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新材(002254)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24Q3业绩符合预期,芳纶涂覆隔膜持续推进,氨纶格局有望好转
申万宏源· 2024-11-01 10: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下降77% [5]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0.2%,环比下降1%,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47%,环比下降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67%,环比下降55% [5] - 控股子公司民士达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7% [5] - 公司持续推进芳纶一体化与高端化,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线已正式投产,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5] - 2024年第三季度氨纶价格持续下滑,行业盈利底部特征明显,但预计明年行业大面积亏损下,投产已近尾声,头部企业放缓节奏,供需偏紧的局面或逐步显现 [5]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25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下降23.6% [6][7] - 预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42亿元,同比增长23.4%;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28.7% [6] - 预计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7.37亿元,同比增长39.1%;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89.0% [6] - 预计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6.95亿元,同比增长29.1%;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34.0% [6]
泰和新材:氨纶行业静待复苏,看好公司芳纶涂覆隔膜项目下游验证进展
长城证券· 2024-11-01 09: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泰和新材"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氨纶行业 - 氨纶价格持续下行,对公司利润形成冲击[1][2] - 氨纶价格有望在四季度逐步企稳[2][3] - 公司计提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处于底部,较低的产品价格有望促进落后产能的出清,未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逐步恢复至合理位置[1] 公司芳纶涂覆隔膜业务 - 公司芳纶涂覆隔膜业务进展顺利,已获小批量商业化订单[3] - 公司芳纶涂覆隔膜在储能领域验证进展较快,动力电池方面因涉及到车型的设计验证,周期较长[3] - 公司预计今年年底将有小几亿平方米新产能投产,明年项目争取实现盈利,我们看好公司芳纶涂覆隔膜的下游验证与客户开拓[3][4]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1.32/49.07/58.66亿元,同比增长5.3%/18.8%/19.5%[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76/5.10亿元,同比增长-27.5%/55.5%/35.7%[4] - 对应EPS分别为0.28/0.43/0.59元,PE分别为36/23/17倍[4] 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4]
泰和新材:氨纶芳纶短期承压,芳纶涂覆逐步放量
华安证券· 2024-11-01 0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泰和新材"买入(维持)"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氨纶行业短期承压,芳纶产品盈利稳定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主要产品氨纶市场平均价格下降6.25%,原料MDI和PTMEG也呈现下跌态势,行业利润持续亏损 [1] - 芳纶行业竞争加剧,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价格近两年有所走弱,但公司持续推动芳纶产业化落地,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1] 积极开拓新材料,芳纶涂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是国内首家启动锂电隔膜芳纶涂覆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已向多个头部企业进行送样检验,并已签订相关合同,有望持续放量 [1] 投资建议 - 由于行业需求偏弱叠加成本端下行压力大,下调公司盈利预期,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3.94、4.44亿元,对应PE为42.93X/21.89/19.42X,维持买入评级 [1] 风险提示 -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2] - 锂电涂覆用间位芳纶验证及出货情况不及预期 [2] - 氨纶产品及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2] - 氨纶、芳纶行业投产超预期 [2] - 宏观经济下行 [2]
泰和新材: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4-10-31 15:44
股份与资本变更 - 公司同意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500,000股限制性股票[2] - 回购注销后股份总数由863,794,983股减至863,294,983股[3] - 回购注销后注册资本由863,794,983元变更为863,294,983元[3] 工商手续 - 2024年10月31日完成公司注册资本工商变更及章程备案手续[4] - 变更后公司注册资本为捌亿陆仟叁佰贰拾玖万肆仟玖佰捌拾叁元整[5]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30 15:21
氨纶业务情况 - 氨纶价格环比下降约5,000元左右,目前在22,000-23,000元左右 [1][2] - 各家氨纶价格差距不大,一般在1,000-2,000元之间 [2] - 三季度氨纶出货量约17,000-18,000吨 [2] - 氨纶目前毛利率为负13%左右 [2] - 四季度氨纶业务预计不会太好,公司正采取降库存、提升质量等措施应对 [2] - 氨纶原材料成本占比约60%-70% [2] 芳纶业务情况 - 芳纶业务相对稳定,三季度产量和价格均保持稳定 [2][3] - 芳纶纸复合材料产线优化基本完成,已进入正常生产 [3] - 芳纶涂覆膜等新应用正在验证和推进中 [3] 其他业务情况 - 绿色印染业务正在进行工艺优化 [3] - 除氨纶、芳纶、芳纶纸外的其他新增业务目前还未产生利润贡献 [3] - 隔膜业务为公司自有,与星源的合作主要在涂覆膜销售方面 [3] - 公司氨纶产能已达10万吨,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各1.6万吨 [3][4] - 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负数,主要受库存影响,公司正要求各产线降库存以改善现金流 [4]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年10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9 20:35
芳纶产能和产销率 - 间位和对位芳纶产能均为1.6万吨 [1] - 间位芳纶产销率较高,约90%以上;对位芳纶产销率较低,约70%-80% [1] 芳纶与碳纤维的差异 - 芳纶在国外有较强竞争力,可以进入国外龙头企业的供应链,而碳纤维则主要受困于国内价格战 [1] - 芳纶行业内一直存在竞争,不是刚刚面临竞争压力 [1] 芳纶新增产能规划 - 宁夏对位新增1.2万吨产能,已完成一半建设,剩余6000吨正在办理手续 [2][3] - 烟台间位新增2万吨产能,手续已全部办理完成,正在根据市场需求评估时机 [3] 芳纶新应用领域 - 产业防护服、隔膜、橡胶轮胎和输送带等领域存在较大需求 [3] - 柔性线路板、大数据存储材料等前沿领域正在与国内顶尖机构合作研发 [3] 氨纶业务现状 - 烟台1.5万吨氨纶产能正常运行,全集团氨纶总产能10万吨,预计今年产量6-7万吨 [4][5] - 宁夏氨纶项目在投产初期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一等品率略低于行业最佳水平,目前总体运行较为正常 [4] - 氨纶业务短期内不会有大规模投资,主要通过改造现有装置和加强管控来提升效益 [5] 隔膜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扩大隔膜产能,目前3000万平方米的中试线主要用于客户送样,实际出货量不大 [4] - 隔膜业务在动力、储能和3C等不同应用领域推出了差异化产品,其中储能领域进展最快 [4] 其他 - 公司新增产能投放时间一般在1.5年左右 [3] - 新增产能投放时机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评估 [3][5] - 公司正采取一些措施应对当前氨纶业务的不利局面,如加强库存管控、提升品质和成本管控等 [5] - 新增产能壁垒不大 [6]
泰和新材:氨纶运行依然承压,行业运行承压
国金证券· 2024-10-29 20:14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泰和新材"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三季度氨纶行业供给压力较大,产品价格有明显回落,行业内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1] - 三季度芳纶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一定竞争压力 [1] - 公司正在布局先进纺织、新能源材料、安全防护和信息技术、化工四大事业群,拓展产品和发展领域 [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45.75% [1] - 2022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0.2%;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47.01% [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39.47、49.90、6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6、3.19、3.80亿元,EPS为0.26、0.37、0.44元 [2]
泰和新材:关于2024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告
2024-10-28 16:28
业绩总结 - 2024年1 - 9月公司计提各类减值损失4068.37万元[16] - 信用减值损失小计 - 17,619,372.37元,占净利润11.66%[3] - 资产减值损失小计 - 23,064,284.53元,占净利润15.27%[3] - 总计减值损失 - 40,683,656.90元,占净利润26.93%[3] - 计提减值损失减少公司利润总额4068.37万元[16] 减值处理方法 -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减值处理[4] - 采用三阶段法对债权投资等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1] - 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资产判断减值迹象并测试[13]
泰和新材: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泰和销售公司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0-28 16:28
担保情况 - 为泰和销售公司提供不超10亿元累计最高担保限额[2] - 为所有控股子公司累计最高担保额度不超38.21亿元[2] - 与浦发银行烟台分行签2亿元《最高额保证合同》,担保期2024.10.25 - 2027.10.25[3]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102649.32万元,占比14.16%[14] 泰和销售公司情况 - 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持股100%[6] - 2023年末资产92507.06万元,负债87996.15万元,净资产4510.91万元[7] - 2023年营收146291.06万元,利润总额3100.11万元,净利润2424.19万元[7]
泰和新材(002254)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8 16:28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70,817,826.07元,同比增长0.20%;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922,517,559.02元,同比增长0.43%[35]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2,922,517,559.02元,上期发生额为2,909,894,992.44元[86]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608,245.13元,同比下降47.0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1,079,721.29元,同比下降45.75%[35] - 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8.38%、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68.61%、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70.33%,主要是产品单价下降[22] - 净利润本期为9647.85万元,上期为3.25亿元[67] 资产项目变化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上升94.43%,主要因尚未进入结算期的应收账款增加[13]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上升290.29%,主要是本期尚未抵扣的增值税增加[14] - 在建工程较年初上升118.66%,主要是在建项目投入增加[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下降91.07%,主要是到期的结构性存款增加[36] - 存货为1,570,783,936.06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为120,380,791.67元,其他流动资产为189,452,705.23元[60]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14,697,855,316.55元,期初余额为13,620,516,414.53元[83] 负债项目变化 - 短期借款较年初上升182.81%、长期借款较年初上升31.44%,主要是本期银行融资增加[40] - 流动负债合计4,707,767,394.06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117,200,249.67元,负债合计6,824,967,643.73元[63] 股东持股情况 - 烟台裕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84%,持股数119,552,623股,质押9,850,000股[28] - 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9,134,515股,持股比例18.42%[51] - 国泰诚丰拟增持股份不低于总股本的1.19%(10,322,080股),不超过2.00%(17,275,899股),截至2024年10月16日已增持17,275,899股,占当时总股本1.19%[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回购专户的股份数量为882.41万股,占比1.02%[77] - 截至2024年6月20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882.41万股,占当时总股本的1.02%,支付总金额为9998.96万元[78] 费用情况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76.25%,主要是利息费用增加以及利息收入减少[42] - 研发费用本期为1.62亿元,上期为1.51亿元;财务费用本期为 - 705.21万元,上期为 - 2969.50万元[67] - 营业总成本本期发生额为2,876,774,619.12元,上期发生额为2,581,376,116.64元[86] 收益情况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上升411.78%,因本期投资企业利润增加[43] 税费情况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56.30%,因本年利润总额减少[45] - 收到的税费返还较上年同期下降75.65%,因本期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出口退税减少[46] - 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上升108.54%,因本期支付的税费增加[47]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本期均为0.17元,上期均为0.34元[68]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5.21亿元,上期为29.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4.88亿元,上期为26.4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255.26万元,上期为2.53亿元[70] - 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上升77.83%,主要因本期银行贷款增加[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179,603,575.91元,上期为738,513,085.98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041,263,604.19元,上期为2,267,347,249.78元[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861,660,028.28元,上期为 - 1,528,834,163.80元[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022,153,319.35元,上期为4,433,301,444.26元[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730,778,888.04元,上期为1,475,694,201.20元[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91,374,431.31元,上期为2,957,607,243.06元[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535,847,619.57元,上期为1,690,578,789.02元[93] 权益情况 - 股本为863,294,983.00元,资本公积为4,012,033,144.94元,减库存股271,888,229.43元[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70.65亿元,上期为72.5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本期为8.08亿元,上期为8.1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78.73亿元,上期为80.69亿元;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本期为146.98亿元,上期为136.21亿元[64] 减值损失情况 - 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61.94万元,资产减值损失2,306.43万元,合计4,068.37万元[57] 股权激励费用情况 - 本年度计提股权激励费用5949.96万元,本期冲回4230.02万元,剩余1719.94万元[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