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002001)

搜索文档
新 和 成(002001) - 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2025-08-27 21:36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6 日召开的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该事项 尚需提交公司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现将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 案公告如下: 一、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基本情况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 意见》关于"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 春节前分红"等相关规定及政策精神,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为提升公司 投资价值,与广大投资者共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在确保公 司持续稳健经营及长远发展的前提下,现拟定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证券代码:002001 证券简称:新和成 公告编号:2025-040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二、其他说明 1、2025 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是基于公司当前实际经营、现金流状况、资 本公积及未来发展情况等因素作 ...
新和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03亿元,同比增长63.46%
新浪财经· 2025-08-27 21: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1.01亿元,同比增长12.76%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03亿元,同比增长63.46% [1] 盈利能力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显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
新 和 成(002001) - 关于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公告
2025-08-27 21:35
证券代码:002001 证券简称:新和成 公告编号:2025-041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申请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6 日召开的 第九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申请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议案》, 为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降 低融资成本,公司拟向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发行总额不超过 30 亿元(含 30 亿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该事项尚需提 交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次发行方案 1、注册发行品种及规模 本次发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 公司拟发行中期票据的期限不超过3年(含3年),短期融资券的期限不超过1 年(含1年),超短期融资券的期限不超过270天(含270天),可分期发行,具体 发行期限将根据发行品种、公司实际资金需求和发行时市场情况最终确定。 3、资金用途 公司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包括 ...
新和成(0020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21:3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1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46%[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0%[17] - 基本每股收益1.17元/股,同比增长64.79%[17] - 稀释每股收益1.17元/股,同比增长64.79%[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87%,同比上升3.29个百分点[17] - 营业收入111.01亿元同比增长12.76%[3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11.01亿元,同比增长12.8%[12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6.21亿元,同比增长63.4%[12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17元,较上年同期0.71元增长64.8%[12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4%至22.89亿元[128]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4.1%至21.28亿元[129]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60.06亿元同比下降2.99%[35] - 研发投入5.23亿元同比增长8.68%[35] - 财务费用-1.78亿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35] - 公司研发费用2025年半年度为5.23亿元,同比增长8.7%[125] - 公司财务费用2025年半年度为-1.78亿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25] - 母公司利息收入同比下降58.3%至1982万元[12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5%[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43亿元同比增长51.65%[35] - 合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6%至32.43亿元[1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69亿元大幅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87亿元[1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7.2%,从15.63亿元增至26.13亿元[135]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长15.4%,从15.31亿元增至17.66亿元[135] - 合并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30.9%至112.66亿元[131] - 合并支付的税费同比增长67.6%至11.45亿元[1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1%,从16.95亿元增至20.36亿元[13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扩大69.5%,从-13.92亿元增至-23.60亿元[136]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激增51.5%,从14.66亿元增至22.21亿元[136] - 合并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232.4%至32.86亿元[132] - 合并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2.6%至38.91亿元[1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14.0%至55.09亿元[1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35.3%,从30.37亿元降至19.64亿元[136]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医药化工行业收入100.16亿元占总收入90.23%[36] - 营养品收入71.99亿元毛利率47.79%同比上升11.93个百分点[37] - 新材料产品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43.75%[36] 地区收入表现 - 外销收入64.43亿元同比增长18.43%[3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437.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7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4.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96%[17] - 货币资金减少至65.5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47个百分点至14.99%[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19.51亿元,占比上升4.46个百分点至4.46%[42][44] - 存货增至45.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89个百分点至10.40%[42]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升至36.13亿元,占比增加2.53个百分点至8.26%[42] - 长期借款减少至42.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77个百分点至9.62%[42] - 固定资产规模211.40亿元,虽减少但仍占资产总额48.34%[42] - 公司总资产为437.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7%[121] - 货币资金减少至65.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1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至19.51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61,400%[119] - 存货增长至45.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2%[119] - 固定资产下降至21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5%[120] - 短期借款减少至10.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120] - 长期借款下降至4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1%[121]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228.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8%[121] - 公司总资产期末余额192.41亿元,较期初减少1.4%[123] - 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99亿元,较期初下降34.5%[123] - 公司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6.45亿元,较期初增长45.5%[123] - 公司长期借款期末余额24.64亿元,较期初下降18.4%[123]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4.58亿元,较期初减少0.4%[12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9.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122]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达11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122] 投资和金融活动 - 衍生品投资产生公允价值浮动损失1.07亿元,期末持仓规模1.78亿元[51][52] - 套期保值业务实际亏损6661.79万元,主要用于外汇风险管理[51] - 报告期投资额8.1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48]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65,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195,000万元[94] - 母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3.1%至17.93亿元[128] 子公司财务表现 - 子公司山东新和成氨基酸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43,821.92万元[57] - 子公司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5,056.46万元[57] - 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20,925.14万元[57] - 公司注册资本为110,000万元(氨基酸子公司)、59,000万元(药也子公司)、90,000万元(精化科技子公司)[57] - 山东子公司吸收合并后注册资本由40,000万元增至90,000万元[99]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4] - 公司实施特别分红及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合计派发现金2,150,761,326元(含税)[61]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含其他方式)为920,959,297.17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6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未分配利润增加14.5亿元至31.60亿元[137] - 综合收益总额达36.18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35.85亿元[13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94.46亿元增长至306.22亿元,增幅4.0%[13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4.85亿元人民币[143] - 未分配利润为228.28亿元人民币[143] - 资本公积为31.33亿元人民币[143] - 盈余公积为15.45亿元人民币[143] - 专项储备为1.42亿元人民币[143] - 利润分配总额为21.66亿元人民币,其中对股东的分配为21.51亿元人民币[139] - 其他综合收益为7292.8万元人民币[143] - 少数股东权益为1.38亿元人民币[143] - 库存股减少3.09亿元人民币[139] - 本期专项储备提取5934.25万元人民币,使用2413.48万元人民币[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49.197亿元人民币[14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48.046亿元人民币[14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2.065亿元人民币[147] - 本期未分配利润增加8.213亿元人民币[147] - 本期利润分配向股东分配13.83亿元人民币[147]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14.43万元人民币[147] - 专项储备增加3016.68万元人民币[147]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968.09万元人民币[147] - 本期所有者权益净增加8.633亿元人民币[147]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约为257.83亿元人民币(期初249.197亿+本期增加8.633亿)[145][147]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7.83亿元人民币[151] - 公司2024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本期提取4172.48万元,使用1155.8万元[151]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39.91亿元人民币[152]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1.28亿元人民币[152]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减少所有者权益21.51亿元人民币[154]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09亿元,但导致权益减少3.09亿元[152][154]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专项储备提取715.65万元,使用137.1万元[154]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36.65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77.12亿元人民币[151] - 母公司2025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4.58亿元人民币[15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126.39亿元增长至期末128.46亿元,增加2.07亿元[156][158]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51.38亿元增长至期末53.41亿元,增加2.03亿元[156][158] - 综合收益总额为15.86亿元[156] - 对股东分配利润13.83亿元[156][158] - 专项储备增加442.68万元至期末1501.01万元[156][158] - 本期提取专项储备551.35万元[158] - 本期使用专项储备108.67万元[158] - 公司注册资本30.73亿元,总股本30.90亿元[156][159] - 资本公积保持33.54亿元不变[156][158] - 库存股保持5.00亿元不变[156][158] 股份变动和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裁、财务总监石观群增持公司股份200,000股,占总股本的0.0065%[61]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14,299,692股,成交总金额为309,114,666.59元[61] - 公司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股票总数为29,528,181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为0.96%[67] - 公司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末持股数为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为0.00%[67]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6月26日全部出售完毕[68]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以总金额47,944.22万元购入公司股票2,952.82万股,占当时总股本0.9553%[95] - 员工持股计划成交均价为16.24元/股,锁定期12个月(2023年9月26日至2024年9月25日)[95] - 公司回购股份数量1,429.97万股(占总股本0.4653%),回购总金额30,911.47万元[98]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22.23元/股,最低成交价21.25元/股[98] - 公司董事石观群增持2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从0.34%升至0.35%[102] - 公司股份回购数量14,299,692股,占总股本0.4653%[104] - 股份回购成交总金额309,114,666.59元,价格区间21.25-22.23元/股[104]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50,000股至36,559,752股,占比从1.18%升至1.19%[10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50,000股至3,036,861,928股,占比从98.82%降至98.81%[102] - 石观群限售股增加150,000股至8,008,378股,原因为高管锁定[106] - 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08%,数量1,539,232,431股[10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24%,数量191,901,175股,期内增持54,077,516股[10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80,733户[108] -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金额区间为人民币3-6亿元[104]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持股比例为1.01%,持有30,999,980股,较上期减少10,000,020股[109]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比例为0.89%,持有27,443,541股,较上期增加817,000股[109] - 重阳战略汇智基金持股比例为0.88%,持有26,930,663股[109]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持股比例为0.82%,持有25,187,882股,较上期减少3,310,700股[109] - 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比例为0.63%,持有19,506,431股,较上期增加1,109,200股[极 - MORGAN STANLEY持股比例为0.63%,持有19,230,181股,较上期大幅增加13,442,904股[109] - 重阳战略才智基金持股比例为极 - 重阳战略聚智基金持股比例为0.49%,持有15,096,694股[109] - 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539,232,431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0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91,901,175股极 担保情况 - 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担保(不包括对子公司)总额为0万元,实际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均为0万元[90][91] - 公司对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担保额度5亿元,实际担保金额5亿元(100%)[91] - 公司对子公司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担保额度4亿元,实际担保金额3.7亿元(92.5%)[91] - 公司对子公司新昌新和成维生素担保额度4亿元,实际担保金额2.9亿元(72.5%)[91] - 公司对子公司浙江新和成药业担保额度6亿元,实际极 - 公司对子公司新昌新和成维生素(二次)担保额度2亿元,实际担保金额1.8亿元(90%)[91] - 公司对子公司山东新和成精化科技(二次)担保额度5.86亿元,实际担保金额5.86亿元(100%)[91] - 公司对子公司新和成(香港)贸易累计担保额度15亿元,实际担保金额合计1.077亿元(7.18%)[91]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240,000万元,占审批额度的80%[92]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40,779.02万元,占已审批担保额度580,767.06万元的58.7%[92]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1.18%[92]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达177,179.02万元[92] 项目进展 - 18万吨液体蛋氨酸项目投入试生产运营[29] 受限资产情况 - 受限资产总额3.69亿元,包括质押货币资金1.14亿元及抵押固定资产8262万元[46] 环境信息披露 - 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中有10家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70]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均通过省级环境信息平台披露环境报告[70] 财务报告和审计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6]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7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7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事项[77]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78]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8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83] - 公司报告期无租赁业务[89] 会计政策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账面价值计量,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6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69]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0] - 控制需满足拥有权力、享有可变回报及有能力影响回报三个条件[171]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编制[172] - 共同经营按持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资产、承担负债及收入和费用[173]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174]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5]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为以摊余成本
沪深300制药指数报13434.35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复星医药等
金融界· 2025-08-26 15:40
指数表现 - 沪深300制药指数收盘报13434.35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10.82% 近三个月上涨12.16% 年初至今上涨23.32%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沪深300中选取制药主题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行业整体表现 [1] - 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96.07% 恒瑞医药占44.62% 片仔癀占9.73% 云南白药占7.8% [1] - 科伦药业占6.59% 华东医药占6.11% 新和成占5.67% 复星医药占5.58% [1] - 百利天恒占3.99% 同仁堂占3.87% 华润三九占3.11% [1] 市场板块分布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0.72%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9.28% [1] 行业细分 - 药品制剂占比66.89% 中成药占比27.44% 原料药占比5.67% [1]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参照细则处理 [2]
新 和 成(002001)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6 15:3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25.0元人民币 单日上涨2.25% [1] - 换手率1.49% 成交量45.35万手 成交金额11.33亿元人民币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0亿元人民币 占成交额11.43%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6857.12万元(占比6.05%) 大单净流入6093.60万元(占比5.38%)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4.4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91% [1] - 归属净利润18.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6.18% [1] - 扣非净利润18.8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9.22% [1] - 流动比率2.610 速动比率1.988 资产负债率29.74% [1] 公司基本情况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 位于绍兴市 从事医药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307342.168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307342.16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胡柏藩 [1] 企业运营与资产 - 对外投资23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67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366条 专利信息730条 [2] - 获得行政许可110个 [2]
新 和 成:目前牛磺酸年产能为3万吨,今年销售量与销售额同比均处于上升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3 22:49
牛磺酸产能与销售情况 - 公司目前牛磺酸年产能为3万吨 [2] - 牛磺酸产品2024年销售量与销售金额同比均处于上升阶段 [2] - 销量和销售金额不在单独披露范围内 [2] 产品发展前景 - 公司未提供2025年上半年销售量与销售金额的具体数据 [2] - 牛磺酸产品可能成为新利润增长点(基于销量与销售额同比上升的表述) [2]
化学制品板块8月21日涨0.71%,飞鹿股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26
板块整体表现 - 化学制品板块当日上涨0.71%,领涨股为飞鹿股份(涨幅10.40%)[1] - 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1919.76点(下跌0.06%)[1] - 板块内涨幅前三位个股分别为飞鹿股份(10.40%)、博苑股份(10.25%)、阿科力(9.99%)[1]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超5%的个股包括瑞丰新材(6.21%)、*ST全泰(6.07%)、美思德(5.73%)、美瑞新材(5.49%)[1] - 跌幅最大个股为汇得科技(-9.14%),莱茵生物(-4.44%)和润木材料(-3.91%)位列跌幅前三[2] - 成交额最高个股为固泰集团(6.11亿元)和北化股份(6.10亿元),最低为中触媒(1.22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4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107.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0亿元[2] - 万华化学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24亿元(净占比8.27%),居板块首位[3] - 锦鸡股份(主力净占比10.12%)、美瑞新材(16.17%)和华恒生物(13.94%)获主力资金高度集中流入[3]
研判2025!中国氨基酸行业发展历程、市场政策、产业链、供需现状、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小品种氨基酸有望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09:35
行业概述 -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H₂N-CH(R)-COOH,R基团决定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 [2] - 按营养功能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人体不能合成)、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和非必需氨基酸(10种) [3] - 按滋味分为甜味(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等疏水氨基酸)、苦味(精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等亲水氨基酸)、酸味和鲜味(谷氨酸、天冬氨酸等极性带负电荷氨基酸) [3] 生产方法 - 生产方法包括提取法(用于半胱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化学合成法(用于蛋氨酸、甘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和生物法(发酵法和酶转化法,具有成本低、条件温和、易大规模生产优点) [4] -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产酸水平190-210 g/L,转化率约69%,提取率≥90%;赖氨酸产酸水平220-240 g/L,转化率约69%,提取率≥92%;苏氨酸产酸水平120-130 g/L,转化率≥57%,提取率≥88% [5] 发展历程 - 上世纪50年代前主要从蛋白质水解物中提取,60年代中国引入微生物发酵法,以淀粉为原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启工业化生产 [6] -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引进技术扩大规模,科研机构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6] - 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推动绿色、高效、智能化发展,产品向高端化、多元化拓展 [7][8] 市场政策 - 国家政策支持氨基酸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行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促使饲料企业增加氨基酸使用 [10] - 具体政策包括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生物技术产业 [12]、2021年《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升创新和制造水平 [12]、2022年《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展生物医药 [12]、2023年《关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公告》规范氨基酸使用 [12]、2024年《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准许相关产品生产使用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玉米、大豆、小麦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包装材料供应商 [13] - 下游应用包括饲料(占比超60%)、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13][17] - 饲料领域氨基酸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用于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医药领域合成抗生素、抗心血管药物及输液制剂;食品领域作为营养添加剂、调味剂 [13] 上游供应 - 原材料主要从玉米、大豆、小麦中提取,如玉米淀粉提取葡萄糖作为碳源 [15] - 2024年大豆产量2064.78万吨,小麦产量14009.94万吨(同比增长2.57%),玉米产量29491.69万吨(同比增长2.10%),持续增产提供充足原材料保障 [15] 下游需求 - 饲料为最大需求市场,2025年上半年工业饲料总产量15850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配合饲料14807万吨(同比增长8.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342万吨(同比增长6.9%) [17] - 2023年氨基酸需求量575.08万吨,2024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缩减影响,需求量降至561.52万吨,市场规模降至608.62亿元 [19] 产品结构 - 2024年谷氨酸占比33.35%,赖氨酸占比32.79%,苏氨酸占比10.11%,蛋氨酸占比13.73%,色氨酸占比2.15% [19] - 未来绿色环保氨基酸及衍生产品受青睐,缬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小品种氨基酸应用领域扩大,成为新增长点 [19] 竞争格局 - 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包括梅花生物、星湖科技、新和成、华恒生物、伊品生物、中粮科技、丰原生物、佳禾生物、冀荣药业、无锡晶海、阜丰集团 [21] - 梅花生物为最大赖氨酸生产企业,赖氨酸、苏氨酸产能全球首位,味精产能全球第二;阜丰集团味精、黄原胶产能国内第一;星湖科技并购伊品生物后赖氨酸、苏氨酸产能国内第二 [21] 企业营收 - 2024年阜丰集团营业总收入277.6亿元居榜首,梅花生物250.7亿元,新和成216.1亿元 [23] - 阜丰集团2024年毛利润50.57亿元,毛利率18.22%;梅花生物营收中动物营养氨基酸占比58.33%,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占比31.69%,人类医用氨基酸占比1.90% [25][27] 发展趋势 - 高纯度支链氨基酸、丝氨酸、苯丙氨酸等高端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加,在医药、化妆品、高端饲料领域前景广阔,受国家政策支持 [29] - 环保趋严推动清洁生产,要求提高标准,采用发酵法、酶法等绿色生物制造工艺替代化学合成,研发膜分离等先进提取技术 [29]
潍坊滨海开发区:以文化“软实力”激活发展“源动力”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21:59
企业文化战略 - 潍坊滨海开发区通过企业文化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包括山东海化的家文化 新和成的老师文化和华辰生物的诚信文化 [1] - 创新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 红点新材料降低多孔石墨烯生产成本60% 高信化学年投入研发费用1000余万元突破盐酸水处置技术 [2] - 开发区以打造中国药谷 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新能源发展高地为目标 构建3+N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2] 产业协同生态 - 开放包容格局吸引浙商企业集聚 形成共享共赢发展模式 企业间深化合作关系并联合向浙江关联企业推介区域优势 [3] - 产业协同产生化学反应 万盛新材料主要原材料在100千米内可凑齐 与海化集团等实现氯气和氯化钠副产品循环利用 [3] - 30家企业供应50种基础化学原材料 化工企业原材料自给率达20%以上 形成资源集约 产业集中的滨海模式 [3]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企业勇当规则制定者 高信化学参与制定两项国家标准 焦易数科拥有110项软件著作权 [4] - 新和成将老师文化具象为创新积分制 研发人员可用技术成果兑换股权 [4] - 海化集团智能全自动倒塔技术输出国外 中国纯碱开始定义国际标准 形成一企一特色品牌矩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