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研报·公司:落地制造业AI的先锋,已推出AIGC中台产品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力,核心员工均来自于美的IT部门,积累了大量头部企业客户
财联社· 2025-02-27 11:27AI Processing
公司背景与优势 - 创始人及核心员工来自美的IT部门,制造业基因突出,积累大量头部企业客户[1][2][3][6] 产品情况 - 推出AIGC中台产品善谋GPT,提升企业生产力,已全面接入DeepSeek - R1模型[1][2][3] - 善谋GPT提供数字员工、智能单据等多种应用场景,与企业系统和数据集成提高效率[8] - 深入PCB行业,开发PCB行业大模型,赋能设计和制造流程多个环节[4][9] 财务预测 - 广发证券刘雪峰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2.90亿元、3.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7.6%、23.3%、24.0%[2][6] 估值情况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5年业绩45XPE估值倍数,对应每股价值约31.78元/股[6] 风险提示 - AI产品商业化落地处于早期阶段[2]
风口研报·公司:空心杯电机隐形冠军+端侧AI智能控制器,这家公司具备人形机器人电机本体+减速+驱控一体化解决方案,现已完成样机制作并实现部分头部送样
财联社· 2025-02-27 11:05AI Processing
公司概况 - 拓邦股份是智能控制器龙头,以“四电一网”技术为核心布局5大行业[2][3] - 公司是空心杯电机国内隐形冠军,具备技术和量产能力,完成样机制作并部分头部送样[1][2][3][9] 市场前景 - 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3.4万亿,随端侧AI创新落地提速,增长潜力大[2][4] - 假设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77万台,空心杯电机在该领域增量市场约104.2亿元[9] 业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81/121.16/142.73亿元,同比增长15.4%/16.7%/17.8%[4]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9.03/10.85亿元,同比增长37%/27.9%/20.2%[2][3][4] 产品优势 - 空心杯电机能量转化效率高,部分超90%,节能且工作时间可增加1 - 1.5倍[8] - 起动、制动迅速,机械时间常数小于28毫秒,部分达1毫秒以内[8] - 运行稳定性可靠,转速波动可控制在2%以内[8] - 体积小,与同等功率电芯电动机比,重量、体积减轻1/3 - 1/2[8]
研选: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27年开始装车,多家企业电池容量已从20-40Ah提升到60Ah以上,具备小批量供应能力;智能家居领军企业,新品陪护机器人即将问世,并已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
财联社· 2025-02-27 06:56AI Processing
固态电池行业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1][2] - 2025 - 2027年开发石墨/低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标200 - 300Wh/kg[3] - 2027 - 2030年开发高硅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标400Wh/kg和800Wh/L[3] - 2030年以后攻关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目标500Wh/kg和1000Wh/L[3] - 多家企业电池容量从20 - 40Ah提升到60Ah以上,具备小批量供应能力[1][2][4] 萤石网络公司 - 萤石网络是智能家居领军企业,智能硬件与云服务双轮驱动[5] - 预计2024 - 2026年EPS为0.64/0.89/1.15元,上调目标价至48.02元[6] 其他行业动态 - 香港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2] - 静安一地块出让楼面价超16万元/平,上海单价地王纪录有望被打破[2]
九点特供:九大场景揭晓在即,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将在北京亦庄启动!万台级别的量产有望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这家公司已与人形机器人配套客户共同研发测试相应器件产品
财联社· 2025-02-27 01:21AI Processing
市场行情 - 周三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上周五收盘3379,周三收盘3380,日内大部分涨幅集中在上午[1] - 港股强势使A股在接近3400位置维持“强震荡”,港股科技股估值重估受关注,对标美股科技龙头,港股PE - TTM、PS - TTM分别存在96.8%、286.3%理论上行空间,PEG差距为35.2%[1] 题材表现 - 题材高度变宽度,昨日近百股涨停,6个三连板个股悉数晋级,15个连板票市值均在100亿元以下,AI应用和云计算 + 机器人最具赚钱效应,机器人板块爆发时有近30家个股涨停[3] 固态电池 - 欧阳明高给出中国全固态电池技术应用时间表,能量密度400wh/kg的2027 - 2028年初步产业化、2030年完全量产,500wh/kg的产业化时间预计在2030 - 2035年[5] 机器人产业 - 2月28日北京亦庄将启动万台机器人应用计划,发布九大应用场景需求,当地已有机器人生态企业140余家,产值近百亿元,约占全市50%[6] -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万台级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放量,2028 - 2035年整机市场规模达50 - 500亿元,2045年后超1亿台,市场规模达10万亿元级别[6] 海外动态 - 乌总统2月28日访美签署稀土相关协议,美俄谈判推进,我国基建及专业工程部分领域全球市占率超50%,有望参与乌战后重建[8] 公司公告 - 腾景科技筹划购买迅特通信控制权,股票停牌;动力新科渝富控股将间接取得12.67%股份[9] - 多家公司有股价异动说明、获批中标、投资、增减持与回购、经营业绩等相关公告,如中科曙光2024年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4.26%;迈信林2024年净利润4528万元,同比增长197%等[10]
公告全知道:机器人+华为昇腾+腾讯云+低空经济+AI眼镜+AI智能体!公司已完成DeepSeek-R1模型接入
财联社· 2025-02-26 21:52AI Processing
公司业务布局 - 数字政通依托全国产化算力平台发布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完成DeepSeek - R1模型接入,在机器人、机器视觉、低空经济、AR眼镜等领域均有布局[1][2][3] - 阿尔特成立AI机器人事业部,与英伟达合作,在芯片领域合资成立公司,启用智算中心[4][5] - 北京君正预计今年提供21nm和20nm DRAM样品,芯片应用于扫地机、机器人、AI眼镜等产品[7] 股权变动 - 阿尔特控股股东解除671万股公司股份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9.93%,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35%[4] - 动力新科渝富控股将间接取得公司12.67%股份[8] 股价异动与业务占比 - 创世纪部分产品应用于低空经济领域,但相关业务营收占比不足0.1%[8] - 共进股份激光雷达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不到1%[8] 经营业绩 - 中科曙光2024年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4.26%[9] - 迈信林2024年净利润4528万元,同比增长197%[9] - 艾为电子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9.83%[9]
风口研报·洞察: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能耗效率)需降至1.25以内,绿色稳定电源将成关键,相关资产有望重估;港股科技估值重估的空间
财联社· 2025-02-26 21:49AI Processing
港股科技估值 - 港股科技股从“红利牛”迈向“AI牛”,对标美股科技龙头,PE - TTM、PS - TTM、PEG角度,港股较美股分别存在96.8%、286.3%、35.2%的理论上行空间[3] - 港股科技股向美股龙头估值体系靠拢需AI行情从海外映射切换至国内产业景气兑现[4] - 参考港股互联网历史高位,当前能否给予2020 - 2021年科技股估值,核心在于业绩兑现、全球流动性及相关政策环境[5][6] 环保产业 - 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需降至1.25以内,2023年我国平均PUE为1.48,垃圾焚烧可降低IDC的PUE并提振自身收益[7] - 浦东浦发环保黎明垃圾焚烧电厂就近建绿色数据中心,2024年7月动工,2025年10月投用,可提供12.7EFLOPS算力,70%绿电由垃圾焚烧厂供应[8] 公司评级与业绩预测 - 德明利评级上调,华鑫证券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2.31/3.15/4.57元,同比增长1396.9%/36.2%/45% [2] - 国信证券预计博威合金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196.65/267.52/295.36亿元,同比增速10.75%/36.04%/10.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2/12.95/15.43亿元,同比增速+40.82%/-18.14%/+19.16% [2] - 国泰君安证券预计万朗磁塑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1.5/2.0/2.7亿元,同比增长11%/34%/34% [2] - 华鑫证券预计北京君正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45.26、54.26、63.14亿元,EPS分别为1.01、1.28、1.55元 [2] - 华龙证券预计隆盛科技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27/4.06亿元,同比增速61.6%/38.0%/24.0% [2]
财联社早知道:突发!DeepSeek下调API调用价格,错峰时段降幅最高达75%,这家公司的智能模组计算平台已完成Deepseek的适配工作;OPPO最新折叠机开售首日销量打破两年内全行业纪录
财联社· 2025-02-26 20:59AI Processing
AI领域 - DeepSeek错峰时段API调用价格下调,DeepSeek - V3降至原价50%,DeepSeek - R1低至25%,错峰时段降幅最高达75%[2] - 中科创达等公司完成高通平台对Deepseek适配,高伟达对接DeepSeek平台,云从科技适配包括DeepSeek的第三方模型[3] - 久其软件AI蒸馏技术与Deepseek类似,已完成接入DeepSeek系列模型[13] 折叠屏手机领域 - OPPO Find N5开售首日销量打破两年内全行业纪录,机构预计2026年折叠屏手机增长可能超30%,2027年和2028年增长或超20%[4] - 格林精密、光莆股份、铂力特等公司参与折叠屏手机相关产品生产[5] 市场表现 - 市场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6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加34家至431家,华为、机器人、AI概念个股分别有198、178、150只,分别增加3、32、2只[9]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增加66家至260家,机器人、汽车、华为概念分别有118、110、64家个股创一年新高,封板率为73%(不含ST股、退市股)[12] 公司要闻 - 中亦科技与阿里云、腾讯云在IT基础架构领域深入合作[13] - 孚能科技已与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对接电池需求[13] - 灿芯股份获多机构买入,2机构分别买入4386.40万、3662.86万,国投证券广州新港东路买入3464.34万等[14]
风口研报·公司:公司“计算+存储+模拟”多芯片产品布局,当前下游应用包括AI眼镜、AI耳机、汽车、通讯等领域,核心受益于本轮AI浪潮;这家公司特斯拉&小米供应商自研灵巧手配套机器人已经“进厂打工”
财联社· 2025-02-26 20:26AI Processing
北京君正 - 专注集成电路,“计算+存储+模拟”多产品布局,下游应用于AI眼镜、汽车等领域,受益AI浪潮[1][2][4] - 计算芯片自研AI算法和NPU,T系列用于可穿戴产品;存储芯片涵盖NORFlash,2025年推21nm、20nm工艺DRAM产品;模拟互联产品面向汽车销售占比超50%[2][4] - 华鑫证券毛正预测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为45.26、54.26、63.14亿元,EPS分别为1.01、1.28、1.55元[2][5] 隆盛科技 - 聚焦灵巧手技术,搭载自研灵巧手的机器人已用于产线,未来有望降低产线成本90%[1][3][10][14] - 作为特斯拉、小米等供应商,有望切入主机厂供应链;为银河航天小批量供货卫星零部件,2025年前其计划发射1000颗低轨卫星带动业务成长[3][10][14][18] - 华龙证券杨阳预测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27、4.06亿元,同比增速61.6%、38.0%、24.0%,对应PE为40.7、29.5、23.8倍[3][11]
机构调研:这家半导体存储供应商旗下高端消费品牌销售收入再创新高
财联社· 2025-02-26 19:44AI Processing
企业级存储业务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eSSD+RDIMM”产品规模供应能力的企业[1] - 2024年企业级存储业务预计销售规模约为9亿元[1] 市场趋势 - 2025年服务器与车规级市场需求有望延续增长趋势[2] - AI技术渗透推动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及对高性能存储产品需求[2] 自研主控芯片 - 自研三款主控芯片实现超千万颗产品应用[2] 高端消费品牌 - 2024年高端消费品牌Lexar全球销售收入约为35亿元,再创新高[2]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不构成投研观点,信息以上市公司公告和分析师公开报告为准[1][2]
风口研报·公司:公司正与国内多家云服务企业初步接洽企业级SSD,目前已有相关样品,有望充分受益于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大增;另有通过收并购布局EPS及线控转向,产品已送样
财联社· 2025-02-26 16:07AI Processing
德明利 - 已实现四大系列存储模组全品类覆盖,正加快企业级SSD产品研发与客户验证,有相关样品并与多家云服务企业初步接洽,还布局高端PCIe SSD存储解决方案[2][4][6] - 持续加大市场拓展,部分产品完成导入与验证,业务规模和盈利提升,存储价格缓涨有望催生备货需求[2][4] - 华鑫证券毛正预计2024 - 26年EPS分别为2.31/3.15/4.57元,同比增长1396.9%/36.2%/45%,对应PE分别为58/43/29倍[2][4] 万朗磁塑 - 是冰箱门封龙头,冰箱大容积升级且积极出海,主业增速稳定,2022 - 24年450L以上产品份额提升11.09Pcts[3][9][12] - 通过收并购布局EPS及线控转向,EPS获多家主机厂定点,SBW产品已送样,有望通过子公司协同加速大客户导入[3][9][11] - 国泰君安证券蔡雯娟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1.5/2.0/2.7亿元,同比增长11%/34%/34%,对应PE为21/15.71/11.7倍[3][9]