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关村(000931)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书法机器人执笔挥墨,脑机接口从科幻走向现实
环球网· 2025-03-28 23:2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众多科技产品,机器人成明星,体现技术发展及实际应用趋势,AI与机器人融合带来新活力 [1][3][4] 分组1 - 清飞科技相关 - 清飞科技研发仿生交互机器人“妮娅”和数字孪生书法机器人“俞文峰”,吸引众多参会者目光 [1] - 公司擅长在机器人身上添加仿生皮肤,确保皮肤与内部硬件互不干涉 [2] - 机器人集成技术壁垒主要在硬件(电机精度和结构设计)、算法和模型、感知技术方面 [2] 分组2 - 北京燃气相关 - 北京燃气开发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精灵”,融合AI动态跟踪等技术,可自动完成多项巡检任务 [3] 分组3 - AI与机器人融合应用相关 -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使具身智能成新质生产力关键部分,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 [4] - “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监测仪”通过AI进行中医问诊,以中医“望闻问切”理论为框架,实现智能化诊断 [4] - 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亮相,脑机接口技术为渐冻症及高位瘫痪患者带来治疗可能 [4]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创新成企业出海新引擎
北京商报· 2025-03-28 23:07
银河国际研究部负责人、首席宏观策略师成亚曼:中国企业加速布局东盟市场 数字经济与AI合作成新亮点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如今,东盟已成为国内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合作双方在多维度实现全领域深度融合。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 会平行论坛"东盟创新合作发展论坛"上,多位嘉宾以"东盟金融资本赋能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为核心议题发表看法,分享优秀企业案例,共议区域创新合作 新蓝图。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瑞:跨境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拓展东盟市场 "企业一站式跨境发展服务平台(2025)"正式发布,旨在搭建桥梁,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合作。该平台将提供市场调研、政策咨询、金融 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高效落地,降低创新成本,推动创新创业生态的国际化发展。 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2+N+X"战略布局,构建了线上线下两张网络。线下运营90余个科技园区,触达大量创新创业个体;线上则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自营产 品及合作伙伴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知识产权等多元化服务。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参与的基金规模超1700亿元,投融资规模近800 亿元。 此次发布的跨境服务平台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国际化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应用加速传统高碳行业绿色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22
文章核心观点 3月28日“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举办,探讨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各方认为其对能源绿色转型和碳中和意义重大,多家企业及机构分享能源低碳布局情况 [4][5] 论坛概况 - 3月28日下午“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在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举办,邀请8位院士、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交流,探讨AI推动能源系统与流程工业技术变革路径 [4] 官方表态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称中科院2022年制定实施相关战略行动计划,未来将深化与各界协同创新,书写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发展新篇章 [5] -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表示“人工智能+”是能源行业重大命题和转型支撑,推动其与能源各领域融合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将推进构建“人工智能+”生态圈 [5] 企业及机构布局分享 - 华为陈为民分享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绿电转化等层面低碳节能发展,有数字能源团队和产品,要融合数字与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 [6] - 中控技术田利军通过案例呈现布局,在生物发酵企业使循环水单位供能量用电量降18%,在化工企业实现一年200多万节能效果 [6] - 中科院曹宏斌介绍数据+AI技术助力退役电池绿色高效利用,开发基于数据+AI辅助分离药剂设计 [7]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放科学实现公平、可持续,还需越过多少障碍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22
文章核心观点 开放科学是提高科学合作和信息分享水平、让科学与社会同步受益的科研范式 ,其发展日益迫切但面临多重挑战 ,需通过多层次合作破题 [1][3] 开放科学发展的必要性 - 开放科学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手段 ,能满足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 [3] - 传统科研范式面临成本上升、协作沟通要求高、信息发布渠道商业化等压力 ,开放科学应运而生 [3] - 我国政策为开放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4][5] - 当今时代问题复杂 ,开放共享可提升科研效率、加快技术扩散、促进跨国协作 [5] 开放科学面临的挑战 - 部分数据不适合开放 ,存在保密需求 ,教授们面临公开数据的难题 [6] - 开放科学发展的关键挑战是信任问题 ,开展工作需彼此互信 [7] 促进开放科学发展的策略 - 认识到开放科学潜能无限 ,如全球合作拍摄黑洞照片 [8] - 利用国际组织 ,建设第三方科技组织推进开放科学 [8] - 从现有协会或相关机制吸取经验 ,多机构携手推进工作 [8] - 完善政策环境 ,加强政策交流和经验分享 ,营造有利政策环境 [9] - 携手应对挑战 ,参与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贡献智慧力量 [10] - 加强设施共享 ,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开放 ,建立国际开放共享平台 [10]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当AI走出屏幕,中韩如何助力机器人产业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16
t W P als abs 86 m 0 la . . . . . . . 1,20 .. . ai H. 具身智能突破 这类场景应用,只是机器人创新实践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机器人前沿技术企业已经开始在制造业、医疗行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教育行业和金融行业 等领域进行布局。 专注于机器人灵巧手领域研发与制造的韩国机器人技术公司Tesollo近日发布了最新研发的五指仿人机械手Delto Gripper-5 Finger(DG-5F),该产品拥有20 个独立自由度(DoF)、仿生关节设计及轻量化结构,并首次针对人形机器人双臂协同操作场景进行优化,服务于工业装配、物流搬运、科研教育等多个场 景。 "Tesollo DG-5F的每个手指配备4个独立关节,整只手拥有20个自由度,与人手关节数量接近。"Tesollo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英语霏表示,"回顾过去20年的历程,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为我们奠定了从感知决策到控制的技术基础。智能手机解决了信息的交互,通过 摄像头、触屏、嵌入芯片等,实现了感知和决策的闭环,在智能汽车阶段我们实现了局部控制,但场景依旧受限于交通。而具身智能系统扩展到了全场景, 从工业流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研发搭配场景、构建服务平台,京津冀携手迎新十年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16
从"月嫂"到"博导"全周期、从"中餐"到"西餐"全站式……这一集成服务即将全面面向京津冀科创企业。步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十年的开篇之年,京 津冀已亮出多份成绩单,更携手搭起科技创新服务全生态。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 经济总量已连跨六个万亿台阶,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而一个个创新场景的落地、创新企业的入驻、集成服务平台的建设,也标志着京津冀 协同发展已步入资源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之一,京津冀正以科创服务撬动区域发展硬科技的竞争力。 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将落地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十年的开篇之年。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 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常务副主任刘伯正公布一组成绩单,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经济总量已连跨六个万亿台阶,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北 京向天津、河北输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5年的111.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34.7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5%。产业协作从承接转移到链群共生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专访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邱达根:稳定币相关法律有望尽快通过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京港再度携手签署合作协议,虚拟资产是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香港出台多项监管措施推动其合规发展,未来金融募集模式或不再单纯依赖股票市场 [1] 行业发展 - 虚拟资产是极具潜力的发展领域,成为企业重要募资渠道,对科技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1] - 虚拟资产市场稳健发展需技术驱动和市场推广同步进行 [2] - 虚拟资产发展路径与国际发展走向紧密相连 [1] 监管措施 - 香港出台多项虚拟资产监管措施,多项相关立法工作正在推进,包括稳定币相关法规、数字资产托管条例以及实体交易方案等,希望今年完成立法 [1] - 稳定币相关法律有望尽快通过,预计今年下半年香港将明确虚拟市场、虚拟货币的买卖及发行条件,构建完善监管体系 [2] 行业吸引力 - 香港凭借金融和法律优势,对虚拟资产相关企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完成立法后有信心吸引更多企业来港拓展业务 [1] 金融募集模式趋势 - 面向长远,下一代乃至未来多代的金融募集模式很可能不再单纯依赖股票市场 [1]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对话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京港科创合作升级,共同开拓国外市场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0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继2024年9月"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成立后,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 会"京港科技创新论坛"上,京港再度携手签署"京港框架合作协议"。 会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京港新签署的框架合作协议是 去年京港研发加速中心的升级版。此次合作将发挥生产力局优势,为中关村企业在科研、品牌方面提升 影响力,同时将加强出海等方面的服务,此次依托中关村论坛,双方还将在科创金融等方面互补合作, 促进双方在技术互通和机制共享,共同开拓国外市场,到国外去。"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 2024年9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曾与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京港研 发加速中心,与北京他山科技、驭势科技、蓝点天图、中科搏锐首批四家中关村科创高新技术企业签署 科研合作意向协议,标志着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坚实一步。 而此次京港签署的合作协议,将围绕五大领域展开,一是支持香港及海外科创资源与北京交流互动、科 创成果在北京展示与落地;二是充分发挥生产力局在应用场景挖掘、科研和品牌等方面优势,助力北京 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三是支持生产力局联合北京相关科创机构在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中外科技园“牵手”,科技+产业共驱
北京商报· 2025-03-28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科技园区成重要引领力量,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展论坛聚焦其时代变化和演进趋势,中关村加快建成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加强国际互融互促,科技创新成建设最大增量 [1][2][6] 扎实推进新兴产业培育 - 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创新资源高度集聚、资源配置能力全球领先、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潮流的创新高地,致力于打造创新生态综合体 [2] - 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过程中重点抓好“五个着力”,包括提升原创策源能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集聚全球高水平人才、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营造国际化创新生态 [2][3] - 过去一年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2024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蝉联全国第一,预计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北京市实施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24条措施,去年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1万家,新增国高新1400余家、专精特新2796家、独角兽企业23家 [3] 加强国际互融互促 - 中关村以多种要素为支撑推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国际科技园协会成员单位涵盖中关村科技园,其国际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容” [4] - 北京市支持中关村综保区开关运行,入区企业可享受多项税收减免,平均减免7%的关税、13%的进口环节增值税 [5] 科技创新成“最大增量” - 国家高新区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打造高质量科技供给策源地,让科技创新成为最大增量 [6] - 打造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深化转化机制,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创投机构强化科技金融创新赋能 [6]
百余名“智愿者”亮相中关村论坛 人形机器人何时走进百姓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3-28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向好,人形机器人进入关键发展期,但走进千家万户仍面临挑战 [3][5] 分组1:中关村论坛机器人展示情况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百余台“智愿者”机器人遍布迎宾、交流等各类场景 [1] - 数字孪生书法机器人“俞文峰”约两小时能学会一种新字体 [3] - 明星人形机器人“夸父”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下可进行展厅导览讲解 [3] 分组2:行业发展态势 - 强化原创研究、投入耐心资本、发挥供应链与产业链优势,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将蓬勃发展 [3] - “具身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进入技术突破和应用试水关键期 [3] 分组3:人形机器人应用目标与挑战 - 乐聚机器人计划让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最终目标是进入家庭 [3][5] - 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占比可能仅10%左右,有望先应用于特殊工业场景 [5] - 具身智能技术形态未形成统一标准,探讨人形机器人家庭化应用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