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斯利康(AZN)
icon
搜索文档
Why Astrazeneca (AZN) is a Great Dividend Stock Right Now
zacks.com· 2024-05-23 00:52
文章核心观点 - 对于追求收入的投资者来说,从流动投资中持续产生现金流是主要关注点,而股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1][2] 公司概况 -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AZN)是一家总部位于剑桥的医疗股票,今年股价变动为17.57%,目前支付每股股息$0.96,股息收益率为2.44%[3] - 阿斯利康的当前年度化股息为$1.93,较去年增长35.9%,过去五年中,公司平均每年股息增长1.06%,其股息支付率为52%[4] 行业比较 - 大型制药行业的股息收益率为2.44%,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股息收益率为1.58%,阿斯利康的股息收益率与大型制药行业持平[3] 未来展望 - 阿斯利康预计本财年将有稳健的盈利增长,2024年的Zacks共识预期每股收益为$4.04,代表年度盈利增长率为11.29%[5] - 阿斯利康目前处于Zacks排名3(持有),是一个强有力的股息投资机会[7]
AstraZeneca Rises to Record High After Announcing Plans for 'New Era of Growth'
investopedia.com· 2024-05-22 05:50
文章核心观点 - 制药公司AstraZeneca宣布了未来10年的"新增长时代"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75%的收入增长,并在未来6年内推出20种新药品[1][3][4] - 公司预计到2030年总收入将达到800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458亿美元增长了75%[3] - 公司将通过现有的肿瘤、生物制药和罕见疾病业务的显著增长,以及新药品的推出来实现这一目标[3] - 公司还计划到2026年实现中期经营利润率达到35%左右的水平,并在之后几年保持这一水平[3] - 公司CEO表示这是AstraZeneca的"新增长时代",其中12种新药品有望在未来实现超过50亿美元的峰值收入[4] - 公司还宣布将在新加坡建立一座15亿美元的抗体偶联药物生产设施[4] 公司相关 - AstraZeneca的美国存托凭证股价在公司宣布未来发展计划后创下历史新高[2][4] - 公司2023年的总收入为458亿美元[3] 行业相关 - 无
AstraZeneca (AZN) Plans to Generate $80B in Revenues by 2030
zacks.com· 2024-05-22 01:36
文章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宣布2030年总营收达800亿美元的长期计划,计划推出20种新药,肿瘤、生物制药和罕见病药物是增长关键驱动力,预计2026年及以后核心运营利润率达30%多 [1][3][5] 阿斯利康业务规划 - 2030年总营收目标800亿美元,远高于2023年的4380万美元 [1] - 2030年计划推出20种新药,有望成为产品线关键贡献者,部分新药峰值年收入超50亿美元 [1] - 持续投资颠覆性创新和变革性新技术与平台以发现新药 [1] 阿斯利康产品情况 - 新产品表现出色,目前有12种畅销药销售额超10亿美元,如泰吉华、法森拉等 [2] - 近期获批新产品有沃迪雅、瓦努阿/依普隆特森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贝福特斯 [2] 阿斯利康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肿瘤、生物制药和罕见病药物是营收增长关键驱动力,肿瘤销售约占总营收40% [3] - 肿瘤畅销药表现稳定,通过扩大现有产品标签和推进肿瘤产品线候选药物来加强肿瘤产品组合 [3] 阿斯利康在研药物 - 管线中有重要肿瘤候选药物达托泊马布德鲁替康,正接受美国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HR+HER2-乳腺癌审查 [4] - 2021年7月收购阿莱克森,增加罕见病畅销药和不断增长的候选药物管线,使产品组合多元化 [4] 阿斯利康财务预期 - 预计2026年及以后核心运营利润率达30%多,2023年为32% [5] 行业合作动态 - 赛诺菲宣布与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和Formation Bio合作开发人工智能软件以推动药物开发计划 [5] 行业其他公司情况 - 礼来制药和ANI制药排名较好,均为Zacks Rank 2(买入) [7] - 过去90天,礼来制药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估计均有提高,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1.3%,过去四个季度均超预期,平均惊喜率56.02% [7] - 过去90天,ANI制药2024年和2025年每股收益估计均上升,年初至今股价上涨12.0%,过去四个季度均超预期,平均收益惊喜率53.90% [7][8]
AstraZeneca targets $80 billion in total revenue by 2030 with release of 20 new medicines
cnbc.com· 2024-05-21 16:38
文章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计划到2030年将总收入增加75%至800亿美元 [2][3] - 阿斯利康将专注于肿瘤、生物制药和罕见疾病业务,并计划在未来6年内推出20种新药 [4][5] - 阿斯利康正在开发新型癌症治疗方法,如抗体药物偶联物,以替代传统的化疗和放疗 [7][8][9][10][11] - 阿斯利康正在进军体重管理药物领域,与诺和诺德和礼来等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14][15] 公司业务概况 - 阿斯利康的业务重点将继续集中在肿瘤、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等领域 [13] - 阿斯利康在新冠疫苗业务上的角色将逐步退出,这不是其核心业务 [12][13] - 阿斯利康正在加大在新技术如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投资,包括在新加坡建立生产设施 [10][11] 行业发展趋势 - 癌症治疗正在从传统化疗和放疗向新型疗法如抗体药物偶联物转变 [7][8][9] - 体重管理药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阿斯利康正在与诺和诺德、礼来等公司争夺份额 [14][15][16]
AstraZeneca aims to boost revenues to $80bn by 2030
proactiveinvestors.com· 2024-05-21 15:15
About this content About Ian Lyall Ian Lyall, a seasoned journalist and editor, brings over three decades of experience to his role as Managing Editor at Proactive. Overseeing Proactive's editorial and broadcast operations across six offices on three continents, Ian is responsible for quality control, editorial policy, and content production. He directs the creation of 50,000 pieces of real-time news, feature articles, and filmed interviews annually. Prior to Proactive, Ian helped lead the business outpu ...
AstraZeneca (AZN) to Build $1.5B Cancer Drug Plant in Singapore
zacks.com· 2024-05-20 23:4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计划投资15亿美元在新加坡建造首个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商业规模全制造流程工厂,以确保安全可靠供应,且受已上市ADC药物Enhertu成功影响聚焦该领域,同时行业内其他药企也有相关大笔交易[1][2][3] 公司动态 - 公司宣布投资15亿美元在新加坡建造首个制造工厂,建成后将是首个商业规模覆盖其ADCs组合全制造流程的工厂 [1] - 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工,预计2029年投入运营,且工厂从一开始就实现零碳排放 [2]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14.2%,而行业增长为15.3% [2] - 公司因与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唯一上市ADC药物Enhertu的成功而聚焦ADCs领域 [2] - Enhertu目前已获批多个适应症,自2019年首次推出后初始销量可观,2024年第一季度为公司带来约3.39亿美元联盟收入 [3] - 公司和第一三共还在多项后期研究中开发第二款ADC药物datopotamab deruxtecan [3] 行业动态 - 辉瑞去年以43亿美元收购ADC药企Seagen,增加三款获批ADC药物并获得其专有技术 [4] - 默克与第一三共达成协议,以高达22亿美元联合开发和销售三款研究性ADC药物,预计在2030年代中期为双方带来数十亿美元全球商业收入潜力 [4][5]
7 Blue-Chip Stocks to Protect Your Wealth as the Economy Slows
investorplace.com· 2024-05-16 18:1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增速放缓,高利率和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影响增长,通胀顽固,潜在降息可能延迟,市场或出现紧张情绪,投资可关注低贝塔蓝筹股,待市场大幅下跌时可积累成长股,目前应聚焦蓝筹股保值 [1] - 若蓝筹股被低估,未来24至36个月有望获得可观总回报,本文聚焦过去12个月走势平稳、即将突破的蓝筹股 [2] 各公司情况 洛克希德·马丁(LMT) - 全球国防开支增长强劲,国防行业不受经济冲击影响,洛克希德·马丁作为蓝筹国防股有吸引力,过去12个月股价平稳,股息率2.7%,预计股价将上行,即使大盘回调也有韧性 [3] -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订单积压达1590亿美元,预计订单量将保持强劲,确保营收稳定增长,国防预算增加和对下一代国防技术的投资保证了大量积压订单 [3] - 公司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为62亿美元,意味着可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创造价值 [4] 纽蒙特(NEM) - 纽蒙特股价近期上涨,但过去12个月回报率为 - 8%,在金价超过每盎司2350美元的情况下是积累机会,未来季度潜在降息有望推动金价进一步上涨 [5] - 公司资产负债表为投资级,可进行激进资本投资以提高产量,受益于更高的黄金实现价格 [5] - 截至2023年,公司报告有1.28亿盎司黄金储备和1.55亿盎司资源,优质资产基础将确保生产和现金流长期向好 [5] - 去年公司经营现金流为28亿美元,预计2024年因价格上涨将达35亿美元,强劲现金流将确保股息健康增长,股息率2.35% [6] 雪佛龙(CVX) - 雪佛龙是被低估的优质蓝筹股,过去12个月股价平稳,股息率3.99%,GDP增长放缓对石油需求不利,但降息可能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看好该公司股票 [7] - 公司资产负债表为投资级,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净负债率低至8.8%,有高财务灵活性进行激进资本投资 [7] - 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68亿美元,年化潜在经营现金流达270亿美元,若油价在每桶90至100美元区间,经营现金流可能超350亿美元,公司可进行激进回购并实现股息强劲增长 [8] 阿斯利康(AZN) - 后疫情时代医疗保健股被忽视,阿斯利康是被低估的优质蓝筹股,过去12个月股价平稳,远期市盈率18倍,低贝塔且股息率2.51% [9]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9%至127亿美元,每股收益增长21% [9] - 公司有182个分子实体的研发管线,后期管线有吸引力,去年有30项三期试验,其中10项有潜力成为重磅产品,未来24至36个月增长有望持续 [9] - 公司地理布局优势明显,新兴市场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不包括中国同比增长40% [10] 力拓(RIO) - 力拓是被低估的大宗商品巨头,低贝塔,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12%,远期市盈率9.5倍,股息率7.34%,下跌空间有限,潜在降息可能推动工业大宗商品上涨,使公司受益 [11] - 过去五年公司平均每年自由现金流达106亿美元,股东回报可观,资产负债表强劲,有灵活性进行激进增长投资 [11] - 公司专注于能源转型金属投资,如铜、锂和铝等,未来五年有望实现多元化,铁矿石业务仍是现金牛 [11] 沃尔玛(WMT) - 消费部门是美国经济主要增长驱动力,零售支出是关键组成部分,沃尔玛是低贝塔股票,经济不确定时值得持有 [12] - 未来12至18个月可能多次降息,资金成本降低将促进零售支出,沃尔玛将受益 [12]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7%至1734亿美元,全球电子商务业务收入增长23%,年营收超1000亿美元,建立了强大的全渠道业务,上一财年国际销售额增长13.5%,在中国和印度等大市场布局,预计销售增长将保持强劲 [13] 星巴克(SBUX) - 星巴克股价今年以来下跌21%,因公司警告消费者支出谨慎并下调全年业绩指引,但负面因素已在股价中体现,是积累时机,股息率3%,远期市盈率20.4倍 [14]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净营收同比下降2%至86亿美元,美国和国际市场同店销售下降,截至第二季度61%的门店集中在美国和中国 [14] - 未来5至10年公司在其他新兴市场有很大扩张空间,股价疲软是逐步积累以获取股息和稳定回报的机会 [14]
Forget Johnson & Johnson: Buy This Better Healthcare Stock Instead
The Motley Fool· 2024-05-12 20:20
文章核心观点 - 强生公司不再是过去那样的超安全股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值得投资,建议考虑阿斯利康作为更好更安全的投资选择 [1] 强生公司情况 - 强生公司不断面临法律问题,可能重蹈3M覆辙,3M曾是追求安全股息投资者的首选,现因法律问题欲调整派息 [1] - 强生公司增长目标是到本十年末达到5% - 7% [2] - 强生公司估值虽看似市盈率仅22倍,但鉴于其面临的不确定性和低增长率,股价过高 [1] - 强生公司未解决的滑石粉诉讼悬而未决,虽尝试通过子公司破产申请解决(第三次尝试),但不能保证彻底解决问题,投资者应要求其股票折价 [3] - 强生公司股息收益率为3.3%,高于阿斯利康,但过去五年其股价仅上涨5% [5] 阿斯利康公司情况 - 阿斯利康是生物制药公司,业务广泛多样,肿瘤业务强劲,首席执行官称到本十年末将推出15种新产品,增长前景更乐观 [2] - 阿斯利康最近季度(截至3月31日)营收127亿美元,同比增长19%,肿瘤业务销售额增长26%至51亿美元,多个业务板块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阿斯利康目前股价比强生略贵,但投资者通常愿意为增长更好的股票支付溢价,此前两者基于分析师对未来12个月业绩预估的远期市盈率相当 [3] - 阿斯利康能为投资者提供可靠股息、多元化业务和良好长期前景,虽股价比强生高,但溢价合理 [4] - 阿斯利康股息收益率为1.9%,过去五年股价翻倍,未来前景比强生更光明 [5][6]
Why Astrazeneca (AZN) is a Top Growth Stock for the Long-Term
Zack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4-05-10 22:46
文章核心观点 Zacks Premium研究服务可助力投资者把握股市并自信投资 其包含的Zacks Style Scores与Zacks Rank配合使用 能帮助投资者挑选更具潜力的股票 如Astrazeneca就因有较好的评级和分数值得投资者关注 [1][4][6] Zacks Premium研究服务内容 - 提供Zacks Rank和Zacks Industry Rank每日更新 [1] - 可全面访问Zacks 1 Rank List、Equity Research reports和Premium stock screens [1] - 能使用Zacks Style Scores [1] Zacks Style Scores介绍 整体介绍 - 与Zacks Rank一同开发 是一组互补指标 基于股票价值、增长和动量特征 为股票分配A - F评级 帮助投资者挑选未来30天跑赢市场可能性大的股票 [1] 分类介绍 - **Value Score**:价值投资者利用P/E、PEG等比率 该分数可识别最具吸引力和折扣最大的股票 [2] - **Growth Score**:成长投资者关注公司财务实力、健康状况和未来前景 该分数结合预计和历史盈利、销售和现金流 发掘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股票 [2] - **Momentum Score**:动量交易者和投资者利用股票价格或盈利前景的趋势 该分数通过一周价格变化和盈利预测月百分比变化等因素 指示建立高动量股票仓位的有利时机 [2] - **VGM Score**:结合所有Style Scores 与Zacks Rank配合使用 对股票的综合风格进行评级 筛选出价值、增长和动量最具吸引力的公司 [3] Zacks Style Scores与Zacks Rank配合方式 - Zacks Rank利用盈利预测修正帮助投资者创建成功投资组合 1(Strong Buy)股票自1988年以来平均年回报率达+25.41% 但每日有超800只高评级股票 挑选困难 [4] - 投资者应挑选Zacks Rank为1或2且Style Scores为A或B的股票 若为3(Hold)等级 分数也应为A或B 若为4(Sell)或5(Strong Sell)评级 即使分数为A和B 股价也可能下跌 [5] 股票案例:Astrazeneca(AZN) - 是全球最大生物制药公司之一 业务按治疗类别划分 包括心血管、呼吸等 [6] - Zacks Rank为3(Hold) VGM Score为B [6] - 成长风格分数为B 本财年预计同比盈利增长11% [6] - 2024财年过去60天内三位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 Zacks共识预测增至每股4.03美元 平均盈利惊喜为6.8% [6]
AstraZeneca starts worldwide withdrawal of COVID vaccine
Skynews· 2024-05-09 21:20
文章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开始全球撤回其新冠疫苗,该疫苗曾挽救数百万人生命但饱受争议,因需求下降不再生产和供应 [1] 疫苗情况 - 疫苗由牛津大学研发,曾被誉为“世界疫苗”,可冷藏保存,更适合发展中国家 [1] - 疫苗使用仅几个月后就出现异常血栓报告,约五万分之一患者出现血栓伴血小板减少症,有时会致命 [2] 市场需求 - 随着针对新变种的更新疫苗出现,该疫苗需求下降,公司不再生产和供应 [1] 全球撤回进展 - 自愿撤回事宜已在欧盟启动,欧洲药品管理局宣布该疫苗不再被授权使用 [1] 疫苗贡献 - 独立估计显示,仅使用第一年就挽救了超650万生命,全球供应超30亿剂 [1] - 公司努力获各国政府认可,被广泛视为结束全球疫情的关键因素 [2] 监管应对 - 多个欧洲国家和加拿大部分省份暂停使用该疫苗 [2] - 英国药品监管机构先建议该疫苗仅用于30岁以上人群,后将年龄限制提高到40岁 [3] - 自加强针计划开始,英国未再使用该疫苗,政府称是因mRNA疫苗更有效而非担心副作用 [3] 法律诉讼 - 超50名接种后出现血栓的人在高等法院对公司提起法律诉讼,称公司未充分告知潜在风险 [3] - 公司称临床试验和实际证据表明疫苗有“足够的安全状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