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产汽车(NSANY)
icon
搜索文档
Nissan to Develop EV Platform to Underpin Production of Up to 5 EVs
ZACKS· 2025-04-10 00:10
文章核心观点 - 日产汽车准备在电动领域卷土重来,开发新的电动汽车平台,调整产品规划,同时权衡电动皮卡项目,还对部分车型进行调整 [1][4][6] 新电动汽车平台情况 - 公司正在开发新的电动汽车平台,支持在美国生产跨界车、轿车和可能的紧凑型皮卡 [1] - 新平台具有灵活性,可容纳多达五款紧凑型及相近细分市场的电动汽车,还为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机会 [2] - 新平台将采用更高效的电动机和快速充电、经济实惠的锂离子电池,但不支持公司计划在2028年推出的固态电池技术 [3] 产品规划调整 - 原计划2026年年中推出以轿车为先的电动汽车平台,后因市场对售价超4.5万美元轿车需求疲软而调整,优先开发受欢迎的跨界车身款式 [4] - 至少一款新电动跨界车预计在2028年年中推出,具体品牌取决于市场需求 [4] 车型特点 - 3月在日本展示的车型轴距比Rogue长,内部空间与Pathfinder相当,紧凑型跨界车是日产下一波电动汽车的理想切入点 [5] - 日产跨界车设计大胆粗犷,灵感来自经典的Xterra和Pathfinder,可能取代原计划开发的电动Pathfinder,后者可能改为混合动力车推出;英菲尼迪版本将为豪华买家提供优雅造型和高级配置 [5] 电动皮卡情况 - 公司正在研发一款一体式轻型电动皮卡,最早2030年上市,该车更适合周末冒险家,空间可容纳五名乘客,货箱适合放置户外装备,尺寸小于Rivian R1T [6] - 电动皮卡尚未正式获批,公司正在权衡能否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有竞争力价格生产,可能与正在评估的低成本混合动力Frontier一起销售 [7] 轿车业务调整 - 因消费者对特斯拉Model 3高价替代品兴趣不佳,公司缩减了电动轿车计划,这可能使电动皮卡更受优先关注 [8] - 公司预计2025年在坎顿工厂结束中型轿车生产,但供应链消息称生产已延长至2027年,同时对紧凑型Sentra进行了重大造型和技术升级,高端Sentra车型可能填补Altima留下的市场空白 [9] 其他相关股票信息 - 日产目前Zacks排名为3(持有),汽车行业其他排名靠前的股票有中国玉柴国际有限公司、米其林和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目前Zacks排名均为1(强力买入) [10] - 中国玉柴国际有限公司2025年销售额和收益的Zacks共识估计分别同比增长9.17%和36.84%,过去60天2025年每股收益估计提高了25美分 [11] - 米其林2025年收益的Zacks共识估计同比增长40.56%,过去60天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估计分别提高了27美分和18美分 [11] - Strattec Security Corporation 2025年销售额的Zacks共识估计同比增长2.61%,过去60天2025年和2026年每股收益估计分别提高了91美分和1.06美元 [12]
刚刚,熔断!高盛宣布:下调!
券商中国· 2025-04-07 14:03
日本股市崩盘与熔断 - 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暴跌超8%,刷新2023年10月以来新低 [2][4] - 日本东证指数跌幅一度扩大至9%,东证银行指数暴跌14.7% [2][4] - 软银集团股价盘中最大跌幅接近14% [4] - 日本大阪交易所启动“熔断机制”,暂停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并限制10年期日本国债期货交易 [2][4] 高盛下调市场预期 - 高盛将日本东证指数3个月目标点位从3000点下调至2500点,12个月目标点位从3100点下调至2775点 [2][4] - 下调原因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高于预期及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 [2][4] - 高盛认为近期股市大幅反弹空间不大,波动性在短期内可能仍然很大 [5]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 作为全球对等关税计划一部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日本祭出24%关税 [4] - 分析师预测,提高关税可能会使日本经济增长率下降0.8% [4] - 市场担忧特朗普对汽车征收25%关税将给日本汽车股带来更大压力 [7] 日本汽车行业受严重冲击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6.0261万亿日元(约400亿美元),占对美出口总额28.3% [8] - 2024年日本国内汽车产量823万辆,其中近137万辆出口到美国 [9] - 美国关税措施使日本汽车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一些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10] - 据估算,丰田汽车利润将减少27%,本田减少28%,马自达减少139%,日产汽车减少300% [11] 华尔街的恐慌与反应 - 美股恐慌指数VIX飙升至新冠疫情以来最高收盘价,数十亿美元IPO交易被紧急叫停 [13] - Infrastructure Capital Advisors首席执行官削减其共同基金中约40%的风险敞口 [13] - 市场观点认为除非关税问题缓和,否则美国经济“看起来正走向衰退” [15] - 企业难以进行有效规划和投资,因最终关税税率不确定 [16]
U.S. Vehicle Sales Rise in Q1: A Boost Before Trump Tariffs Kick In?
ZACKS· 2025-04-02 22:4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明日生效,虽2025年Q1汽车交付量强劲,但行业未来因关税面临不确定性,销售或下滑 [1][2][6] 2025年Q1美国汽车交付情况 - 交付量受消费者赶在关税致价格上涨前购车驱动表现强劲,3月季节性调整后年销量预计达1590万辆,较去年增加20万辆 [2] - 通用汽车销售693363辆,同比增长17%,各关键品牌双位数增长,零售和电动汽车销售表现佳,是美国第二大电动汽车销售商 [3] - 丰田、本田、日产销量分别增长1%、5.3%和5.7%,丰田电气化车辆占比50.6%,本田电气化销售增长77%,日产各车型销售强劲 [4] - 福特销售501291辆,下降1.3%,主要因租赁车队销售时机和部分车型停产,但零售和电气化车辆销售增长 [5] 关税对行业的影响 - 关税将使供应链混乱、车辆成本增加、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受挫 [1] - 进口和美国制造汽车价格或上涨,汽车制造商可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销售疲软、减少生产 [7] - 若关税持续,2025年美国汽车销量可能从2024年的1600万辆降至1450 - 1500万辆,经济不确定性等因素将抑制需求 [8]
最难CEO上岗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2 12:20
日产新任CEO面临的挑战 - 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需同时应对资金短缺、合作伙伴寻找、员工士气提振、内部机制重塑、产品线更新、北美与中国市场颓势扭转、扭亏为盈及美国25%汽车关税等多重危机 [6][8] - 公司全球销量目标从490万辆大幅下调至340万辆 [10] - 计划在2027年3月31日前削减数十亿美元成本,裁员9000人并削减20%全球产能 [10] 日产内部改革措施 - 将研发到投产周期从52个月缩短至30个月,此前18个月内曾投放12款新产品 [11] - 强调需改变销量预测随意性,高管目标与实际成果差距显著 [10] - 承认过去未能更积极推动车型开发计划 [11] 北美市场战略 - 计划投资2亿美元用于"集成客户体验"项目,2028财年起扩展客户忠诚度计划 [12] - 2025财年投放新一代聆风纯电车及奇骏插电混动版,2026财年推出第四代奇骏并提供三种动力选择 [14] - 2027财年末在密西西比工厂投产电动SUV,到2027年3月31日更新78%产品线 [14] - 与三菱联合开发1吨皮卡以丰富产品阵容 [14] 中国市场自救策略 - 东风日产发布"尽兴由NI"品牌主张,推出4款新能源概念车并启动"GLOCAL"模式整合全球与本土资源 [15] - 计划投入超100亿元研发新能源技术,扩大研发团队至4000人 [15] - 首款中高级纯电轿车N7将于2025年4月预售,搭载14合1智能电驱等核心技术 [15][17] - 目标2026年底前推出5款新能源车并重回年销100万辆阵营 [17] 资金与合作调整 - 雷诺将双方交叉持股比例从15%降至10%,终止日产对雷诺Ampere的6亿欧元投资 [19] - 雷诺收购日产在印度合资公司多数股权,确保Ampere为日产开发电动车型 [19] - 公司对与本田等合作持开放态度,但认为传统车企在智能汽车领域能力有限 [21]
4.46 万亿,美国新关税或导致日本汽车业巨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8 21:51
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4月2日起对所有汽车进口征收25%关税,对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原则产生深远影响[5] - 日本将面临严重后果,汽车行业首当其冲,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至少下降0.2%[9][37] - 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达21万亿日元(1400亿美元),其中30%(6万亿日元)来自汽车产品[9] 日本汽车行业受到的具体冲击 - 日本主要车企股价大幅下跌:丰田跌2.8%,日产跌3.1%,斯巴鲁暴跌5.8%,本田跌2%,马自达跌5.6%,三菱跌4.5%[11] - 美国2024年汽车销量1600万辆中,日本车企贡献130万辆(另有40万辆在墨西哥生产)[13] - 高盛预测2026财年营业利润下滑:丰田11%,本田23%,日产66%,马自达34%[16] - 日本前六大汽车制造商将额外支出114亿美元关税成本[16] 受影响最严重的车企 - 日产和马自达受冲击最大:日产35%美国销量依赖墨西哥出口,马自达30%[19] - 摩根大通预计日本车企潜在损失4.46万亿日元(294.4亿美元),马自达和斯巴鲁最脆弱[19] - 极端情况下营业利润冲击:丰田损失5700亿日元,本田3500亿日元,日产1300亿日元,马自达600亿日元[19] 供应链和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 电装公司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对美销售额2200亿日元,爱信公司600亿日元[21] - 波士顿咨询估计日本在汽车和零部件方面将承担110亿美元关税负担[21] - 高盛预计电装和爱信利润可能锐减550亿日元和150亿日元[21]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 减少在日本为美国市场生产的车辆数量[23] - 本田最具本土化优势,去年仅从日本向美国出口5379辆汽车[25] - 丰田在美国销售中只有23%来自日本本土生产出口[27] - 斯巴鲁和马自达受影响较大:斯巴鲁50%美国销量来自进口,马自达55%[27] 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影响 - 汽车业占日本对美出口28%,美国进口汽车占其总销量46%[13] - 可能破坏日本刚形成的"工资-物价良性循环",推入经济衰退[35] - 野村预计关税将使日本GDP至少下降0.2%,可能导致经济空心化[37]
当车企亲手杀死明星燃油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7 23:42
全球汽车业标志性车型停产现象 - 多款经典燃油车型因销量低迷、电动化转型及消费偏好变化相继停产,包括迈锐宝、GT-R R35、福克斯、奔驰A级车和凯迪拉克XT4 [4][5][18][24][34] - 深层原因:SUV热潮挤压紧凑型轿车市场,电动化战略导致燃油车研发资源缩减,入门级燃油车利润微薄成为战略调整牺牲品 [4] - 行业趋势折射出市场对智能化、新能源的狂热追逐,燃油车黄金时代终结 [4] 奔驰A级车停产分析 - 奔驰确认A级车将停产且无换代计划,当前一代持续生产至2026年 [6][10] - 历史销量:第一代(1997-2004)累计110万辆,第二代(2004-2008)近70万辆 [6][8] - 中国市场表现:2018年后月销维持四位数,2025年1月仅807辆,2月1302辆 [10] - 战略调整:紧凑型系列从7款减至4款,CLA将成新入门车型,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10] 马自达6停产分析 - 2025年3月宣布全球停产,三代车型跨越23年,初代2005年销量峰值27.2万辆 [12][15] - 销量滑坡:2012年全球销量降至2.2万辆(巅峰1/10),2023年不足5万辆 [15][17] - 中国市场表现:2003-2017累计80万辆,2021年随一汽马自达合并停产 [17] - 替代产品:推出基于长安底盘的EZ-6电动轿车,海外版马自达6e拟2025年欧洲上市 [17] 福特福克斯停产分析 - 2025年11月正式停产,四代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1600万辆 [21][23] - 销量下滑:欧洲市场2022年4月销量同比降50%(从1万辆降至5000辆) [23] - 产品问题:2018款三缸发动机引发消费者质疑,2022年改回四缸仍难挽颓势 [21] - 战略调整:福特近年相继停产蒙迪欧、嘉年华等燃油车型,转向电动化 [23] 日产GT-R R35停产分析 - 2025年2月日本停售,北美2024年10月停产,欧洲2022年3月停售 [25][27] - 技术参数:3.8L双涡轮V6发动机,2023款功率达421kW(Nismo版447kW) [29] - 停产原因:排放及安全法规收紧(如澳大利亚2021年因侧碰法规退市) [27] - 替代产品:R36或基于Hyper Force概念车,采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不早于2028年) [31][33] 通用汽车双车型停产 - 雪佛兰迈锐宝2024年底停产,60年累计销量超1000万辆,2023年销量13万辆(同比降8.5%) [35][37] - 凯迪拉克XT4 2025年1月停产,2019年销量峰值3.2万辆,2024年仅1.8万辆 [39][41] - 战略替代:XT4/XT5/XT6将被Optiq、Lyriq等电动跨界车取代,堪萨斯工厂获3.9亿美元改造投资 [39][42]
Is NSANY Stock Worth Buying After Battery Supply Deal With SK On?
ZACKS· 2025-03-20 23:35
文章核心观点 - 日产与SK On达成电池供应协议利于其长期电动汽车发展 但公司当前面临财务困境、销售下滑和竞争劣势 成本削减和转型策略效果不确定 目前不建议买入其股票 [1][18][19] 日产与SK On合作情况 - 日产与SK On签订6.61亿美元电池供应协议 2028 - 2033年将获约100GWh美国产电动汽车电池 支持其北美电动汽车生产目标 [1] - 协议是SK On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首笔电池供应交易 SK On美国产能预计超180GWh/年 巩固其在电动汽车供应链地位 [2] - SK On高性能、高镍电池将提升日产下一代电动汽车续航和效率 日产未来三年计划推30款新车 16款为电动化车型 [3] 日产面临的问题 财务困境 - 2024年前9个月 日产营业利润暴跌87%至640亿日元 营业利润率降至0.7% 净收入从3250亿日元降至51亿日元 全年营业利润预测下调20%至1200亿日元 [5] - 公司背负巨额债务 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将其债务评级降至垃圾级 限制其投资新技术和产品的灵活性 [7] 市场竞争 - 日产在美国和中国等关键市场销售下滑 面临丰田等竞争对手压力 且难以用混合动力车型吸引买家 需提供大幅折扣和激励措施 侵蚀利润 [6] 领导与战略 - 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因公司业绩不佳面临下台呼声 公司曾探索与本田合并 但谈判因条款分歧破裂 [8] 日产的应对措施 - 日产推出“弧线”战略下的激进成本削减计划 计划到2026财年削减约4000亿日元(26亿美元)成本 包括关闭工厂、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重组生产线 [9] - 公司将企业高管职位减少20% 内田诚致力于转型 目标是将盈亏平衡点从310万辆/年降至250万辆/年 实现4%稳定营业利润率 [10] 投资建议 - 年初至今 日产表现逊于行业和同行 底线估计共识呈下降趋势 目前不建议买入其股票 最好等待重组效果更清晰 其Zacks排名为3(持有) VGM评分为D [12][15][19]
近100GWh!电池巨头首获日本车企大单
鑫椤锂电· 2025-03-20 16:17
韩国电池制造商SK On与日产合作 - SK On与日产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合同期限为六年 自2028年起至2033年止 [1] - SK On将向日产供应总量达99.4 GWh的电池 可满足约100万辆中型电动汽车需求 [1] - 供应电池为高性能高镍软包电池 计划在北美地区生产 [1] - 电池将用于四款日产下一代电动汽车 车型在日产美国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生产 主要面向北美市场 [1] 鑫椤资讯服务内容 - 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 主要服务于炭素 锂电 电炉钢3大行业 [2] - 提供数据库 产业前瞻预测 战略咨询和媒体宣传等服务 [2] 鑫椤报告产品 - 提供多份电池行业研究报告 包括固态电池 快充电池 大圆柱电池 钠电池产业链等 [3] - 报告涵盖锂离子电池回收 碳酸锂 磷酸铁锂 三元材料 电解液 负极材料等领域 [3] - 包括全球储能市场 锂电池应用市场运行趋势分析 [3]
Nissan Tests Driverless Car in Japan to Advance Autonomous Driving
ZACKS· 2025-03-10 23:45
文章核心观点 - 日产汽车首次在日本公共道路成功测试无人驾驶汽车,向在该国推出移动出行服务目标迈进,且日本多家公司正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1] 日产汽车进展 - 首次在日本横滨港未来区公共道路测试无人驾驶的Serena MPV,向在日本推出移动出行服务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1] - 测试车辆配备14个摄像头、9个雷达和6个激光雷达传感器,传感器安装位置提升检测精度,增强的人工智能能力确保车辆在复杂环境平稳运行 [2] - 自2017年起完善自动驾驶系统,今明两年将在横滨用约20辆车进行服务示范测试,与地方政府和交通合作伙伴制定运营框架,计划到2027财年在远程监控支持下推出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 [4] - 测试车辆仍属二级自动驾驶,总部远程操作员必要时可干预,测试时有人类乘客但必要时才主动控制车辆 [3] - 称其技术安全,传感器能提供360度感知,系统出错时车辆会自动停车 [6] 行业竞争情况 - 日本正努力追赶全球自动驾驶领先者,Alphabet旗下Waymo计划今年进入日本市场,已与日本交通合作管理自动驾驶电动捷豹I - PACE SUV车队,初期在东京运营且有人类司机随车 [3] - 丰田汽车也在投资自动驾驶技术,近期展示了富士山附近用于测试包括自动驾驶等多种技术的“城市”原型 [6]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日本人口下降、司机短缺,自动驾驶车辆可提供有价值交通解决方案 [5] - 日本多家公司包括初创公司Tier IV正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仅在有限区域批准四级自动驾驶车辆,日产的自动驾驶Serena能以正常道路速度行驶 [5]
NSANY Down 26% in a Year: How Should Investors Approach the Stock Now?
ZACKS· 2025-03-03 23:06
文章核心观点 - 日产汽车面临财务不稳定、销售下滑、领导层不确定和竞争加剧等挑战,股价表现不佳,需谨慎对待其股票 [1][2][15] 一年表现 - 过去12个月日产汽车股价下跌26.4%,跑输Zacks汽车、轮胎和卡车板块1.5%的跌幅以及标准普尔500指数17.1%的涨幅 [1] 销售下滑与财务困境 - 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零售销量下降近2%至240万辆,北美有2.4%的适度增长,但日本和欧洲的下滑以及中国市场的困境抵消了这些增长 [5] - 预计到2026年债务将达到56亿美元,汽车自由现金流赤字达5060亿日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将其降至垃圾级 [6] 产品阵容过时 - 在美国为维持销售提供大量折扣和激励措施,削减了利润空间 [7] - 多款车型与丰田等竞争对手相比过时,未能利用早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 [8][9] 领导层不稳定与合并挑战 - 首席执行官承受巨大压力,与本田的合并谈判失败,取消三方谅解备忘录,雷诺可能减持股份 [10][11] 2024财年展望下调 - 2024财年全年展望三次下调,最新全年净销售预测下调1.6%,营业利润指引下调20%,预计净亏损8万日元,每股净亏损22.31日元 [12] 成本结构重组计划 - 计划在2025财年裁员5300人,2026财年再裁员1200人,2025财年第一季度关闭泰国工厂,2025财年对美国工厂进行轮班调整 [13] 营收和盈利预期下降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预计为20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24%,第四季度亏损预计为每股5美分,同比大幅下降113.16% [14] 股票评级 - 日产汽车目前Zacks评级为3(持有),建议等待更有利的切入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