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元亨(688499)
搜索文档
利元亨(688499)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10-15 17:30
证券代码:688499 证券简称:利元亨 公告编号:2025-059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6 月 19 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1,300 万元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及时将募集资金归还情况通知保荐机构和 保荐代表人。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6 月 20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披露的《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归还部 分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41)。 2025 年 7 月 17 日,公司已将上述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5,400 万元提前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及时将募集资金归还情况通知保荐机构和 保荐代表人。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披露的《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提前归还部 分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45)。 2025 年 10 月 15 日,公司已将上述剩余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 38,300 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
锂电池产业链跟踪点评:9月电池销量同比环比双增
东莞证券· 2025-10-15 17:04
行业投资评级 - 锂电池产业链投资评级为“超配”,且为维持评级 [2]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电池产销量数据表现强劲,产销创历史新高 [2][4] - 当前海内外市场储能需求强劲,国内储能电芯供应紧张,头部电池企业全线满产 [4]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处于传统旺季,10月锂电排产环比继续增长 [4] - 政策方面,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门槛提高可能带来今年底前购车冲量,而对锂电池等物项的出口管制预计对合法合规企业经营影响较小 [4]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为产业链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带来迭代升级的确定性增量需求 [4]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以及在固态电池相关新材料、新工艺设备上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企业 [4]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环比分别增长16.25%和14.98% [4] - 9月纯电动车销量105.8万辆,同比增长36.4%,环比增长16.52%;插电式混动销量54.6万辆,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2.11% [4]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4] - 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9.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1-9月渗透率为46.1% [4] - 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2万辆,同比增长1倍,环比下降0.9%,占出口总量的34.5%;1-9月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占出口总量的35.5% [4] 锂电池产业链数据 - 产量:2025年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151.2GWh,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35.4% [4] - 销量: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146.5GWh,环比增长9.0%,同比增长42.2% [4] - 动力电池销量110.5GWh,占总销量75.5%,环比增长11.8%,同比增长44.4%;其他电池销量36.0GWh,占总销量24.5%,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6.1% [4] - 出口: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6.7GWh,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8.3%,占当月销量18.2% [4] - 动力电池出口量17.6GWh,占总出口量66.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50.9%;其他电池出口量9.1GWh,占总出口量34.0%,环比增长20.3%,同比下降0.5% [4] - 装车量: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76.0GWh,环比增长21.6%,同比增长39.5% [4] - 三元电池装车量13.8GWh,占总装车量18.2%,环比增长26.5%,同比增长5.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62.2GWh,占总装车量81.8%,环比增长20.5%,同比增长50.4% [4] - 1-9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企业市占率:宁德时代42.8%(同比-3.1pct)、比亚迪22.6%(同比-2.1pct)、中创新航7.1%(同比+0.1pct)、国轩高科5.3%(同比+1.2pct)、亿纬锂能4.2%(同比+0.5pct) [4]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4] - 重点关注在固态电解质、新型正负极、单壁碳纳米管、复合集流体等材料环节拥有技术和产能先发优势的公司 [4] - 重点关注在固态电池核心工艺设备环节积极布局的锂电设备公司 [4] - 报告列出重点标的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科达利、璞泰来、当升科技、湖南裕能、星源材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天奈科技、先导智能、利元亨、纳科诺尔 [4]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3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公告,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 [1] - 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 [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显著下跌:宁德时代单日跌幅6.82%,亿纬锂能跌10.96%,国轩高科、欣旺达跌幅均超8%,设备商利元亨、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 [3]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14日收盘跌超4% [3] 产业链公司回应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影响较小,因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不属于管制范围,且出口为管制而非禁止,可正常申请许可 [5][6] - 利元亨称已在海外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能保障海外订单交付 [6] - 容百科技指出政策主要针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其主要出口产品影响不大,未来将更注重国内市场,并判断锂电产品出口形态将更多转向后端形式 [6] - 当升科技回应其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终端市场以欧洲、日韩及东南亚为主,不在此次管制范围,并认为政策将提升中国多元正极材料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7] 行业背景与影响分析 - 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庞大,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9]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在全球市场供给中占据65%份额,出口是产能消化的重要部分,今年前8个月电池出口173.1吉瓦时,同比增加48.5%,占总销量18.8% [9] - 当前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300Wh/kg以上属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 [10] - 分析认为,政策短期内可能引发市场调整,但现实影响有限,因300Wh/kg产品实际产量尚少;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促使企业更注重国内市场 [9][12] - 出口管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涉及卷绕机、叠片机等核心装备的获取 [12] - 此次管制标志着锂电竞争由产能转向高端技术,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 [11]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14
出口管制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1] - 管制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在审查后将予以许可[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宁德时代单日跌幅6.82%,亿纬锂能跌10.96%,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二线龙头跌幅均超8%,设备商利元亨、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4]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14日收盘跌超4%[4] 相关公司回应与影响评估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影响较小,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不属于管制范围,出口业务可正常申请许可[6] - 利元亨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以保障海外订单交付[7] - 容百科技指出政策针对300Wh/kg以上产品主要是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对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影响不大,未来将更注重国内市场[7] - 当升科技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不在此次管制范围,政策主要针对高压实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及相关技术设备[7] 中国锂电产业现状与全球格局 -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9]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在全球锂电市场中中国和欧美应用端分别占据65%和30%份额[9] - 今年前8个月国内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920.7GWh,其中出口173.1GWh同比增加48.5%,占同期总销量18.8%[9] 技术层面与长期影响分析 - 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300Wh/kg以上属于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10] - 被纳入管制的电池制造设备包括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等核心装备,是构建电池生产线的关键[10] - 分析认为出口限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并促使企业更注重国内市场[10]
高端材料出口遇管制 多家锂电企业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7:13
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公告 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 关键材料及设备实施出口管制 需通过许可程序出口 [1] - 管制范围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 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 [1] - 措施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对于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后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宁德时代10日单日跌幅6.82% 亿纬锂能跌10.96% 国轩高科 欣旺达等跌幅均超8% [2] - 设备环节利元亨 先导智能跌幅均超10% 负极材料龙头璞泰来盘中跌幅10% [2] - 申万电池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 14日收盘跌超4% [2] 相关公司回应 - 先导智能表示政策对公司整体影响较小 海外订单主要源于国内电池厂商出海业务 不属于管制范围 出口业务可正常申请许可 [3] - 利元亨称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 具备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 能够保障海外客户订单的生产交付 [3] -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解释政策是管制而非禁止 针对300Wh/kg以上产品 对公司主要对外供给产品影响不大 公司将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3] - 当升科技回复其出口海外的多元正极材料不在此次管制范围 终端市场以欧洲地区 日韩及东南亚为主 [4] 行业现状与影响分析 - 中国锂电产业规模庞大 2024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为1170GWh 同比增长24% 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5] - 中国供应全球约90%的锂电池 今年前8个月国内电池累计销量920.7吉瓦时 其中出口173.1吉瓦时 同比增加48.5% 占总销量18.8% [6] - 主流电动车电池能量密度多在180至250Wh/kg 300Wh/kg以上电池属于半固态 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 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 [6] - 分析认为政策现实影响不大 因300Wh/kg产品实际产量尚少 市场担忧属短暂情绪波动 调整是获利盘集中兑现的结果 [6] 长期行业格局展望 - 出口管制升级标志锂电之争由产能转向高端技术 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重塑 [7] - 管制将极大影响海外锂电池本土化制造进程 长期看有利于保持中国在高端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 [7] - 政策将促使中国电池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加速国内高端电池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7] - 中国锂电产品的出口形态未来可能更多转型后端形式出口 锂电海外产能的稀缺性将进一步上升 [3]
利元亨跌2.00%,成交额1.9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10.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5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下跌2.00%,报62.68元/股,总市值105.76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1.97亿元,换手率1.8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10.4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722.73万元,大单净买入687.7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80.20%,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12.76%,近20日下跌17.95% [2] - 近60日股价仍录得56.08%的涨幅,今年以来已4次登上龙虎榜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5.29亿元,同比减少17.48%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3341.02万元,同比增长119.3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24.18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532.18万元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于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 [2] - 锂电池制造设备是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80.56% [2] - 其他业务构成包括:增值配件及服务(12.23%)、智能仓储设备(3.62%)、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2.7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专用设备,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宁德时代概念等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24万户,较上一期大幅增加60.40% [2] - 人均流通股为7541股,较上一期减少37.66% [2] - 截至同期,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A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93.59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 [2] -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19日,于2021年7月1日上市 [2]
管制≠禁止,锂电出口新规意味着什么?
高工锂电· 2025-10-11 18:57
政策核心内容与影响 - 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首次将锂电池制造设备明确列入出口管制范围,管制物项包括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本体、电芯层级关键制造设备以及高端正负极材料及制备工艺[2][5][6][7] - 出口管制不等于禁止出口,企业可通过申请许可方式开展业务,审批周期约45个工作日[2][7] - 政策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14] 短期与长期行业影响 - 短期冲击有限,因当前能量密度≥300Wh/kg并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仍在少数,主流出口产品能量密度约为260Wh/kg,暂不受影响[5][14][16] - 长期看,政策将推动产业链向更健康、更本地化方向发展,合规门槛提升使得具备海外产能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优势凸显[4][9][15][23] - 政策“硬约束”会让本地化更具价值,具备海外生产基地的企业能直接向当地客户供货,降低交付成本并满足合规要求[8][18] 锂电产业的战略地位 - 锂电技术已从产业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2025年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达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出口额达482.96亿美元,同比增长25.79%[11] - 在AI浪潮推高能源需求的背景下,电池产业成为全球能源政策重点,高工产研预计2024至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规模将增长12倍,宁德时代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00GWh[1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加工国和消费国,掌握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等核心环节,系列政策动态旨在帮助国内产业锁定技术红利,延长领先周期[11][12] 企业案例:利元亨的本地化布局 - 利元亨在波兰和加拿大设有生产基地,可实现本地化生产,直接向欧洲客户供货,降低交付成本并满足合规要求[8][17] - 2025年初,利元亨斩获捷克储能企业模组PACK线订单,设备产能峰值达150PPM,稼动率稳定在99%以上,优率高达99.95%[19] - 公司与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企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波兰基地可输出整条动力电池模组、PACK组装测试线,逐步提升海外市场比重[20][21]
公司问答丨利元亨:公司在海外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与制造基地 能够保障海外客户订单的生产交付
格隆汇APP· 2025-10-11 16:55
格隆汇10月11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利元亨提问:商务部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 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这个会影响利元亨海外设备出口吗,会影响客户后续的合作么? 利元亨回应称,在应对潜在贸易政策变化方面,公司依托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在海外已建立了完善的研 发与制造基地,具备强大的本土研发与制造能力,能够保障海外客户订单的生产交付。公司将继续深 化"全球化运营+本地化服务"战略,利用海外资源为客户提供基于本地化供应链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公 司也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客户保持紧密沟通,如涉及管制产品出口也将按照政策流程正常申请。 ...
公司问答丨利元亨: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 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
格隆汇APP· 2025-10-11 16:55
格隆汇10月11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利元亨提问:请问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什么时候能交货?利 元亨回复称,公司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正处于客户现场的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同时, 公司始终紧跟电池技术前沿,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等先进领域,已经与30多家客户交流固态电池技术和 业务。海外市场,公司已实现向美国客户交付固态电池前段装备,并正推进国内外等地客户的设备验证 工作。 ...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3:05
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 股份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88499 证券简称:利元亨 公告编号:2025-057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回购股份的基本情况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2月2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及股票 回购专项贷款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已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 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拟用于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且不超 过人民币4,000万元(含),回购股份的价格拟不超过人民币36.60元/股(含),回购股份的期限自董事 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25年2月28日、2025年3月2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