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信(300065)

搜索文档
航海装备板块8月12日涨1.02%,江龙船艇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16:28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上涨1.02%,领涨股为江龙船艇[1]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6只上涨,4只下跌,涨幅最高为江龙船艇6.11%,跌幅最大为国瑞科技-4.53%[1] 个股价格表现 - 江龙船艇收盘价15.81元,成交量60.08万手,成交额9.65亿元[1] - 中国重工收盘价5.10元,涨幅1.80%,成交量583.25万手,成交额29.41亿元[1] - 中国船舶收盘价38.50元,涨幅1.64%,成交量158.39万手,成交额60.64亿元[1] - 天海防务收盘价7.22元,涨幅0.28%,成交量149.42万手,成交额10.88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01亿元,游资净流入3946.4万元,散户净流入2.61亿元[1] - 中国重工主力净流入7073.12万元,占比2.40%,游资净流出5414.24万元[2] - 江龙船艇主力净流入5450.59万元,占比5.65%,游资净流出3611.00万元[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出2.68亿元,占比-4.42%,游资净流入1.02亿元[2] - 中国海防主力净流出5605.76万元,占比-13.00%,散户净流入6442.99万元[2]
航海装备板块8月8日跌0.22%,国瑞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7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8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当日下跌0.22%,跑输上证指数(跌0.12%)和深证成指(跌0.26%)[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8只下跌,领跌股国瑞科技单日跌幅达5.81%[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77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04亿元与3.72亿元,显示资金分歧明显[1] 个股价格表现 - 亚星锚链涨幅居首(+1.29%),收报10.97元,成交97.32万手,成交额10.87亿元[1] - 中国船舶上涨1.01%至66.88元,成交量153.02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59.987亿元[1] - 国瑞科技大跌5.81%至21.06元,成交64.69万手,成交额14.25亿元[1] - 中科海讯跌幅第二达2.74%,收报45.71元,成交9.54万手[1] 资金流向分化 - 中国船舶遭遇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出1.52亿元(净占比-2.53%),但获游资净流入9312.01万元[2] - 海兰信主力净流出9275.88万元(净占比-8.75%),但散户资金净流入8881.50万元(净占比8.38%)[2] - 天海防务主力净流出8464.52万元(净占比-8.43%),散户净流入8088.61万元(净占比8.06%)[2] - 亚星锚链获唯一主力资金净流入4894.31万元(净占比4.5%),但游资与散户均呈净流出[2]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观察:海兰信营收同比“腰斩”股价跌超19% 董秘杨晔年薪70.27万元逆势大涨65.65%
新浪证券· 2025-08-08 15:29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 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万,占比超21% [1]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 -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总额623.97万元,平均年薪62.4万元 [2] - 中船防务董秘李志东薪酬最高,年薪93.71万元,约是行业平均薪酬的1.5倍 [3] - 亚星锚链董秘肖莉莉薪酬最低,2024年薪酬为29.33万元,不到同行平均薪酬的一半 [3]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学历与年龄 -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学历以硕士为主,占比60%,其次为本科,占比40% [3] -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年龄均超过(含)40岁,年龄最高的为中国船舶董秘陶健,现年61岁 [3]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职务与任职时长 - 中国海防存在董秘兼任CFO的情形 [3] - 亚星锚链董秘肖莉莉任职长达11年之久(2014年6月至今) [3] 航海装备行业公司经营业绩 - 中船防务2024年营收为194.02亿元,同比增长20.17%,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增长684.86% [3] - 亚星锚链2024年营收为19.89亿元,同比增长2.98%,净利润为2.82亿元,同比增长19.21% [3] - 海兰信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下降49.06%,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07.05% [4] - 中科海讯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45.65%,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83.84% [4] 航海装备行业董秘薪酬变动 - 海兰信董秘杨晔薪酬涨幅最高,年薪70.27万元,上年薪酬为42.42万元,同比增长65.65% [4] - 中科海讯董秘张秋生薪酬降幅最大,年薪61.73万元,上年薪酬为85.74万元,同比下降28% [4] - 中船防务董秘李志东上年薪酬为96.25万元,同比微降2.64% [3] - 亚星锚链董秘肖莉莉薪酬同比微增0.99% [3] 航海装备行业股价表现与违规情况 - 2024年海兰信股价跌超19% [4] - 2024年至今,航海装备行业仅国瑞科技董秘被罚 [4] - 证监会对国瑞科技时任董事会秘书王东给予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 [5]
航海装备板块8月6日涨8.82%,国瑞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6.3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6 16:48
航海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板块单日大幅上涨8.82%,领涨个股为国瑞科技(300600)涨幅20.00% [1] - 上证指数上涨0.45%至3633.99点,深证成指上涨0.64%至11177.78点 [1] - 板块成交量活跃,中国重工(686109)成交965.69万手,中国船舶(600150)成交224.10万手 [1] 个股价格表现 - 国瑞科技收盘价20.70元,涨幅20.00%且成交量达68.43万手 [1] - 中国重工收盘价5.15元,涨幅10.04% [1] - 中国船舶收盘价38.51元,涨幅10.00% [1] - 中船防务(600685)收盘价30.60元,涨幅7.41% [1] - 中科海讯(300810)收盘价48.88元,涨幅7.36%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6.37亿元,游资净流出6.89亿元,散户净流出9.48亿元 [1] - 中国重工主力净流入5.62亿元(占比11.62%),游资净流出3.31亿元 [2] - 中国船舶主力净流入5.49亿元(占比6.49%),游资净流出2.10亿元 [2] - 国瑞科技主力净流入2.01亿元(占比14.92%),游资净流出1.28亿元 [2] - 海兰信(300065)主力净流入1.21亿元(占比6.24%) [2] 成交金额特征 - 中国船舶成交额达84.57亿元,中国重工成交48.40亿元 [1] - 天海防务(300008)成交20.40亿元,海兰信成交19.37亿元 [1] - 中船防务成交15.45亿元,国瑞科技成交13.47亿元 [1]
实时成交额同标的第一,航空航天ETF(159227)大涨2.1%,机构建议加大军工关注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1:12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盘中翻红 军工板块走强 十大军工集团 航母 中船系 军民融合等概念集体上涨 [1] - 截至10:22 航空航天ETF(159227)大涨2.1% 成交额达7614万元 暂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1] - 持仓股长城军工涨停 内蒙一机涨超6% 中兵红箭 北方导航 建设工业等涨超4% 中航成飞 天和防务 振芯科技 海兰信 国科军工等股跟涨 [1] 资金流向 - Wind数据显示 7月以来航空航天ETF(159227)获明显资金净流入 截至8月5日累计吸金达4.48亿元 [1] - 该ETF最新规模超8亿元 稳居同标的产品第一 [1] 机构观点 - 申万宏源建议加大军工关注度 关注弹性/主题品种 [1] - 兴业证券指出兵器兵装 深海科技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细分方向主题行情高频轮动 [1] - 建议重点关注传统主战装备及无人智能 水下作战 网电攻防 高超声速等领域 [1]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该指数以超97.86%的军工行业权重形成显著特征 [1] -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据66.8%权重 深度聚焦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关键领域 [1]
并购重组跟踪(三十)
东吴证券· 2025-08-04 20:32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并购重组监管与支持并重,国家发改委明确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限制(不得从事明股实债、公开股票交易等),国资委强调高质量并购导向,深交所提出规范活跃并购市场 [7][8] - 7月28日-8月3日并购市场活跃度较高:剔除2例失败事件后共发生79例并购重组(含14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15例 [10][13] - 重大并购重组中国央企参与度显著,8例涉及国央企,如中国船舶115.15亿元收购中国重工、中盐化工6.81亿元收购中盐碱业51%股权 [14][15] - 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指数1.07%,中期收益差持续走扩 [22][25] 分项总结 政策动态 - 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基金禁止明股实债、公开股票交易(除并购重组等特定情形) [7][8]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优化品牌资产并购整合 [8] - 深交所:简化审核流程支持产业链整合,证监会落实"并购六条"严防利益输送 [8] - 区域政策:天津构建并购标的资源库,长三角G60科创峰会聚焦并购与出海 [8] 并购事件统计 - 周度数据:79例并购重组中,重大并购占比17.7%(14例),完成率19%(15例) [10][13] - 失败案例:慈星股份收购沈阳顺义75%股权、雅本化学收购皓天科技部分股权终止 [16][17] 重大并购重组 - 交易规模:中国船舶115.15亿元收购中国重工为最大金额案例,其次为海联讯11.23亿元收购杭汽轮 [14] - 行业分布:资本货物领域最活跃(4例),涉及中国船舶、国投中鲁等 [14] - 国央企主导:8例涉及中央/地方国企,占比57% [14] 控制权变更 - 4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人福医药由民营转为国务院国资委控制,国际实业等3家为民企内部调整 [19][20] 市场表现 - 重组指数相对万得全A超额收益1.07%,20日滚动收益差持续扩大 [25]
航海装备板块8月4日涨1.6%,国瑞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8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16:35
板块整体表现 - 航海装备板块单日上涨1.6%,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66%)和深证成指(涨0.46%)[1] - 板块内10只个股全部上涨,其中国瑞科技以7.36%涨幅领涨,中科海讯(6.81%)和中国海防(5.17%)涨幅居前[1] - 板块成交活跃,天海防务成交129.95万手居首,中国船舶成交额13.10亿元最高[1] 个股价格表现 - 国瑞科技收盘价17.50元,单日涨幅7.36%,成交量47.45万手,成交额8.09亿元[1] - 中科海讯收盘价45.82元,单日涨幅6.81%,成交量10.95万手,成交额4.90亿元[1] - 中国海防收盘价36.20元,单日涨幅5.17%,成交量22.25万手,成交额7.97亿元[1] - 天海防务收盘价7.03元,单日涨幅4.15%,成交量129.95万手,成交额9.02亿元[1] - 亚星锚链收盘价10.52元,单日涨幅3.34%,成交量54.40万手,成交额5.65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1.87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559.2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12亿元[1] - 天海防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净占比11.48%),但遭游资净流出2127.63万元和散户净流出8223.42万元[2] - 国瑞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056.58万元(净占比8.73%),游资净流出289.81万元,散户净流出6766.77万元[2] - 中国船舶遭主力资金净流出3297.85万元(净占比-2.52%),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4710.07万元[2] - 江龙船艇主力资金净流出1813.71万元(净占比-6.04%),但获散户资金净流入1742.96万元[2]
航母概念持续走强 六大概念股盘点(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31
军工板块市场表现 - 8月4日军工概念股全线大涨 包括航母概念、军民融合、大飞机等分支 多只个股涨停 如爱乐达、航天电子、长城军工、山河智能、科思科技、天箭科技 [1] - 军工板块呈现月线三连阳强势走势 叠加"九三"阅兵催化效应 短期出现冲高行情 [1] 福建舰进展与行业催化剂 - 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攻坚时刻 重点攻克滑跃到弹射起飞无缝转接技术 目标实现交装即交战斗力 [1] - 2025年上半年订单公告等催化剂有望持续兑现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域新质方向受商业火箭发射事件推动 [1] 行业基本面与投资价值 - 军工板块基本面加速回暖 业绩拐点已现 具有持续投资价值 [1] - "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冲刺阶段 叠加八一建军节、"九三"阅兵等多重时间坐标 推动板块格局重塑 [1] 航母产业链相关企业 - 中国船舶参与辽宁舰、山东舰及福建舰总体设计与建造 提供电磁弹射适配等技术支持与核心部件研制 [2] - 中国重工旗下研究所参与辽宁舰及首艘国产航母总体设计 具备航母甲板钢等技术优势 海洋防务装备布局完善 [2] - 中船防务通过收购黄埔文冲参与福建舰航母编队配套舰船生产 拥有全电推进等技术 [2] - 中国动力为海军舰船提供燃气、蒸汽等七类动力系统及机电配套 [3] - 金信诺作为中高端射频同轴电缆龙头企业 其信号互联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等领域 [3] - 海兰信主营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与海底数据中心业务 [4]
海兰信(300065) - 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8-01 18:1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南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4]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5] 交易进展 - 公司股票2025年1月24日开市起停牌,2月17日开市起复牌[6] - 2月14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本次交易预案等议案[6] - 分别于3 - 7月多次发布交易进展公告[7] - 截至披露日,审计等工作按计划开展[7] 后续流程 - 交易尚需董事会再次审议、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9] - 预案披露后至发股东大会通知前每30日公告交易进展[9]
国产航母概念下跌1.45%,1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7:30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日收盘,国产航母概念板块整体下跌1.45%,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博威合金(+1.18%)、中国海防(+0.64%)和南山控股(+0.35%)[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北方导航(-7.05%)、国瑞科技(-4.12%)和光电股份(-3.87%)[2][3] 板块资金流向 - 国产航母概念板块整体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6.74亿元[2] - 27只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10只净流出超3000万元[2] - 北方导航主力资金净流出2.10亿元居首,海兰信净流出1.17亿元,中国船舶净流出7972.44万元[2] - 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海格通信(净流入9038.56万元)、中国动力(净流入3353.39万元)和振芯科技(净流入1387.95万元)[2][3] 个股交易数据 - 北方导航换手率达7.92%,国瑞科技换手率达16.08%,显示较高交易活跃度[2][3] - 中国船舶换手率为0.92%,中航西飞换手率为1.03%,交易活跃度相对较低[2] - 资金净流出前十个股合计净流出约6.74亿元,占板块整体净流出金额的绝大部分[2][3] 行业比较表现 - 国产航母概念在当日概念板块中跌幅排名第三,仅次于中船系(-2.54%)和兵装重组概念(-1.90%)[2] - 同期表现较好的概念板块包括动物疫苗(+2.22%)、DRG/DIP(+1.87%)和BC电池(+1.71%)[2] - 军工相关概念整体表现疲弱,中船系、兵装重组概念与国产航母概念均位于跌幅榜前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