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GS)

搜索文档
全球市场分析:支付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Global Markets Analyst_ The Financial System Implications of Payment Stablecoins (Zu_Marshall)
2025-07-28 10:1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金融行业、加密货币行业 公司:Tether、Circl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稳定币概述 - 稳定币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代币化数字货币,旨在维持稳定价值,通常与美元等法定货币一对一挂钩,主要作为数字资产交易或支付结算的交换媒介 [3] - 稳定币通过基于市场的供应调整机制(算法稳定币)或发行人的明确资产支持(储备支持稳定币)来维持与法定货币的挂钩,储备支持稳定币市场规模更大且与现有金融体系更融合 [4] 稳定币对安全资产需求的影响 - 稳定币采用和更广泛的金融系统影响取决于采用的范围和速度,目前稳定币采用主要局限于加密资产交易,未来使用量大幅增加可能导致对安全资产(包括国债)的大量需求,但采用的速度和程度仍不确定 [5][10] - 稳定币需求来源不同对安全资产需求影响不同:从政府货币市场基金流入对安全资产需求净影响最小;从银行存款流入可能增加安全资产需求,但可能导致信贷脱媒;从实物现金流入最初会增加安全资产需求,但长期影响不确定;外国对美元稳定币的需求可能增加对美元安全资产的总体需求,但可能受资本管制限制 [24] 稳定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支付稳定币的“狭义银行”设计会在银行业造成信贷脱媒风险,类似于银行压力期间存款流向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还会增加银行业的脆弱性,对银行存款的“特许经营价值”构成竞争压力 [45][47]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有许多共同点,但稳定币由私人实体发行,会将铸币税转移到私人部门,增加公共部门利息支出,且可能缺乏“货币单一性”,还可能增加安全资产价格波动性 [49][50][55] 稳定币对安全资产供应和国债发行策略的影响 - 广泛采用稳定币可能影响安全资产供应的构成,理论上可通过提高价格(降低短期利率)或增加供应来适应对安全资产的更大需求 [56][57] - 大量采用稳定币可能改变国债的发行决策,偏向短期发行可降低预期债务成本,但会增加资金成本波动性,且稳定币需求的波动性可能使国债管理供应和需求变化复杂化并增加期限溢价 [5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稳定币市场规模约为2600亿美元,USDT(Tether发行,流通量约1600亿美元)和USDC(Circle发行,流通量约650亿美元)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6] - 稳定币储备构成中,前两大发行商超过80%为美国国债、回购协议、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 [7] - 2015 - 16年货币市场基金改革导致资金从优质货币市场基金转向政府基金,对短期国债需求产生结构性变化,可作为当前情况的案例参考,但与当前背景存在差异 [58][65]
供给侧改革 2.0-关于中国反内卷政策的问答-Asia in Focus_ Supply-Side Reform 2.0_ Q&As on China’s Anti-Involution Policies
2025-07-28 10:1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太阳能、电动汽车、钢铁、水泥、煤炭、锂矿、生猪养殖、食品配送、家电、有色金属等 -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仅提及光伏玻璃等行业的领先制造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反内卷”政策的启动 - **现象背景**:“内卷”描述了产能增加但需求疲软导致的过度竞争和收益递减,在多个行业广泛存在[5] - **政策推进**: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避免“内卷式”恶性竞争,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呼吁规范生产者间的无序降价和过度竞争,随后市场监管总局等宣布一系列措施,部分制造商和行业协会也宣布减产计划[5][6] 政策出台的原因和目标 - **原因**:持续广泛的PPI通缩、许多工业部门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对增长的担忧是主要动机,去年因增长阻力实施延迟,今年7月随着出口增长和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开始推进[7] - **目标**:恢复有序的价格竞争,促进统一全国市场的发展,提高行业盈利能力,缓解供应链融资风险,抑制过度借贷和投资,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提升长期经济增长潜力[12] 政策可能关注的行业和措施 - **关注行业**:新兴行业如太阳能组件、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商务平台,传统行业如钢铁和水泥[13] - **可能措施**:太阳能行业设立产能收购基金促进产能退出;电动汽车行业进行价格监管和缩短供应商付款周期;钢铁行业可能减产5000万吨;水泥行业可能关闭未经授权和高能耗产能;煤炭行业进行过度生产检查;锂矿行业检查采矿许可证审批;生猪养殖行业严格控制产能增加和适当减少母猪存栏[16] 与2016 - 18年“供给侧改革1.0”的区别 - **相似点**:都面临部分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长期PPI通缩和低线城市高住房库存等挑战[17] - **不同点**:此次改革涉及新兴行业和服务业,更复杂;当前劳动力市场疲软,银行仍在消化损失,改革对增长、通胀和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可能较小;出口和GDP增长更具韧性,预计刺激措施更温和;政策更关注战略重要供应链的稳定和弹性[17][18][20][21] 供给侧改革在不同行业效果不同的原因 - **需求差异**:如钢铁主要用于建筑,房地产市场低迷后供应过剩和价格下跌问题再次出现;铝主要用于制造业,情况相对较好[27] - **进入壁垒**:钢铁厂进入壁垒低于铝冶炼厂,导致钢铁行业更容易出现产能过剩[27] - **地方政府激励**:地方政府受顶层领导对技术、脱碳和“高质量增长”的强调,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等行业,而家电等成熟行业市场力量主导资源分配[28] 政策对增长、就业、通胀和市场的影响 - **增长**:潜在目标行业占GDP的5.5%和就业的2.4%,若仅在少数小行业逐步实施产能削减,对增长的直接影响有限;快速的强制产能削减将带来显著增长逆风[30][32] - **通胀**:短期内对PPI指数的提振有限,长期影响取决于解决产能过剩的具体措施范围,需求侧刺激仍是PPI持续广泛再通胀的关键[35] - **市场**:对股市,政策指向行业整合,有利于行业领导者;对利率市场,短期内“再通胀交易”的投机可能推动国债收益率上升,中期利率可能下降[3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关注事件**: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可能发布10个主要行业的产能合理化实施计划;7月政治局会议将概述下半年政策重点;9月北京举行阅兵可能导致周边省份高污染行业减产;今年晚些时候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可能发布“十五五”计划提案[38][39] - **数据监测**:监测生产和价格相关数据,包括PMI调查的价格成分、月度PPI和CPI通胀、相关行业的工业生产以及工业活动和商品价格的高频跟踪指标[40]
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调查,其商业版图曝光;白家阿宽向消费者和麻六记致歉;京东已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28 07:59
少林寺商业发展 -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 包括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 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2] - 释永信是中国首位拥有MBA学位的方丈 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营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 现已注销 [4] - 2004年重启少林药局 开发活络膏 少林灵芝茶等产品 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单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5] - 发展"功夫"经济 包括买地 卖药 开发网游 淘宝开店 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 武僧团全球巡演每场收入从10万美元升至50万美元 [5] NASA裁员计划 - NASA拟通过自愿辞职计划裁减3870名员工 是特朗普政府削减联邦政府雇员规模计划的一部分 [5] - 数百名在职及前员工联名警告裁员会带走高度专业化 不可替代的知识经验 可能危及任务安全与执行效率 [5] 贝索斯减持亚马逊股票 - 贝索斯于23日至24日出售420万股 套现9.54亿美元 按照3月份10b5-1交易计划进行 总计出售规模不超2500万股 [5] - 6月底减持超过330万股 套现7.37亿美元 两次减持合计16.91亿美元(约120多亿元人民币) 减持后仍持有约9.05亿股 为最大个人股东 [5] - 亚马逊股价231.44美元 市值2.457万亿美元 [5] 华为云业务调整 - 华为云域名注册 企业邮箱等多款产品正式停售 企业邮箱于2025年7月26日停售后无法新购 已购服务续费和使用不受影响 [6] - 域名注册服务Domains于2025年7月26日停售后无法新购 已购服务续费和使用不受影响 [6] 白家阿宽质量问题 - 代工麻六记270g规格酸辣粉部分批次出现质量问题 涉及2025年6月16日 6月18日两个批次 因生产过程消杀环节不足 导致产品可能受细菌污染 [6] - 问题批次产品已全部下架 正全面召回 消费者可退货退款 公司承担退货费用并按规定补偿 [6] ChatGPT法律风险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警告 ChatGPT对话内容不具有法律上的保密性 可能被传唤并用作法庭案件证据 [9] 特斯拉战略突破 - 特斯拉工程副总裁表示公司正处于战略突破关键期 多款重磅产品即将面世 最期待Semi电动卡车 [11] - 当前在自动驾驶 Robotaxi Optimus人形机器人和Semi项目上都处在战略突破节点 [11]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具身智能等领域最新产品 机器人"干活"能力大幅提升 订单供不应求 [13] - 2025年或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量产元年 全年预计将有5万台人形机器人下线 [14] - 宇树科技累计中标订单超100笔 跨维智能已有批量化订单落地 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 [14] - 京东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 隶属于3C家电事业部 [14] - 智元机器人拟进军北美 欧洲 中东 日本及东南亚等市场 [14] 比亚迪海外拓展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推出纯电紧凑型SUV元UP 与腾势已建立超40家销售门店 计划将服务网点扩展至30家以上 [16] KKR收购数据中心 - KKR正在洽谈收购ST Telemedia Global Data Centres 估值可能超过50亿美元 [18] - KKR已持有该公司14.1%股份 2024年与新加坡电信组成的财团向其投资17.5亿新元(13.7亿美元) [18] 阿维塔数智工厂 -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挂牌 由长安汽车与华为 中国联通等联合打造 设备自动化率100% 平均每60秒下线一台新车 [20] 问界M9卫星救援 - 问界M9车主在青海无人区通过车载卫星通信eCall功能发起一键求助 实现行业首例卫星救援 [21] 特斯拉机器人 -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实测 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 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 预计2026年量产 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 [23] Relativity Networks融资 - 空芯光纤初创公司Relativity Networks完成610万美金种子轮融资 将用于空芯光纤技术商业化 总计已获1070万美金投资 [25] Elements Green融资 - 英国太阳能和电池储能项目开发商Elements Green完成1.4亿英镑债务融资 由高盛另类投资旗下私募信贷部门提供 [26] 腾讯3D世界生成模型 - 腾讯发布并开源业界首个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 输入一句话或一张图可生成可漫游的3D世界 [26] 智元机器人世界模型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动作驱动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 融合预测 控制 评测三大核心能力 机器人可完成"做三明治"等多项任务 [28] 大模型发展 - 全球已发布大模型总数达3755个 我国企业贡献1509个 数量居全球首位 [29] 工业企业利润 -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 同比下降1.8%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7.6% 私营企业增长1.7% [29] 暑期档票房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破50亿 总人次1.29亿 《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4亿领跑 《长安的荔枝》4.55亿暂列第二 [29][33]
AI冲击显现!美国多行业就业增长已转负、科技业年轻员工失业率大涨,但高盛不信“大失业潮”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6:45
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生成式AI的爆发引发"AI抢饭碗"担忧,部分敏感行业如市场营销、客服中心、平面设计、搜索引擎和软件开发已出现就业增长转负现象 [1] - 科技行业在整体就业中的占比跌破长期趋势水平,年轻技术人才失业率比年初上升近3个百分点 [1] - 高盛预计AI在未来十年内不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因技术创新将创造大量新岗位抵消自动化带来的就业流失 [1] AI对职业的替代性分析 - 目前仅9.3%公司将生成式AI实际应用于生产流程,整体采用率仍偏低 [2] - 高盛模型测算显示未来几年约6%-7%岗位可能被AI取代,不同假设下替代比例在3%至14%之间波动 [2] - 每提升1个百分点生产率,短期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但两年后影响消失 [2] - 最易被取代职业特征:高度重复性工作(数据录入、抄表)、后勤支持类岗位(行政助理、客服)、出错成本低的工作(文案、电话销售) [3][5] - 较安全职业特征:涉及高沟通、身体与认知结合能力的岗位(医生、幼儿园教师、上门推销员) [5] AI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影响 -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虽毁灭旧岗位但创造更多新岗位,美国60%工作1940年时尚未存在 [6] - AI不会导致人类"失业灭绝",而是推动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重塑 [6] - 经济衰退期可能加速AI替代人工,导致短期失业率飙升;若AI创造新利润增长点则可缓解冲击 [9] AI替代职业的关键风险因子 1) 出错可能带来重大损失的岗位更倾向保留人工 [2] 2) 高度重复、结构化任务最易被自动化 [2] 3) 任务间关联紧密的工作更可能被整体性自动化 [2] 4) 任务价值低的岗位较难被完全取代 [3] 5) 后台岗位自动化潜力更大 [3]
720MWh!英国最大储能项目之一获高盛1.4亿英镑债务融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7-27 16:43
Elements Green的Staythorpe电池储能项目 - 英国开发商Elements Green完成1.4亿英镑债务融资用于360MW/720MWh的Staythorpe电池储能项目 融资由高盛另类投资旗下私募信贷部门提供 标志着公司向大型独立发电商转型 [1] - 项目将成为英国最大电池储能设施之一 预计2027年年中投运 提供电网平衡能力 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 助力英国净零目标 [1] - 商业基础稳固 包括15年容量市场合同和与EDF的长期收入保底协议 工程由Mitie承建 采用海辰储能技术 [1] Gresham House能源储能基金扩建项目 - GRID获得860万英镑股权投资用于Glassenbury电池项目扩建 储能容量从38MWh提升至110MWh 时长延长至2.2小时 [2] - 新股东UAB E Energy Invest获得35%所有权 GRID保留65% 施工计划2024年7月开始 目标2025年12月完工 [2] - 此为上市电池储能基金首次通过扩建引入股权注资 开创行业项目融资新路径 [2] GRID财务与战略规划 - 扩建预计使项目生命周期内应占EBITDA增长22% 净现值提升将体现在2025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中 [3] - 计划2025-2026年启动另外七个扩建项目 通过再融资支持 预计显著提升投资组合EBITDA和整体价值 [3] GRID与Statkraft合作协议 - Statkraft为GRID现有412MW电池资产组合提供最低收入保障协议 支持扩建和再融资 覆盖13个储能项目 [4] - Statkraft将优化协议资产组合 利用算法交易在能源和辅助市场实现收益 其在英管理优化资产超3GW [5] 行业动态 - 英国储能行业出现运营新模式 如长期保底协议和项目层面股权注资创新 [2][4] - 头部企业加速布局大型储能项目 技术合作与融资创新成为发展关键 [1][2][3]
外资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7-27 08:32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4] - 高盛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环比GDP增速预测,并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 [4] - 野村将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 [5] - 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十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或国际投行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 [6] - 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和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发展潜力 [7][8] - 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依托成本与质量双重优势服务全球市场 [9] -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推进,新产业、新技术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10] - 中国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聚焦高科技和绿色产品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 [11] 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 - 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写字楼和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1][12] - 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汉斯集团、淡马锡、安耐德资本、范达集团等外资私募基金完成备案或登记 [13] - 资本等待优质不动产价格底部到来,抄底、并购和交易活动预计增加 [13] - 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政策持续发力提振行业预期,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初显 [14] - 地方政府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如旧改房票安置、城市更新金融支持、专项债收储等,高品质住宅或迎发展浪潮 [15] A股市场展望 - A股近期持续反弹,7月25日小幅调整,沪指下跌0.33%,深证成指下跌0.22%,创业板指下跌0.23% [16] - 沪指与创业板指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消费与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 [16] - 短期市场预计以震荡上行为主,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建议关注半导体、文化传媒、软件开发等行业 [16][17] - "反内卷"政策强度升级有望成为持续投资主线,长期需优化绩效考核机制,短期关注低位周期制造品种 [17] - 保险资金成为A股重要增量资金,大型险企2025年起每年投资A股增量资金约3477亿元—6598亿元,高股息蓝筹持续受益 [17]
迷因股热潮下,高盛客户转而做空不盈利科技股?
搜狐财经· 2025-07-27 00:41
迷因股现象对市场的影响 - 迷因股现象再度兴起带动了一系列小型股票的急剧上涨 [1] - 投资者对做空未盈利科技公司股票的兴趣显著增强 [1] - 迷因股的强势回归不仅搅动小型股市场也对整个科技板块产生连锁反应 [3] 未盈利科技股的表现 - 自4月中旬触及低点以来高盛追踪的一篮子未盈利科技股实现约70%的大幅飙升 [1] - 过去两天内这些股票遭遇回调跌幅超过3% [1] - 未盈利科技股整体仍保持较高波动性对短期套利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3] 市场情绪与策略 - 客户交流聚焦于何时在投机性最强的板块特别是亏损科技股上采取反向操作策略 [1] - 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未盈利科技股的风险与收益比 [3] - 客户在当前价位上展现出做空意愿 [1]
利好来了!外资,出手!
券商中国· 2025-07-26 22:45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经济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4] - 高盛上调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环比GDP增速预测,并将2025年全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6个百分点 [4] - 野村将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摩根大通上调0.7个百分点,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 [5] - 中国制造业凭借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及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发展潜力 [7] - 大华银行指出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全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依托成本与质量双重优势服务全球市场 [8] - 安联投资强调中国正显著提升制造业附加值,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锂电池、机器人等高科技和绿色产品领域 [9] 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 - 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写字楼及消费基础设施投资 [1][10] - 汉斯集团旗下汉斯(上海)私募基金、淡马锡旗下淡明(上海)私募基金、安耐德资本旗下安耐德私募基金等外资机构近期完成备案或登记 [11]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房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政策发力巩固市场企稳态势,核心城市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初显 [12] - 中银国际证券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将推动旧改房票安置、城市更新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地 [13] - 华源证券认为高品质住宅将迎来发展浪潮,维持房地产"看好"评级 [14] A股市场展望 - 7月25日沪指下跌0.33%,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2%、0.23%,本周三大指数分别上涨1.67%、2.33%、2.76% [15] - 中原证券建议关注中报业绩高增长及科技成长双线策略,同时布局高股息银行、公用事业及战略新兴产业 [15] - 中信证券指出"反内卷"政策强度升级将成为持续投资主线,低位周期制造品种有望成为交易主线 [16] - 平安证券预计大型险企从2025年起每年投资A股增量资金约3477亿—6598亿元,高股息蓝筹将持续受益于险资配置逻辑 [16]
美股亮起三大红灯
华尔街见闻· 2025-07-26 18:43
当美股市场沉浸在迭创新高的狂欢中,华尔街各大投行不约而同地拉响了警报: 当前市场投机行为激增、杠杆水平飙升,泡沫风险正在累积。 高盛由Ben Snider领导的策略师团队指出,投机交易活动正为市场空头回补提供燃料。 该行投机交易指标显示,除1998-2001年和2020-2021年外,当前投机 水平已达历史最高。 其中,空头仓位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股票篮子涨幅已超过60%,这一活动虽然预示着大盘股市近期存在上涨空间,但同时也增加了最终下跌的风险。 该指标上升反映了近期无盈利股票、低价股以及估值倍数过高股票的交易量占比上升,最活跃交易的股票包括"七巨头"中的大部分公司,以及涉足数字资产和 量子计算的企业。 德银:借钱炒股规模逼近危险水位 周五,高盛策略师警告美股中高风险活动增加,衡量市场投机情绪的指标已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和2021年散户抱团股狂潮时期。 德意志银行则将目光锁定在市场"杠杆"上,警告称投资者借钱炒股的规模已"热得发烫",6月保证金债务总额已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美元。 美银Hartnett也重申泡沫风险,指出货币宽松政策和金融监管放松正推高泡沫化程度,他表示"散户规模越大,流 ...
外资金融机构连续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制造业展现强劲发展势头,“韧性”成核心关键词
央视网· 2025-07-26 11:48
外资机构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 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3个百分点,明后两年分别上调0.2个百分点 [1] - 大华银行上调0.3个百分点,野村上调0.5个百分点,高盛上调0.6个百分点 [1] 经济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 - 工业生产部门连续15个月保持增长,电力、建筑和制造业表现强劲 [3] - 家电以旧换新和消费补贴政策提振零售领域,包括家电、手机、汽车等 [3] - 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维持高位,出口数据亮眼 [3] 出口与贸易顺差表现 - 除美国外其他经济体对中国出口需求强劲,支撑出口规模及上半年贸易顺差 [5] 政策支持效果显著 - 政策持续发力支持消费内需、提振金融市场信心,包括消费品刺激和地方债置换 [7] - "反内卷"政策改善竞争环境,体现前瞻性效果 [7] 制造业竞争力与潜力 - 制造业全产业链竞争力、技术升级突破和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强大潜力 [8]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推进,半导体、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 [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渗透率提升,体现高端制造先发优势 [12] 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的关键评价 - "韧性"成为关键词,源于政策加码、宏观改善和微观亮点 [12] - 巨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支撑经济韧性 [14] - "灵活"形容中国经济适应国内外形势的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步伐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