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泉新材(301489)

搜索文档
思泉新材:5月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6 19:09
公司业务拓展计划 - 在AI技术融合趋势下,消费电子终端市场机遇增加,对散热方案需求提升,公司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优化产品结构 [2] - 公司计划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同时开发新能源汽车、储能、服务器、智能家居等市场 [2] - 深化与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等重要客户的战略合作,打造多业务板块协同增长 [2] 越南工厂建设 - 公司计划投资65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生产基地,已完成境外投资备案和土地取得手续 [3] - 越南工厂建成后将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能布局,提升产品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3] 研发投入与新品开发 - 2024年研发团队显著壮大,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72.97%,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6.42% [4] - 2024年新获得15项发明专利(含1项美国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4] - 持续提升石墨膜、散热模组、半导体芯片散热材料等领域技术水平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1.10%;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滑3.88%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净利润1772.20万元,同比增长79.57% [5]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6] 产品应用领域 - 导热垫片等热管理产品及纳米防护材料可应用于AI芯片 [7] - 现有导热散热产品已应用于智能家居机器人领域,暂未涉及人形机器人和外骨骼机器人 [8][9]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北美大客户订单增量较大 [10] - 多维布局,积极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拓展汽车、智能家居、无人机、储能等领域 [10] - 募投项目产能释放,技术研发升级 [10] 行业表现与前景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以AI大模型、云计算、5G等技术为驱动力,呈现较强增长态势 [1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公司产品在汽车领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2] - AI技术与产业融合将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12] 主营业务与一季度业绩 - 主营业务为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等 [1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83亿元,同比上升93.59%;归母净利润1772.2万元,同比上升79.57% [13] 机构预测 - 中银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8700万元,2026年1.17亿元,2027年1.50亿元 [16] - 山西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7400万元 [16] - 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00亿元,2026年1.50亿元 [16] - 华鑫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08亿元,2026年1.52亿元 [16]
思泉新材(301489) - 2025年05月0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7:18
业务拓展计划 - 受益于AI技术融合趋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巩固既有优势,加大开发新能源汽车、储能、服务器、智能家居等市场[1] - 发挥业务协同效应,以热管理材料为战略原点,深化与重要客户战略合作,打造多业务板块协同增长引擎[2] 海外布局 - 计划投资6500万美元在越南建设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生产基地,已完成境外投资备案、公司注册登记,取得30282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证书[2] 新品开发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2.97%,研发人员占比增长1.06%,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56.42%[3] - 2024年新获得15项发明专利(含1项美国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1.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滑3.88%[3]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2.20万元,同比增长79.57%[4] 产品应用 - 导热垫片等热管理产品及纳米防护材料可应用于AI芯片[4] - 导热散热产品已应用于智能家居机器人领域,暂未与外骨骼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相关客户合作[4]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北美大客户订单增量大,2024年公司订单充足,在北美大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5] - 多维布局,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布局新业务,汽车领域收入增长,在多领域客户开发有突破,推进重要客户认证[5] - 募投项目产能释放,自2023年10月上市后推动项目建设,报告期内主要产品产能逐步释放[5] - 技术研发升级,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大幅增加,推进在研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生产效率[5] 行业情况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在技术创新和政策刺激下,多个领域呈现较强增长态势[5] - 公司产品2024年在汽车方面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增长[5][6] 行业前景与公司规划 - 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有较强产业升级动能,AI技术融合带来发展机遇[6] - 公司将提升石墨产品份额,拓展液冷等产品市场,加强行业客户开发,推进新产品研发,深化与头部客户合作[6]
思泉新材: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著双增 产能扩张与业务协同齐头并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1:4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 [1] - 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79.57% [1] - 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开拓和销售收入增加 [1] 业务概况 - 公司是散热方案解决提供商,产品包括石墨散热片、导热垫片、均热板、热管、散热模组等 [1] - 下游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行业 [1] - 与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三星等国内外领军企业达成合作 [1] 行业趋势 - AI手机市场2023-2028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63% [1] - AI PC市场2024-2028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42% [1] 发展战略 - 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拓展新能源汽车、储能、服务器、智能家居市场 [2] - 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深化与现有客户的战略合作 [2] - 推动募投项目落地,把握北美大客户订单激增机遇 [2] - 产能扩充为承接更多订单奠定基础 [2]
思泉新材:2025一季报净利润0.18亿 同比增长8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7:10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2.35%,从2024年一季报的0.17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31元 [1] - 每股净资产同比增长4.41%,从2024年一季报的17.46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8.23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5.1%,从2024年一季报的4.37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5.03元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63%,从2024年一季报的0.95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83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80%,从2024年一季报的0.1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18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73.47%,从2024年一季报的0.98%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1.70%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651.69万股,占流通股比19.17%,较上期减少322.29万股 [1] - 深圳市富海新材二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减持88.45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61% [2] - 廖骁飞减持47.77万股,持股比例降至3.19% [2] - 深圳市上潮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潮修能新能源产业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持8.11万股,持股比例增至1.52% [2] - 上海东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减持57.68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45% [2] -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资金新进持股38.14万股,占比1.12% [2] - 蒋晓媛、鲍智良新进持股,分别占比0.92%和0.91% [2] - 吴攀、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伙)、浏阳高鑫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沙华业高创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思泉新材(301489)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17:06
1. 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公司《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等相关规 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实际经营情况,不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证券代码:301489 证券简称:思泉新材 公告编号:2025-028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七次 会议通知于 2025 年 4 月 22 日以专人送达、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发出。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5 日在公司会议室以通讯会议的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应出席会议监事 3 人,实际参加监事 3 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袁碧主持。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和 表决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形成的决议合法有效。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2025 年第一 ...
思泉新材(301489)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17:05
会议信息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4月22日发通知,4月25日召开[2]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参加7人[2] 报告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表决7票同意[3][5] - 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反映Q1经营情况[3]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8]
思泉新材(30148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6: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2万元,同比增长79.57%[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元/股,同比增长82.35%[4]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3.6%,从上期的94,696,664.84元增至183,326,988.12元[15] - 净利润同比增长75.8%,从上期的9,337,484.15元增至16,415,457.28元[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9.6%,从上期的9,869,197.22元增至17,721,977.75元[16]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7元增至0.31元,同比增长82.4%[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36亿元,同比增长89.63%,主要系销售收入增加所致[8] - 研发费用为1125万元,同比增长76.19%,主要系研发项目投入增加所致[8]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00.8%,从上期的83,108,270.75元增至166,842,234.70元[1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2%,从上期的6,387,638.97元增至11,254,645.32元[15]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42万元,同比增长357.7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7.71%,达到66,416,815.10元,主要由于本期收款增加[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0.67%,为-140,884,486.79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67.87%,达到53,289,386.00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及支付票据保证金减少[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36,794,103.17元,同比增长122.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6,416,815.10元,同比增长357.8%[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40,884,486.79元,同比扩大240.7%[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53,289,386.00元,上期为-14,486,064.25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0,872,670.66元,同比下降49.3%[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21,078,900.44元,同比收窄49%[1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1亿元,同比增长200.72%,主要系购买理财产品增加所致[7] - 合同负债为443万元,同比增长506.01%,主要系预收客户款项增加所致[7] - 长期借款新增2700万元,主要系银行长期借款所致[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32,320,713.61元,较期初下降15.02%(期初273,383,532.60元)[1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0,755,768.14元,较期初增长200.70%(期初50,131,614.21元)[1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35,220,948.90元,较期初下降22.31%(期初302,792,042.08元)[12]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873,146,215.20元,较期初增长3.18%(期初846,257,460.50元)[12] - 公司固定资产为525,012,541.33元,较上期略微增加0.13%[13] - 在建工程减少28.77%,从上期的6,337,158.11元降至4,514,283.68元[13] - 使用权资产减少10.77%,从上期的34,069,599.14元降至30,399,201.98元[13] - 公司总资产从1,520,592,679.96元增至1,561,327,850.73元,增长2.68%[13][14] 其他收益和支出 - 其他收益为246万元,同比增长841.06%,主要系享受进项税加计扣除增加所致[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本期为41,990,541.45元,同比增长33.2%[19] - 投资支付的现金本期为166,000,000元,同比增长66%[1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为30,380,300.84元,同比增长56.5%[18]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1,865,592.23元,同比增长27.7%[1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前两大股东任泽明和廖骁飞分别持股18.17%(10,482,440股)和10.00%(5,768,140股)[10] - 普通股股东总数10,713人,无优先股股东[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深圳市富海新材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持股最多(2,246,400股)[10]
思泉新材(301489):2024年大客户带动营收强劲增长,2025年增长动力有望多元化
中银国际· 2025-04-25 08: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思泉新材受益北美大客户需求提振营收同比增长超50% 但因子公司亏损、减值计提等利润未增长 2025年液冷板块、汽车业务及热管理产品有望明显增长 看好热管理业务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 [4] - 因多个子公司亏损超预期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0.87/1.17/1.50亿元 对应市盈率为38.9/28.7/22.5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4.34/6.60/8.87/11.71/13.97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7%/51.1%/35.1%/32.0%/19.4% [8]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0.52/0.87/1.17/1.50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 - 6.5%/-3.9%/65.3%/35.3%/27.6% [8] - 2024年营收6.6亿元 同比增长51.1% 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下降3.9% 扣非归母净利润0.5亿元 同比下降6.3% 毛利率24.8%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净利率7.4% 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9] - 2024Q4单季度营收2.3亿元 同比增长107.4% 环比增长11.4% 归母净利润0.1亿元 同比下降36.9% 环比下降42.9% [9] 业务发展 - 业务领域拓展方面 2024年布局散热风扇、液态硅胶等新业务 汽车领域收入增长 2025年重点推进石墨膜扩产等项目 [9] - 客户拓展方面 2024年在智能家居等业务开发有突破 与知名客户建立合作 在AI服务器等领域推进客户认证 2025年加大业务协同 深化与重要客户合作 [9] 产能布局 - 2025年2月27日计划将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投资总额从3500万美元增至6500万美元 截至3月14日完成境外投资备案等手续 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9]
思泉新材年报后获机构密集调研 创新业务发展巩固持续增长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5:21
公司业绩与投资者交流 - 2024年4月16日至23日公司密集接待69家机构投资者调研包括头部公募基金如申万菱信富国博时易方达及广发证券国投证券东北证券等券商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56亿元同比增长51 10%归母净利润5245 59万元 [1] - 公司表示将在聚焦主业基础上积极拓展客户持续研发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对2025年业绩增长抱有信心 [1] 新兴业务拓展与整合 - 公司依托热管理材料技术优势通过并购整合与自主培育实现散热风扇液态硅胶电子胶粘剂液冷等新兴业务快速扩张 [2] - 业务版图已延伸至智能家居无人机储能等高增长赛道并与相关领域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2] - 采用"管理+制度+数字化"组合拳提升子公司经营能力包括派驻核心团队全员培训专项审计统一财务制度及ERP系统实现全产业链数据贯通 [2] - 2024年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已步入良性发展状态产品良率持续提升产能持续释放 [2] 研发投入与重点项目 - 2024年研发费用增加1305 75万元同比增长56 42% [3] - 积极推进石墨膜扩产液冷产品生产石墨烯&合成石墨垂直取向热界面材料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建设(二期)等重点项目 [3] - 加速向平台型技术方案商转型新兴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及研发成果加速转化有望实现技术壁垒构建-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质量改善的螺旋式增长 [3]
思泉新材(301489) - 2025年04月21日-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3 18:20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电气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分为热管理系列和环境适应系列两大模块 [1] - 热管理产品体系包括石墨散热膜、散热片、风扇、均热板、导热垫片、凝胶、热管、散热模组、液冷板等 [1][2] - 纳米防护材料和磁性材料可为电子产品提供纳米防护、电磁屏蔽等功能 [2] 应用领域与客户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手机、笔记本、平板、可穿戴设备)及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家居、服务器等领域 [3] - 主要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三星等国内外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企业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增长51.10% [5] - 归母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滑3.88% [6] - 销售费用增加1,149.64万元(+102.56%),研发费用增加1,305.75万元(+56.42%) [6]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255.41万元 [6] 业绩驱动因素 - 北美大客户订单增量较大 [5] - 多维布局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5] - 募投项目产能释放 [5] - 技术研发升级 [5] 子公司管理 - 2024年新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较多,部分处于初创阶段 [6] - 通过统一管理、ERP系统、专项审计等措施改善子公司经营 [7] - 部分子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已明显改善,产品良率和产能持续提升 [7] 发展战略 - 愿景:成为全球高可靠电子系统防护与热控技术的领航者 [8] - 聚焦电子电气可靠性工程领域,以热管理与防水密封协同设计为核心优势 [8] - 覆盖从芯片级至设备级的全维度失效解决方案 [8] 2025年重点项目 - 石墨膜扩产项目 [9] - 液冷产品生产项目 [9] - 石墨烯&合成石墨垂直取向热界面材料项目 [9] - 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建设项目(二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