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Why major financial firms are expanding Texas presence beyond traditional Wall Street hub
Fox Business· 2025-11-04 21:46
行业趋势 - 金融服务公司近年来增加了在德克萨斯州的布局 以分散其战略足迹 超越纽约市华尔街这一传统金融中心 [1] - 该趋势源于新冠疫情后许多美国人从纽约和加州等高税收州迁往税收和监管负担较低的州 [2] - 纽约市市长选举结果可能影响金融公司未来关于员工部署地点的决策 [3] 高盛 (GS) - 公司正在达拉斯建设一个80万平方英尺的新园区 可容纳超过5000名员工 [6][8] - 公司目前在达拉斯-沃斯堡大都会区雇佣约4500名员工 [8] - 达拉斯办公室是公司在美国的第二大办公室 仅次于纽约市的7800名员工 [8] - 新园区计划于2028年开放 [9] 摩根大通 (JPM) - 公司目前在德克萨斯州拥有约31000名员工 其中18000名在达拉斯-沃斯堡大都会区 [12] - 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的员工人数超过纽约市的24000名 [12] - 公司在普莱诺郊区设有园区 容纳超过12000名员工 [12] - 达拉斯商会将公司列为主要雇主 在达拉斯-沃斯堡大都会区拥有超过10000名员工 [13] 富国银行 (WFC) - 公司上月底正式开放了一个占地22英亩的新园区 包括两栋10层办公楼 可容纳4500名员工 [16] - 达拉斯商会列出公司在达拉斯大都会区的员工数量在5000至9999人之间 [16] 嘉信理财 (SCHW) - 公司近五年前将企业总部从加州迁至达拉斯地区 在韦斯特莱克郊区开设新园区 [19] - 根据达拉斯商会报告 公司在达拉斯大都会区雇佣5000至9999名员工 [19] 美国银行 (BAC) - 公司正在达拉斯建设一栋新的30层办公大楼 但总部仍保留在夏洛特 新大楼预计于2027年完工 [21] - 达拉斯商会指出公司在达拉斯大都会区拥有超过10000名员工 [21]
M&A Volumes Up 40% & Momentum To Continue, Goldman's Skoglund Says
Yahoo Finance· 2025-11-04 20:52
Anna Skoglund, Goldman Sachs Co-Head of EMEA Investment Banking, says the private credit market today is a big, deep and sophisticated market. "It is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when the market enters into some form of acceleration and activity. But I would not say there's any reason to worry," she said. Skoglund also weighed in on investment banking in 2026, M&A activity and AI's impact on banking talent. Skoglund joined "The Pulse with Francine Lacqua" on Bloomberg Television. ...
高盛、大摩CEO齐发预警:美股估值太高了,可能出现至少10%回调!
美股IPO· 2025-11-04 20:42
美股估值担忧 - 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管认为尽管企业盈利强劲但当前美股估值水平令人担忧[1][3] - 高盛预计未来12至24个月内可能出现10%至20%的回调[1][3] - 摩根士丹利认为可能出现10%至15%的回调[3] - 科技股估值尤其充分但并非适用于整个市场[1][5] -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市场估值介于合理和充分之间很少有人认为股票价格便宜[3][6] - Citadel首席执行官指出市场正处于牛市深处[3] 市场回调性质 - 华尔街高管一致认为市场回调是市场周期的正常特征应被视为健康的发展而非危机信号[3][7] - 高盛强调10%至15%的回调经常发生是长期牛市的正常特征不会改变资本配置的基本结构性判断[7][8] - 摩根士丹利表示投资者应该欢迎周期性回调的可能性称其为健康发展而非危机迹象[9] 亚洲市场前景 -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对亚洲市场保持乐观看好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增长前景[1][4][10] - 高盛预计全球资本配置者将继续对中国保持兴趣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11] - 摩根士丹利强调中国日本和印度具有独特的增长故事是全球亚洲故事的一部分[11][12] - 特别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生物技术板块的投资机会以及日本的企业治理改革和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12]
何立峰会见美国高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德巍
新华网· 2025-11-04 20:37
责任编辑:何俊熹 苏德巍表示,高盛集团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继续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曹嘉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办主任何立峰4日在京会见美国高盛 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德巍。 何立峰表示,中美两国元首不久前在韩国釜山成功会晤,为下一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方 应共同认真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系列重要共识,这有利于两国企业稳定预期,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 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欢迎高盛集团继续在华投资兴业。 ...
Goldman, Morgan Stanley CEOs warn of pullback in global equity markets
Yahoo Finance· 2025-11-04 19:57
市场修正预警 - 华尔街主要银行首席执行官预警股市可能出现10%至15%的回调 [1][2] - 市场回调被视为健康调整,反映了市场目前的过度繁荣程度 [4] -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警告美国股市在未来六个月至两年内出现重大回调的风险升高 [5] 市场现状与担忧 - 标普500指数持续飙升并屡创新高,引发对市场泡沫的担忧 [1] - 市场目前基本无视通胀、高利率、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已持续五周的联邦政府停摆等担忧 [2] - 追踪华尔街主要指数的期货下跌,而波动率指数VIX徘徊在两周高点附近 [4] 科技股与AI领域 - 高盛首席执行官指出科技股估值倍数已充分,但整体市场并非如此 [4] - 对生成式AI的热情高涨,投资者向科技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估值飙升 [7] - 花旗预计到2029年科技巨头在AI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将超过2.8万亿美元,高于此前估计的2.3万亿美元 [7] 不确定性因素 - 市场情绪可能因未知事件而改变,导致对增长轨迹的看法转变 [3]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财政支出和全球再军事化等风险因素正在制造不确定性氛围 [5] - 对冲基金桥水联席首席投资官认为投资者正在忽视累积的风险 [6]
One in 5 millionaire women say they have no plans to retire—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Goldman Sachs finds
Yahoo Finance· 2025-11-04 19:45
高净值女性投资者退休意愿 - 近20%资产超百万美元的美国女性无退休意愿 显著高于男性11%的比例 [1] - 无退休计划的高净值女性投资者平均年龄超过60岁 [1] 高净值女性投资目标与习惯 - 女性三大投资目标为:维持消费支出(48%)、财富保值(47%)以及规划舒适退休生活(44%)[2][3] - 高净值女性平均每月储蓄率为收入的17% 年均收入略低于55万美元 [3] 高净值女性资产配置偏好 - 女性投资组合中股票配置比例为40% 低于男性的45% [4] - 女性持有现金(21%)和固定收益产品(25%)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分别为19%和23%)[4] 高净值女性投资策略关注点 - 女性投资者极度关注投资表现 将其作为新投资的首要考虑特征 [5] - 92%的女性不投资另类资产 其中34%认为该资产类别风险过高 [5] 高净值女性风险认知与行业趋势 - 女性认为加密货币是最不可靠的资产 仅22%女性将美国股票归类为“高风险”[6] - 受“财富大转移”影响 女性在未来几十年将通过继承资金改变投资流向 [7]
Goldman and Morgan Stanley CEOs predict corrections of up to 20%, sparking global selloff
Fortune· 2025-11-04 19:36
全球股市下跌 - 亚洲和欧洲股市今晨大幅下跌,主要受华尔街CEO对市场修正的警告影响[1] - 欧洲STOXX 600指数早盘下跌1.41%,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1%,日本日经225指数下跌1.74%[2][8] - 韩国KOSPI指数受冲击最严重,下跌2.37%[2][8] 华尔街CEO市场观点 -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预计未来12至24个月内股市可能出现10%至20%的回调[3] -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同意此观点,预计可能出现10%至15%的回调,且并非由宏观悬崖效应驱动[3] -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Lisa Shalett建议客户卖出投机性科技股,将利润再投资于大盘核心股和优质股,包括“七巨头”及金融、医疗和能源领域的人工智能受益股[4] 私人信贷市场风险 - 瑞银集团董事长Colm Kelleher警告保险业因缺乏有效监管而面临迫在眉睫的系统性风险[5] - 保险公司是私人信贷的主要买家,这些贷款提供方在全球寻找评级最宽松的评级机构,低估了贷款的风险和流动性不足问题[5] - 贷款发起人正在私人信贷交易中施加日益严格的法律条款,表明贷款机构预感麻烦将至[6] 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 - 美联储两位官员对12月是否继续降息表示未决定,美联储理事Lisa Cook称12月会议是“现场会议”,将根据数据决定政策立场[7] - 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Austan Goolsbee表示其降息门槛比前两次会议更高[7] 美国经济数据与市场预期 - 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10月为48.7%,低于49.3%的共识预期,显示制造业收缩[7] - 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导致贸易数据无法发布,投资者依赖可靠性较低的私人数据[7] - 纽约市场开盘前,标普500期货下跌超过1个百分点,纳斯达克100期货下跌1.35%[2][3] 个股与特定市场表现 - 科技股预计将受重创,Palantir在隔夜交易中下跌近7%,特斯拉盘前下跌2.45%,Meta下跌1.22%[3] - 中国市场CSI 300指数下跌0.75%,印度NIFTY 50指数下跌0.64%[8][9] - 比特币价格下跌至103.6万美元[9]
Goldman, Morgan Stanley CEOs warn of equity markets heading towards correction
Yahoo Finance· 2025-11-04 19:12
市场前景评估 - 摩根士丹利与高盛首席执行官警示全球股票市场可能正走向回调 凸显对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估值至过高水平的担忧 [1] - 市场对通胀、高利率、贸易动态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已持续五周的联邦政府停摆等担忧 largely brushed aside [2] - 对冲基金桥水联席首席投资官警告投资者忽视当前市场稳定性的累积风险及人工智能热潮的局限性 尤其在美国市场 [4] 市场动态与潜在调整 - 基准标普500指数持续飙升 屡创纪录新高 引发对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回忆 [1] -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表示应欢迎可能出现10%至15%的回撤 且非由某种宏观悬崖效应驱动 [2] -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指出市场周期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某些事件将改变市场情绪或增长轨迹预期 且难以预测 [3]
高盛、大摩CEO齐发预警:美股估值太高了,可能出现至少10%回调!
华尔街见闻· 2025-11-04 19:02
美股估值与回调预期 - 华尔街顶级投行高管齐声预警,尽管企业盈利强劲,但当前美股估值水平令人担忧,未来12至24个月内可能出现超过10%的回调 [1][2] - 高盛预计股市可能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出现10%至20%的回调,摩根士丹利则认为不是由宏观悬崖效应驱动的10%至15%回调值得欢迎 [2] - 市场回调被视为市场周期的正常特征,是健康的发展,在长期牛市中10%至15%的回调经常发生 [2][8][9][10][11] -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市场估值介于合理和充分之间,很少有人认为股票价格便宜,科技股估值已经充分 [2][5][7] - 市场面临政策错误风险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且当前正处于牛市深处,市场在顶峰和底部最为非理性 [2][6] 亚洲市场前景 - 尽管对美股估值担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对亚洲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3][15] - 高盛预计全球资本配置者将继续对中国保持兴趣,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16] - 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日本和印度市场保持看涨态度,认为这些市场具有独特的增长故事,是多年期投资主题 [17] - 特别强调中国的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生物技术板块的投资机会,并提到日本的企业治理改革和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 [17]
高盛CEO称大型并购交易积压量巨大
新浪财经· 2025-11-04 18:13
并购交易环境与前景 - 当前环境对2026年和2027年的大型并购交易相当有利,在美国市场尤其如此 [1] - 投资银行看到大量重要整合交易处于积压状态 [2] - 首席执行官们信心十足,认为有机会采取行动巩固自身地位、扩大业务规模 [2] 中国市场投资动态 - 随着估值变得具有吸引力,市场对中国的投资兴趣已高于12个月前 [2] - 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有所下降 [2] - 在理清贸易格局和地缘政治形势之前,投资规模难以显著回升至更高水平 [2] - 当前资金流动正为IPO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2] 高盛公司业绩与运营 - 高盛在10月初得益于并购交易手续费收入增长,公布了创纪录的第三季度营收 [2] - 高盛告知旗下48300名员工,随着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今年将进一步裁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