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瓷材料(300285)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天然气和化工月度报告 - 对石油供应过剩的预期升温;关注有涨价潜力的化工品-China Oil, Gas and Chemical Monthly-Higher expectations for oil supply surplus; eyes on chemicals with price hike potential
2025-09-03 09:22
行业与公司 * 报告聚焦中国石油、天然气及化工行业[2] * 涉及的具体公司包括万华化学(Wanhua Chemical Group)、华鲁恒升(Hualu-Hengsheng)、恒力石化(Hengli Petrochemical)、宝丰能源(Ningxia Baofeng Energy)、卫星化学(Zhejiang Satellite Chemical)、桐昆股份(Tongkun Group)、阜丰集团(Fufeng Group)、梅花生物(Meihua Holdings Group)、中材科技(Shandong Sinocera Functional Material)、新宙邦(Shenzhen Capchem Technology)[5][42] 核心观点与论据 石油市场供需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8月环比下跌3%至67.3美元/桶 原因是需求旺季结束和供应过剩预期加剧[2] * 主要机构预测2025年石油供应过剩量为:IEA预测180万桶/日 EIA预测150万桶/日 UBS预测110万桶/日[2] * 主要机构预测2026年石油供应过剩量为:IEA预测300万桶/日 EIA预测150万桶/日 UBS预测110万桶/日[2] * UBS维持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为90万桶/日不变 同时将2026年需求增长预测小幅上调4万桶/日至110万桶/日 理由是经济前景略有改善[2] 化工产品价格动态 * 8月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平均售价环比上涨13% 但月内呈下降趋势 主要原因是需求疲软以及供应增加 万华化学匈牙利基地25万吨TDI装置已复产 其福建基地二期36万吨TDI产能已投产[3] * 8月mMDI(改性MDI)平均售价环比上涨7% 主要原因是部分工厂处于维护期以及供应商挺价意愿强烈[3] * 8月制冷剂R32平均售价环比上涨7% 原因是生产商在配额限制下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3] * 8月丙烯酸、丙烯酸丁酯、醋酸、甲醇、ABS等化工产品价格环比跌幅居前[7][8] * 8月甲醇-煤炭、苯乙烯-苯-乙烯、尿素-煤炭等价差环比涨幅居前[10][11] 潜在涨价产品与需求观察 * 8月龙佰集团(LB Group)和辉云钛业(Huiyun Titanium)等超过20家钛白粉生产商发布提价函[4] * 8月主流涤纶长丝企业多次上调报价 包括8月26日每吨上调50元人民币[4] * 可乐丽(Kuraray,聚酰胺树脂)和宇部兴产(UBE,尼龙)近期也上调了报价[4] * 根据百川盈孚(Baiinfo)信息 近期供应相对紧张或库存较低的产品包括醋酸、双氧水、制冷剂、六氟磷酸锂(LiPF6)、有机硅、草甘膦、精对苯二甲酸(PTA)[4] * 值得关注9月和10月季节性需求旺季期间需求改善情况以及这些提价能否实现[4] 投资建议与股票选择 * 仍然看好作为“反内卷”受益者的化工子行业 包括:1) 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的化肥(华鲁恒升)和炼化/烯烃(恒力/宝丰/卫星) 2) 具有涨价潜力的产品 如pMDI(万华化学)、涤纶长丝(桐昆股份)、味精(阜丰/梅花)、制冷剂[5] * 在新材料公司中 看好中材科技和新宙邦[5] * 对万华化学、阜丰集团、梅花生物、华鲁恒升、中材科技、宝丰能源、新宙邦采用DCF估值法[28] * 对卫星化学、恒力石化、桐昆股份采用P/BV-ROE估值法[28]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提示 * 石油天然气行业风险包括:1)原油价格下跌或波动 2)储量和生产率提升令人失望 3)主要石化产品价格下跌[28] * 化工行业风险包括:1)国际油价变动导致价格大幅波动 2)宏观不确定性对化学品需求构成风险 3)新产能投放快于预期导致化工基本面急剧恶化[29] * 化工新材料行业风险包括:1)技术路线变更 2)政策依赖 3)行业增长高度波动且收入/销售增长通常难以追踪[30] 数据与图表 * 报告包含大量化工产品8月份价格及价差的详细数据表格(环比、同比、年初至今变化)[24][27] * 报告包含多张图表 展示了原油价格(布伦特、迪拜、WTI)、炼油毛利、燃料-运输价差、亚洲LNG价格等走势[13][14][15][16][18][19][21][22][23][26]
冯柳、邓晓峰最新重仓股来了!
格隆汇APP· 2025-09-01 15:52
冯柳持仓变动 - 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二季度进入12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合计持股市值154.45亿元 [1] - 新进太极集团(持股市值4.262亿元 持股比例3.59%)和新城控股(持股市值1.300亿元 持股比例0.42%) [1][6] - 增持安琪酵母(持股市值12.30亿元 持股比例4.08% 环比增加11.11%) 松井股份(持股市值1.097亿元 持股比例2.46% 环比增加37.50%) 同仁堂(持股市值9.015亿元 持股比例1.82% 环比增加6.38%) [1][5][6] - 减持海康威视(持股市值93.72亿元 持股比例3.71%) 瑞丰新材(持股市值4.909亿元 持股比例4.10%) 中炬高新(持股市值5.130亿元 持股比例3.50% 环比减少5.26%) 国瓷材料(持股市值4.771亿元 持股比例3.27% 环比减少8.33%) 东诚药业(持股市值2.518亿元 持股比例2.35% 环比减少18.60%) 泰坦科技(持股市值1.151亿元 持股比例3.04% 环比减少16.67%) [1][5][6] - 对龙佰集团持股数量保持不变(持股市值14.26亿元 持股比例4.43%) [1][6] 邓晓峰持仓变动 - 高毅晓峰2号基金进入5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合计持股市值67.68亿元 [9] - 晓峰鸿远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进入2家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合计持股市值37.54亿元 [9] - 加仓紫金矿业(持股市值38.74亿元 持股比例0.75% 环比增加1.79%) 云铝股份(持股市值5.321亿元 持股比例0.96% 环比增加16.43%) TCL科技(持股市值8.954亿元 持股比例1.14% 环比增加0.73%) 京东方A(持股市值14.04亿元 持股比例0.94% 环比增加0.28%) [9][13] - 对河钢资源持股不变(持股市值6158万元 持股比例0.71%) [9][13] 市场资金动向 - A股赚钱效应扩散引发大额存单转让市场活跃 出现利率超过2%甚至3%的转让产品 [22] - 出现"存款搬家"现象 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入资本市场博取更高回报 [25] - 2005年以来出现五次明显居民存款搬家 分别为2006-2007年 2009年 2012-2015年 2021年 2024-2025年 [26] - 资本市场表现是存款搬家的核心驱动因素 [27] 投资理念 - 冯柳投资风格分为三类:参与风格牛市 挖掘个股深度价值 寻找未被定价的增量机会 [6][7] - 邓晓峰强调评估公司需关注需求容量与竞争格局 重视产业重大变化时的前瞻性判断 认为超额回报来自社会变迁和找到赢家 [18]
国瓷材料涨2.05%,成交额3.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4.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上涨2.05%至23.37元/股 成交3.14亿元 换手率1.62% 总市值233.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4.2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68%和11.2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15%和24.2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8.7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5.18%/27.15%/41.04% [1] 主营业务结构 - 催化材料板块占比34.54% 其他材料板块24.77%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24.18% [1] - 电子材料板块占比19.37% 新能源材料板块10.22% 数码打印及建筑陶瓷板块10.70% [1] - 公司属电子化学品行业 涉及陶瓷概念/新材料/MLCC/尾气处理等概念板块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82万户 较上期增加14.53% 人均流通股17470股减少12.6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592.09万股(第一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43.32万股 [3] - 富国天惠混合基金持股2200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00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946.24万股(第八大股东) 减少50.48万股 [3] - 嘉实新兴产业基金持股1370.91万股(第十大股东) 减少230.88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4亿元 同比增长10.29% [2] - 归母净利润3.32亿元 同比微增0.3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0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98亿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5年4月21日 2012年1月13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山东省东营市辽河路24号 [1] - 主营高端功能陶瓷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新材料周报:新材料龙头入局固态电池,光刻材料龙头IPO成功过会-20250831
华福证券· 2025-08-31 11:29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4] 核心观点 - 新材料行业整体表现强劲,Wind新材料指数单周上涨3.72%[2][8] - 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成为新布局方向,国瓷材料合资设立公司重点研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3][26]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加速,下游晶圆厂扩产推动产业链发展[3] - 光刻材料企业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过会,体现监管对行业认可[3][27] - 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芯片产能持续释放[3] 市场行情回顾 - Wind新材料指数收报4754.11点,环比上涨3.72%[2][8] - 半导体材料指数收报7260.04点,环比上涨0.13%[2][8] - 显示器件材料指数收报1182.36点,环比上涨0.09%[2][8] - 有机硅材料指数收报6753.37点,环比下跌0.85%[2][8] - 碳纤维指数收报1540.91点,环比上涨5.04%[2][8] - 锂电指数收报2171.96点,环比上涨3.68%[2][8] - 可降解塑料指数收报2143.33点,环比下跌1.21%[2][8] 个股表现 - 涨幅前五:长阳科技(22.84%)、奥来德(19.01%)、皇马科技(13.25%)、国瓷材料(11.58%)、阳谷华泰(10.05%)[2][22] - 跌幅前五:阿拉丁(-14.44%)、润阳科技(-8.08%)、道恩股份(-6.36%)、华特气体(-5.15%)、东岳硅材(-5.1%)[2][23] 行业热点事件 - 国瓷材料设立合资公司"国瓷固态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持股80%[3][26] - 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过会,即将发行股票[3][27] - 君华股份启动A股IPO辅导,专注PEEK材料领域[26] - SK集团计划出售陶氏EAA/PVDC业务及阿科玛功能性聚烯烃业务,总收购价达6.87亿美元[27] 产业链数据追踪 - 费城半导体指数收报5668.94点,环比下跌1.49%[32] - 7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178.88亿美元,同比上涨29.16%,环比上涨3.89%[34][35] - 7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373.03亿美元,同比上涨12.96%,环比上涨7.86%[34][35] 重点推荐标的 - 半导体材料:彤程新材(光刻胶进口替代)、华特气体(电子特气)、安集科技、鼎龙股份[3] - 新材料平台:国瓷材料(齿科+新能源业务)[3] - 高分子助剂:利安隆(抗老化剂+润滑油添加剂)[3] - 绿电产业链:合盛硅业(金属硅)、联泓新科(EVA粒子)、新安股份(三氯氢硅)、三孚股份[3]
电子化学品板块8月29日跌0.3%,强力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16:41
板块整体表现 - 电子化学品板块当日下跌0.3%,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37%,深证成指上涨0.99%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涨幅最高为思泉新材10.58%,跌幅最大为强力新材-6.21% [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2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2.6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700.63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思泉新材涨幅10.58%居首,收盘价208.00元,成交量5.57万手,成交额11.44亿元 [1] - 天承科技涨幅7.78%位列第二,收盘价91.18元,成交量7.52万手,成交额6.93亿元 [1] - 天通股份涨幅4.74%,成交量195.79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18.96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强力新材跌幅-6.21%领跌,收盘价14.05元,成交量45.79万手,成交额6.50亿元 [2] - 上海新阳跌幅-6.16%,收盘价56.40元,成交量26.35万手,成交额14.86亿元 [2] - 唯特偶跌幅-3.46%,成交量5.19万手,成交额1.54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天通股份主力净流入1.07亿元(占比5.67%),但游资净流出1.08亿元(占比-5.68%) [3] - 天承科技主力净流入8774.86万元(占比12.66%),游资净流出5834.30万元(占比-8.42%) [3] - 国瓷材料主力净流入8724.49万元(占比5.84%),散户净流出8408.40万元(占比-5.63%) [3]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9
西部证券· 2025-08-29 09:55
核心观点总结 - 珠江啤酒是广东省区域型啤酒龙头,省内市场基础好,消费者认可度高,大单品97纯生引领产品升级,抢占竞品份额,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4元/0.50元/0.56元 [1][6][7] - 汉朔科技北美市场潜力释放,零售数字化持续加速,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51.60亿元、60.91亿元、73.11亿元,同比增长15%、18%、20% [3][15][17] - 国瓷材料电子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快速增长,H1业绩同比改善,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为7.74/8.86/10.58亿元 [4][18][20] - 固定收益方面,8月权益市场持续升温下交易盘持债意愿或仍偏弱,但考虑8月政府债供给量仍高且收益率上升带来性价比提升,保险和银行等配置盘有望继续增配债券 [2][9][13] 食品饮料行业 - 珠江啤酒聚焦啤酒主业,收入利润持续增长,20-24年间收入CAGR为7.8%,归母净利润CAGR为9.2%,高档酒收入占比由19年的49.1%提升至24年的70.8% [6][7] - 新乳业鲜立方战略坚定落地,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5H1实现营收55.26亿元同比+3.0%,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33.8%,低温品类销售额同比增超10% [48][49] - 今世缘短期报表压力释放,长期良性健康发展,25H1营收69.50亿元同比-4.84%,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9.46%,主要系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 [52][53][54] - 天佑德酒产品年轻化渠道下沉,静待成效显现,25H1营收6.74亿元同比-11.24%,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35.37% [39][40][41] - 华统股份25H1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养殖成本下降助力业绩扭亏,25H1营收42.44亿元同比+1.89%,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163.98% [43][44][45] 电子行业 - 汉朔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4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42%,全球电子价签模组出货量2.48亿片同比增长56% [15][16][17] - 国瓷材料25H1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10.29%,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0.38%,电子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23.65% [18][19][20] - 中际旭创盈利能力超预期,高速率产品加速上量,25Q2实现营收81.1亿元同比增长36.3%,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78.8%,毛利率41.49%同比提升8.05pct [68][69][70] 固定收益市场 - 25年7月中债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量合计173万亿元,较25年6月增1.7万亿元,托管增量环比6月增加0.4万亿元 [9][10][11] - 分机构看,商业银行25年7月增持利率债15499亿元,广义基金减持利率债1779亿元,境外机构减持债券3038亿元 [11][12][13] - 25年7月银行间杠杆率回落至107.1%,公募基金单月增持公司债896亿元 [12][13] 计算机与软件行业 - 润和软件扣非净利润高增,积极推进创新业务,25H1营业收入17.47亿元同比+10.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7.33% [22][23][24] - 用友网络拐点已至,AI有望成为增长新引擎,25Q2营收22.03亿元同比+7.15%,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减亏1.32亿元 [26][27][28] - 迈富时营收快速增长,AI应用商业化进展迅速,25H1营收9.28亿元同比+25.5%,经调整净利润0.85亿元同比+77.7% [30][31][32] 传媒与游戏行业 - 巨人网络业绩符合预期,关注《超自然行动组》后续表现,25H1营收16.62亿元同比+16.47%,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同比+8.27% [33][34][35] - 《超自然行动组》凭借差异化打法快速破圈,7月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00万,最高位列iOS游戏畅销榜TOP4 [33][34] 医药生物行业 - 医脉通平台月活数持续提升,AI赋能产品力提升,25H1营收3.12亿元同比+28.2%,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5.9%,平台月均活跃用户数278万 [36][37][38] 交通运输行业 - 圆通速递利润率小幅下降彰显经营韧性,市场份额稳中有升,25H1营收358.8亿元同比+10.2%,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7.9%,市占率15.5%同比+0.3pct [56][57][58] - 海晨股份汇兑和利息影响业绩表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符合预期,25H1营收8.72亿元同比+7.4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0.39% [60][61][62] 房地产行业 - 滨江集团上半年业绩高增,新增土储优质聚焦好房子,25H1收入454.49亿元同比+87.8%,归母净利润18.53亿元同比+58.87%,杭州土储占比80.8% [64][65][66] 通信行业 - 亨通光电业绩符合预期,特种光纤+深海领域赋能成长,25H1营收320.5亿元同比+20.4%,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约75亿元 [71][72][73] - 广和通主业增长稳健,端侧AI与机器人业务加速落地,剔除锐凌无线影响后25H1营收同比+23.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 [74][75][76] 汽车与新能源行业 - 威迈斯25Q2盈利能力改善,全球化战略持续推进,25H1营收29.60亿元同比+6.82%,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26.18%,800V车载电源集成产品获得多个客户定点 [77][78] 有色金属行业 - 山东黄金金价上行+管理优化,看好未来业绩弹性,25H1营收567.66亿元同比+24.0%,归母净利润28.08亿元同比+103.0%,矿产金产量24.71吨 [87][88][89] - 紫金矿业增量项目稳步推进,单季度业绩再创新高,25H1营收1677.1亿元同比+11.5%,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同比+54.4%,矿产铜56.7万吨同比+9% [90][91][92] - 斯瑞新材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5H1业绩显著增长,25H1营收7.72亿元同比+23.74%,归母净利润7473.83万元同比+33.61% [80][81][82] 建筑材料行业 - 中国巨石粗纱、电子布量利齐升促业绩高增,中期分红强化回报,25H1营收91.09亿元同比+17.70%,归母净利润16.87亿元同比+75.51%,粗纱及制品销量158.22万吨同比+4.0% [83][84][85]
国瓷材料(300285):动态跟踪点评:电子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快速增长,H1业绩同比改善
西部证券· 2025-08-28 16: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4] 核心观点 - 电子材料与新能源材料业务快速增长推动业绩改善 [1][2] - 六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重点布局生物医疗材料与国际化战略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 对应PE倍数逐年下降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1.54亿元 同比增长10.29% [1][4] - 2025H1归母净利润3.32亿元 同比增长0.38% [1][4] - 2025Q2营收11.79亿元 环比增长20.97%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环比增长44.33% [1] - 整体毛利率38.30% 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 [2] - 2025Q2毛利率39.56% 环比上升2.78个百分点 [2] 分业务表现 - 电子材料收入3.44亿元 同比增长23.65% [2] - 新能源材料收入2.17亿元 同比增长26.36% [2] - 催化材料收入4.56亿元 同比增长12.34% [2] - 建筑陶瓷材料收入4.84亿元 同比增长2.59% [2] - 生物医疗材料收入4.38亿元 同比微降0.11% [2] - 生物医疗材料毛利率52.18% 同比下降5.73个百分点 [2] 业务发展 - 战略投资韩国Spident并并购德国Dekema公司 [3] - 自主研发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实现批量供应 [3] - 海外销售网络搭建完成促进口腔业务发展 [3] - 子公司国瓷赛创为低轨卫星陶瓷管壳主要供应商 [3] - 氧化锆分散液应用于背光模组和AR显示领域 [3] - 已完成多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研发布局 [3]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7.74亿元 对应PE 27.30倍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8.86亿元 对应PE 23.85倍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0.58亿元 对应PE 19.97倍 [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5.72亿元 同比增长13.0% [3]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54.39亿元 同比增长19.0% [3]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65.24亿元 同比增长19.9% [3]
国瓷材料(300285):电子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快速增长 H1业绩同比改善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4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0.29%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0.38%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79亿元,同比增长4.67%,环比增长20.97%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0.57%,环比增长44.33% [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增长3.60%,环比增长52.99% [1]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8.30%,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7.39%,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39.56%,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78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率19.13%,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85个百分点 [2] 分业务收入表现 - 电子材料业务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23.65% [2] - 催化材料业务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12.34% [2] - 生物医疗材料业务收入4.38亿元,同比下降0.11% [2] - 建筑陶瓷材料业务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59% [2] - 新能源材料业务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6.36% [2] 分业务毛利率表现 - 电子材料毛利率32.97%,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 [2] - 催化材料毛利率41.80%,同比下降1.76个百分点 [2] - 生物医疗材料毛利率52.18%,同比下降5.73个百分点 [2] - 建筑陶瓷材料毛利率37.42%,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材料毛利率21.19%,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通过战略投资韩国Spident和并购德国Dekema公司完善临床材料及数字化设备布局 [3] - 自主研发的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在多家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批量供应 [3] - 海外销售网络搭建完成,促进口腔业务发展 [3] - 子公司国瓷赛创是低轨卫星用陶瓷管壳主要供应商之一 [3] - 纳米级复合氧化锆产品性能卓越,氧化锆分散液已应用于背光模组和AR显示领域并开始小批量销售 [3] - 已完成多种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研发布局,包括由氧化锆合成的锆酸基固态电解质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4亿元、8.86亿元和10.58亿元 [3]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7.30倍、23.85倍和19.97倍 [3]
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名单
材料汇· 2025-08-27 20:52
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单位公示 - 工信部于2025年8月26日发布《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第二批)入围揭榜单位公示》[2] 高分子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磷酰胆碱基聚合物、高纯度丙烯酸酯单体、高透氧性硅氧烷、树枝状光感智能材料、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物、细胞因子胆红素吸附树脂、嵌段聚醚酰胺树脂、非邻苯类增塑剂、异丁烯基聚合物、丝素蛋白、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聚醚酮酮、多酚型聚乙烯、聚甲醛、高端聚丙烯、高活性修复新材料等19类材料[3]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入围单位包括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山东省)、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4] - 磷酰胆碱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北京新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江苏奥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高纯度丙烯酸酯单体入围单位包括厦门当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河南赛美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嘉兴市京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4] - 高透氧性硅氧烷入围单位包括爱生华(苏州)光学有限公司(江苏省)、埃肯有机硅(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树枝状光感智能材料入围单位为杭州矩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4] - 抗血栓新材料ε-赖氨酸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博慧(浙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江苏百赛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4] - 细胞因子胆红素吸附树脂入围单位包括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江苏关怀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重庆天外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4] - 嵌段聚醚酰胺树脂入围单位包括深圳聚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河南先宁新材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海望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4] - 非邻苯类增塑剂入围单位包括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5] - 异丁烯基聚合物入围单位包括上海心岭美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5] - 丝素蛋白入围单位包括江西丝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苏州大学(江苏省)、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5] - 聚酯-聚乙二醇共聚物入围单位包括宁波宝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上海市)、山东谷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5] - 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入围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市)、吉林省登泰克牙科材料有限公司(吉林省)、苏州信和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省)[5] - 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北京汇福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杭州印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6] - 聚醚酮酮入围单位包括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浙江湃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6] - 多酚型聚乙烯入围单位为中奥汇成(上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6] - 聚甲醛入围单位为重庆云天化天聚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市)[6] - 高端聚丙烯入围单位包括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湖北兵兵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6] - 高活性修复新材料入围单位包括纳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浙江科惠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6] 金属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超细晶钛棒丝材、多孔钽、锆铌合金、高端不锈钢丝材、全显影医用植入级镍钛-铂金复合材料、无镍高氮合金、镍钴铬钼合金丝材、钼铼合金管材等8类材料[8] - 超细晶钛棒丝材入围单位包括宝鸡鑫诺特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陕西省)、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赛隆增材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9] - 多孔钽入围单位包括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纳通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锆铌合金入围单位包括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优适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9] - 包银合金靶材入围单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北京华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高端不锈钢丝材入围单位包括南通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西北有色金属宝鸡创新研究院(陕西省)、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江苏省)[9] - 全显影医用植入级镍钛-铂金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上海善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南京圣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市)[9] - 无镍高氮合金入围单位为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9] - 镍钴铬钼合金丝材入围单位为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四川省)[9] - 钼铼合金管材入围单位包括浙江德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浙江省)、株洲徕因高温超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省)、上海翰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市)[9] 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 - 主要材料包括可降解半水硫酸钙、硫酸钙、氮化硅陶瓷、3D打印氧化锆陶瓷墨水、纳米羟基磷灰石、无机非金属涂层材料、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等7类材料[10] - 可降解半水硫酸钙入围单位包括中鼎凯瑞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省)、奥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11] - 硫酸钙入围单位为北京邦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11] - 氮化硅陶瓷入围单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北京市)、衡阳凯新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11] - 3D打印氧化锆陶瓷墨水入围单位包括杭州泰利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合肥博雅迈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11] - 纳米羟基磷灰石入围单位包括苏州鼎安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集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苏省)、武汉亚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省)[11] - 无机非金属涂层材料入围单位包括苏州奥芮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11] - 胶原/磷酸钙复合材料入围单位包括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市)、爱美客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武汉必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11]
国瓷材料涨2.02%,成交额2.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22.18元/股,成交额2.50亿元,换手率1.36%,总市值221.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58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27%和8.04%,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25%和22.5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1.3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72%、17.17%和34.99%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0.2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微增0.38% [2] 股东结构与分红 - 股东户数4.82万户,较上期增长14.53%,人均流通股减少12.68%至17470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7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98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5592.09万股(较上期减少143.32万股) [3] 机构持仓变动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持股2200.00万股(减少1000.00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1946.24万股(减少50.48万股),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嘉实新兴产业股票持股1370.91万股(减少230.88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催化材料34.54%、其他材料24.77%、生物医疗材料24.18%、电子材料19.37% [1] - 数码打印及建筑陶瓷板块占比10.70%,新能源材料板块占比10.22% [1] - 属于电子化学品行业,概念板块涵盖陶瓷、MLCC、尾气处理、中盘股及3D打印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