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中国黄金储备达7390万盎司,韩国股民狂买54亿美元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23
央行购金热潮推动市场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90万盎司,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这已是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黄金储备。自去年11 月重启增持以来,我国央行月度购金量呈现明显特征。2024年12月增持33万盎司,2025年1月至6月期间,月均增持量维持在6万盎司至16万盎司之间。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 比超50%。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主要出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考虑。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与其他货币资产的价格走势并非完全一致。在当 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美元信用持续弱化的背景下,通过合理配置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对冲因单一货币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损失风险。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加剧,美元走势疲软为黄金价格提供了重要支撑。央行购金热潮延续,散户投资者看涨情绪显著升温,黄金市场呈现出多重利好因素 交汇的格局。 全球最大对 ...
AI与机器人盘前速递丨优必选拿下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采购订单;全球首个直播生成模型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9:23
市场表现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0.39%,持仓股福昕软件领涨4.99%,合合信息上涨4.24%,优刻得、金山办公涨幅超3%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平盘,中大力德领涨5.04%,东杰智能上涨3.74%,巨轮智能、科瑞技术涨幅超2% [1] - 机器人ETF规模增加7.30亿元,最新规模达155.29亿元,份额达177.15亿份,位居可比基金首位 [1] 行业动态 - 优必选科技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创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中标金额纪录 [2] - 优必选发布全球首个支持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计划年内交付500台用于智能制造 [2] - 以色列AI创企Decart推出实时视频生成模型MirageLSD,响应时间小于40毫秒,可应用于游戏、直播、AR/VR等领域 [2]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支持千公里多智算中心跨域长稳混训千亿参数大模型 [2] 机构观点 - 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升至国家战略,政策支持有望强化,核心部件国产化收窄研发差距 [3] - 国产人形机器人主机厂及代工企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主机厂受益场景渗透,代工企业受益产能扩张 [3]
广州轻工回应良品铺子股权转让纠纷:宁波汉意恶意违约
快讯· 2025-07-21 09:17
广州 轻工集团7月21日回应与宁波汉意就 良品铺子相关 股权转让纠纷情况。广州轻工表示:已就宁波 汉意的恶意违约行为,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及财产保全措施。7月14日,广州市中级人 民法院针对广州轻工集团与宁波汉意股权转让纠纷一案正式立案审理及启动相关保全措施。广州轻工表 示:鉴于良品铺子为上市公司,考虑其正常经营及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广州轻工集团目前仍保持克 制。"我司会根据诉讼情况再研究决定后续是否接受采访。" (智通财经) ...
中信证券:银行业绩企稳修复 板块格局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9:04
邮储银行设立AIC子公司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AIC),补齐六大行AIC牌照 [1][2] - 政策支持AIC发展,金管总局3月发文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至18个省份并允许保险资金参与 [3] - 邮储银行可借鉴五大行AIC在债转股领域的经验,结合下沉客群优势差异化发展 [3] - AIC设立将优化中国多元化资产处置与直投体系,形成四大AMC、地方AMC与六大行AIC并存的生态 [4] - AIC有助于邮储银行通过债转股提升资产质量韧性,并通过股权投资挖掘存款和中收业务机会 [4] 杭州银行业绩表现 - 杭州银行上半年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3.89%),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16.67%) [2][5] - 不良贷款率0.76%持平,拨备覆盖率541.45%环比小幅回落9.18个百分点 [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0.73个百分点至9.74%,下半年扩表空间打开 [5] 银行业整体展望 - 贷款重定价效应充分释放叠加债市稳定,预计上市银行上半年盈利增速企稳恢复 [1] - 银行板块短期波动因资金博弈加剧,但净资产重估逻辑未充分演绎,三季度仍看上行 [1][6][7] - 交易型资金关注低估值品种,配置型资金延续贝塔策略 [1] - 上周中信银行股指数下跌0.47%,A/H溢价率走低1.44个百分点至24.58%反映资金增配港股 [6]
中信证券:行业合规化进程加速 维持连锁药店“强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9:04
行业增长与集中度 - 2024年连锁药店行业增长放缓,连锁化率略微下降至57.56%,但龙头企业门店数稳步提升,行业集中度主要由龙头驱动 [1] - 百强连锁企业2024年收入提升1.4%至3042亿元,占行业销售额比例59.7%,提升1.6个百分点 [2] - 连锁药房平均门店规模上升至58.2家,相较欧美国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 盈利能力与成本 - 2024年行业利润率下降,坪效和人效均有所下滑 [1] - 行业平均单店投资额42.5万元,新建门店成本略有上升,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6.63ppts至1.95% [3] - 全行业毛利率、净利率承压,处方药销售占比+0.77ppts至47.61% [3] 竞争与规范化 - 头部企业依托规模、品牌和供应链优势强化区域布局,行业强者恒强效应持续兑现 [2] - 中小连锁扩张难度逐年加大,未来竞争更依赖优秀门店布局及精细化管理 [3] - 行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合规化进程加速,飞行检查成为常规手段,技术手段如溯源码上线推动合规化 [4] 上市公司表现与转型 - 2024年主要民营上市公司门店数量相比2019年增长3.0倍,2019-2024年CAGR达24.4% [5] - 2024年上市公司收入增速恢复但利润承压,放缓扩张速度以提升运营效率 [5] - 2025年起上市公司计划从销售产品转型为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新业态值得期待 [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医保统筹基金结存健康,2024年当期结余率由19%下降至16%,个人账户改革持续推进 [4] - 价格治理监管趋严,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药价监测治理助力可持续发展 [4] - 老龄化催化银发经济发展,药店是重要参与者,院外市场空间巨大 [4]
双林股份筹划赴港IPO,上周刚终止A股15亿元定增
搜狐财经· 2025-07-21 08:5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提高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扩充战略规划产品的产能 [1] - 公司拟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H股发行的审计机构 [1] - 公司终止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原计划募资15亿元投入滚柱丝杠及关节模组产业化、高精度数控磨床扩产等项目,终止原因为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 [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主要从事汽车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轮毂轴承、滚柱丝杠、滚珠丝杠等 [1] 财务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8日收盘,公司A股报45.9元,总市值约262.54亿元 [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1亿元至3.10亿元,同比增长1%至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28亿元至2.88亿元,同比增长44%至82% [8][9]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销量大幅增长,以及公司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优化产品与客户结构实现降本增效 [9]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为2228万元,上年同期为8981.95万元 [9] 股票交易数据 - 公司股票当日最高价47.25元,最低价45.75元,开盘价46.57元,昨收价46.20元 [2] - 换手率4.79%,振幅3.25%,盘后成交量9手,盘后成交额4.13万元 [2] - 动态市盈率41.17,TTM市盈率45.3,静态市盈率52.82,市净率9.15 [2] - 52周最高价58.70元,52周最低价7.67元,总股本5.72亿股,流通股5.52亿股 [2]
盛视科技:将从技术升级等方面降低Nao等系列机器人成本
快讯· 2025-07-21 08:55
公司动态 - 盛视科技表示将通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降低Nao等系列机器人成本 [1] - 公司将与合作伙伴发挥各自优势拓展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落地 [1]
深交所:港股三花智控调入港股通
快讯· 2025-07-21 08:48
深交所公告 - 港股三花智控(002050)被调入港股通 [1] - 调入生效日期为2025年07月21日 [1] - 调入依据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 [1] - 调入条件包括港股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且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 [1]
中信证券: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修复
快讯· 2025-07-21 08:45
中信证券: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修复 金十数据7月21日讯,中信证券研报称,近期随着权益市场情绪升温,债市进入窄幅震荡模式,10年、 30年国债似乎难以突破前低,但信用债、地方债等品种表现则相对强势,说明在基准利率方向不明朗的 阶段,压缩利差成为阻力更小的方向。从比价效应来看,长久期利率债的性价比已经有所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