [3] - "AI+金融"是一个相对容易跑出来的赛道 [3] - 具身智能需要更多物理产业链,但在教育、投研等领域可能率先突破 [3] - 工业场景更加规范化、分工明确,机器人公司选择在该领域率先实现批量落地 [3] 半导体产业增长驱动 - 本轮半导体产业快速增长主要来自AI和大模型的驱动 [4] - AI带来两大新推动力:算力需求和数据传输需求,硅光领域获得巨大成长空间 [4] - 2024年是800G光模块市场,2025年1.6T方案可能大行其道 [4] - 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市场空间巨大 [5] 芯片公司的新机遇 - 算力持续提升对能效要求提高,异构计算、NPU等新架构成为爆发点 [5] - 制程技术接近物理极限,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成为提升算力和带宽的新路径 [5] - 软件定义硬件的产业化机遇,要求芯片厂商提供开发软件栈和深度定制化能力 [5] 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 - 硬科技爆发遇上传统制造业转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整合和升级迎来很大机遇 [6] - 形成"上海研发,周边制造"的协同发展模式 [1] - 具体模式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如皋配套" [7] - 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6]
帝奥微(688381.SH):光模块专用模拟前端在开发布局中
格隆汇· 2025-08-07 16: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5.26亿元 同比增长37.98% [1] - 全年研发投入2.09亿元 同比增长42.93% 占营业收入39.7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3亿元 同比增长19.06% [1] 研发与产品创新 - 模拟开关、电源、运算放大器、马达驱动、车灯驱动、高边驱动、温感等多款产品已在多家终端汽车厂商及国际国内头部Tier1实现量产 [1] - 向头部光模块厂商导入高效率大电流电源、负载开关、模块电源等多款产品 [1] - 推出国内首款应用于I3C总线的集线器系列产品 针对DIMM模块管理、多节点存储系统、智能传感器网络等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1] - 推出国内首款高精度大电流负载限流开关DIO76087 专为高速光模块设计 [1] - 开发超小尺寸模块电源DPM6101和DPM6103(5V 1A/3A集成电感)在光模块头部客户验证中 [1] - 推出1.5A-3A TEC控制器系列DIO8833/DIO8834/DIO8835 助力光模块精准温控 [1] - 推出业界首款超低漏电流(<1nA)2GHz超高速微弱信号采样开关DIO3479 [1] - 光模块专用模拟前端在开发布局中 提供完整的光模块模拟解决方案 [1]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新产品持续向客户导入并放量 形成新的增长点 [1] - 持续巩固信号传输产品龙头地位 推出一系列高速信号中继器 [1] - 拓展传感类产品品类包括角度、开关、电流、速度、3D等多类传感 应用于汽车、工业和消费领域 [1] - 从直流有刷马达驱动扩展到集成MCU的步进马达驱动和三相无刷电机控制SOC芯片 拓宽机器人领域产品种类 [1] - 氛围灯产品集成MCU并提供光学算法 从单灯头拓展到多灯头解决方案 [1] - 开展数模混合芯片ASIC设计方法探索 推进矩阵控制器开发 [1] - 深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布局 拓展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1] - 服务器领域PCIE开关和电平转换已获得国内客户订单 [1] 技术竞争力 - 产品在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1] - 在价格、品质、技术支持等方面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及良好产业化前景 [1] - 致力于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模拟芯片行业一流品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