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汽车(F)

搜索文档
雷军否认YU7是拉高版SU7;福特汽车召回近20万辆电动车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24 17:52
小米YU7车型发布 - 雷军否认YU7是SU7的拉高版 强调两款车型基于同一平台但90%零部件重新开发 驾驶风格上YU7更偏向舒适 [1] - YU7用户留资量达SU7同期的3倍 公司对销售前景信心充足 [1] 现代起亚韩国产量下滑 - 5月现代与起亚在韩整车产量合计29.2万辆 同比下降5% 其中现代产量15.7万辆(-6%) 起亚13.4万辆(-3.8%) [1] 福特电动车召回事件 - 福特召回19.7万辆2021-2025款Mustang Mach-E SUV 原因为门锁故障可能导致后座乘客被困 [1] 岚图梦想家市场表现 - 岚图梦想家6月第三周以2720台销量登顶MPV周榜 该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及鸿蒙座舱4.0 单车均价超39万元 [1] - 岚图FREE+开启预售 全系配备华为乾崑智驾ADS4与鸿蒙座舱5 被视作潜在爆款车型 [1]
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叫苦:现在是勉强糊口的状态,还在努力获取中国稀土磁铁
观察者网· 2025-06-24 12:06
稀土供应链紧张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 福特汽车在获取稀土元素制造的关键磁铁方面面临困难,需要"灵活调配资源"以避免生产停工 [1] - 福特位于芝加哥的探险者SUV工厂因稀土材料短缺曾停产一周 [1] - 其他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稀土磁铁获取难题,需每周进行应急调度 [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影响 - 中国控制全球约90%的稀土元素供应,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3] - 中国已建立稀土磁铁出口许可制度,审批速度未明显变化 [3] - 中国商务部表示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 [6] 全球汽车行业的反应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稀土磁铁短缺可能导致生产延误甚至中断 [6] - 从雨刮器电机到刹车传感器,汽车行业广泛依赖稀土磁铁 [6] - 中国已向少数稀土生产商发放许可证,但不足以确保零部件供应充足 [6] 美国企业的应对与担忧 - 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表示欢迎,但不确定因素仍存 [7] -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可能不会批准足够数量的出口,以防止美国客户囤积稀土 [7] - 中国可能不会批准对美国国防公司及其供应商的稀土出口 [7]
福特汽车(F.US)警告:若国会执意削减电动汽车补贴 密歇根州电池厂逾千岗位将受冲击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1:24
福特汽车游说保住清洁能源补贴 - 公司正加大游说力度以保住美国政府给予的清洁能源制造补贴 警告若国会共和党人士削减税收抵免 其密歇根州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1700个就业岗位将面临风险 [1] - 该电池工厂耗资30亿美元 计划2026年投产后每年生产20千兆瓦时磷酸铁锂电池 占地200万平方英尺 [1] - 工厂采用中国宁德时代的技术 但公司强调完全拥有并控制该工厂 将成为美国首座专为电动汽车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制造基地 [1][2] 税收抵免政策风险 - 美国国会预算谈判中岌岌可危的是《通胀削减法案》中的"45X生产税收抵免条款" 该条款鼓励本土生产电池电芯与基础电池包 [2] - 据估算 公司在2026-2029年间可获得约23亿美元税收抵免 若条款被取消 正在建设的马歇尔工厂将面临风险 [2] - 参议院共和党人士公布税收法案 计划提前终止风能太阳能行业税收抵免 并在法案生效180天后取消7500美元电动汽车购车税收抵免 [3] 电动汽车战略调整 - 公司最初计划该工厂为4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后因需求减弱将目标下调至23万辆 [3] - 为提升价格竞争力 公司任命前特斯拉高管领导开发起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小型电动车系列 马歇尔工厂将为这些车型提供电池 [3] - 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热稳定性更好 公司通过获得宁德时代技术授权 试图追赶中国电动汽车竞争对手 [2] 政治与行业环境 - 特朗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政策 通过关税和减税鼓励企业扩大本土制造业务 [1] - 政府对核能态度转变 大举推进核电复兴 但对风能太阳能及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领域持续打压 拒绝给予联邦补贴 [3]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24日(周二)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24 11:10
汽车行业市值及股价表现 - 大众汽车市值5091.1亿欧元,股价当日下跌1.53% [2] - 通用汽车市值4664.9亿欧元,股价上涨3.06% [2] - 玛鲁蒂铃木市值4609.8亿欧元,股价下跌3.34% [2] - 马恒达汽车市值4342.2亿欧元,股价下跌6.84% [2] - 保时捷市值4292.8亿欧元,股价下跌2.5% [2] - 福特汽车市值4274.8亿欧元,股价上涨6.36% [2] - 本田汽车市值4072.5亿欧元,股价下跌6.24% [2] - 现代汽车市值3619.6亿欧元,股价上涨9.69% [2] - 赛力斯市值3009.3亿欧元,股价上涨2.45% [2] - 塔塔汽车市值2853.2亿欧元,股价下跌2.1% [2] - 理想汽车市值2777.9亿欧元,股价大涨20.48% [2] - 起亚汽车市值2727.6亿欧元,股价下跌7.97% [2] - 斯特兰蒂斯市值2720.6亿欧元,股价下跌1.45% [2] - 上汽集团市值2510.7亿欧元,股价上涨0.8% [2]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228.2亿欧元,股价微涨0.2% [2] - 长城汽车市值2173.5亿欧元,股价上涨0.82% [2] - 吉利汽车市值2117.1亿欧元,股价上涨3.85% [2] - 小鹏汽车市值1754.7亿欧元,股价上涨7.88% [2] 其他汽车公司表现 - 长安汽车市值1512.7亿欧元,股价微涨0.48% [3] - 雷诺市值1276.7亿欧元,股价下跌0.67% [3] - 江淮汽车市值1263.6亿欧元,股价上涨0.64% [3] - 斯巴鲁市值1235.6亿欧元,股价下跌1.22% [3] - 广汽集团市值1054.4亿欧元 [3] - 和泰汽车市值1009.2亿欧元,股价下跌1.51% [3] - 五十铃市值872亿欧元,股价下跌0.75% [3] - 日产市值820.2亿欧元,股价下跌0.38% [3] - Leapmotor市值806亿欧元,股价上涨0.96% [3] - VinFast Auto市值799.9亿欧元,股价上涨0.93% [3] - 蔚来汽车市值765.4亿欧元,股价上涨0.45% [3] - 福特奥托生市值750.8亿欧元,股价上涨1.19% [3] - Zeekr市值660.9亿欧元,股价微涨0.15% [3] - 路西德汽车市值658.9亿欧元,股价下跌0.92% [3]
不惧美国阻力,福特坚持建电池厂:采用宁德时代技术
凤凰网· 2025-06-24 09:48
福特电池工厂建设 - 公司坚持在密歇根州马歇尔建设耗资3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距离底特律以西约100英里 [1] - 工厂采用宁德时代授权的电池及制造技术,计划明年投产并创造1700个就业岗位 [1][2] - 工厂将生产锂铁磷酸盐电池,成本低于含镍钴的电池,但续航里程满足需求 [2] 政策与税收抵免影响 - 公司原计划依赖《通胀削减法案》的联邦税收抵免抵消部分成本,但可能因共和党政策法案失去支持 [1] - 美国国会共和党人拟禁止对使用中国技术或材料的电池工厂提供联邦支持,特朗普支持该举措 [1] - 公司高管表示,失去税收抵免将对工厂财务状况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1] 技术与成本优势 - 锂铁磷酸盐电池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但目前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主导商业化 [2] - 该电池不含昂贵的镍和钴,成本更低,适合福特等车企的续航需求 [2] 关税与供应链挑战 - 工厂制造设备从中国进口,面临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更高关税 [2] - 公司高管强调,税收抵免是决定在美国建厂的关键因素之一 [2] 行业与劳工影响 -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认为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将损害制造业工人利益 [3]
Ford Motor Company (F) Rises Higher Than Market: Key Facts
ZACKS· 2025-06-24 06:46
股价表现 - 福特汽车公司近期收盘价为10 75美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 51% 表现优于标普500指数0 96%的涨幅 [1] - 过去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 22% 同期汽车-轮胎-卡车行业下跌6 24% 标普500指数上涨0 5% [1] 季度业绩预期 - 预计下一季度每股收益(EPS)为0 3美元 同比下滑36 17% [2] - 预计季度营收为414 7亿美元 同比下滑7 46% [2] 全年业绩展望 - 全年EPS共识预期为1 11美元 同比下滑39 67% [3] - 全年营收预期为1608 6亿美元 同比下滑6 84% [3] 估值指标 - 公司当前远期市盈率为9 5倍 低于行业平均的11 21倍 [7] - PEG比率为0 9倍 低于行业平均的1 12倍 [7] 行业排名 - 所属汽车-国内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列188 处于全部250+个行业的后24%分位 [8] - 行业排名前50%的组别平均表现是后50%的2倍 [8] 分析师预期调整 - 过去一个月Zacks共识EPS预期下调2 43% [6] - 公司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6]
美国汽车关税下,韩日车企在美库存即将见底
环球时报· 2025-06-24 05:38
全球汽车行业涨价趋势 - 日本丰田汽车计划下个月在美国市场将丰田品牌汽车价格平均提高270美元 [1] - 三菱汽车宣布在美销售的汽车价格平均上调2.1% [1] - 斯巴鲁从6月份发货的产品开始上调价格 [1] 日本车企应对策略 - 日本车企计划暂时消化美国高额关税带来的成本 [3] - 丰田带头涨价可能促使其他犹豫观望的品牌跟进 [3] 韩国车企现状 - 现代汽车集团在美销售的整车中65%依赖进口 起亚同样面临高进口依赖 [4] - 现代与起亚承受的关税压力高于本田(35%)、丰田(51%)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53%) [4] - 现代汽车美国库存可支撑约3个月 起亚库存可维持约2个月(截至4月份数据) [4] - 现代汽车美国年生产能力约37万辆 起亚为34万辆 两家公司目标年产能达80万辆 [4] 现代汽车价格策略 - 现代汽车将原定6月2日结束的"价格冻结期限"延长至7月7日 [3] - 彭博社报道现代考虑在美销售车型价格平均上调1% 但公司否认涨价说法 [3]
Ford Stock Looks Cheap at 0.26X P/S - But is It Worth Buying?
ZACKS· 2025-06-23 22:10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12个月前瞻市销率(P/S)为0.26倍,低于行业水平及自身5年平均值,也低于通用汽车(GM)的0.27倍和特斯拉(TSLA)的9.88倍[1]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约7%,跑赢行业19%的跌幅,同期通用汽车下跌10%,特斯拉下跌20%[3] - 公司股息率超过5%,显著高于标普500平均1%的收益率,计划将40-50%自由现金流返还股东[12] 增长驱动因素 - Ford Pro商用客户业务表现强劲,全新Super Duty车型成功推出,软件订阅用户达67.5万且ARPU增长显著[10] - F系列皮卡持续畅销,Maverick/Escape/Explorer等SUV车型巩固市场地位[9]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末拥有450亿美元流动性(含270亿美元现金),年内预计实现10亿美元净成本削减(不含关税影响)[11] 业务挑战 - 电动车业务(Model-e)2024年亏损扩大至50.7亿美元(2023年为47亿美元),主要因定价压力和新一代EV研发投入[13] - 传统燃油车(Ford Blue)销量预期下滑,产品结构变化和汇率问题将拖累利润[14] - 关税变动预计对2025年调整后EBIT产生15亿美元负面影响[15] 财务预测 - 市场共识预期公司2025年营收和盈利将同比下滑7%和40%[16] - 最近30天内每股收益预期持续下调:当前季度从0.32降至0.30,全年从1.14降至1.11美元[17] 投资价值评估 - 低估值(0.26倍P/S)和高股息构成吸引力,但需观察Ford Pro执行效果与成本控制进展[17] - 电动车持续亏损、燃油车放缓及关税冲击导致短期前景不明朗[19] - 现有投资者可关注资产负债表实力,新投资者建议等待更明确的基本面改善信号[20]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23日(周一)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6-23 11:31
汽车行业市值及股价表现 - 大众汽车市值最高达51016亿,股价单日涨幅445% [3] - 马恒达汽车股价单日涨幅1317%,为统计企业中最高 [3] - 本田汽车股价单日跌幅713%,现代汽车跌幅351%,起亚汽车跌幅911% [3] - 赛力斯市值2992亿但股价仅微涨087%,表现相对平稳 [3] - 保时捷市值4314亿,股价单日涨幅419% [3] 中国车企表现 - 上汽集团市值25077亿,股价微涨065% [3] - 长城汽车市值21568亿,股价微跌071% [3] - 吉利汽车市值20888亿,股价上涨102% [3] - 小鹏汽车市值17547亿,股价下跌287% [3] - 蔚来汽车市值7654亿,股价微跌022% [4] 新兴电动车企 - 理想汽车市值26333亿,股价下跌415% [3] - VinFast Auto市值7905亿 [4] - Leapmotor市值7815亿,股价下跌149% [4] - Zeekr市值6594亿,股价基本持平 [4] 日韩车企 - 玛鲁蒂铃木市值46447亿,股价微跌07% [3]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2309亿,股价微跌02% [3] - 日产汽车市值8141亿,股价下跌124% [4] - 斯巴鲁市值12288亿,股价下跌227% [4] 欧美传统车企 - 通用汽车市值46341亿,股价上涨106% [3] - 福特汽车市值42112亿,股价上涨635% [3] - 斯特兰蒂斯市值27183亿,股价下跌406% [3] - 雷诺市值12821亿,股价微涨029% [4]
观点湃|“扭扭捏捏”难成合力,“貌合神离”搞不好联盟
新浪财经· 2025-06-22 17:12
汽车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汽车行业面临近十年来最激烈竞争,主旋律为整合、淘汰和系统性变革[1] -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已开始运作加强合作,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及雷诺-日产联盟变动反映行业整合趋势[1] - 行业整合案例包括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合并,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3] 福特在华合资企业现状 - 长安福特2024年销量24.7万辆,2025年前5个月同比下滑16.43%[3] - 江铃福特乘用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3.5万辆[3] - 福特在华整体销量从2016年顶峰下滑,2020-2021年短暂回升后2022-2023年再次低谷[3] - 产品更新滞后是销量下滑主因,未能跟上市场快速变化需求[3] 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合并传闻 - 江铃汽车6月18日声明否认合并计划,称无资产重组相关安排[2] - 长安福特主打轿车和SUV市场,江铃福特以商用车起家,2021年后发力SUV及皮卡[2] - 合并理论优势包括完善产品布局、避免重复投入、集中研发资源及整合销售网络[3] - 福特全球CEO吉姆·法利2025年提出中国市场战略调整,聚焦商用车、电动汽车及出口业务[4] 雷诺-日产联盟变革 - 日产2025年6月宣布计划减持雷诺股份至10%以下,雷诺CEO卢卡·德·梅奥同期辞职[5] - 双方互持股比从1999年联盟初期的43.4%逐步降至2025年10%底线[5] - 日产减持资金将用于新车开发,支持"Re: Nissan"复兴计划(目标2026财年正营业利润)[6] - 雷诺电动化车型欧洲销量占比达33%,但CEO离职引发股价单日暴跌8%[6] 汽车产业联盟模式转型 - 资本纽带弱化趋势明显,合作转向技术共享、产能协同等实质性领域[7] - 联盟治理从"股权对等"转向"能力互补",如雷诺电动化与日产混动技术互补[7] - 日产计划将减持所得1000亿日元投入电动化及自动驾驶技术[7] - 行业整体向"实质合作"蜕变,探索电动化、智能化下的韧性生存法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