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方(000725)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方A(000725):钙钛矿光伏业务顺利布局,强调资本战略向价值转型
国盛证券· 2025-07-09 17: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显示行业供给进入存量时代格局重塑,向高价值驱动转变,京东方布局领先生产线在高端显示领域实现突破 [2] - 京东方提出“第N曲线”理论,布局钙钛矿光伏和玻璃基封装业务,钙钛矿光伏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玻璃基封装业务实现样机产出 [3] - 2025年京东方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通过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回购股权等资本运作助力与股东共生共赢,还将推出股东回报规划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8日,京东方在上海举办主题活动,3家上市公司掌舵人与投资者等共话发展蓝图 [1] 显示行业趋势 - 显示行业供给进入存量时代,格局重塑,从“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转向高价值驱动,践行“按需生产”迈向高质量发展 [2] - LCD是未来中长期主流显示技术,大尺寸化趋势明显,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带来旺盛生命力;柔性OLED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向IT、车载等中尺寸领域渗透带动产业发展 [2] 新业务布局 - 京东方提出“第N曲线”理论,围绕三大优势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极,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领域 [3] - 钙钛矿光伏已建成手套箱、实验线和中试线,38天产出行业首片2.4×1.2m中试线样品;玻璃基封装业务布局试验线,成立项目组,实现样机产出,6月底完成设备搬入 [3] 盈利能力与资本战略 - 行业格局趋于稳定,大规模产线投资不再是公司发展主旋律,2025年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 [4] - 资本运作包括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回购股权,将助力京东方与股东共生共赢,未来推出股东回报规划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9.96/2395.66/2640.58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94.15/134.10/155.13亿元 [5]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543|198,381|215,996|239,566|264,058| |增长率yoy(%)|-2.2|13.7|8.9|10.9|10.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547|5,323|9,415|13,410|15,513| |增长率yoy(%)|-66.2|109.0|76.9|42.4|15.7| |EPS最新摊薄(元/股)|0.07|0.14|0.25|0.36|0.41| |净资产收益率(%)|2.0|4.0|6.6|8.8|9.6| |P/E(倍)|58.7|28.1|15.9|11.2|9.6| |P/B(倍)|1.2|1.1|1.0|1.0|0.9| [6]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光学光电子,前次评级为买入,7月8日收盘价4.00元,总市值149,655.52百万元,总股本37,413.88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96%,30日日均成交量307.96百万股 [7]
中证工业4.0指数下跌0.49%,前十大权重包含海康威视等
金融界· 2025-07-09 17:11
中证工业4.0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工业4.0指数下跌0.49%报3904.5点 成交额439.51亿元 [1] - 中证工业4.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35% 近三个月上涨12.78% 年至今上涨4.33% [1] 指数构成与样本 - 中证工业4.0指数选取与工业4.0相关的控制硬件、控制软件、终端硬件提供商及其他受益于工业4.0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2年06月29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 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权重股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工业富联(6.27%)、中科曙光(5.42%)、立讯精密(5.38%)、北方华创(5.1%)、京东方A(4.91%)、中兴通讯(4.9%)、兆易创新(4.82%)、汇川技术(4.78%)、海康威视(4.72%)、豪威集团(4.68%)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6.43%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3.35% 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22%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60.75% 工业占比33.51% 通信服务占比5.74% [2]
中证中国内地企业全球信息技术综合指数报6497.4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科大讯飞等
金融界· 2025-07-09 16:08
指数表现 - 中证中国内地企业全球信息技术综合指数(CN信息综合,H30382)报6497 48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6 09%,近三个月上涨19 95%,年至今上涨10 76% [1] - 该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 0点为基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小米集团-W(10 74%)、中芯国际(2 19%)、立讯精密(1 99%)、中芯国际(1 92%)、京东方A(1 64%)、北方华创(1 63%)、海光信息(1 43%)、寒武纪(1 28%)、科大讯飞(1 21%)、豪威集团(1 19%) [1] - 样本行业分布:电子终端及组件(27 42%)、集成电路(22 06%)、软件开发(14 79%)、光学光电子(9 67%)、信息技术服务(7 49%)、电子元件(7 43%)、半导体材料与设备(6 50%)、分立器件(1 52%)、其他电子(1 46%)、电子化学品(1 08%) [2]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5 12%、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6 04%、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7 90%、北京证券交易所占比0 37%、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占比0 21%、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占比0 17%、纽约证券交易所占比0 12%、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占比0 06%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包括样本公司行业变更、退市、收购、合并、分拆、停牌等情形 [3]
京东方:资本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15:2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资本战略重心从规模扩张转向股东价值创造的全新发展阶段 [1] - 大规模产线投资已不再是公司发展主旋律 [1] - 将于2025年迎来资本开支和折旧"双高峰",此后有望步入盈利提升通道 [1] - 提出"屏之物联"战略下的"第N曲线"理论,围绕显示技术、玻璃基加工能力、大规模集成智能制造能力三大优势打造全新业务增长极 [2] - 布局钙钛矿光伏器件、玻璃基封装等领域,培育"未来业务" [2] 股东回报计划 - 推出历史上首个全面涵盖分红、回购的股东回报规划 [2] - 承诺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5% [2] - 每年用于回购并注销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5亿元 [2]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中期分红 [2] 显示行业发展趋势 - 显示行业供给端正进入存量时代,格局实现重塑 [1] - 从过去"规模和市场份额"竞争逐渐转向高价值驱动 [1] - 液晶显示(LCD)仍将是未来中长期显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 [1] - 大尺寸化成为趋势,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带来液晶显示技术旺盛的市场生命力 [1] - 柔性OLED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加速向IT、车载等中尺寸领域渗透 [1] 新业务进展 - 钙钛矿光伏已建成实验线和全行业第一条最大的中试线,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2] - 玻璃基封装业务已布局试验线,实现样机产出 [2]
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液晶显示未来十年仍将是显示行业主流应用技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9 09:23
行业趋势 - 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 行业格局实现重塑 液晶显示仍将是未来十年主流应用技术 [1] - 半导体显示技术持续创新 尚未出现替代技术 液晶显示在中长期仍将主导市场 [3] - OLED屏幕高端细分市场不断突破 中国大陆OLED产线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Mini/Micro 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将为行业增添发展动能 [3] - 显示行业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 竞争转向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3] 公司战略 - 公司提出"屏之物联"战略 核心是把握"屏"无处不在的增长机遇 通过功能集成、形态衍生和场景植入拓宽显示边界 [5] - "第N曲线"理论围绕核心优势进行多维拓展 重点布局玻璃基创新业务和钙钛矿光伏器件 [5] - 资本运作是提升企业实力的重要途径 包括产业整合、创新业务独立上市和回购少数股权 [4] - 通过并购中电熊猫2条产线、投资咸阳彩虹1条产线进行产业整合 [4] - 将创新业务独立上市打造专业平台 如京东方精电(车载显示)、华灿光电(MLED)、能源科技(能源物联网) [4] 市场影响 - 显示产业作为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支柱 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3] - 每年千亿美元规模的面板市场 带动千亿美元材料装备市场 拉动万亿美元显示消费市场 [3] - 中国大陆显示企业已在全球液晶显示产业占据领先地位 [3] - 公司已有三条OLED生产线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大陆OLED产线将快速发展 [3]
占据半壁江山 京东方或取代LG成苹果电脑面板最大供应商
中国经营报· 2025-07-07 22:19
京东方在苹果供应链中的进展 - 京东方预计2025年为苹果MacBook产品线供应51%的LCD面板份额,取代LG显示成为最大供应商 [2] - 京东方已打入苹果手机OLED屏供应链,并建成年产1亿块iPhone用OLED屏幕的产能,良品率提升至85% [2][4] - 京东方在2025年将向苹果供应1150万块笔记本屏幕,份额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而LG显示份额下降9个百分点至35% [4] 苹果MacBook屏幕供应格局变化 - 2025年苹果MacBook屏幕采购量预计达2250万台,同比增长1%,但部分生产基地可能从中国转移至越南 [3] - 夏普因需求疲软,2025年MacBook Pro屏幕供应量将减少20.8%至320万块,份额降至14% [4] - LG显示2025年出货量同比下降超12%,至848万块屏幕 [4] 京东方OLED技术的突破与挑战 - 京东方OLED屏幕月产能接近900万块,年产能达1亿块,良品率从20%升至85% [4] - 京东方已通过苹果资格审查,有望为iPhone 17 Pro Max供应LTPS OLED技术屏幕 [7] - 2024年京东方全球AMOLED手机屏市场份额达16%,仅次于三星的43% [7] 苹果的供应链策略与京东方地位提升 - 苹果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增加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促使竞争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价 [2] - 京东方自2017年起为苹果提供屏幕,2020年开始为iPhone翻新机供应OLED屏幕,并在绵阳设立B11工厂专门供货 [6] - 京东方持续打入苹果高端OLED供应链,反哺产业链上下游,提升终端品牌竞争力 [8] 未来市场动态与潜在竞争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OLED屏幕MacBook,三星可能借此成为新供应商 [5] - 京东方在OLED领域与三星仍有差距,但技术进步迅速,逐步缩小市场份额差距 [7]
京东方北京、兰州项目进度刷新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7 17:12
京东方未来显示产业园建设 - 京东方科技服务旗下UBP恒通国际商务园被授予"未来显示产业园"称号并于7月4日揭牌[1] - 园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聚焦超高清产业集聚与创新,覆盖技术融合、内容生产、终端产品等关键环节[1] - 园区将打造显示产业历史文化体验中心、新型显示应用场景体验区,推动超高清与AI、AIGC、VR、5G/6G等技术融合[1] - 园区布局六大专业平台,构建"服务+基金+空间+生态"全周期运营体系,已汇聚索尼、中联超清等核心企业及400余家生态伙伴[3] 京东方教育装备领域进展 - 7月7日京东方教育设备生产线及实训研学基地项目签约落户兰州,投资金额达2亿[4] - 项目由浙江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推动兰州教育装备产业升级和产学研融合[4] - 京东方艺云2020年起已为教育机构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2024年4月展出75-110吋多规格交互智能平板[4][6] - 大尺寸显示屏幕可减少学生视觉疲劳,提供更舒适视觉体验[6]
国产面板何以拿下全球七成江山?
新浪财经· 2025-07-06 14:12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企业掌控全球65%偏光片产能,预计2027年突破80% [1] - 2025年中国显示面板产量将占全球70%市场份额 [1] - 2024年中国大陆系面板厂在手机面板市场占有率达68.8%,2025年有望突破7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6300万片,京东方占25.9%份额,华星光电和惠科分别占20.2%和14.4% [2] - 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占全球半壁江山 [3] 技术路线与市场份额 - 液晶显示器2024年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占比14.51% [3] - 中国企业在TV面板市场份额2024年达64%,预计2025年提升至69% [6] - 2024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7%,2025年预计增长5.2% [6] - 15条AMOLED产线正挑战韩国霸主地位,柔性屏与MiniLED技术掀起新一轮显示革命 [3] 企业表现与产能扩张 - 京东方2025年预计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达6.10亿片 [2] - 华星光电2025年出货量预计小幅增加至1.92亿台 [2] - 天马2024年出货量达1.88亿台,2025年保持稳定 [2] - 恒美光电(二期)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年产能1.2亿平方米,年产值超60亿元 [4] - 京东方A 2024年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增长13.66% [7] 新兴应用领域增长 - 2024年全球汽车显示屏面板市场出货量达2.32亿片,同比增长6.3% [8] - 京东方以17.6%市场份额居汽车显示屏榜首,出货量4090万片 [9] - 天马以3690万片出货量位居第二,份额15.9%,增速25% [10] - 2024年全球LCD电竞显示器面板出货量达3242万片,同比增长12% [10] - 2025年中国电竞显示器市场增幅预计达12.4%,渗透率突破62% [12] 产业整合与技术突破 - 杉杉股份完成对LG化学OLED偏光片业务收购,获得上千项技术专利 [4] - LG化学OLED电视用偏光片占全球40%份额,车载显示屏用偏光片占25% [4] - 恒美光电建设全球首条3000mm超宽幅偏光片项目,提高裁切利用率和成本优势 [5] - 中国企业采取LCD与OLED双轨并行策略,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打入苹果供应链 [6]
面板的终局之战:京东方收购彩虹光电股权事件详解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04 16:21
1. 并购交易核心分析 - 京东方以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交易分三期支付:首期30%(含14.55亿元保证金)、二期60%、三期10%[2] - 交易价格基于彩虹光电168.12亿元估值,扣除6.4973亿元现金股息后确定[4] - 协议设置过渡期安排,京东方承担评估基准日至交割期间的经营盈亏,显示对目标公司2024年13.39亿元净利润的认可[4] - 付款设置延期支付利息条款,参考一年期LPR执行[3] 2. 行业格局重塑 - 全球LCD产业形成京东方(25.6%)、TCL华星(22.7%)、惠科(13.7%)三巨头格局,合计掌控TV面板市场62%份额[18][20] - 收购使京东方+彩虹市场份额升至31.7%,HHI指数从1660.54跃升至1972.86,跨越1800点高寡占阈值[34][36][37] - 行业竞争逻辑从价格战转向"控供给、稳价格",三巨头通过主动调控稼动率平滑周期波动[21][69] - 京东方G8.6代线布局补强50英寸段短板,市占率从10%提升至30%以上[44] 3. 战略协同价值 - 京东方IPS技术与彩虹VA技术形成互补,增强对三星等VA客户的议价能力[47] - 绑定彩虹股份玻璃基板资源,突破康宁/旭硝子/电气硝子三巨头垄断,强化供应链安全[49] - 消除彩虹作为潜在"价格破坏者"的风险,将独立产能纳入可控体系[22][43] - 交易后京东方TV面板份额领先TCL华星优势从2.9个百分点扩大至9个百分点[50] 4. 彩虹股份战略转身 - 彩虹股份获得48.5亿元现金用于化债及玻璃基板业务投入,该领域HHI达3300,利润率高于面板制造[58][60] - 从面板制造商转型为材料供应商,规避技术迭代风险(OLED/Micro LED冲击)[62] - 保留70%控股权维持博弈筹码,未来可通过京东方采购倾斜获得补偿[65] - 实现"搭便车"价值的提前变现,在寡头格局固化前锁定资产溢价[64] 5. 产业链影响 - 下游TV品牌厂商议价能力削弱,可能加速行业整合,绑定面板厂的头部品牌将受益[70] - 面板定价区间收窄,价格波动将从P1-P2大幅收缩至紫色三角形区域[72] - 玻璃基板本土化进程加速,彩虹股份G8.5代量产技术突破外企垄断[49] - 惠科等二线厂商面临"天花板效应",可能转向利基市场寻求差异化[50]
最高层会面 京东方、三星或捐弃前嫌迎合作新阶段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22:40
高层会晤与合作重启 - 三星电子社长龙锡宇计划于7月4日与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会面,讨论LCD面板供应合作,可能重新确立合作关系 [1][2] - 此次会面是两家公司在专利互诉多年后的首次高层互动,外界高度关注 [3] - 三星电子需要稳定的LCD面板供应,京东方是其潜在重要供应商,而京东方则视三星为LCD产品的潜在客户 [3] 市场格局与供需关系 - 2025年4月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在全球LCD面板市场份额首次突破70%,京东方以约490万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3] - 三星电子内部要求将液晶电视相关公司持股比例控制在30%以下,因此需减少对TCL华星的依赖 [3] - 2021年京东方占三星LCD面板供货比为17%,但2024年降至3.3%,合作基本终止 [4] 专利诉讼与竞争背景 - 三星与京东方自2022年起多次互诉专利侵权,涉及OLED和LCD技术,最新互诉发生在2024年5月底 [5][6] - 三星显示在OLED市场以42.2%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京东方以13.2%排名第三 [7] - 截至2023年,三星拥有OLED专利近3万件,京东方以2.8万件紧随其后 [7] 战略考量与行业影响 - 三星电子希望通过与京东方合作实现LCD供应链多元化,并扩大在华业务 [3][4] - 京东方在LCD领域已主导市场,但在OLED领域仍需追赶三星 [7] - 专利诉讼被视为竞争手段,但双方合作基础仍存在,高层互动有助于减少误判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