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龙指数涨超2%,金山云涨近10%!特斯拉涨超4%,市值大涨3100亿元!比特币涨回11万美元关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06:29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涨0.09%,道指平收,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均续创2月底以来收盘新高 [1][4][6]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4%,市值一夜大涨4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00亿元),英特尔涨超2%,谷歌、亚马逊涨逾1%,微软小幅上涨 [6][7] - 苹果跌1.21%,Meta小幅下跌,奈飞跌超1%,波音涨超3%,创2024年1月以来新高 [6][7] - AMD收涨4.77%,花旗上调股价目标,台积电ADR涨0.89%,宝洁跌6.8%,创2022年11月以来新低 [8][9]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2%,金山云涨近10%,爱奇艺涨超4%,哔哩哔哩、小鹏汽车、百度均涨超3%,京东、网易涨超2% [1][9] - 阿里巴巴涨1.76%,拼多多涨1.01%,京东涨2.48%,百度涨3.32%,富途控股涨2.72%,理想汽车涨2.13% [10][11] - ETF中,富时中国3倍做多ETF(YINN)收涨3.64%,中国科技指数ETF(CQQQ)收涨2.18%,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WEB)收涨2.25% [12] 商品及外汇市场 - COMEX黄金期货涨0.04%,报3347.8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2.07%,报36.915美元/盎司 [3] - 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收涨约1%,WTI原油期货7月合约涨1.1%,报65.29美元/桶,布伦特8月原油期货涨0.86%,报67.04美元/桶 [3]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1826元,较上周五纽约尾盘涨60点 [2] 债券市场 - 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跌3.18个基点,报4.4738%,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32个基点,报4.0034% [2] 美联储降息预期 - 花旗集团将美国降息预测从7月推迟至9月,预计今年进行三次降息(总计75个基点),此前预测为四次(100个基点) [13] - 摩根士丹利重申标普500指数未来12个月目标价6500点,较当前点位上涨约8%,对美股前景保持乐观 [14] - 高盛策略师表示投资者对经济增长前景感到乐观,经济敏感类股表现优于防御性类股 [14]
天津发展租赁贸易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6-10 05:44
租赁贸易发展 -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非公路矿用自卸车通过天津东疆海关完成出口租赁手续并发往海外 [1] - 天津东疆海关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建立快速通关机制等方式帮助企业顺利出境 仅用一天时间办结通关手续 [1] - 租赁贸易是新兴贸易业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帮助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并减少承租企业资金占用压力 [1] - 2023年天津市租赁贸易进出口额达145 8亿元 同比增长247 9% [1] 政策与创新支持 - 天津海关推出异地委托监管、租赁资产交易、差异化担保等创新举措 为保税租赁模式提供保障 [1] - 天津的保税租赁模式已推广至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 形成每年千亿元级产业 [2] - 2024年天津海关的保税租赁模式入选海关总署"智关强国"行动首批试点项目 [2] 金融机构参与 -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深化对融资租赁的金融支持 截至5月末银租业务余额超180亿元 今年新增投放超过55亿元 [2]
移卡拿下美国MTL支付牌照,为全球化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搜狐财经· 2025-06-10 03:32
牌照获取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MTL牌照,这是继MSB牌照后的又一重要支付牌照,标志着全球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1] - 在美国获取MTL牌照需先申请MSB牌照备案,再通过复杂严格的评估程序,耗时较长 [1] - 牌照获取体现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公司产品、合规水平及综合实力的认可 [3] 海外业务布局与成果 - 公司自2021年起以合规为导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获得香港MSO、新加坡MPI、美国MSB等牌照及相关资质 [3] - 海外业务推出本地钱包、海外钱包、信用卡、联合收单、外汇及跨境汇款等服务,覆盖全球客户 [3] - 2024年海外业务全年交易量超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5倍,展现强劲市场拓展能力 [4] 业务协同与客户拓展 - 公司通过支付渠道、服务交付能力及海外投资公司等内部协同,加速市场拓展并增强客户黏性 [3] - 业务覆盖汽车、奢侈品、美容美发、休闲娱乐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Clinique、Arabica、Bose、徕卡相机等知名品牌 [3] - 客户结构多样化增强业务增长韧性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继续依托牌照体系与综合实力,在全球支付市场深耕并创新服务模式 [4] - 目标为拓展业务边界,实现更高发展目标 [4]
锅圈(02517.HK):精耕餐食零售赛道 拓店重启再添万家
格隆汇· 2025-06-10 03:19
行业概况 - 在家吃饭的餐食产品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 目前竞争格局分散 公司以3%份额居第一位 [1] - 火锅食材兼具需求度好和标准化高两大特质 适合发展为垂类业态 2020-2022年在家就餐需求激增 [2] - 乡镇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共有3万个乡镇 公司已布局约2000家乡镇门店 [3] 公司商业模式 - 以零售门店为载体 从火锅食材入手 为C端提供一站式餐食产品购买方案 门店数量达10150家 [1] - 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 加盟门店投资额14万元 投资回报期中等 对加盟商有吸引力 [1] - 万店规模验证商业模式 强化供应链壁垒 通过品类拓展/产品组合/会员运营持续优化同店表现 [1] 供应链优势 - 采购端基于规模优势与优质供应商合作 自产比例达20% 旗下有6家工厂 自产比例将持续提升 [1] - 门店规模化提升对上游话语权 通过自建和收购实现重点品类产业链深度控制 单品单厂放大规模效应 [2] - 火锅产品占比约80% 正逐步扩充烧烤/中西餐等品类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1] 品牌与运营 - 通过与官媒/代言人合作打造品牌知名度 广宣和门店设计匹配亲民化/社区化定位 [1] - 在会员运营上有成熟打法 掌握消费者数据 尝试嫁接即时零售等门店业态延展 [2] - 毛肚套餐运作经验丰富 2025年推新节奏加快 尝试无人零售技术拉长营业时段 [2] 门店扩张 - 3年时间门店数量从4300家提升到9221家 2024年末达10150家 [1][2] - 提出5年再开1万家门店规划 乡镇店型是重头戏 乡镇门店净利率高于高线城市 [2][3] - 乡镇市场竞争对手较少 选址有限 先发优势明显 已改善的乡镇店型销售额显著提升 [3] 财务表现 - 单店营收2024H2转正 修复确定性强 改善有延续性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为72 8/83 4/94 4亿元 同比+13%/15%/13%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3 3/4 0/4 9亿元 同比+43%/22%/23% [3]
蚂蚁集团大模型数据安全总监杨小芳:用可信AI这一“缰绳”,驾驭大模型这匹“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22:42
AI技术安全现状与挑战 - AI技术应用潜力巨大但安全问题突出,如AI换脸诈骗、大模型失控等事件引发社会关注[1] - 当前AI安全主要面临四大风险:数据隐私风险、安全攻击门槛降低、生成式内容滥用、AI内生安全不足[3] - AI内生安全不足可能导致"AI幻觉"、决策误导等问题,在医疗、金融等领域影响尤为显著[3] 数据安全防护策略 - 全生命周期数据保护是核心策略,覆盖模型引入、训练、微调及智能体开发运行各环节[4] - 具体措施包括训练数据敏感信息扫描、开源模型供应链漏洞检测、智能体安全攻击测试等[5] - 当前防护盲区集中在供应链生态风险和多智能体协作风险,智能体开发低代码化加剧安全挑战[6] 企业风险应对建议 - 企业需建立长期安全部署,加强内部制度流程建设,而非依赖短期安全产品[8] - 重点关注三类风险:AI服务安全水位不均、企业内数据流转失控、新型大模型攻击[8] - 初期应强化模型数据引入审查及AI服务开放前测试,降低供应链风险影响[9] 平台治理与行业标准 - 平台方需承担智能体开发一线管控责任,但跨平台治理需政府监管介入[7] - 行业标准是构建安全生态的基础框架,可统一技术规范、降低中小企业安全门槛[17] - 蚂蚁集团已参与制定80余项AI安全国际国内标准,2024年将发布智能体安全新信息[17] 技术创新与安全平衡 - AI安全与创新发展相互促进,需动态更新安全策略并利用AI技术升级防御[16] - 风险控制需精细化,结合用户意图判断风险而非简单拦截,提升隐私保护技术[9] - 服务引导策略优于强制拦截,可通过官方入口引导满足用户需求[10] 蚂蚁集团实践案例 - 推出"蚁天鉴"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包含安全检测平台和风险防御平台[11] - 检测平台采用对抗学习实现"以攻促防",防御平台覆盖模型全生命周期[11] - 方案已应用于数十家外部机构,保护医疗、金融、政务等领域大模型安全[12] 数据安全战略定位 - 大模型数据安全兼具技术保障和战略竞争力双重属性[13] - 全球数据安全法规竞争激烈,AI安全治理框架成为各国争夺话语权领域[14] - 新加坡和中国相继发布AI治理框架,强调数据在生成式AI中的核心作用[14] AI安全未来趋势 - 安全能力嵌入AI基础设施实现"出厂即安全",降低应用环节投入[15] - 发展特定安全技术如数字水印,解决中小企业应用风险[15] - 需建立多层次AI安全治理体系,关注数据透明度、深度伪造防范等[15]
泡泡玛特:股价创新高,王宁成首富,估值引争议
和讯网· 2025-06-09 22:38
股价表现与市值 - 6月9日盘中涨超3%至253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年度涨幅182.6% 2024年以来累计涨超1200% [1] - 最新市值超3368亿港元 [1] - 2022年末股价跌至10港元以下 市值缩水超千亿 [1] 创始人财富与持股 - 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身家成河南新首富 6月9日家族身价增至205亿美元 跻身中国富豪榜第10位 [1] - 王宁持股48.73% 持股市值达1641亿港元 [1] - 2024年三季度王宁控制的两家公司减持2170万股 涉资约15.62亿港元 [1] 基金持仓变化 - 2023年一季度仅10只基金重仓 2025年一季度增至207只基金重仓 [1] - 持仓总市值达99亿元 [1] - 部分基金经理如农冰立、吴远怡、高楠等收获颇丰 但也有基金如东方证券孙伟管理的基金错过行情 [1]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106.9% [1] - 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同比增185.9% [1] - 2025年一季度收益预计同比增165%-170% [1] IP表现与全球化 - Labubu系列爆火 Themonsters系列2024年营收达30.4亿元 同比暴涨736.6% [1] -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38.9% 目标是海外业务占比超50% [1] 市场估值与券商观点 - 目前市盈率超100倍 市场对其是否高估讨论不断 [1] - 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仍看好 给出较高目标价 [1]
泡泡玛特:总市值3288亿港元,Labubu成吸金王
和讯网· 2025-06-09 22:38
【泡泡玛特业绩亮眼,创始人成河南首富】日前,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更新数据,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以 203亿美元身家成河南首富。他还是《2024中国最佳CEO》榜单里最年轻的白手起家创始人。 近期,泡 泡玛特旗下热门IP Labubu热度飙升,二手市场部分联名款被炒至高价。截至6月6日港股收盘,泡泡玛 特总市值达3288亿港元。 据去年年报,王宁持有公司48.73%股权,按当前市值估算,持股市值逼近 1467亿元。 2024年,泡泡玛特业绩亮眼,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净利润34.0亿元,同 比增长185.9%。 在IP产品领域,泡泡玛特优势明显,旗下4大IP年营收均破10亿元。其中,Labubu所属 的THE MONSTERS表现惊艳。 2024年,THE MONSTERS营收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登顶IP 营收榜首。 泡泡玛特凭借核心Labubu实现线上线下"破圈",3.0系列发售引发全球抢购。其国内外市场 均火爆。 在英国,泡泡玛特已布局5家专卖店,部分产品因稀缺引发争抢冲突,全英下架。 近期, Labubu成海外版淘宝"速卖通"搜索量冠军,泡泡玛特官方店稳坐潮玩类目销售榜 ...
大成生化科技(00809.HK)开始供应商债务重组安排
格隆汇· 2025-06-09 22:19
债务重组安排 - 为促成供应商债务重组安排,相关供应商设立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所有合伙企业以相同方式设立,相关供应商根据应付款项金额享有同等权利 [1] - 各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世纪大成、大成香港订立债转股协议,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动用合共人民币4611万元(4611百万元)认购世纪大成新增注册资本,完成后占世纪大成约2898%股权 [1] - 债转股协议完成后,世纪大成将由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合共持有约2898%,大成香港持有约7102%,世纪大成仍为公司附属公司 [2] 债转股协议条款 - 债转股协议完成须取得所有监管同意及授权,包括商务部主管部门的批准或备案 [2] - 协议包含禁售条款,供应商中国合伙企业所持世纪大成股权仅可为债务重组目的持有,不得出售、担保、质押或以其他方式处置 [2] - 供应商中国有限合伙所持世纪大成的股权最终将置换为公司上市股份,供应商中国有限合伙应在香港设立特殊目的工具(供应商特殊目的工具)并转让股权 [2] 股权置换与收益预期 - 公司将通过发行新股份作为代价股份,向供应商特殊目的工具收购世纪大成约2898%股权,代价(供应商债务扣除折让后的金额)尚未协定 [2] - 预期折让幅度不低于300%,剔除差额影响后,集团将就该供应商债务折让录得净收益不少于约1900万港元(1900百万港元) [3] - 股权置换完成后,世纪大成将再次成为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最终实益拥有权不变,对集团权益无整体影响 [3] 协议进展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与供应商中国有限合伙或其代名人未就发行公司股份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也未就发行价格达成共识 [3]
安永刘国华:中国企业加速“绿色出海”,不断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经济观察网· 2025-06-09 21:42
ESG合规与企业国际化发展 - ESG合规已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竞争力,绿色转型是企业出海的核心引擎 [2] - 中国企业需系统化提升ESG管理能力,以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市场韧性,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2] - 国际ESG法规密集出台,如欧盟《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2023年生效,2024年首批企业已执行,2026年《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将生效 [2][6] ESG标准带来的挑战 - 政策合规是典型挑战,需建立系统性应对机制,包括政策动态跟踪和战略规划 [3] - 环境层面挑战包括碳足迹核算、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等要求,技术性标准如循环经济指标和绿色专利形成新门槛 [4] - 社会责任方面挑战包括供应链劳工权益审查和原材料溯源要求增加合规成本 [4] - 治理维度挑战包括ESG信息披露标准和国际评级体系对企业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 [4] ESG战略的必要性 - ESG不仅是合规选择,更是应对风险、提升品牌价值、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5] - 欧盟、东南亚等市场已通过立法将ESG纳入监管框架并设为准入条件 [5] - 跨国公司已将ESG标准纳入供应商管理,资本市场也将ESG作为投资重要指标 [5] 绿色供应链建设 - 需建立供应链尽职调查与风险管理机制,包括供应商评估和风险识别 [7][8] - 提升供应链信息追溯与数据联动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链条数据追溯 [8] - 供应链协同与生态构建是关键,需为中小型供应商提供能力建设支持 [8] 绿色供应链重构与关税成本 - 高关税和ESG合规要求双重挤压企业生存韧性,需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 [9] - 将ESG合规深度嵌入供应链管理,建立本土化合规团队和供应商碳管理培训 [9] - 构建供应链"韧性"和"低碳",通过关键原材料备份供应商开发和循环物流网络建设 [9] ESG战略制定 - 动态合规管理是核心维度之一,需将合规要求融入ESG战略 [10] - 打造ESG品牌可增强信誉、吸引投资者、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10] - 技术创新驱动是关键,需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 [10] ESG战略的增长机会 - 优化资本结构,ESG表现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息贷款和长期融资支持 [11] - 增强供应链优势,符合国际ESG标准的供应商可获得显著订单增长机会 [11] - 开拓新兴市场,通过绿色创新实践抓住新兴市场的绿色需求 [11]
VISION DEAL-Z(07827):强制退还资金 继续停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21:38
公司公告核心内容 - 公司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已暂停于联交所主板买卖 公司将按每股A类股份不低于10 00港元的分派价退回首次发售所筹集的资金 [1] - 强制退还资金将完全解除A类股东身为公司股东的权利 包括获得其他清盘分派的权利 [2] - 强制退还资金完成后 联交所将取消A类股份及上市权证的上市地位 [2] - 公司将在余下股东及董事批准后 根据开曼群岛法律展开自愿清盘程序 [2] - 所有上市权证将失效 无赎回权或清算分配 [2] 公司股份状态 - 公司股份继续停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