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AI资本开支太狂热了?高盛:这才到哪呢
美股IPO· 2025-10-20 06:59
AI投资规模与可持续性 - AI基础设施投资在名义金额上创下新高,但当前美国AI投资占GDP比重尚不足1%,远低于历史上铁路、电气化、IT等技术周期投资高峰占GDP的2-5% [1][3][7] - 高盛研报认为当前AI投资规模并不过大,技术背景仍然支持AI资本支出,投资水平具备可持续性 [3] - 公开美国企业在2025年AI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收入增量约3000亿美元投资规模,AI相关支出年化增速较2022年提升了2770亿美元 [5] AI投资驱动力 - 生成式AI全面应用后,预计美国劳动生产率将提升15%,学界和企业案例显示AI应用可带来25-30%的平均生产力提升 [6] - AI模型规模年均增长400%,远超算力成本年均40%的下降速度,训练查询和前沿模型的需求年增速分别达350%和125% [6] - 算力需求增长快于成本下降,为AI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持续动力 [6] AI投资的经济效益 - 高盛预计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企业带来8万亿美元的资本收入,远超当前和可预见的AI投资总额 [4][7] - 生成式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预计将为美国经济创造20万亿美元现值,即使在悲观或乐观假设下,收益区间也在5-19万亿美元 [7] - 近期OpenAI与Oracle达成3000亿美元合作,并获得英伟达1000亿美元投资,显示出巨额资本开支的势头 [5]
市场刚刚“消化了一轮严重的战术性去风险操作”;_高盛顶级交易员仍“审慎看涨”
高盛· 2025-10-19 23: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市场整体持"审慎看涨"态度,特别是对第四季度采取"负责任的看涨"策略 [1][19]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刚刚消化了一轮严重的战术性去风险操作,但技术面预计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善 [1][16][22] - 当前做空市场需要 impeccable 的时机或基本面格局改变,否则将同时对抗美联储宽松政策、财政刺激和美国大型科技股三大力量 [17] - 美联储正在放松金融环境,经济进入周期性加速,同时人工智能资本支出持续增长 [16] 市场表现与波动 - 本周市场波动剧烈,标普500指数经受住了50日均线考验,全周上涨1.7% [10] - 股票隐含波动率间歇性走强,超过其现货贝塔值,并与债券波动率显著脱钩 [3][5] - 日内波动范围明显扩大,几乎是近期趋势的3倍 [6] - 波动率指数(VIX)回落,但隐含波动率和偏度昨日遭受重挫 [12] 资金流向与持仓情况 - 交易界上周五大举削减风险,高盛私人银行报告出现自4月以来最大规模的美国和全球股票抛售 [20] - 散户投资者保持冷静,本周股票基金有280亿美元资金流入 [21] - 市场失去了部分支撑点,快钱迅速减持仓位,但各种市场参与者仍持有大量头寸 [20][22] 地缘政治影响 - 美中贸易紧张局势重新抬头,成为市场压力点之一 [15] - 市场对关税变量此前已相当放松,重新出现的角力令人意外 [23] - 虽然紧张局势有所降温,但在APEC峰会前怨恨情绪可能加剧,不过会议似乎仍将举行 [25] 科技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表现强劲:AVGO因OpenAI公告上涨10%,ASML因稳健收益表现良好,台积电强调AI需求持续强劲且比三个月前预期更强劲 [27] - 微软、亚马逊和Meta即将公布财报,市场对其要求相比第二季度财报时有所降低 [28] 区域市场表现 - 韩国KOSPI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9%,并处于历史新高水平 [30] - 韩国股市具备股东改革、偏向科技和国防的产业结构,且估值较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同行有显著折让 [30][31]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全球可投资资产规模约为27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00%,这一比例是1950-1990年期间水平的两倍 [34][35] -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股票相对于债券的权重显著上升,但仍低于1990年代水平 [37] - 美国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中均占据主导地位,私人市场、黄金和加密货币等替代方案相对于公开股票和债券有所增长 [37][40] 人工智能投资分析 - 人工智能投资在美国GDP中的占比不到1%,低于之前大型技术周期2-5%的水平 [46] - 过去12个月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仍低于GDP的1%,以历史标准看是较大但并非过大的推动 [49] - 人工智能生产力提升所释放资本收入的现值折现值估计为8万亿美元,合理范围在5万亿至19万亿美元之间 [49] 对冲基金行业动态 - 多元经理综合体资产规模达到43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雇佣对冲基金行业三分之一员工,占对冲基金股票交易量的近40% [53] - 多策略多元经理基金因能获得更多正交回报流,相比专注于股票和宏观策略的同业产生更强劲回报 [57][58] - 2024年该领域资产创下历史新高,经理们创造了纪录的美元回报,2023-2024年撤出的资金几乎全部重新投入 [60][62]
帮主郑重:AI资本开支狂热?别慌,高盛说这才刚起步!
搜狐财经· 2025-10-19 22:32
AI投资规模与历史对比 - 当前AI投资规模远未达到历史技术革命的高峰水平,美国AI投资占GDP比重不到1%,而历史上铁路、电气化、IT革命等技术的投资高峰占美国GDP比重达2%至5% [3] - 生成式AI全面铺开后,预计将为美国企业带来巨大的资本收入,基准估计为8万亿美元,乐观估计可达19万亿美元,悲观估计也有5万亿美元 [3] AI投资的持续性与驱动力 - AI投资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显著的生产力提升,企业应用AI平均能提高效率25%至30%,未来10年美国整体劳动生产率预计将提升15% [4] - 算力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是另一大驱动力,AI模型规模每年增长4倍,而算力成本每年仅下降40%,需求增速远超成本下降速度,导致算力缺口持续存在 [4] AI发展阶段与市场展望 - AI技术目前处于类似2000年前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正进入产业落地阶段,短期市场回调属于正常现象 [4] - 从中长期看,只要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和生产力提升的基本逻辑不变,AI领域的资本开支将继续推进,科技股的主线行情远未结束 [5]
AI资本开支太狂热了?高盛:这才到哪呢
华尔街见闻· 2025-10-19 16:12
AI投资规模与可持续性 - 高盛研报认为当前AI投资规模远未过热 具备可持续性 AI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故事依然稳健 [1][2] - 当前美国AI相关投资占GDP的比例不足1% 远低于历史上铁路 电气化 IT等技术周期投资高峰占GDP 2-5%的比重 [1][4] - 2025年公开美国企业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收入增量约3000亿美元投资规模 [2] AI投资增长动力 - 技术背景仍然支持AI资本支出 主要基于生产力提升和算力需求增加两大原因 [3] - AI模型规模年均增长400% 远超算力成本年均下降40%的速度 训练查询和前沿模型的需求年增速分别达350%和125% [3] - 自2023年中以来AI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速 美国国家账户数据显示AI相关支出年化增速较2022年提升了2770亿美元 [2] - OpenAI近期与Oracle达成3000亿美元合作 获得英伟达1000亿美元投资 与AMD战略合作部署6GW GPU算力 与Broadcom合作部署10GW定制AI芯片 [2] AI带来的经济效益 - 高盛预计生成式AI全面应用后 美国劳动生产率将提升15% 这一过程将在未来10年逐步实现 [3] - 学界和企业案例显示AI应用可带来25-30%的平均生产力提升 尽管目前仅2 5%的岗位面临自动化风险 主要集中在编程 客服和咨询等领域 [3] - 生成式AI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为美国经济创造20万亿美元现值 其中8万亿美元将作为资本收益流向美国公司 [4] - 即使在悲观或乐观假设下 资本收益区间也在5-19万亿美元 显著高于当前和未来AI投资总额 该测算尚未计入海外利润 新兴利润池或AGI带来的潜在收益 [4]
波动性卷土重来,美股新高之路再添不确定性
第一财经· 2025-10-19 13:26
美股市场表现 - 受益于地区银行财报缓解信贷风险担忧及贸易紧张局势缓和,美股上周尾盘上攻,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1.5% [1][6] - 衡量波动性的恐慌指数VIX回到关键心理关口20附近 [1] - 标普500指数所有行业近一周均实现上涨,通信服务板块上涨3.6%领跑,房地产板块上涨3.4%,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涨幅超过2%,金融板块微涨0.02% [6] - 投资者净买入10.4亿美元美股基金,挽回了前一周资金外流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6] 经济数据与前景 - 政府停摆持续影响经济数据发布,NFIB小型企业乐观指数9月环比下降2.0点至98.8 [3] - 地区制造业表现喜忧参半,纽约州制造业指数环比上升19.4点至10.7重回扩张区间,但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跌至六个月低位 [3] - 截至10月11日当周,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降至约21.7万人,较前一周的23.4万人有所下降,续请失业金人数维持在192万人 [3]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经济扩张陷入停滞,报告裁员的企业数量增加,多个辖区报告关税导致投入成本上升 [3] - 政府停摆每持续一周,年化经济增长率可能下降0.1至0.2个百分点,每天约8亿美元新增联邦拨款无法正常发放 [4] 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 - 短期不确定性上升推动避险情绪,美国国债全期限收益率均下跌,2年期国债跌约7个基点至3.457%,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约5个基点至4.001% [4] - 市场预期今年还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2026年将再进行三次25个基点的降息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称劳动力市场仍疲软,并警告政府停摆持续可能进一步模糊经济前景 [4][5] 企业财报与板块动态 - 第三季度财报陆续发布,多数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富国银行以及强生公司等企业公布好于预期的季度业绩 [6] - 人工智能领域,博通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AMD获得甲骨文的大额订单,赛富时与甲骨文发布乐观的长期增长预期 [7] - 机构投资者乐观情绪达到近八个月最高水平,基金经理现金持有比例为3.8%,略高于3.7%的"强力抛售"信号阈值 [7] 市场情绪与未来展望 - 市场看涨情绪达到高位,标普500指数成功守住50日移动平均线,加密货币表现低迷但出现低位买入支撑 [7] - 未来一周市场整体预测为"适度看涨",但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信贷事件爆发或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跌可能导致市场转向看空 [7] - 美国政府停摆能否重启以及贸易谈判进展将持续受到关注,财报季是否再现"意外"可能是市场波动导火索 [1][6]
70年代黄金大牛市或重演?
财联社· 2025-10-19 11:51
黄金价格走势与前景 - 现货黄金价格一度触及438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上涨约65%,有望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强劲的涨势 [1] - 高盛将2026年12月的金价预估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 [3] - 上世纪70年代,金价从35美元飙升至850美元,涨幅超过2300% [1] 黄金上涨的驱动因素 - 黄金本轮涨势基于实际需求,涨势基于基本面而非狂热 [1] - 各国央行仍在购买创纪录数量的黄金,而随着美联储降息,私人投资者也在增加配置 [1] - 西方黄金ETF资金流入强劲,且央行需求持续旺盛是高盛上调金价预估的理由 [3] 历史比较与市场观点 - 当前金价与股市同步飙升的情况与上世纪70年代如出一辙 [5] - 如果财政担忧和政策不确定性再次出现,可能会看到全球资产多元化趋势加剧 [2] - 与股票和国债市场的规模相比,黄金市场规模仍相形见绌,这意味着金价可能会更快上涨 [2] 投资建议 - 投资者应考虑将投资组合中15%的资产配置到黄金 [5] - 黄金被描述为一种在投资组合中其它典型部分下跌时表现非常出色的资产 [5]
港股IPO火爆!人才短缺,中外资投行变更招聘计划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08:44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规模达1829.17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555.81亿港元增长229% [4] - 上市后定增和配股募资规模分别达到2610.65亿港元和2126.74亿港元,同比增长270%和570% [4] - 市场火爆导致投行产能紧张,目前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IPO [4] 国际投行业务扩张与招聘 - 高盛正扩大香港团队招聘,步伐较12至18个月前加快,同时在印度等地也在招兵买马 [2] - 摩根大通亚太企业银行部门人员截至今年7月已增长20%,是原2025年增长目标的两倍,并计划明年再增加员工人数20% [3] - 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和热情创近4年来新高,主权基金等偏好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1][2] 中资及瑞银的竞争优势 - 头部中资券商和瑞银因实行境内外投行团队一体化,可对内地投行人才进行调配,人手相对宽裕 [1][4] - 瑞银得益于综合跨境平台,深耕内地超35年、香港超60年,并于今年4月实现对瑞银证券全资控股,优化在岸业务 [5] - 境内外一体化的中资券商在提供IPO、再融资、跨境发债、国际并购等综合化服务上具备优势 [4]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中外资投行在香港加大财富管理业务布局,以捕捉A股和港股市场向好机会,满足跨境资产配置需求 [1][6] - 中国内地家庭储蓄几年间大增55万亿元,香港正瞄准契机打造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6] - 中金公司在港财富管理团队由7年前约30人扩展至超过150人,其境内整个财富管理团队有约7000人,客户经理近4000人 [6]
高盛:人工智能热潮并非泡沫,才刚刚起步
搜狐财经· 2025-10-19 08:02
AI行业投资前景 - 高盛认为AI繁荣才刚刚开始,当前投资规模与潜在经济回报相比仍然较小[1][3] - 生成式AI承诺的巨大经济价值足以支撑当前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只要企业相信长期超额回报,整体AI投资水平就是可持续的[3] - AI应用在已部署领域已开始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要释放这些效益需要庞大的计算能力支持[3] AI经济价值预测 - 高盛预测若AI实现广泛普及,有望为美国经济增加约20万亿美元(约合141.9万亿元人民币)[3] - 约8万亿美元将以资本收入的形式流入企业[3] - 在全面采用AI后,美国整体劳动生产率将提升15%,这一过程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实现[3] AI投资规模比较 - 美国与AI相关的投资尚不足GDP的1%,而此前技术浪潮高峰期投资占比高达2%至5%[4] - 预计2025年全年AI相关支出约为3000亿美元(约合2.13万亿元人民币),考虑到长期回报潜力,这一规模是合理的[4] - 与以往技术革命相比,当前AI领域的投资规模依然有限[3]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存在合理担忧:目前在AI领域投入最多的公司是否真能最终收获最大回报[4] - 当前AI市场结构尚不清晰,无法确定今天处于领先地位的AI企业是否将成为长期赢家[6] - 早期采用者正通过同时使用多个AI模型而非依赖单一生态系统来对冲风险,这削弱了现有巨头的竞争优势[6] 投资周期与估值 - 先行者在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中往往表现不佳,后来者可能通过低价收购资产获得更高回报[5] - 早期已显现的生产率提升和模型性能改进仍在激励投资,技术背景有利于AI投资持续推进[7] - 若综合考虑盈利增长、现金流和利润率等因素,当前AI相关股票的估值并未被严重高估[7]
Some 40% Of People Earning More Than $300,000 Are Living Paycheck To Paycheck, New Goldman Sachs Study Says
Yahoo Finance· 2025-10-19 06:32
财务压力普遍性 - 财务压力广泛存在于各个年龄层和收入阶层,并不局限于低收入工作者[2] - 生活方式膨胀、债务负担以及生活成本上升侵蚀了高收入者的储蓄能力[2] 高收入群体财务状况 - 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的高收入工作者中,有40%表示自己是月光族[1] - 在年收入20万至30万美元的家庭中,仅16%为月光族,但该比例在收入30万至50万美元的群体中跃升至41%[6] - 年收入超过50万美元的群体中,亦有40%为月光族,反映出生活方式攀附现象,即奢侈品成为必需品[7] 储蓄与退休规划障碍 - 约40%的工作受访者表示自己是月光族,另有40%表示每年仅能取得适度的财务进展[3] - 约74%的月光族表示,诸如学生贷款、育儿、医疗费用、信用卡债务和资助家庭成员等优先事项影响了其退休储蓄能力[4] - 月光族群体的退休储蓄与收入比率最低,微薄或无剩余可支配收入使得定期小额储蓄贡献也变得困难[5] 重大生活事件影响 - 重大生活事件,如生育、购房或面临财务困境,常导致人们暂停退休储蓄、从退休账户借款或延迟退休计划[7] - 在过去两年中,约66%的Z世代和59%的千禧一代受访者表示至少经历过一次重大生活事件[7]
American Express Company (NYSE: AXP)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Peers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10-18 23:00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美国运通是一家全球性金融服务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信用卡、签账卡及旅游相关服务 [1] - 公司在行业中与Visa、万事达以及高盛、富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竞争关系 [1] 资本使用效率核心指标对比 - 美国运通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6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17%,导致其ROIC与WACC比值为0.76,表明公司未能创造超过资本成本的回报 [2][6] - Visa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为28.3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68%,ROIC与WACC比值高达3.69,显示其资本使用效率非常高效 [3][6] - 万事达的投入资本回报率为42.97%,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7.98%,ROIC与WACC比值达到5.38,在同行中资本使用效率表现最为出色 [4][6] 同业金融机构表现 - 高盛的ROIC与WACC比值为0.22,富国银行的该比值为0.31,两家公司均与美国运通类似,其资本回报未能覆盖资本成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